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扰流混气的微气泡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8934发布日期:2019-07-13 09:1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扰流混气的微气泡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和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扰流混气的微气泡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原有的城市排污工程不完善,导致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城市河流,造成河流严重污染,出现大量黑臭河,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对城市水生态造成严重破坏。黑臭河治理已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的重中之重。

水产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鱼、虾等水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大大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导致河湖水库等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富营养日益严重,而且由于集中养殖,对水体中氧气消耗也非常大。在养殖过程中,动物粪便以及多余的饵料也会对水体形成进一步污染,使得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导致养殖的鱼虾出现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动物排泄物以及多余饵料无法完全消解,这些有机物将沉入鱼塘底部,形成高有机物含量的塘泥,迫使养殖户需要定期进行翻塘,增加了养殖成本。

河流出现黑臭,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严重超出了城市河流水系的纳污能力,加之城市河流的流动性、水交换能力差,本身的自净能力受到极大的抑制,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河流的污染程度。充足的溶氧是保障水体活力的根源,在黑臭河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中,增氧是必不可少的工程手段。目前的增氧设备,多采用搅水式、喷水式、水车式、射流式等增氧方法,存在增氧方式简单、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对水体底层增氧能力弱等问题。

如何提高增氧的效率、建立水体的空间对流、打破水体的溶氧分层,在保障水体充分增氧的同时,降低能耗,是目前需要克服的技术关键。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扰流混气的微气泡增氧装置,该装置采用微孔材料作为进气装置,同时结合扰流混气混气设计和上下对流的增氧方式,实现高效的立体增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基于扰流混气的微气泡增氧装置,实现对水体的高效、立体增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扰流混气的微气泡增氧装置,包括外壳、驱动装置、进气装置、进气管和浮体,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上段和外壳下段,所述外壳上段顶部封闭,横断面呈圆形,纵断面呈矩形;外壳下段底部开放,横断面呈圆形,纵断面呈等腰梯形;外壳上段与下段相连;外壳下段可根据实际水域深度,调整长度和底部开口直径,以适应工程需求。水体从外壳下段底部进入增氧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外壳上段上方,驱动装置传动轴伸入外壳上段内部,连接甩水轮,驱动甩水轮转动;

所述外壳上段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连接喷水管;外壳上段内表面和喷水管内表面均设有扰流齿;

所述进气装置设置于甩水轮下方,进气装置通过进气管连接外部空气;

所述浮体通过浮体连杆固定在外壳上段顶部,使外壳整体位于水下;浮体连杆连接固定锚。

本发明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甩水轮旋转,将下部水体向上抽吸,同时空气通过进气装置和进气管进入到水体,在甩水轮搅拌和扰流齿共同作用下,将水体中的气泡搅碎形成微气泡,最终混有微气泡水体经过喷水管喷射至水体,微气泡在水中可长时间停留,而且同样的进气量,微气泡较一般气泡与水的接触面积要大的多,停留时间长,接触面积大,可大大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同时由于水体的自下而上抽吸,在水体中建立上下对流,可将富含微气泡的水在水体内部形成空间对流,使得水体大范围快速增氧。此外,本发明中装置外壳断面设计为直线和斜线布置的组合;外壳下段横截面从下往上口径呈从宽到窄变化,外壳采用此设计方式,可在保证足够进水量的同时,使得进水口流速很低,防止对杂物吸附作用,防止杂物进入装置堵塞管路,同时避免将底部的污泥搅动,使水体变的浑浊,影响养殖鱼虾的正常生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管与外壳上段相切布置,喷水管水平延伸方向与驱动装置转动方向一致,减少水体的喷射阻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0°,优选-15°~0°,保证喷射水流斜向下喷射;喷水管直径为渐变设计,出水口直径>进水口直径。本发明中出水口直径为50-80mm,进水口直径为40-5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段外侧壁在同一水平高度处均匀设有四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连接喷水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甩水轮中心与喷水口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段内表面的扰流齿为八字形扰流齿;喷水管内表面为斜角扰流齿。所述扰流齿为若干间隔分布的凸起,凸起的形状可为点状、块状或条状。在甩水轮旋转过程中,八字形扰流齿对高速水流进行切割扰流,进一步减小微气泡的直径;喷水管内部布置的斜角扰流齿对高速水流的切割扰流同时,可驱动高速水流进行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八字形扰流齿高度3-5mm,厚度1-2mm,长度5-10mm,扰流齿与水平夹角为5°-10°,通过对高速水流的扰流作用,将混入水中的气泡进一步破碎细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角扰流齿与喷水管轴线方向夹角为10°-15°,扰流齿高度3-5mm,厚度1-2mm,长度5-10mm,扰流齿之间的间距10-12mm。斜角扰流齿对高速水流的切割扰流的同时,驱动高速水流进行旋转,增加喷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装置为中空的纺锤形结构,纺锤形结构迎水端为不透气材料,纺锤形尾端采用微孔透气材料,微孔透气材料孔径为50-200μm。该设计可使高速水流经过纺锤形前端绕流,在纺锤形收缩段表面形成负压,将空气吸入装置内部,并通过水流涡阶,将产生的微气泡迅速脱离进气装置表面,带入装置内部,保证产生的微气泡足够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进气装置,另一端伸出水面,连接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将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防止粉尘堵塞微孔结构,影响进气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体选用中空密闭塑料箱,通过浮体连杆与装置外壳上段顶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下段底部设有拦污网;所述拦污网上开设方形或圆形孔,孔径≤0.5cm。拦网可防止小鱼或水中杂物进入装置内部,影响装置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顶部设有防雨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和甩水轮连接的轴承部位设有防水油封,防止下部的水进入驱动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防水的直流降速电机。

