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秀珍菇培养料及其生产秀珍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861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秀珍菇产量的培养料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又名环柄秀珍菇、小平菇和姬菇,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秀珍菇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台湾,是商业味比较浓厚的一种凤尾菇,它不同于普通的凤尾菇,秀珍菇的菇体娇小,柄长5厘米至6厘米,菌盖直径小于3厘米,所以被称为秀珍菇。秀珍菇,因形态优美、鲜嫩清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获得广大食客的好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越来越青睐。

秀珍菇富含蛋白质、真菌多糖、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秀珍菇的蛋白质含量接近于肉类,比一般蔬菜的蛋白质含量高3倍至6倍。经测定秀珍菇中含蛋白质3.65%~3.88%、粗脂肪1.13%~1.18%、糖分23.94%~34.87%,还含有纤维素、矿物质元素等。另外,秀珍菇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日常饮食中又非常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秀珍菇中含有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经常食用秀珍菇不仅能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调节植物神经,而且对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防止肝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有明显的效果。由此可见,秀珍菇是一种高蛋白且低脂肪的健康养生食品。

现有技术中秀珍菇的培养多采用木屑、棉籽壳、稻草和麸皮等,秀珍菇对这些基质的利用率较低,导致秀珍菇生长缓慢和出菇率低,进而导致秀珍菇的产量低,因此严重制约了秀珍菇的生产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秀珍菇培养料及其生产秀珍菇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秀珍菇的培养多采用木屑、棉籽壳、稻草和麸皮等,秀珍菇对这些基质的利用率较低,导致秀珍菇生长缓慢出菇率低,进而导致秀珍菇的产量低,因此严重制约了秀珍菇的生产与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秀珍菇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2-72份、木屑10-20份、果壳7-17份、碳酸钙0.5-1.5份、葡萄糖2-12份、蔗糖0.8-1.8份、富硒蚯蚓粪28-38份、蛋白肽3-13份、硫酸镁0.4-1.4份、琼脂1-11份和微生物0.5-1.5份;所述微生物为念珠藻。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3-71份、木屑11-19份、果壳8-16份、碳酸钙0.6-1.4份、葡萄糖3-11份、蔗糖0.9-1.7份、富硒蚯蚓粪29-37份、蛋白肽4-12份、硫酸镁0.5-1.3份、琼脂2-10份和微生物0.6-1.4份。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4-70份、木屑12-18份、果壳9-15份、碳酸钙0.7-1.3份、葡萄糖4-10份、蔗糖1.0-1.6份、富硒蚯蚓粪30-36份、蛋白肽5-11份、硫酸镁0.6-1.2份、琼脂3-9份和微生物0.7-1.3份。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5-69份、木屑13-17份、果壳10-14份、碳酸钙0.8-1.2份、葡萄糖5-9份、蔗糖1.1-1.5份、富硒蚯蚓粪31-35份、蛋白肽6-10份、硫酸镁0.7-1.1份、琼脂4-8份和微生物0.8-1.2份。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6-68份、木屑14-16份、果壳11-13份、碳酸钙0.9-1.1份、葡萄糖6-8份、蔗糖1.2-1.4份、富硒蚯蚓粪32-34份、蛋白肽7-9份、硫酸镁0.8-1.0份、琼脂5-7份和微生物0.9-1.1份。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产秀珍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进一步地,所述灭菌锅温度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灭菌时间为3小时。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袋采用高密度低压的聚乙烯袋。

由以上技术方法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秀珍菇培养料及其生产秀珍菇的方法,通过多种原料混合使用制成秀珍菇培养料,并经上述方法生产秀珍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秀珍菇的培养多采用木屑、棉籽壳、稻草和麸皮等,秀珍菇对这些基质的利用率较低,导致秀珍菇生长缓慢和出菇率低,进而导致秀珍菇的产量低,因此严重制约了秀珍菇的生产与发展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产秀珍菇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秀珍菇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2-72份、木屑10-20份、果壳7-17份、碳酸钙0.5-1.5份、葡萄糖2-12份、蔗糖0.8-1.8份、富硒蚯蚓粪28-38份、蛋白肽3-13份、硫酸镁0.4-1.4份、琼脂1-11份和微生物0.5-1.5份;所述微生物为念珠藻。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3-71份、木屑11-19份、果壳8-16份、碳酸钙0.6-1.4份、葡萄糖3-11份、蔗糖0.9-1.7份、富硒蚯蚓粪29-37份、蛋白肽4-12份、硫酸镁0.5-1.3份、琼脂2-10份和微生物0.6-1.4份。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4-70份、木屑12-18份、果壳9-15份、碳酸钙0.7-1.3份、葡萄糖4-10份、蔗糖1.0-1.6份、富硒蚯蚓粪30-36份、蛋白肽5-11份、硫酸镁0.6-1.2份、琼脂3-9份和微生物0.7-1.3份。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5-69份、木屑13-17份、果壳10-14份、碳酸钙0.8-1.2份、葡萄糖5-9份、蔗糖1.1-1.5份、富硒蚯蚓粪31-35份、蛋白肽6-10份、硫酸镁0.7-1.1份、琼脂4-8份和微生物0.8-1.2份。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6-68份、木屑14-16份、果壳11-13份、碳酸钙0.9-1.1份、葡萄糖6-8份、蔗糖1.2-1.4份、富硒蚯蚓粪32-34份、蛋白肽7-9份、硫酸镁0.8-1.0份、琼脂5-7份和微生物0.9-1.1份。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产秀珍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实施例一: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62份、木屑10份、果壳7份、碳酸钙0.5份、葡萄糖2份、蔗糖0.8份、富硒蚯蚓粪28份、蛋白肽3份、硫酸镁0.4份、琼脂1份和微生物0.5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

