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4238发布日期:2018-08-17 17:55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 洲型栽培稻,简单来说也可以说是稻。水稻育秧移栽能节约种子,实现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农村土地零散,农民多以手工插秧为主,工作效率低,常常延误农时,而现有的插秧机多存在由于田地凹凸不平,而插秧机的插秧深度一致造成浮苗的问题发生。

例如专利CN201720150508.9一种水稻插秧机,它涉及一种插秧机,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水稻插秧机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造价较高,不适合于小型农户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平台、支架、传送机构、投放机构、驱动电机、秧苗分隔支架、秧苗分隔梳形板和四个移动轮,车体平台水平设置,四个移动轮均布设置在车体平台的下表面,支架安装在车体平台上表面的中部,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投放机构设置在车体平台上表面的后端,驱动电机安装在车体平台上,所述传送机构和所述投放机构均与驱动电机连接,秧苗分隔梳形板通过秧苗分隔支架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上述专利的水稻插秧机无法解决插秧浮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自动化的插秧结构,能够提高插秧的效率,且加装的整田犁能够在插秧前对田地进行平整,解决了插秧浮苗的问题,使得插秧的成功率得到提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插秧机,包括整田犁、主动轮、驱动装置、插秧装置、分秧装置、插秧机箱、送秧装置、储秧箱、机体平台和从动轮,驱动装置设置在机体平台上,从动轮设置在机体平台下方,连接驱动装置,从动轮设置在机体平台的下方,位于主动轮的后方,插秧机箱设置在机体平台上,插秧装置设置在插秧机箱内部,分秧装置设置在插秧机箱内部,储秧箱设置在机体平台上,通过送秧装置连接插秧机箱,整田犁设置在机体平台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送秧装置包括第一送秧履带和第二送秧履带,第一送秧履带和第二送秧履带构成倒V字形结构,架设在储秧箱和插秧机箱之间。

优选的,所述插秧装置包括汽缸、插秧伸缩杆和插秧头,汽缸设置在插秧机箱的顶部,插秧伸缩杆一端设置在汽缸内,插秧头设置在插秧伸缩杆的另一头。

优选的,所述插秧头包括插秧头体、置秧仓和插秧器,若干置秧仓设置在插秧头体上,插秧器连接设置在置秧仓上。

优选的,所述分秧装置包括分秧排板、中间隔板和漏秧槽,若干中间隔板等距设置在分秧排板上,漏秧槽设置在相邻中间隔板之间的分秧排板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水稻插秧机,通过自动化的插秧结构,能够提高插秧的效率,且加装的整田犁能够在插秧前对田地进行平整,解决了插秧浮苗的问题,使得插秧的成功率得到提高所述送秧装置包括第一送秧履带和第二送秧履带,第一送秧履带和第二送秧履带构成倒V字形结构,架设在储秧箱和插秧机箱之间,该结构能够快速输送秧苗,保证了插秧的速度,所述插秧装置包括汽缸、插秧伸缩杆和插秧头,汽缸设置在插秧机箱的顶部,插秧伸缩杆一端设置在汽缸内,插秧头设置在插秧伸缩杆的另一头,所述插秧头包括插秧头体、置秧仓和插秧器,若干置秧仓设置在插秧头体上,插秧器连接设置在置秧仓上,该结构能够实现自动化插秧的功能,所述分秧装置包括分秧排板、中间隔板和漏秧槽,若干中间隔板等距设置在分秧排板上,漏秧槽设置在相邻中间隔板之间的分秧排板上,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秧苗进行分股处理,便于后续的插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分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整田犁;2、主动轮;3、驱动装置;4、插秧装置;5、分秧装置;6、插秧机箱;7、送秧装置;8、储秧箱;9、机体平台;10、从动轮;11、第一送秧履带;12、第二送秧履带;13、汽缸;14、插秧伸缩杆;15、插秧头;16、插秧头体;17、置秧仓;18、插秧器;19、分秧排板;20、中间隔板;21、漏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2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水稻插秧机,包括整田犁1、主动轮2、驱动装置3、插秧装置4、分秧装置5、插秧机箱6、送秧装置7、储秧箱8、机体平台9和从动轮10,驱动装置3设置在机体平台9上,主动轮2设置在机体平台9下方,连接驱动装置3,从动轮10设置在机体平台9的下方,位于主动轮2的后方,插秧机箱6设置在机体平台9上,插秧装置4设置在插秧机箱6内部,分秧装置5设置在插秧机箱6内部,储秧箱8设置在机体平台9上,通过送秧装置7连接插秧机箱4,整田犁1设置在机体平台9的前端,所述送秧装置7包括第一送秧履带11和第二送秧履带12,第一送秧履带11和第二送秧履带12构成倒V字形结构,架设在储秧箱8和插秧机箱6之间,所述插秧装置4包括汽缸13、插秧伸缩杆14和插秧头15,汽缸13设置在插秧机箱6的顶部,插秧伸缩杆14一端设置在汽缸13内,插秧头15设置在插秧伸缩杆14的另一头,所述插秧头15包括插秧头体16、置秧仓17和插秧器18,若干置秧仓17设置在插秧头体16上,插秧器18连接设置在置秧仓17上。

结合图2所示的分秧装置5包括分秧排板19、中间隔板20和漏秧槽21,若干中间隔板20等距设置在分秧排板19上,漏秧槽21设置在相邻中间隔板20之间的分秧排板19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为:整田犁先将插秧的水田进行平整,水稻秧苗搁置在储秧箱中,经人工放置在送秧装置后,送到分秧装置上分成若干股被放置在插秧装置上,经汽缸的上下伸缩,通过插秧器将秧苗插入水田中。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水稻插秧机,通过自动化的插秧结构,能够提高插秧的效率,且加装的整田犁能够在插秧前对田地进行平整,解决了插秧浮苗的问题,使得插秧的成功率得到提高,所述送秧装置包括第一送秧履带和第二送秧履带,第一送秧履带和第二送秧履带构成倒V字形结构,架设在储秧箱和插秧机箱之间,该结构能够快速输送秧苗,保证了插秧的速度,所述插秧装置包括汽缸、插秧伸缩杆和插秧头,汽缸设置在插秧机箱的顶部,插秧伸缩杆一端设置在汽缸内,插秧头设置在插秧伸缩杆的另一头,所述插秧头包括插秧头体、置秧仓和插秧器,若干置秧仓设置在插秧头体上,插秧器连接设置在置秧仓上,该结构能够实现自动化插秧的功能,所述分秧装置包括分秧排板、中间隔板和漏秧槽,若干中间隔板等距设置在分秧排板上,漏秧槽设置在相邻中间隔板之间的分秧排板上,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秧苗进行分股处理,便于后续的插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