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沟草生长促进对虾养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38445发布日期:2018-12-11 22:50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沟草生长促进对虾养殖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节沟草生长促进对虾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沟草是一种生长在海水中的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滩涂养虾池中生长较为普遍。沟草是依赖种子自然生长繁殖的植物,在每年早春季节的4月上旬,水温8℃-10℃,在光照和适宜温度条件下,种籽开始胚胎发育,水温12℃以上时萌发枝芽,随着气水温的上升,水温16℃以上时,沟草生长速度加快,7月份生枝爬蔓,遍布整个水域,8月份开花结出种籽。

和其他水生植物一样,沟草生长过程中吸收水体中的养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参与水体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依靠吸收水体中的氨氮和有机营养物质生长,从而对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净化水质环境具有一定的功能,幼嫩的草体是对虾的天然饵料,有利于对虾养殖。但是,无序过度生长,会造成养殖水体水质清瘦,成熟老化的草体对虾不能摄食,草体会占据养殖空间,缠绕对虾等危害。且已衰败的草体腐烂变质污染水体,危害养殖虾。

传统做法是把沟草作为虾池中的有害植物加以清除。现行的方法从两个方面操作,首先是在对虾放养前,具备清池条件的,在池塘清整时,在清除池底污泥的同时连同沟草种子一并清掉,具体做法是清除池底淤泥10cm以上;不具备清池条件的,在养虾过程中(一般到中后期),发现沟草过度生长影响对虾生长时再用药物杀除,具体做法是每亩100cm水深用含40%可湿性扑草净(c10h19n5s)粉剂药175-200g。

当时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池塘清淤成本高。对虾养殖池塘的池底一般养殖每三年清池一次,需要应用大型机械进行清淤,并需要耗费较长时间。

2、早春杀除沟草后沟草还会再次生长。沟草种籽在池底的泥土中因埋深度不同,生长不同步,药物只对浅水区和池底表层最先生长的沟草有杀灭作用,而不能杀灭底泥中的种子,深水区和底泥中的种子随着水温的升高继续发芽生长。

3、在沟草繁茂时杀灭会造成二次污染。如不进行早期杀除,待沟草繁茂时,植物体已达50cm左右,杀除难以及时捞出,植物体腐烂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危害。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沟草生长促进对虾养殖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技术干预,构建起池养对虾和沟草的平衡,了解和掌握沟草和对虾的生长规律,根据对虾的放苗时间和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进行灭杀沟草,当对虾生长规格能够摄食沟草嫩芽时,沟草才逐步发芽生长,采取对养殖虾停止、减少投饵的措施,让对虾摄食沟草嫩芽控制过度生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沟草生长促进对虾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灭杀沟草:池塘水温在10-15℃时,浅水区自然生长的沟草体长在3-5cm,向池塘中投入杀灭药物;

(2)肥水培水:所述池塘施药后5-7天,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肥水培水;

(3)投放虾苗:上述灭杀沟草后10-15天,投放虾苗;

(4)调节投料:对虾放苗养至30天,对虾体长已达5cm,具备摄食沟草嫩芽的能力;观察沟草生长的池塘,如观察到池底有沟草生长,或池水表层和池边有漂浮的沟草嫩芽时,应采取对养殖虾停止投料3天,其后的一周内按全天正常量50%投喂饵料。

进一步地,所述灭杀沟草所用杀灭药物为含40%可湿性扑草净粉剂,其用药方法为:用细沙土同所述杀灭药物混合均匀,拌成药土,所述药土要手捏成团,松手即散。

进一步地,在水深30cm的池塘,每亩用所述杀灭药物量100g;在水深100cm的池塘,每亩用所述杀灭药物量175-200g。

进一步地,所述灭杀沟草的用药时间在下午3:00-4:00之间,将所述药土直接撒在有沟草生长处。

进一步地,所述肥水培水应用藻肥素。

进一步地,所述灭杀沟草时池塘水温为12℃。

通过掌握池塘内沟草的生长规律,准确掌握杀灭养虾塘内沟草和放养虾苗的时间节点,养殖对虾具备了摄食沟草嫩芽能力时,沟草正处在嫩芽期,通过减少虾料投喂手段,促使对虾摄食沟草嫩芽。与传统的清除淤泥或随机杀灭、中后期杀灭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成本。养殖池塘不必要或不具备清池条件时,不需动用机械清池;

2、避免了沟草过度生长造成危害。沟草在嫩芽期就被对虾摄食,控制了生长速度和生长数量;

3、节约饲料。停投饵料3天,一周内减投正常饵料量的50%,既节约饲料,又减缓因过多投饵形成的环境胁迫;

