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鱼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9335阅读:9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鱼称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鱼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活鱼称重一般是将鱼盛放在竹筐中,然后将盛放鱼的竹筐放置在电子秤上进行称重。在称重过程中,需要将鱼倒入竹筐中,鱼在竹筐中被挤压和称重后,还需要在将鱼倒出,这个过程中易造成活鱼表面受伤,导致称重后的鱼厌食,甚至死亡。由其是在大规模池塘或水库中的活鱼,捕捞后的称重时,导致鱼受伤和死亡的概率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鱼称重装置,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鱼在水中称重,避免鱼在称重过程中受伤,降低称重过程对鱼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包括:集鱼网箱、称重机构和鱼水分离机构;

所述集鱼网箱包括:网箱框架、左浮体、右浮体、前挡件和后挡件;

所述左浮体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网箱框架的左侧,用于支撑所述网箱框架;

所述右浮体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网箱框架的右侧,用于支撑所述网箱框架;

所述网箱框架的左侧设置有左网;所述网箱框架的右侧设置有右网;所述左网与所述右网的底部连接为一体,形成具有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的网状容器;

所述前挡件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前端开口上;

所述后挡件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后端开口上;

所述左网、所述右网、所述前端网和所述后端网形成上端开口的容腔;

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支架、起吊构件、计量构件和称重箱;

起吊构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称重箱通过所述计量构件与所述起吊构件连接,用于被所述起吊构件吊起称重;

所述称重箱为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称重箱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鱼口,用于承接所述后端开口流出的鱼;所述进鱼口上设置有挡板一;所述称重箱的另一侧下端设置有出鱼口;所述出鱼口与所述进鱼口相对设置;所述出鱼口上设置有挡板二;

所述称重箱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通道,用于水进入所述称重箱;所述称重箱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鱼水分离机构包括:集水槽、滑道和水泵;

所述集水槽用于收集所述出鱼口流出的水;

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上方,被所述集水槽支撑,用于承接所述出鱼口流出的鱼,并进行引导;所述滑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引导件;所述引导件沿滑动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引导件有间隔地并列设置。

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集水槽内的水或外部的水注入所述称重箱。

进一步地,所述左浮体为船体或气垫;

所述右浮体为船体或气垫。

进一步地,所述左浮体和所述右浮体被所述网箱框架固定,呈“八”字形设置;

所述网箱框架的前端设置有前支撑框,用于支撑所述左网和所述右网的前端;

所述网箱框架的后端设置有后支撑框,用于支撑所述左网和所述右网的后端;

所述后支撑框较所述前支撑框小。

进一步地,所述进鱼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

所述后支撑框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对应设置,用于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分别与两个进水管连通;所述两个进水管用于分别与所述集水槽和池塘连通;所述两个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分别控制两个所述进水管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称重箱高度的1/2处。

进一步地,所述出鱼口的外端两侧设置有导向密封槽;所述导向密封槽的外侧为凹槽状;

所述挡板二的两侧具有向内凸起的轨道,所述轨道插入所述导向密封槽,能够沿所述导向密封槽滑动;

所述导向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进鱼口的下端的高度不低于所述通孔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起吊构件包括:第一吊件和第二吊件;

所述第一吊件和所述第二吊件被分别控制;

所述第一吊件用于吊装所述称重箱;所述第二吊件用于吊装所述挡板一或所述挡板二。

进一步地,所述起吊构件为电动葫芦;

所述计量构件为电子秤。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活鱼称重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鱼从集鱼网箱倒入称重机构时,集鱼网箱和称重箱都保持在水中,使整个倒入过程中,与保持在水中;在起吊构件吊起称重箱称重时,称重箱内保持有部分水,用于和鱼一起称重,使鱼继续保持在水中;在称重后,鱼和水一起从出鱼口流出。称重过程鱼始终在水中。在需要将鱼放置在水库或运输车时,通过鱼水分离机构将鱼和水分离,并将鱼引导至需要位置,在整个过程中,都使鱼保持在水中,避免了鱼在称重过程中受伤,降低称重过程对鱼的影响。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集鱼网箱,1-1为网箱框架,1-2为右浮体,1-3为左浮体,1-4为前挡件,1-5为后挡件,2为称重机构,2-1为支架,2-2为起吊构件,2-3为计量构件,2-4为称重箱,3为鱼水分离机构,3-1为滑道,3-2为集水槽,3-3为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包括:集鱼网箱1、称重机构2和鱼水分离机构3;

