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层架式循环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427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层架式循环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及农业用灌溉技术,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水培植物的多功能层架式循环滴灌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层架式栽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在制作室内绿植装饰墙体方面更是发展迅速,同时在阳台种植乃至大棚种植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层架种植的水肥灌溉技术一直较为落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效率低下。就目前已开发的自动灌溉技术而言,其多采用加压泵及自动控制器的方式,虽然灌溉效果好,但是造价太过昂贵,实用价值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层架式循环滴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层架滴灌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使用受限的问题,尤其适用于水培植物的立体化种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层架式循环滴灌装置,结构中包括一组种植层架、设置在此种植层架上竖直间隔排布的多个定植盆及一组滴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种植层架下部的水肥液箱和一根底端设置在水肥液箱内部并向上延伸的主管体;所述水肥液箱位于种植层架内最下端的定植盆的下方,所述主管体向上延伸并开口于种植层架最上端的定植盆内,在主管体的下部通过一组三通与一根侧弯管连接,此侧弯管的另一端与一组气泵的泵气口连接;所述侧弯管主体沿竖直方向延伸,在侧弯管与所述主管体连接的部位侧弯管由竖直方向平滑过渡为水平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植盆的底部设置有一组引流器,此引流器末端延伸指向下临的定植盆或水肥液箱,引流器出口处设置有过滤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管体上还设置多个开口于不同定植盆内的分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肥液箱顶部设置有一组可拆卸式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弯管上还设置有一组气流调节装置,此气流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侧弯管上的斜面滑槽和设置在斜面滑槽中的调节滑轮,斜面滑槽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排布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侧弯管与所述主管体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一组防倒流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泵上设置有定时控制器实现定时泵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植盆采用水培定植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充气泵代替水泵作为滴灌装置的动力装置,通过一个小气泵将气体泵入主管体,再借助气泡在主管体内部的上升,带动主管体内部的水肥液缓慢的流动到主管体上端的出口处,完成滴灌灌溉,整个过程符合伯努利流体动力学原理。与此同时,当来自气泵的气体与水肥液接触后能够融合形成高溶氧营养水肥液,更利于植物的吸收,且有效解决了植物根腐现象,十分有利于植物的茁壮和生长。

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一个小气泵的造价十分低廉,且微型气泵功耗低、节能、节水,从而大幅降低了滴灌系统的成本,使得层架装置的自动化滴灌灌溉真正能够实现和推广应用。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空间利用上充分开发了闲余的立体高层空间,有效提升了小区住宅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气泵作为动力源,本实用新型在气泵和主管体之间设置了一组侧弯管,此侧弯管主体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其与主管体连接的部位则由竖直方向平滑过渡为水平方向,侧弯管与主管体的连接部位亦平滑过渡为水平管,能够减少主管体内部液体反流至气泵的风险(再加上单向阀作为保险),泵入气体后气体主管体内部的上升,并遵从伯努利流体动力学原理带动主管体内部的水肥液缓慢的流动到主管体上端的出口处,完成滴灌灌溉。

本实用新型还在侧弯管上还设置有一组气流调节装置,此气流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侧弯管上的斜面滑槽和设置在斜面滑槽中的调节滑轮,斜面滑槽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排布的卡槽,能够方便的调节气泵泵气速率,从而控制滴灌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侧弯管部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种植层架1、定植盆2、水肥液箱3、主管体4、侧弯管5、气泵6、斜面滑槽7、调节滑轮8、单向阀9、过滤网10、引流器11、过滤棉12、定时控制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一组种植层架1、设置在此种植层架1上竖直间隔排布的多个定植盆2及一组滴灌装置;滴灌装置包括设置在种植层架1下部的水肥液箱3和一根底端设置在水肥液箱3内部并向上延伸的主管体4;水肥液箱3位于种植层架1内最下端的定植盆2的下方,水肥液箱3顶部设置有一组可拆卸式过滤网10;主管体4向上延伸并开口于种植层架1最上端的定植盆2内,在主管体4的下部通过一组三通与一根侧弯管5连接,此侧弯管5的另一端与一组气泵6的泵气口连接;侧弯管5主体沿竖直方向延伸,在侧弯管5与主管体4连接的部位侧弯管5由竖直方向平滑过渡为水平方向;在侧弯管5与主管体4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一组防倒流单向阀9;侧弯管5上还设置有一组气流调节装置,此气流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侧弯管5上的斜面滑槽7和设置在斜面滑槽7中的调节滑轮8,斜面滑槽7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排布的卡槽;另外,在每个定植盆2的底部均设置有一组引流器11,此引流器11末端延伸指向下临的定植盆2或水肥液箱3内。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一个小气泵就能实现,造价十分低廉,从而大幅降低了滴灌系统的成本,使得层架装置的自动化滴灌灌溉真正能够实现和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为了适应气泵6作为动力源,本实用新型在气泵6和主管体4之间设置了一组侧弯管5,此侧弯管5主体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其与主管体4连接的部位则由竖直方向平滑过渡为水平方向,侧弯管5与主管体4的连接部位亦平滑过渡为水平管,能够减少主管体内部液体反流至气泵6的风险(再加上单向阀作为保险),泵入气体后气体主管体内部的上升,并遵从伯努利流体动力学原理带动主管体内部的水肥液缓慢的流动到主管体上端的出口处,完成滴灌灌溉;本实用新型还在侧弯管上还设置有一组气流调节装置,此气流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侧弯管上的斜面滑槽7和设置在斜面滑槽中的调节滑轮8,斜面滑槽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排布的卡槽,能够方便的调节气泵泵气速率,从而控制滴灌速率。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充气泵代替水泵作为滴灌装置的动力装置,通过一个小气泵将气体泵入主管体4,再借助气泡在主管体4内部的上升,带动主管体内部的水肥液缓慢的流动到主管体上端的出口处,完成滴灌灌溉,整个过程符合伯努利流体动力学原理。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