4、避免了二次污染。不会出现中后期杀灭茂盛草体的现象,避免了草体腐败对水质的二次污染。

5、提高了对虾质量。避免了对虾放养后再用除草药物,确保对虾质量不受药残威胁。

6、增产增效。控制沟草的过度繁殖,保障了水体空间、保持了水质、减少了病害、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对虾品质,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试验池和对照池的氨氮含量检测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试验池和对照池的亚硝酸盐含量检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试验池和对照池的ph值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沟草生长促进对虾养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灭杀沟草:池塘水温在10-15℃时,最优的,池塘水温在12℃为好,浅水区自然生长的沟草体长在3-5cm,向池塘中投入杀灭药物,用于灭杀沟草。在我国北方,此阶段一般在4月15-20日前后,此时水温已升至12℃左右,沟草体短芽嫩,杀除效果好,且杀除后对水质不会产生危害。此时间段为杀除的最好时机(太早,水温低,沟草种籽不发芽,难以实现灭杀效果;太晚,恢复肥水期短,影响虾苗生长)。

(2)肥水培水:所述池塘施药后5-7天,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肥水培水;在此实施例中,肥水培水应用藻肥素。也可根据需要替换为其他肥水剂,如藻类微量源、氨基酸营养露或肥水师傅等的一种或几种。

(3)投放虾苗:上述灭杀沟草后10-15天,投放虾苗,投放虾苗的规格和数量为常规方式即可。

(4)调节投料:对虾放苗养至30天,对虾体长已达5cm,具备摄食沟草嫩芽的能力;观察沟草生长的池塘,如观察到池底有沟草生长,或池水表层和池边有漂浮的沟草嫩芽时,根据实际情况,应采取对养殖虾停止投料2-3天,其后的一周内按全天正常量50%投喂饵料,使得对虾摄食天然饵料—沟草嫩芽,然后恢复到正常投料水平。采取对养殖虾适时限料控制沟草的生长危害。

进一步地,所述灭杀沟草所用杀灭药物为含40%可湿性扑草净粉剂,是应用最广泛的沟草杀除剂,当然,根据需要也可替换为其他杀灭药物。其用药方法为:用细沙土同所述杀灭药物混合均匀,拌成药土,沙土的用量以杀除面积撒匀即可,对于药土的状态,药土要手捏成团,松手即散,方便抛洒。

进一步地,在水深30cm的池塘,每亩用所述杀灭药物量100g;在水深100cm的池塘,每亩用所述杀灭药物量175-200g。此用药量根据实际池塘面积和水深可作出调整,以满足杀除需要为准。

进一步地,所述灭杀沟草的用药时间在下午3:00-4:00之间,将所述药土直接撒在有沟草生长处,一般施药后3-4天生效。在这一时间段进行投药,一方面是此时间段水体温度最高,能够达到最好的药效;另一方面是此时间段的水体溶解氧最高,避免对虾的缺氧死亡。

具体实施例

一、试验池选择

选择沧州临港开发区海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池塘4口,两口(1号、2号)做为试验池,每口池面积各100亩,两口(3号、4号)为对照池,每口池面积各100亩,试验池和对照池原始条件相同,都是多年来未清淤虾池,有机污泥深厚,每年生长大量沟草,养殖产量低、效益差、连年养殖虾发病,亩产对虾最高不超25kg左右。

二、试验过程与方法

1)沟草自然生长。试验池与对照池分别于4月3日开始进海水,随着气温、水温的逐渐升高,于4月14日,观察到水深20cm左右的浅水区域沟草体长已达3cm。

2)沟草的早期杀除。为了控制沟草过度生长,4月15日试验池(1号、2号)杀灭沟草,对照池(3号、4号)不杀灭沟草。杀灭沟草使用含40%可湿性捕草净(c10h19n5s)粉剂。

用药方法:用细沙土同药物混合均匀,拌成药土,沙土拌药的含水量,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用药量:在水深30cm,每亩用药量为100g;水深在100cm,每亩用药量为175g~200g。该药物使用量在养殖虾期间使用,对虾无影响。

用药时间:在下午3:00-4:00时,将药土直接撒在有沟草生长处。施药后3d-4d生效,此时的沟草嫩芽短小,杀灭后对水质质量无影响。

三、养殖池塘肥水培水

养殖池塘杀灭沟草后,会造成池水清瘦,施药5d-7d后,应进行对虾放苗前的肥水培水。具体使用藻肥素有益菌,肥水培养水质(按产品说明使用)。养殖池水质经肥水培养一周左右,待水温适宜时,即可准备放苗。

