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6109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



背景技术:

夏季天气炎热,蚊虫滋生,由于蚊虫具有一定的毒性,叮了人之后会起脓包,奇痒难耐,灭蚊驱虫成为夏季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一种灭蚊方法是用药物喷洒或蚊香烟薰驱赶,如杀虫气雾剂、雷达等拟除虫菊酯类药水对飞行性昆虫(如蚊、蝇)进行灭杀,这种灭蚊方法是被动式,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第二种方法是电击灭蚊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将蚊子吸引过来,使其触电死亡,但其灭蚊也较为被动,诱杀蚊虫的效果不高。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包括灯壳、PCB,所述灯壳的内部设有高压绕线轴,且高压绕线轴底部的螺孔脚与灯壳底部开口内侧的螺孔脚对齐通过螺丝固定,所述PCB固定在高压绕线轴的底部,所述灯壳与灯罩连接。

优选的,所述PCB上设有光源。

优选的,所述高压绕线轴的高压绕线圈与底盖之间的夹角为450

优选的,所述灯壳的表面设有用于蚊虫进入的进口。

优选的,所述高压绕线轴与从灯壳穿入的连接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压绕线轴的底盖内壁上设有3根插柱,且高压绕线柱通过插柱插入PCB上的固定孔与PCB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灭蚊效果好;通过PCB上的光源吸引蚊虫进入灯壳内,蚊虫在接触到高压线圈时即被电死,同时高压绕线轴是呈450夹角设计,被电死的蚊虫有效的排出,不会留在灯壳里面,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绕线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壳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罩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PCB示意图。

图中:1灯壳、2连接线、3高压绕线轴、4 PCB、5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包括灯壳1、PCB 4,所述灯壳1的内部设有高压绕线轴3,且高压绕线轴3底部的螺孔脚与灯壳2底部开口内侧的螺孔脚对齐通过螺丝固定,所述PCB 4固定在高压绕线轴3的底部,所述灯壳1与灯罩5连接。

具体的,所述PCB 4上设有光源。

具体的,所述高压绕线轴3的高压绕线圈与底盖之间的夹角为450

具体的,所述灯壳1的表面设有用于蚊虫进入的进口。

具体的,所述高压绕线轴3与从灯壳1穿入的连接线2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高压绕线轴3的底盖内壁上设有3根插柱,且高压绕线轴3通过插柱插入PCB 4上的固定孔与PCB 4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灭蚊照明球泡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灭蚊效果好;通过PCB 4上的光源吸引蚊虫进入灯壳1内,蚊虫在接触到高压线圈时即被电死,同时高压绕线轴3是呈450夹角设计,被电死的蚊虫可以有效的排出,不会留在灯壳1里面,非常的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