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辣椒杂交制种效率和产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7159发布日期:2019-01-05 09:0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和高产量的辣椒杂交制种方法,属于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capsicum.annuml.)原产中南美洲,属茄科辣椒属,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也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年种植面积达1300000hm2以上,仅次于大白菜,居第二位,是中国产值最大的蔬菜作物,在保证中国蔬菜周年供应中起重要作用(邹学校.《辣椒遗传育种》.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辣椒为两性花,雌雄同花。辣椒杂种优势明显,杂交品种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辣椒杂交品种选育工作,已形成了中椒系列、苏椒系列、湘研系列、洛椒系列等品种。目前由于雄性不育系利用尚处于研究推广阶段,化学药剂诱导雄性不育效果不佳,用不去雄蕾期授粉的方法不能得到高纯度的杂交种子等一些原因,辣椒杂交种子普遍采用人工去雄杂交制种。父母本种植在露地上,花药在自然环境下晾晒,用毛笔或橡皮头沾花粉、遇到下雨需重复授粉、杂交果用去萼片或绑红绳做标记等技术措施,效率低下,花粉易污染,杂交成功率也较低,产量不稳定。辣椒属于常异交作物,天然异交率较高,一般甜椒品种约为10%,辣椒品种有的高达30%-40%,因此要求进行良种繁育品种空间隔离不少于500米,但目前的制种基地,在无法达到隔离条件下生产杂交一代种子,制种过程中普遍存在纯度不高。因此,生产中亟需一种克服传统方法不足,提高杂交制种效率、产量和纯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辣椒杂交制种效率低、产量不稳和纯度不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提高辣椒杂交制种效率和产量的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调节播种期、设施内合理密植、植株调整、花粉采集、去雄授粉、授粉后植株管理,种子收获等步骤,形成简单易行,高效率、高产量、纯度稳定的杂交制种技术。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辣椒杂交制种效率和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播种期:12月中下旬播种,父本比母本提早5-10d播种,暖床育苗;调整亲本播种时间后,可保证父本提供充足花粉。

(2)合理密植:第二年3月中下旬设施大棚内定植,根据父本、母本的株高、株幅确定父、母本的栽培密度;

(3)植株调整:父本无需整枝,田间正常管理;母本选留主茎下面3~4个强枝,摘除茎基部多余侧枝和小副侧枝,使单株开花数每天控制在5~6朵花,保证杂交授粉后的座果率和种子质量;摘除门椒、对椒的花蕾,从第3或4层花开始制种,杂交授粉在强主枝或强侧枝部位进行,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4)花粉采集:采摘父本植株充分发白、未散粉的大花蕾,去掉花瓣,摘取雄蕊,制取花粉,密封后放入4℃冰箱贮藏待用;

(5)去雄授粉:选取母本泛白的花蕾,轻轻将花瓣和萼片一起撕掉,完成去雄,将花粉装于授粉管中,对准母本已去雄的花蕾柱头进行授粉,根据辣椒品种的成熟期不同,进行错期授粉;采用边去雄边授粉的方法,不需重复授粉,该方法座果率高,减少授粉工时,提高了杂交制种效率;

所述错期授粉,以江苏地区为例,设施内杂交制种,早熟品种可于4月25日至5月10日左右进行杂交授粉制种,5月11日至5月25日进行中熟品种杂交制种,5月26日至6月10日进行晚熟品种杂交制种,可充分利用有限的劳动力,提高制种效率和产量。

(6)授粉后管理:授粉结束后,将植株未去雄的花、蕾和多余的枝条全部摘除,最上部花序以上留2~3片叶摘心;

(7)种子收获: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种子取出后干燥至含水量8%,包装,放低温干燥处保存。

进一步,步骤(2)中,在父母本定植的设施大棚内用二道拱架罩尼龙网纱,父母本种植在尼龙网纱内,进行隔离繁种,保证原种纯度。

进一步,步骤(2)中,辣椒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3-5。

进一步,步骤(2)中,父本的栽培密度:畦面宽120~140cm,沟宽25~35cm,沟深18~24cm,行株距(40~50)cm×(35~40)cm,单株栽培,每667m2定植3700~4000株;母本的栽培密度:畦面宽85~95cm,沟宽35~45cm,沟深18~24cm,行株距(40~50)cm×(40~45)cm,单株栽培,667m2,定植2900~3400株。

