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集装箱式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1455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集装箱式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育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集装箱式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食用菌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食用菌生长必须具备适合的温度、湿度条件和洁净的生活环境,而现有的食用菌培育,大多以培育床或是露天栽培为主,自动化程度低,且温湿度控制不便,并且培育过程中,菌种容易遭到病虫侵害,影响其正常生长,降低了成活率,进而导致食用菌品质降低,制约食用菌行业的发展;

现有食用菌箱体式培育箱大都体积较小,少数大型箱体培育系统中,由于箱体较大且多采用箱体顶部统一照明,培育架上层菌体和下层菌体的采光度不一样,致使培养的食用菌整体生长状况差距较大;在《光照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其文章编号为1000-8357(2011)02-0003-02的文章中提到“光照是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不同品种食用菌对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反应不一,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照强度、光质要求均有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集装箱式培育系统,为大型培育箱内每个食用菌提供充分的光照,加快食用菌生长发育速度,并提高培育箱箱体的空间利用率;另外,增加大型培育箱的可移动性。

一种食用菌集装箱式培育系统,包括箱体和在所述箱体内设置的培育架、空调及湿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两侧的底侧梁上均开设有吊装孔,在所述箱体的侧板上安装有箱门;所述培育架为网格架,所述网格架由方钢组成,在所述网格架上设置有灯带,所述灯带横跨在所述网格架中每个网格的上方;在所述网格的顶梁上均开设有条形的灯带容置槽,所述灯带卡设在所述灯带容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把培养食用菌的菌包放置在网格内,灯带在菌包的上方对菌包上生长的食用菌菌体进行光照,这样使得每个放置在网格内的菌包都能得到充分的光照;通过控制器周期性控制灯带发光时间和发光亮度,有助于菌包上的食用菌快速生长;通过大型吊装机勾住所述吊装孔,来移动本实用新型。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网格架均卡接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在移动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过程中,需要将箱体内部的培育架固定,以免其翻到或是与箱体内其他部件发生碰撞。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对应所述网格架的位置固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网格架的底部;这种结构简单易操作。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空调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在所述箱体外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空调的控制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湿度调节器的控制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灯带的开关控制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装设在所述箱体内。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箱体从内向外依次设为隔热层、保温层和固定板,所述隔热层采用聚氨脂板,保温层采用玻璃棉保温材料,所述固定板采用金属板材。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所述吊装孔分别位于所述底侧梁的两端端部;即,在箱体下部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所述吊装孔,使得通过所述吊装孔将箱体吊起时,箱体的重心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每个菌包的上方均设置的照明灯,使得菌包上的食用菌得到充分的光照,有效控制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通过在培育箱箱体上设置吊装孔,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搬运。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培育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出示了本实用新型中培育架与灯带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结构框图。

图中,1、箱体;1.1、箱门;1.2、吊装孔;1.3固定扣槽;3、控制箱;4、培育架;4.3、培育架的网格;4.4、灯带容置槽;5.1、空调的外风机;5.2、空调的内风机;6、湿度调节器;7、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并结合图4所示,一种食用菌集装箱式培育系统,包括箱体1和在所述箱体1内设置的培育架4、空调及湿度调节器6,在所述箱体1两侧的底侧梁上均开设有吊装孔1.2,在所述箱体1的前侧侧板上安装有箱门1.1;所述培育架4为网格架,在所述网格架上设置有灯带7,所述灯带7横跨在所述网格架中每个网格的上方,结合图4可以看出灯带7和培育架4的装配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图4只展示了培育架4的部分网格架;所述网格架由方钢组成,在所述网格架中每个网格4.1的顶梁上均开设有条形的灯带容置槽4.2,所述灯带7卡设在所述灯带容置槽内4.2。

另外,在所述箱体1的底板上对应所述网格架的位置固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网格架的底部;在图2中,可以看到,在所述箱体1的底板上设有固定扣槽1.3,在固定扣槽1.3内固定有横杆,用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穿过横杆和培育架底部的方钢后扣接,从而将培育架4固定在固定扣槽1.3的位置,即,实施例的具体卡扣结构。

如图2并结合图5所示,所述空调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外风机5.1和内风机5.2,所述内风机5.2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箱体1的中心位置,所述外风机5.1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外部,所述外风机5.1内部设置有空气制冷装置及空气制热装置;在所述箱体1外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位于图5中的控制箱3内,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空调的控制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湿度调节器6的控制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灯带7的开关控制端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装设在所述箱体内。本培育箱内的环境是这样控制的,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湿度调节器6和空调调节,另外,通过在控制器内设置数据,周期性控制灯带7的亮度及开关。

为使本箱体1有更好的保温效果,所述箱体1从内向外依次设为隔热层、保温层和固定板,所述隔热层采用聚氨脂板,所述保温层采用玻璃棉保温材料,所述固定板采用金属板材;所述吊装孔1.2分别位于所述底侧梁的两端端部,即在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吊装孔1.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