集鱼网箱1包括:网箱框架1-1、左浮体1-3、右浮体1-2、前挡件1-4和后挡件1-5;左浮体1-3固定地设置在网箱框架1-1的左侧,用于支撑网箱框架1-1;右浮体1-2固定地设置在网箱框架1-1的右侧,用于支撑网箱框架1-1;实际使用时,左浮体1-3和右浮体1-2漂浮在池塘的水面上,以分别从左右两侧支撑网箱框架1-1;

网箱框架1-1的左侧设置有左网;网箱框架1-1的右侧设置有右网;左网与右网的底部连接为一体,形成具有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的网状容器;前挡件1-4能够拆卸地设置在前端开口上,用于防止鱼从前端开口游出;本实施例优选前挡件1-4包括:前框架和网板一;前框架设置在前端开口上,网板一被前框架支撑,防止鱼游出,网板一的设置,能够减少前端开口处的水阻。在使用时,网箱框架1-1的四角分别用锚固定在水面。本实施例优选前端开口的两侧具有方形接口,方形接口处设置有销孔,用于与运输船对接,方便运输船上的鱼进入网箱;在运输船上设置方形凸起,方形凸起上也设置有销孔;在运输船与集鱼网箱1对接时,运输船向集鱼网箱1移动,将运输船上的方形凸起插入前端开口的方形接口,再通过销轴插入销孔,实现对接,打开前挡件1-4,以使运输船上的鱼便进入集鱼网箱1,结束后插上前挡件1-4,拔出销轴,运输船和集鱼网箱1分离。

后挡件1-5能够拆卸地设置在后端开口上;本实施例优选后挡件1-5包括:后框架和网板二;后框架设置在后端开口上,网板二被后框架支撑,防止鱼游出,网板二的设置,能够减少后端开口处的水阻。左网、右网、前端网和后端网形成上端开口的容腔。

称重机构2包括:支架2-1、起吊构件2-2、计量构件2-3和称重箱2-4;本实施例优选支架2-1为龙门架。支架2-1可以固定在池塘的边上,或池塘与水库之间。起吊构件2-2固定地设置在支架2-1上;称重箱2-4通过计量构件2-3与起吊构件2-2连接,用于被起吊构件2-2吊起称重;称重箱2-4为上端开口的箱体;本实施例优选称重箱2-4为不锈钢材料。称重箱2-4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鱼口,用于承接后端开口流出的鱼;进鱼口上设置有挡板一,防止鱼从称重箱2-4跑出;称重箱2-4的另一侧下端设置有出鱼口;出鱼口与进鱼口相对设置,分别设置在称重箱2-4相对的两端;本实施例优选出鱼口的下端与称重箱2-4的底部平齐,以使称重箱2-4底部的鱼和水都能通过出鱼口流出。本实施例优选称重箱2-4的底部向上拱起,以方便水流流出。出鱼口上设置有挡板二,防止鱼跑出。

称重箱2-4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通道,用于水进入称重箱2-4;单向通道可防止称重箱2-4被起吊构件2-2掉离水面称重时,流失水导致称重不准;同时还可以使称重箱2-4落入水里时,称重箱2-4内能快速进水,使称重箱2-4快速下沉。本实施例优选单向通道为单向阀,以方便安装,且结构可靠;进一步优选单向通道为多个,多个单向通道均匀分布在称重箱2-4的底部,能使称重箱2-4的底部均匀进水。称重箱2-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用于排出称重箱2-4内的水,使称重箱2-4内还保留部分水。优选通孔为多个,使水从称重箱2-4的四周一起排出;多个通孔在同一平面上,以保持称重箱2-4内水面的高度。

在操作时,起吊构件2-2通过计量构件2-3吊起称重箱2-4,实现称重;起吊构件2-2向放称重箱2-4,水从称重箱2-4底部的单向通道进入称重箱2-4,称重箱2-4下沉;为了提高下沉效率,可以通过水泵3-3向称重箱2-4内注水,使称重箱2-4快速入水。

