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管端的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3703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换热管管端的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管管端的除锈装置,属于换热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工设备制造中,换热器换热管的制造在GB/T151-2014中规定,碳素钢、低合金钢换热管管端外表面应除锈至呈现金属光泽,因为换热器管端的除锈既能保证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质量,又能减小换热管与管板的摩擦力,利于换热管装配,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受到高度重视,出现了很多除锈方法和装置。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手动抛光轮或砂带轮进行抛光,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环境差,抛光不均匀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采用手动抛光轮或砂带轮进行换热管管端抛光时,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环境差、抛光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管管端的除锈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换热管管端的除锈装置,由两台结构相同的除锈主机构成;所述的除锈主机包括支架,支架的上部支撑有由两端的皮带轮和绕在皮带轮上且表面覆着有抛光层(如砂纸或砂布)的皮带构成的被驱动的水平皮带机构,支架上支撑皮带轮轮轴的轴孔为上下方向的条孔,使水平皮带机构可上下调节位置;支架上还支撑有位于水平皮带机构下方的被驱动链条机构,水平皮带机构下皮带表面到水平链条机构上链条表面的距离为被除锈换热管的直径;支架上还水平固定有条状摩擦板,摩擦板位于水平链条机构的上链条下方且与链条同向,并与水平链条机构的链条上的小滚轴摩擦接触;根据换热管的长度确定两除锈主机的距离,使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进入两除锈主机的水平皮带机构的下皮带与水平链条机构的上链条之间的间隙。使用时,水平链条机构的链条被驱逆时针转动,带动其上的换热管向前移动,链条上的小滚轴与摩擦板摩擦接触,使链条上的小滚轴随着链条的转动产生自转,带动换热管在链条上的两小滚轴之间产生自转,水平皮带机构的皮带被驱顺时针转动,其下皮带通过覆着的抛光层对换热管端部进行除锈抛光,解决了换热管管端的除锈不均匀,除锈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结构简单,解决了换热管管端不容易除锈问题,由于采用链轮结构,使得传动更加稳定,除锈更加均匀,除锈工作基本不靠人力进行除锈,并且操作方便、投入的人力少,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去掉水平皮带机构)。

图中:1-支架,2-皮带轮,3-皮带,4-摩擦板,5-入料导引板,6-支撑块,7-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换热管管端的除锈装置,由两台结构相同的除锈主机构成;所述的除锈主机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上部支撑有由两端的皮带轮2和绕在皮带轮上且表面覆着有抛光层(如砂纸或砂布)的皮带3构成的被驱动的水平皮带机构,支架1上支撑皮带轮2轮轴的轴孔为上下方向的条孔,使水平皮带机构可上下调节位置;支架1上还支撑有位于水平皮带机构下方的被驱动链条机构,水平皮带机构下皮带表面到水平链条机构上链条表面的距离为被除锈换热管的直径;支架1上还水平固定有条状摩擦板4,摩擦板4位于水平链条机构的上链条下方且与链条同向,并与水平链条机构的链条上的小滚轴摩擦接触;根据被除锈换热管的长度确定两除锈主机的距离,使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进入两除锈主机的水平皮带机构的下皮带与水平链条机构的上链条之间的间隙。具体实施时,水平链条机构的链条被四个链轮撑紧,并使上链条的换热管入料一侧呈向下倾斜,以方便换热管的入料。该装置还配置有入料导引板5,入料导引板5呈向下倾斜状,以保证换热管在重力作用下的准确入料。该装置还配置有支撑块6,当换热管7较长时支撑于换热管中部,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支撑块的数量。具体实施时,水平皮带机构和水平链条机构采用电机加减速器进行驱动。

工作时,根据换热管的长度调整两除锈主机的距离,根据换热管的直径调整水平皮带机构的上下位置,通过链条带动换热管进入除锈区,因为链条上的小滚轴产生摩擦,进行自转,带动换热管自转且转速慢,皮带顺时针转动且转速高,通过磨擦力带动换热管进行均匀除锈,除锈完毕后通过链条的传动,换热管离开除锈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