四、对虾放养

4月28日,水温18℃以上时,试验池和对照池同时投放规格为1.2cm左右的南美白对虾苗,每亩投放1.5万尾。

五、对虾控制沟草生长

对虾养殖池塘,因边坡、环沟、滩面等水体深度不同,沟草种籽在底泥中的埋深度不同,在光照的入射,随着水温升高和水的冲激作用下,沟草种籽会随机发芽。当池塘中沟草再次发芽生长时不须用药杀除,让池塘内养殖的对虾控制沟草生长。具体方法:

当对虾养殖一个月左右,体长已达5cm左右,对沟草嫩芽具有咬食割断能力,经杀灭后再次生长的沟草也同时处于嫩芽阶段,可作为对虾的食料。通过采取对养殖虾减、停料的措施,让池塘内的对虾采食沟草嫩芽,控制沟草生长。一周内停止投饵2-3天,然后一周内控制对虾日投饵量为正常量的50%以下,以后恢复到正常投喂水平。对照池按试验池同时投放相同虾苗数量,沟草任意生长,整个养殖过程前期水质清瘦,沟草生长遍布整个池塘空间。

对虾养殖效果分析

1、对水质影响。整个养殖过程对水质全程监测,检测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和ph值,每5d~7d检测一次。两个试验池和两个对照池氨氮的监测结果见图1,亚硝酸盐的监测结果见图2,ph值的监测结果见图3。

通过上述对比,1号和2号试验池的氨氮含量明显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相对于对照池含量维持在低位,利于对虾养殖。

2、对虾产量影响。试验面积200亩(1号和2号共计),共计收获对虾11260kg,每亩56.3kg,对虾规格96尾/kg,计算回捕率36%,亩效益700元。

对照池面积200亩(3号和4号共计),对虾产量共计5200kg,平均亩产26kg,对虾规格58尾/kg,回捕率10%,亩效益236元。对照池的产量和效益较试验池分别低46%和33.7%。

3、对饵料系数影响。试验池(1号和2号)共计产虾11260kg,投喂人工配合饲料13062kg,饵料系数为1.16:1;对照池(3号和4号)共计产虾5200kg,投喂人工配合饲料3692kg,饵料系数为0.76:1。

沟草这种适宜高盐水域生长的大型水生植物,如果利用合理,建立种养耦合的养殖模式具有可行性,试验池较对照池产量和效益分别高46%和33.7%。

对照池饵料系数低于试验池,仅为0.76:1,但规格却大于试验池,证明对虾并没有缺乏饵料,产量低的原因是沟草过度繁殖引发病害,严重影响了对虾的成活率。

采用给养殖对虾停料,迫使其摄食沟草嫩芽的措施可行,起到了沟草和对虾种养耦合的效果。试验池塘内沟草占据养殖水域面积在25%以下,生产应用时可根据沟草的生长规模和长势以及水质情况灵活确定停料时间。

前期杀灭沟草的时机很关键。如果太早,等到对虾5cm时,重新生长的沟草已经长老,对虾不能摄食,如果太晚,起不到调控水质和为对虾提供饵料的作用,应控制在对虾苗投放前的35d左右。

通过掌握池塘内沟草的生长规律,准确掌握杀灭养虾塘内沟草和放养虾苗的时间节点,养殖对虾具备了摄食沟草嫩芽能力时,沟草正处在嫩芽期,通过减少虾料投喂手段,促使对虾摄食沟草嫩芽。与传统的清除淤泥或随机杀灭、中后期杀灭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成本。养殖池塘不必要或不具备清池条件时,不需动用机械清池;

2、避免了沟草过度生长造成危害。沟草在嫩芽期就被对虾摄食,控制了生长速度和生长数量;

3、节约饲料。停投饵料3天,一周内减投正常饵料量的50%,既节约饲料,又减缓因过多投饵形成的环境胁迫;

4、避免了二次污染。不会出现中后期杀灭茂盛草体的现象,避免了草体腐败对水质的二次污染。

5、提高了对虾质量。避免了对虾放养后再用除草药物,确保对虾质量不受药残威胁。

6、增产增效。控制沟草的过度繁殖,保障了水体空间、保持了水质、减少了病害、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对虾品质,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为了解决沟草在海水养虾池中自然无序生长给对虾造成的危害,利用一定规格的对虾能摄食沟草嫩芽的特点,掌握池养对虾放苗和生长规律,把握药物杀除沟草的时间节点,充分发挥池养对虾对幼嫩沟草的摄食作用,控制沟草在对虾养殖池塘中的过度生长,使沟草和对虾能保持相宜的状态,在调节水质的同时还作为对虾的天然饵料,提高对虾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