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二: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63份、木屑11份、果壳8份、碳酸钙0.6份、葡萄糖3份、蔗糖0.9份、富硒蚯蚓粪29份、蛋白肽4份、硫酸镁0.5份、琼脂2份和微生物0.6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三: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64份、木屑12份、果壳9份、碳酸钙0.7份、葡萄糖4份、蔗糖1份、富硒蚯蚓粪30份、蛋白肽5份、硫酸镁0.6份、琼脂3份和微生物0.7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是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四: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65份、木屑13份、果壳10份、碳酸钙0.8份、葡萄糖5份、蔗糖1.1份、富硒蚯蚓粪31份、蛋白肽6份、硫酸镁0.7份、琼脂4份和微生物0.8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五: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66份、木屑14份、果壳11份、碳酸钙0.9份、葡萄糖6份、蔗糖1.2份、富硒蚯蚓粪32份、蛋白肽7份、硫酸镁0.8份、琼脂5份和微生物0.9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六: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67份、木屑15份、果壳12份、碳酸钙1份、葡萄糖7份、蔗糖1.3份、富硒蚯蚓粪33份、蛋白肽8份、硫酸镁0.9份、琼脂6份和微生物1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七: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68份、木屑16份、果壳13份、碳酸钙1.1份、葡萄糖8份、蔗糖1.4份、富硒蚯蚓粪34份、蛋白肽9份、硫酸镁1份、琼脂7份和微生物1.1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八: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69份、木屑17份、果壳14份、碳酸钙1.2份、葡萄糖9份、蔗糖1.5份、富硒蚯蚓粪35份、蛋白肽10份、硫酸镁1.1份、琼脂8份和微生物1.2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九: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70份、木屑18份、果壳15份、碳酸钙1.3份、葡萄糖10份、蔗糖1.6份、富硒蚯蚓粪36份、蛋白肽11份、硫酸镁1.2份、琼脂9份和微生物1.3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十: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71份、木屑19份、果壳16份、碳酸钙1.4份、葡萄糖11份、蔗糖1.7份、富硒蚯蚓粪37份、蛋白肽12份、硫酸镁1.3份、琼脂10份和微生物1.4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实施例十一:

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由下列原料制成:水、木屑、果壳、碳酸钙、葡萄糖、蔗糖、富硒蚯蚓粪、蛋白肽、硫酸镁、琼脂和微生物;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水72份、木屑20份、果壳17份、碳酸钙1.5份、葡萄糖12份、蔗糖1.8份、富硒蚯蚓粪38份、蛋白肽13份、硫酸镁1.4份、琼脂11份和微生物1.5份;

步骤s1:菌种的选择:选择菌丝雪白、生长健壮、适龄和没有病虫污染的优良秀珍菇菌种;

步骤s2:秀珍菇培养料的准备:根据上述的一种秀珍菇培养料的配比分别进行称量,混合并搅拌均匀,将ph值调至7.5;

步骤s3:装袋:菌袋选择17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每袋装入1.8千克灭菌后的秀珍菇培养料,得到秀珍菇培养料袋;

步骤s4:灭菌:将步骤s3中装袋后的秀珍菇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锅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小时;备用;

步骤s5:接种:待步骤s4灭菌后秀珍菇培养料袋温度降至27℃时,将秀珍菇菌种接至所述秀珍菇培养料带中;

步骤s6:菌丝培养:将步骤s5中接入菌种的秀珍菇培养料袋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设置在24℃,保持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65%,培养时间为45天;

步骤s7: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步骤s6中的秀珍菇培养料袋送入消毒后的菇房,菇房的温度为25℃,菇房内相对空气湿度是93%;加散射光照射,促进菇蕾形成;

步骤s8:采收:秀珍菇从菇蕾产生至出菇采收需要6-10天,当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颜色逐渐变淡,菌盖边沿卷起,孢子弹射之前进行采收。

计算上述各实施例生产所得灵芝的出菇率,总产量与生物转化率,具体数据如下:

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一,秀珍菇培养料中各原料的配比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培养料中各配比质量份数的改变,可得结论: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秀珍菇的出菇率,总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依次增加;从实施例六至实施例十一,秀珍菇的出菇率、总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依次降低。由此可知,实施例六中各培养料的配比为最佳配比,即水67份、木屑15份、果壳12份、碳酸钙1份、葡萄糖7份、蔗糖1.3份、富硒蚯蚓粪33份、蛋白肽8份、硫酸镁0.9份、琼脂6份和微生物所述微生物为念珠藻1份;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秀珍菇培养料及其生产秀珍菇的方法,通过多种原料混合使用制成秀珍菇培养料,并经上述方法生产秀珍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秀珍菇的培养多采用木屑、棉籽壳、稻草和麸皮等,秀珍菇对这些基质的利用率较低,导致秀珍菇生长缓慢和出菇率低,进而导致秀珍菇的产量低,因此严重制约了秀珍菇的生产与发展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