鱼水分离机构3包括:集水槽3-2、滑道3-1和水泵3-3;集水槽3-2用于收集出鱼口流出的水;

滑道3-1设置在集水槽3-2上方,被集水槽3-2支撑,用于承接出鱼口流出的鱼,并进行引导;滑道3-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引导件;引导件沿滑动方向设置;多个引导件有间隔地并列设置。水泵3-3用于将集水槽3-2内的水或外部的水注入称重箱2-4。水泵3-3可以放置在支架2-1上或地面等其它适合固定的地方。本实施例优选滑道3-1成一定的坡度架在水槽上。滑道3-1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其钢管之间的间隙已不漏掉鱼为宜。集水槽3-2可以放置在与水库相连的入口,鱼通过滑道3-1进入水库,水流入集水槽3-2内。在称重时,在称重箱2-4内盛鱼时称出第一次重量;在称重箱2-4内的水和鱼通过出鱼口流出后,再通过水泵3-3将集水槽3-2内的水注入称重箱2-4,称出箱体和水的重量得出第二次重量。第一次重量减去第二次重量就是活鱼的重量。如果将滑道3-1的一端与运输车相连,就可以将成品活鱼称重后运出,整个称重过程,活鱼保持在水里。保持鱼在水中称重,避免了鱼在称重过程中受伤,降低了称重过程对鱼的影响。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左浮体1-3为船体或气垫;右浮体1-2为船体或气垫,以浮在水面上,对网箱框架1-1形成支撑,也方便在水面上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左浮体1-3和右浮体1-2被网箱框架1-1固定,呈“八”字形设置,以方便与运输船和称重箱2-4对接;网箱框架1-1的前端设置有前支撑框,用于支撑左网和右网的前端;网箱框架1-1的后端设置有后支撑框,用于支撑左网和右网的后端;后支撑框较前支撑框小,以使鱼从较大的前端进入,从较小的后端流出,左浮体1-3和右浮体1-2呈“八”字形设置使鱼能流畅地导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进鱼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后支撑框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与滑槽对应设置,用于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优选滑轨设置在后端开口的两侧;进一步优选滑轨为“U”形滑轨,方便与称重箱2-4的进鱼口对接。

在称重箱2-4下落过程中,滑槽插入“U”形滑轨,实现对接,分别拔出后挡件1-5和挡板一,使鱼进入称重箱2-4,插上挡板一,吊起称重箱2-4称重。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水泵3-3的进水端分别与两个进水管连通;两个进水管用于分别与集水槽3-2和池塘连通;两个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分别控制两个进水管的通断。通过控制阀可以选择水泵3-3抽吸集水槽3-2内的水还是池塘内的水。在盛重时,需要抽吸集水槽3-2内的水,对其进行称重;在下放称重箱2-4时,可以抽吸池塘内的水,以加快称重箱2-4下沉。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通孔设置在称重箱2-4高度的1/2处,以使称重箱2-4内保持一定量的水,使鱼能够保持在水中;通孔设置在称重箱2-4高度的1/2处使称重箱2-4内的水面高度能够适应大部分鱼的盛装密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出鱼口的外端两侧设置有导向密封槽;导向密封槽的外侧为凹槽状;挡板二的两侧具有向内凸起的轨道,轨道插入导向密封槽,能够沿导向密封槽滑动;挡板二插装在导向密封槽内实现密封安装,防止称重箱2-4内的水通过出鱼口流出。导向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构件。本实施例优选密封构件为桶状雨布。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进鱼口的下端的高度不低于通孔的高度,以保持称重箱2-4的水面高度,避免进鱼口漏水,导致水面高度难以保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起吊构件2-2包括:第一吊件和第二吊件;第一吊件和第二吊件被分别控制;第一吊件用于吊装称重箱2-4;第二吊件用于吊装挡板一或挡板二。第一吊件和第二吊件被分别控制,方便对称重箱2-4进行称重操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起吊构件2-2为电动葫芦,方便取材,成本较低。计量构件2-3为电子秤,方便连接安装,且方便读取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活鱼称重装置,在称重过程中,活鱼始终不离开水,且操作方便、准确。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类似地,元件一、元件二也不代表元件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意结合和所有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