进一步,步骤(4)中,制取花粉的方法:准备一个塑料或玻璃容器,在容器底部装一层生石灰,生石灰上铺白纸,将摘取的雄蕊放在容器内的白纸上,将容器密封后放入光照培养箱中10~24h,设置培养箱温度28℃,湿度40-50%,促进花药散粉。

进一步,步骤(5)中,授粉时间为上午6~11时或下午16~19时。

进一步,步骤(5)中,授粉后采用装有洋红的点花器在授粉的果柄上标记,比起现有的系彩绳、挂牌等方法做标记省工省时。

进一步,步骤(6)中,授粉结束后,每667m2追施复合肥10~15kg,根据苗情喷施叶面肥和钾肥。

进一步,步骤(7)中,采收前,根据果实颜色和形状进行一次的母本田杂株清除工作,采收时注意标记,无标记或标记不清,落地果均不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辣椒杂交制种效率和产量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采用尼龙纱网隔离繁育亲本,双亲纯度达到原种的要求,为杂交种纯度提供保证,接着在设施内为辣椒制种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稳定的小气候环境,使植株长势好,通过对父本花粉采集方法的改进,花粉数量和花粉质量均得到保障,采用错期杂交授粉,保证在每年最佳授粉时间内,不同熟期的辣椒品种均能充分制种,杂交制种过程中去雄、授粉、标记一次性完成,无需重复授粉,减少用工,提高制种效率;通过母本整枝从第3层花开始制种,母本坐果能力强,授粉后植株整枝保证养分对杂交果的供给提高种子结实率。本发明基于辣椒生长特点和现有人工制种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辣椒杂交制种效率低、产量不稳等问题,本发明方法可以使设施内制种亩产一般达到40kg以上,产量比现有露地制种增加1~2倍,大大的提高了杂交制种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以下实施案例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1-2的实验在江苏沿海地进行,辣椒种子于12月下旬播种,为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辣椒早春栽培培育健康种苗。实施例1为盐椒1号(羊角椒,2016年经国家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国品鉴菜2016048)的制种,实施例2为盐椒2号(羊角椒,2018年通过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辣椒(2018)320740)制种。

实施例1

辣椒品种:盐椒1号

一种提高辣椒杂交制种效率和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播种期:在江苏省盐城早春设施大棚内制种,12月20日播种,父本比母本提早7d播种,电热丝暖床育苗;

(2)合理密植:第二年3月15日设施大棚内定植,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设施大棚内用二道拱架罩尼龙网纱,将父母本分别种植在尼龙网纱内,网纱四周封严隔离外来花粉,进行隔离繁种,测父母本纯度达99.9%,根据父本、母本的株高、株幅确定父、母本的栽培密度,父本栽培密度:畦面宽130cm,沟宽30cm,沟深20cm,行株距45cm×40cm,单株栽培,667m2定植3700株;母本栽培密度:畦面宽90cm,沟宽40cm,沟深20cm,行株距50cm×45cm,单株栽培,667m2定植2900株;

(3)植株调整:父本无需整枝,田间正常管理;母本选留主茎下面3~4个强枝,摘除茎基部多余侧枝和小副侧枝,使单株开花数每天控制在5~6朵花,保证杂交授粉后的座果率和种子质量;摘除门椒、对椒的花蕾,从第4层花开始制种,杂交授粉在强主枝或强侧枝部位进行,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4)花粉采集:花粉采集前,父本田进行2次的杂株清除,采摘父本植株充分发白、未散粉的大花蕾,去掉花瓣,摘取雄蕊,制取花粉,密封后放入4℃冰箱贮藏待用;

制取花粉的方法:准备一个塑料或玻璃容器,在容器底部装一层生石灰,生石灰上铺白纸,将摘取的雄蕊放在容器内的白纸上,将容器密封后放入光照培养箱中18h,设置培养箱温度28℃,湿度45%,促进花药散粉。

