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麻生产的蜜环菌母种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1416发布日期:2019-08-17 01:17阅读:5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菌物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天麻生产的蜜环菌母种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天麻生长离不开蜜环菌,蜜环菌是天麻无性繁殖生长阶段的营养物质基础。目前关于蜜环菌纯培养的母种培养基均报道为pda或改良pda,经实践发现,蜜环菌在pda或改良pda基质上虽能生长,但菌丝灰白、细弱,易于核化,菌索生长势差,一般需要20~30d才能长满9cm长的斜面。蜜环菌属于中温型真菌,培养时间持续太久,会严重加快菌索的退化,给天麻的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尤其是高寒山区生产天麻时,要抓紧培养蜜环菌,快速高效的培养出优质的蜜环菌是生产高产优质天麻的关键。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蜜环菌生产过程中菌索严重退化,给天麻的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减产绝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便、生产的蜜环菌菌索粗壮、菌丝更洁白、不易核化、分枝也更茂盛,、并且菌丝复活时间及菌索布满培养基时间较短的用于天麻生产的蜜环菌母种的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天麻生产的蜜环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培养基竖管制作:制作培养基,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灭菌,灭菌后匠试管竖直放置

冷却;

2)接种:无菌条件下将蜜环菌接种于培养基竖管中;

3)培养:将接种了蜜环菌的培养基竖管在温度为23-27℃的条件下培养至菌锁满管,即

得用于天麻生产的蜜环菌母种。

传统蜜环菌母种培养基均报道为pda或改良pda,且斜面培养,经实践发现,蜜环菌在pda或改良pda基质上虽能生长,但菌丝灰白、细弱,易于核化,菌索生长势差,一般需要20~30d才能长满9cm长的斜面。培养时间持续太长菌锁易老化,且增加了感染杂菌风险,降低了蜜环菌的成品率。

本发明采用与传统方法不同的策略,培养基为半流体状态,易于蜜环菌菌锁生长繁殖,培养期缩短至10-15天,有效抑制了杂菌感染率,接种后菌管竖直静置培养增加了接触面接。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制作培养基的方法为:在马铃薯180-220g、麸皮15-25g、木屑40-60g的浸提液中加入kh2po41-3g、mgso40.5-1.5g、葡萄糖15-25g、琼脂粉10-20g,加水定容至1000ml。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为分装置试管的2/3高度,所述的试管的规格为20*200mm、22*200mm、25*200mm。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灭菌为高压灭菌,温度121℃,时间35min。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在温度25℃采用竖直放置培养。

最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天麻生产的蜜环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培养基竖管制作:制作培养基,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灭菌,灭菌后匠试管竖直放置冷却;2)接种:无菌条件下将蜜环菌接种于培养基竖管中;3)培养:将接种了蜜环菌的培养基竖管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培养至菌锁满管,即得用于天麻生产的蜜环菌母种;所述的制作培养基的方法为:在马铃薯200g、麸皮20g、木屑50g的浸提液中加入kh2po42g、mgso41g、葡萄糖20g、琼脂粉15g,加水定容至1000ml;所述的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为分装置试管的2/3高度,所述的试管的规格为20*200mm、22*200mm、25*200mm;所述的灭菌为高压灭菌,温度121℃,时间35min;所述的在温度25℃采用竖直放置培养。

与现有技术比较:

(a)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培养基为半流体状态,易于蜜环菌菌锁生长繁殖,培养期缩短至10-15天,降低了杂菌感染风险,提高了蜜环菌的成品率。

(b)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发菌期间采取竖直静置培养,接种后增加了菌种接触面接,减少了培养基裸露空气面积,可以有效减弱菌丝呼吸,抑制菌种退化,并对蜜环菌具有复壮能力。该配方不仅可用于生产伴栽天麻的蜜环菌母种培养基,也可用于蜜环菌菌种保藏。

(c)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培养基模拟了自然生态条件下蜜环菌生长所需的碳、氮源及矿质元素等营养,选择适合蜜环菌生长的培养基生产出优质的蜜环菌使菌索粗壮,菌丝洁白,不易核化,分枝也更茂盛,浓密,为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天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1)培养基配方

配方1:每1000ml培养基含马铃薯200g,麸皮20g,木屑50g的浸提液,另加kh2po42g,mgso41g,葡萄糖20g,琼脂粉15g。

配方2:每1000ml培养基含200g马铃薯的浸提液,另kh2po42g,mgso41g,葡萄糖20g,琼脂粉15g。

配方3:每1000ml培养基含200g木屑浸提液,另加麸皮20g,黄豆粉15g,葡萄糖20g,琼脂粉10g,熬煮形成半流体培养基分装试管。

配方4:每1000ml培养基含木屑150g,麸皮20g,黄豆粉10g浸提液,另加葡萄糖20g,琼脂粉10g。

配方5:麸皮20g,黄豆粉10g,葡萄糖20g,琼脂粉15,水1000ml,混合煮沸至琼脂粉完全溶解,分装试管

(2)培养基制作

自然条件下,蜜环菌生长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中,含水量要求较高,斜面培养基往往易于水份蒸发,菌锁未能布满培养基即趋于核化,因此,本试验采用竖直凝固培养基进行培养,试管分装培养基高度12cm。

培养基配方常规方法制作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22*200mm),分装后塞好棉塞。

(3)121℃下高压灭菌30分钟,灭菌结束将试管竖直放置冷却,待培养基在试管内彻底凝固,

(4)在无菌条件下将蜜环菌接种于5种不同培养基上,置于25℃恒温培养室中进行培养,定期观察记录菌丝复活情况,菌锁长势,及菌锁满管时间。

实施例与对比例各项指标

表15种不同配方培养基蜜环菌生长情况比较

注:菌索长势(粗壮度、分枝多少)+++++为极粗壮、分枝多;++++为粗壮、分枝较多;+++为稍细、分枝较少;++为细、分枝少

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1菌索最粗壮,菌丝更洁白,不易核化,分枝也更茂盛,浓密,并且配方1菌丝复活时间及菌索布满培养基时间均最短,菌索布满培养基时间为10天;配方4在菌丝复活时间及菌索长满时间上分别为5天、16天,菌萦长势也很粗壮,分枝也很茂盛;配方2菌丝稍细,颜色灰白,长速缓慢,菌索长满时间达20天;配方3菌丝纤细,颜色灰白,易于褐化;配方5菌丝褐化明显,菌索长速缓慢,分枝甚少。综合上述各项指标可知,蜜环菌在配方1上长势最佳,长速最快,菌索粗壮、菌丝洁白,分枝也更茂盛浓密,并且配方1菌丝复活时间及菌索布满培养基时间均最短,由此可见配方1为蜜环菌最适母种培养基。

蜜环菌母种的质量直接影响天麻的质量和产量,而蜜环菌菌索粗壮,菌丝洁白,长速快都说明蜜环菌活力强,所以在选择与天麻伴生的蜜环菌的时候主要看其菌索的活力,选择适合蜜环菌生长的培养基能够缩短母种生长时间,抑制菌种退化,并对蜜环菌具有复壮能力。采用配方1制作的母种培养基菌丝复活时间及菌索布满培养基时间均较短,且菌索粗壮,菌丝洁白,不易核化,分枝也更茂盛,浓密,该配方不仅可用于生产伴栽天麻的蜜环菌母种培养基,也可用于蜜环菌菌种保藏,它可以有效减缓菌种在低温保藏过程中发生的菌丝核化和菌索老化,减少了保存过程中由于菌种老化的转代次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