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796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育苗盘一般包括呈矩形的盘体、设置在盘体上的多个用于培育育苗的苗穴,当育苗需要移栽时,直接从苗穴内将育苗拔出,然而,再拔出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断苗现象,此外在育苗过程中,幼苗根系常常因缺氧而导致根系腐烂,影响育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能够使得育苗的移栽更加方便,且育苗盘更加通风透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包括盘体、育苗穴和提苗器,其中,所述盘体上均匀地设有多个育苗穴,所述育苗穴包括上体和下体,所述上体和下体可拆分式安装,所述上体和下体连接处设有通气孔,所述提苗器内置在所述育苗穴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中,所述育苗穴为外径自开口部向底部逐渐变小圆台状。

进一步的,在所述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中,所述上体和下体通过易拉条相连,所述易拉条包括易拉带和连接条,所述易拉带通过所述连接条安装在所述上体和下体之间,所述相邻连接条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气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中,所述上体的底端外壁设有凸起,所述下体的底端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台,所述凸起和凹台设有相互交错的通气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中,所述提苗器包括底盘和侧壁,所述侧壁为弧形,所述侧壁与底盘固连,所述侧壁的上端设有提手,所述提手扣搭在盘体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中,所述育苗穴和提苗器的底部设有相对应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育苗穴内置提苗器,且将育苗穴的分为可拆分的上下两部分,从而使得育苗移栽过程更加方便,避免幼苗折断等问题,同时在育苗穴上下两部分连接处设有通气孔,可以有效增加根部的含氧量,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育苗穴方式一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易拉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育苗穴方式二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包括盘体10、育苗穴20和提苗器30,其中,所述盘体10上均匀地设有多个育苗穴20,优选地,所述育苗穴20为外径自开口部向底部逐渐变小圆台状,所述育苗穴20包括上体21和下体22,所述上体21和下体22可拆分式安装,所述上体21和下体22连接处设有通气孔23,所述提苗器30内置在所述育苗穴20内,如图2所示,所述提苗器30包括底盘31和侧壁32,所述侧壁32为弧形,优选地,所述弧形为半圆形弧形,所述侧壁32与底盘31固连,所述侧壁32的上端设有提手33,所述提手33扣搭在盘体10上,且所述育苗穴20和提苗器30的底部设有相对应的通孔34。

育苗穴20的上体21和下体22有如下两种安装方式:

(方式一)如图3和4所示,所述上体21和下体22通过易拉条40相连,所述易拉条40包括易拉带41和连接条42,所述易拉带41通过所述连接条42安装在所述上体21和下体22之间,所述相邻连接条42之间留有间隙形成通气孔23。

(方式二)如图5所示,所述上体21的底端外壁设有凸起24,所述下体22的底端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24相匹配的凹台25,所述凸起24和凹台25设有相互交错的通气孔2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提苗器内置在所述育苗穴中,然后再进行育苗,待育苗完成后,将育苗穴下体的易拉条撕掉,然后将育苗穴下体取下,将提苗器从育苗穴中提出;或者育苗穴的下体和上体采用方式二连接时,将育苗穴的下体向上托起从而带动提苗器向上移动,从而方便地将提苗器从育苗穴中取出,完成育苗的移栽,且在移栽过程中不会对幼苗造成任何损伤。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育苗移栽的育苗盘中,通过在育苗穴内置提苗器,且将育苗穴的分为可拆分的上下两部分,从而使得育苗移栽过程更加方便,避免幼苗折断等问题,同时在育苗穴上下两部分连接处设有通气孔,可以有效增加根部的含氧量,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