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5249阅读:6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池塘改造过程中,进排水系统是其中重要的建设内容,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不仅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而且还可有效降低运行成本,达到节能、降耗、高效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本地区标准化池塘改造的不断推进,不断更新的设计工艺也越来越符合健康养殖的技术需求。其中进排水工艺设计被认为是池塘改造中最具技术性的环节之一。

由于本地区绝大多数池塘养殖依赖地下水,进排水系统设计与沿海发达地区池塘改造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新疆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其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但需要满足正常的养殖生产,还必须符合池塘越冬的需求。传统的排水系统使用的是铸铁管道,在池塘排水口浇筑混凝土将排水系统按照设计的工艺进行固定,通过铁闸阀控制排水,这种工艺工程量较大,成本高,易生锈、维护不便、使用寿命短,一般在4年左右,因此,在推广过程中推广对象不愿意接受。也有一部分池塘没有排水口,完全靠抽水泵排水,额外增加了电力运行成本,不符合当前渔业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和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花管、堵头、直接、T型三通、PVC竖管、PVC排水管、变径、弯头、橡胶塞及螺纹钢提手,排水花管位于池塘底部排水口,所述排水花管的管壁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花管一端通过直接与PVC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花管的另一端设有堵头,所述PVC排水管与 T型三通的水平端口相接,所述T型三通竖直设立,上端口与PVC竖管相连,下端口通过同径的PVC管与PVC变径连接,所述PVC变径与弯头通过同径的PVC管连接,所述橡胶塞为底部细上面粗的圆台状,所述螺纹钢提手上端为T型提手,所述橡胶塞与螺纹钢提手相连,所述橡胶塞与螺纹钢提手沿着PVC竖管插入变径,控制水体排放。

优选地,所述排水花管的排水孔的面积总和大于排水花管的截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PVC竖管的直径为250mm,所述排水花管的直径200mm,长度1m, PVC排水管6的直径为200mm,所述PVC 变径的粗端直径为250 mm,细端直径为200 mm,所述弯头的直径为200 mm,所述橡胶塞塞子的上端直径22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250mm。

优选地,PVC竖管长度大于排水口到池塘坝堤的距离0.3-0.5m。

本实用新型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操作、维护方便,不需要额外电力设施,符合节能、高效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的橡胶塞与螺纹钢提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结构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花管1、堵头2、直接3、T型三通4、PVC竖管5、PVC排水管6、变径7、弯头8、橡胶塞9及螺纹钢提手10,排水花管1位于池塘底部排水口,所述排水花管1的管壁上设有排水孔11。

排水花管1的直径200mm,长度1m,其制作方法为:根据养殖鱼类的规格,用钻头直径为6mm、8mm、10mm或12mm的电钻将PVC管打孔,其孔间距为3cm,所有孔的面积不少于花管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排水花管1一端用直径为200mm的堵头通过PVC胶密封;另一端通过Ø200mm的直接3与同径PVC排水管6连接。

PVC排水管6与T型三通Ø200mm端连接。

T型三通4竖直设立,上端与Ø250m PVC竖管连接,下端通过同径的PVC管与Ø250×200mm的PVC变径连接。

PVC变径与Ø200mm的弯头通过同径的PVC管连接。

PVC竖管长度为大于排水口到池塘坝堤的距离0.3-0.5m为宜。

所述橡胶塞9为楔形圆台状,所述橡胶塞9与螺纹钢提手10相连。所述橡胶塞9上端直径220mm,底部直径为180mm,高250mm。在楔形橡胶塞圆心钻孔(中心孔),孔径16mm;螺纹钢提手一端为长度300mm的丝口,一端为T型提手。丝口端插入橡胶塞中心孔,并用螺帽将橡胶塞固定。

提手沿着PVC竖管插入变径,控制水体排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池塘自动排水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中12为排水井,13为池塘,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如图3所示,PVC排水管6穿过池塘边上的土壤通向排水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