含氟菌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641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氟菌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



背景技术:

混合用药在当今的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中已经十分普遍,复配杀菌剂的品种在农药市场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合理使用复配杀菌剂,可以达到比杀菌剂单剂更好的防效,然而,并非所有杀菌剂都适于复配,也不是所有药剂混合后均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当前农药混用中常出现盲目混用、误解用药,导致药害、污染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农药复配使用还可以延缓或克服抗药性的发生。抗药性现象的发生机理和抗药性治理比较复杂,复配药剂仅仅是克服抗药性的途径之一,假如复配制剂配方固定不变,无法轮换使用,还有诱发多抗性的风险。

作用机制相同的杀菌剂复配,则有助于抗药性的产生或者强化已产生的抗药性。如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它们均在植物体内对核酸的代谢起抑制作用。这两个药剂复配有利于病原菌对药剂的抗药性的产生,所以一般作用机制相同的药剂不宜复配。

一些药剂在复配中可能提高毒性,部分复配剂在销售市场出现混乱,盲目复配并加入大量有机溶剂对农业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需要研发高质量复配剂或者农药增效剂来解决。

山药多糖是山药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山药多糖主要由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研究表明,山药经热水提取、去蛋白、乙醇沉淀、sephadexg-100纯化得山药多糖,分子量为8.1×10-4。目前人们对于山药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降血糖、补中益气、刺激或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而对于其抑菌功能的研究还比较少。

目前,山药多糖对于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山药多糖对于杀菌剂的增效作用还未见有研究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氟菌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显著提高氟菌唑的活性,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产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氟菌唑的杀菌增效组合物,由山药多糖和氟菌唑组成,所述的山药多糖和氟菌唑的增效重量比为1:2-5。

所述的杀菌增效组合物制备成农药制剂。

所述的农药制剂用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是:山药多糖和氟菌唑按照特定的重量比进行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山药多糖本身对于真菌的抑制作用很小,其主要作为氟菌唑的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氟菌唑对病菌的抑制活性,二者混配还能够减少氟菌唑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减少化学药剂的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一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为了说明山药多糖对于氟菌唑的增效作用,本发明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毒力指数ti(a)=(标准剂a的ec50÷a剂的ec50)×100

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

实际毒力指数ati(ab)=(a的ec50÷ab的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b)=ti(a)×a在混剂中的百分数+ti(b)×b在混剂中的百分数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评价标准为:共毒系数≥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试验方法:参照《ny/t1156.8-2007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8部分: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盆栽法》和《ny/t1156.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

部分比例的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知,氟菌唑与山药多糖的重量比为2-5:1时,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他比例表现出简单的相加作用或者明显的拮抗作用。

二大田药效实施例

为了再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申请人还进行了多次大田药效试验。以下列举部分稻瘟病的大田试验作为说明。

试验药剂:

试验组15%山药多糖·氟菌唑可湿粉剂(1:4)

山药多糖1%,氟菌唑4%,羧甲基纤维素钠10%,烷基萘磺酸盐2%,轻质碳酸钙3%,高岭土补足100%。按上述配方进行原料称量,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检测合格即制得5%山药多糖·氟菌唑可湿粉剂。

对照组15%山药多糖可湿粉剂:山药多糖5%,羧甲基纤维素钠10%,烷基萘磺酸盐2%,轻质碳酸钙3%,高岭土补足100%。制备方法同试验组1。

对照组25%氟菌唑可湿粉剂:氟菌唑5%,羧甲基纤维素钠10%,烷基萘磺酸盐2%,轻质碳酸钙3%,高岭土补足100%。制备方法同试验组1。

另设空白对照组。

试验方法及药效计算方法:参照《gb/t17980.19-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各小区面积为60㎡,设置3个重复,共施药2次,每次施药间隔7天。

调查方法:于第二次施药后7d、15d分别在每个小区进行五点取样调查,每点取连续的3丛,查全部叶片,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记录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地点:广西南宁市。

公式(1):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式(1)中:x-病情指数;ni-各级病叶数;i-相对级数值;n-调查总叶数。

公式(2):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式(2)中:p-防治效果,单位为百分数(%);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后施药后病情指数。

结果如下表所示。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含山药多糖和氟菌唑的组合物在有效成分用药量接近对照药剂的情况下,其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显著优异。在第二次施药后7d调查结果显示,本发明的防治效果比氟菌唑单剂高29.43%;第二次施药后15d调查结果显示,本发明的防治效果比氟菌唑单剂高18.5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