(5)去雄授粉:杂交授粉前,母本田进行2次杂株清除工作。选取母本泛白的花蕾,左手辅助右手,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花瓣与萼片相连处,轻轻将花瓣和萼片一起撕掉,完成去雄,将花粉装于授粉管中,对准母本已去雄的花蕾柱头进行授粉(适宜的授粉时间为上午6~11时或下午16~19时),边去雄边授粉,不需重复授粉,盐椒1号为中晚熟品种,在江苏盐城地区一般5月20日至6月10日进行杂交制种,可连续杂交授粉20d左右,授粉后采用装有洋红点花器在授粉的果柄上标记,便于采种;

(6)授粉后管理:授粉结束后,将植株未去雄的花、蕾和多余的枝条全部摘除,最上部花序以上留3片叶摘心,授粉结束后每667m2追施复合肥10kg,根据苗情适当喷施叶面肥和钾肥,可增强抗性,保证杂交果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

(7)种子收获: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采收前根据果实颜色和形状进行最后一次的母本田杂株清除工作,采收种果实,一定注意标记,无标记或标记不清,落地果均不采收,腐烂或发育不良的杂交果单收,如发芽率达到标准可与好种混合,否则销毁掉;种子取出后干燥至含水量8%,包装,放低温干燥处保存。

采用本发明优化制种体系进行盐椒1号制种,杂交坐果率达85%,杂交制种效率比现有技术提高30%,667m2杂交种制种量达33.2kg。

实施例2

辣椒品种:盐椒2号

一种提高辣椒杂交制种效率和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播种期:在江苏省盐城早春设施大棚内制种,12月20日播种,父本比母本提早10d播种,电热丝暖床育苗;

(2)合理密植:第二年3月10日设施大棚内定植,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设施大棚内用二道拱架罩尼龙网纱,将父母本分别种植在尼龙网纱内,网纱四周封严隔离外来花粉,进行隔离繁种,测父母本纯度达99.9%,根据父本、母本的株高、株幅确定父、母本的栽培密度,父本栽培密度:畦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0cm,行株距40cm×40cm,单株栽培,667m2定植4000株;母本栽培密度:畦面宽90cm,沟宽40cm,沟深20cm,行株距50cm×40cm,单株栽培,667m2定植3300株;

(3)植株调整:父本无需整枝,田间正常管理;母本选留主茎下面3个强枝,摘除茎基部多余侧枝和小副侧枝,使单株开花数每天控制在5~6朵花,保证杂交授粉后的座果率和种子质量;摘除门椒、对椒的花蕾,从第3层花开始制种,杂交授粉在强主枝或强侧枝部位进行,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4)花粉采集:花粉采集前,父本田进行2次的杂株清除,采摘父本植株充分发白、未散粉的大花蕾,去掉花瓣,摘取雄蕊,制取花粉,密封后放入4℃冰箱贮藏待用;

制取花粉的方法:准备一个容器,在容器底部装一层生石灰,生石灰上铺白纸,将摘取的雄蕊放在容器内的白纸上,将容器密封后放入光照培养箱中20h,设置培养箱温度28℃,湿度45%,促进花药散粉。

(5)去雄授粉:杂交授粉前,母本田进行2次杂株清除工作。选取母本泛白的花蕾,左手辅助右手,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花瓣与萼片相连处,轻轻将花瓣和萼片一起撕掉,完成去雄,将花粉装于授粉管中,对准母本已去雄的花蕾柱头进行授粉(适宜的授粉时间为上午6~11时或下午16~19时),边去雄边授粉,不需重复授粉,盐椒2号为早中熟品种,在江苏盐城地区一般5月5日至5月25日进行杂交制种,可连续杂交授粉20d左右,授粉后采用装有洋红点花器在授粉的果柄上标记,便于采种;

(6)授粉后管理:授粉结束后,将植株未去雄的花、蕾和多余的枝条全部摘除,最上部花序以上留2片叶摘心,授粉结束后每667m2追施复合肥12kg,根据苗情适当喷施叶面肥和钾肥,可增强抗性,保证杂交果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

(7)种子收获: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采收前根据果实颜色和形状进行最后一次的母本田杂株清除工作,采收种果实,一定注意标记,无标记或标记不清,落地果均不采收,腐烂或发育不良的杂交果单收,如发芽率达到标准可与好种混合,否则销毁掉;种子取出后干燥至含水量8%,包装,放低温干燥处保存。

采用本发明优化制种体系进行盐椒2号制种,杂交坐果率达85%,杂交制种效率比现有技术提高30%,667m2杂交种制种量达37.1k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