本发明的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甩水轮旋转,使得水体形成立体对流,可将产生的富含微气泡的水体快速均匀的扩散至控制水域,装置的运行,可使得控制水域形成自下而上的对流,使污染水体底部富含有机物的污泥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加速消解,实现整体水质的提升。装置的长期运行,可激活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增氧的同时,激活水体内部微生物的活力,促使水体内部好氧菌快速高效的工作,加速对水体内部有机物的分解,在水体立体对流作用下,将底部富营养水体带到水体上部,在微生物和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有机物的快速消解,达到水质提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甩水轮断面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进气装置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八字形扰流齿布置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斜角扰流齿布置图;

其中,1.驱动装置,2.防水油封,3.传动轴,4.甩水轮,5.八字形扰流齿,6.喷水管,7.斜角扰流齿,8.进气装置,9.外壳上段,10.法兰,11.外壳下段,12.拦污网,13.进气管,14.空气过滤器,15.浮体,16.防雨帽,17.浮体连杆,18.固定锚;19.纺锤结构前端,20.纺锤结构后端;图中箭头指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装置,包括外壳、驱动装置1、进气装置8、进气管13和浮体15,外壳包括外壳上段9和外壳下段11;

外壳上段9顶部封闭,横断面呈圆形,纵断面呈矩形;外壳下段11底部开放,横断面呈圆形,纵断面呈等腰梯形;外壳上段9与下段11通过法兰10连接。外壳下段底部口径最大,此处设有拦污网12;拦污网上开设方形或圆形孔,孔径≤0.5cm;水体从外壳下段11底部进入增氧设备。

驱动装置1为防水的直流电机,设置于外壳上段9上方,驱动装置1顶部可设置防雨帽16,驱动装置1传动轴3伸入外壳上段9内部,连接甩水轮4,驱动甩水轮4转动。传动轴3和甩水轮4连接的轴承部位设置防水油封2密封,防止水花溅入传动轴3内。甩水轮4为3叶或4叶甩水轮,如图2所示。

外壳上段9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喷水口,优选4~8个,喷水口中心、甩水轮4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喷水口连接喷水管6;喷水管6与外壳上段9相切布置,喷水管6水平延伸方向与驱动装置转动方向一致;喷水管6与水平面夹角为-30°~0°,优选-15°~0°;喷水管直径为渐变设计,本实施例中,出水口直径为50-80mm,进水口直径为40-50mm。外壳上段9内表面设有八字形扰流齿5,如图4所示;八字形扰流齿6高度3-5mm,厚度1-2mm,长度5-10mm,扰流齿与水平夹角为5°-10°。喷水管6内表面均设有斜角扰流齿7,如图5所示;斜角扰流齿7与喷水管6轴线方向夹角为10°-15°,扰流齿高度3-5mm,厚度1-2mm,长度5-10mm,扰流齿之间的间距10-12mm。

进气装置8设置于甩水轮4下方5cm位置处,本实施例中设置4~8个进气装置,每个进气装置8通过进气管13连接水面上的空气过滤器14,空气过滤器14为开敞结构,内设有空气滤芯。进气装置8为中空的纺锤形结构,如图3所示,纺锤形结构迎水端为不透气材料,纺锤形尾端采用微孔透气材料,微孔透气材料孔径为50-200μm。

浮体15通过浮体连杆17固定在外壳上段顶部,使外壳整体位于水下;浮体连杆17连接固定锚18。本实施例中,浮体15选用中空密闭塑料箱。

将上述装置放入水体,装置在浮体15和浮体连杆17共同作用下,浮在水体表面,接通电源,在驱动装置1作用下,带动传动轴3以及甩水轮4旋转,使得下部水体通过拦污网12进入设备内部,同时由于负压作用,使得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14进入进气装置8,以微气泡的形式进入装置,在甩水轮4以及八字形扰流齿5的扰流破碎下,将水中气泡进一步破碎,形成微气泡,富含微气泡水体通过装置上部喷水管6喷射到水体内部。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实例,并不用于限制不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本发明详细说明,对前述各功能部件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