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3281发布日期:2018-08-10 18:5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该发明方法属于羊肚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羊肚菌,又名羊肚菜、羊肚菇。顾名思义,因其表面凹凸不平,形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尤其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羊肚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野生珍稀食用菌之一,也是四大菌王最好吃的野生菌。在法餐中类似于中餐的鱼翅燕窝。在中国古代被收录在《本草纲目》中,具有益肠胃,化痰理气等作用。在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俗语,可见羊肚菌也是一种食药两用珍稀食用菌。

在我国,羊肚菌野生分布地域较广,南部的云南、四川,中部的湖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北部的内蒙、辽宁等地均曾有野生羊肚菌发现。但是野生羊肚菌通常生长低温潮湿的环境,很难被人发现,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羊肚菌的美食欲望。于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2012年起羊肚菌终于可以人工栽培了。但是,由于人们对于羊肚菌的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其生长特性和生产实践尚不完善,很多栽培试验田的产量很不稳定。很多专家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一是菌种,二是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方面,我国著名的谭方河老师提出外援营养袋的栽培方法,使羊肚菌栽培出现了巨大的转折。目前,全国各地纷纷采用外援营养袋的方式试验种植羊肚菌,有50%以上能成功种植,另外50%试验者有的不能达到预期产量,有的则颗粒无收。具体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和考察发现,采用传统的垄沟栽培方式,羊肚菌出菇最早常见于沟内,密度较好,而垄(畦)面上出菇密度较低。这一现象说明垄沟栽培方式的宽垄面并不适合羊肚菌生长。因此,本发明总结出一种羊肚菌栽培新方法,以提高和稳定羊肚菌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通过改变传统垄沟栽培方式,采用创新垄沟栽培方式,并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以达到提高和稳定羊肚菌产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改变传统栽培,即宽垄-窄沟-宽垄-窄沟之方式,创新采用“窄垄1-宽沟1-窄垄2-窄沟1-窄垄3-宽沟2-窄垄4”的栽培方式,详见说明书附图1。本发明改变了传统垄面下种,沟内浇水的方式,创新采用宽沟内下种,窄沟内浇水的方式。创新栽培方式及其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是(1)下种之前按照本发明之方式整地,并大面积浇水使地面水分达到25~30%,在宽沟内将种子撒播用土盖面;下种之后将适当宽度黑色地膜搭在垄1和垄2上,即宽沟面之上;并在窄沟内压好黑地膜两边。(2)一段时间后,待菌丝生长铺满宽沟面时,在两个窄垄之间、宽沟面之上搭上一根足够宽度的杆,通过杆的转动将黑色地膜卷起,即可将外援营养袋下地摆放,之后再将黑色地膜展开盖好于宽沟面之上,如此操作,补充外援营养则非常方便,大大节省了时间;并且直至出菇如果地膜没有严重损坏,不用再次更换地膜,大大节约了成本。(3)在整个管理期间,由于盖有地膜,土壤湿度保持较好,如果发现土壤湿度不够,可在窄沟内灌水增加土壤湿度。

上述技术方案之创新栽培方式“窄垄1-宽沟1-窄垄2-窄沟1-窄垄3-宽沟2-窄垄4”,其垄沟的宽度参数分别是:窄垄1、窄垄2、窄垄3、窄垄4的宽度均是10-15厘米;宽沟的宽度是80-160厘米,窄沟宽度是15-30厘米。起垄高度是15-30厘米。

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创新方法是宽沟下种、窄沟浇水。即,(1)下种之前按照本发明之方式整地,并大面积浇水使地面水分达到25~30%,在宽沟内将种子撒播用土盖面;下种之后将适当宽度黑色地膜搭在垄1和垄2上,即宽沟面之上;并在窄沟内压好黑地膜两边;(2)在整个管理期间,由于盖有地膜,土壤湿度保持较好,如果发现土壤湿度不够,可在窄沟内灌水增加土壤湿度。

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创新方法是起垄搭地膜的方法。即,待菌丝生长铺满宽沟面时,在两个窄垄之间、宽沟面之上搭上一根足够宽度的杆,通过杆的转动将黑色地膜卷起,即可将外援营养袋下地摆放,之后再将黑色地膜展开盖好于宽沟面之上,如此操作,补充外援营养则非常方便,大大节省了时间;并且直至出菇如果地膜没有严重损坏,不用再次更换地膜,大大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创新垄沟栽培方式,结合创新管理方法,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羊肚菌栽培方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改良的垄沟栽培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垄沟栽培之窄沟内出菇的现象,提高和稳定羊肚菌产量约30-50%以上。该发明推广应用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新采用“窄垄1‑宽沟1‑窄垄2‑窄沟1‑窄垄3‑宽沟2‑窄垄4”的栽培方式,其管理方法是(1)按创新栽培方式整地,并大面积浇水使土壤水分达到25~30%,在宽沟内将种子撒播用土盖面;下种之后将适当宽度黑色地膜搭在垄1和垄2上,即宽沟面之上;并在窄沟内压好黑地膜两边。(2)待菌丝生长铺满宽沟面时,在宽沟面之上搭上一根足够宽度的杆,通过杆的转动将黑色地膜卷起,将外援营养袋摆放下地,之后再将黑色地膜展开盖好于宽沟面之上。(3)在整个管理期间,由于盖有地膜,土壤湿度保持较好,如果发现土壤湿度不够,可在窄沟内灌水增加土壤湿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芳;张志军;刘建华;陈晓明;刘连强;周永斌;杨士春;王文治;李凤美;罗莹;钱磊;张扬;王玫;张崇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4.11
技术公布日:2018.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