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水稻田用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9952发布日期:2020-06-12 16:25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水稻田用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同时涉及具体的剂型加工工艺,以及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用途和方法。



背景技术:

氯虫苯甲酰胺,别称:氯虫酰胺,通用名称:chloantraniliprole,cas登记号500008-45-7。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作用机理是激活鱼尼丁受体,使受体通道非正常长时间开放,导致无限制钙离子释放,钙库衰竭,肌肉麻痹,最终死亡。

乙酰甲胺磷,别称:高灭磷,通用名称:acephate,cas登记号30560-19-1。作用机理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可杀卵,是缓效性有机磷类杀虫剂。

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峨科,威胁水稻生产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为特点。是一种以幼虫越冬的积年性常发害虫。水稻在不同的生育期均能受害,形成的受害状不同。

现有技术明确涉及氯虫苯甲酰胺与乙酰甲胺磷组合的只有专利申请cn105519575a,但上述文献是一项三元组合物,仅仅笼统的描述了防除对象包含二化螟。本申请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上述文献描述的组合物对水稻二化螟表现拮抗效应,完全不具备应用前景。水稻二化螟因抗性倍数增加带来的防治困难是目前水稻虫害防治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前期研究发现,乙酰甲胺磷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是缓效型杀虫剂;而氯虫苯甲酰胺高效广谱,对鳞翅目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两者混配后增加了杀虫效率,可控制水稻二化螟的繁殖,减少越冬的基数。氯虫苯甲酰胺与乙酰甲胺磷以一定的重量比组合,能够很好的解决抗性带来的防治困难。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一系列助剂,通过特定助剂结合特定工艺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制剂,满足产品上市需求。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治水稻二化螟,尤其是对康宽已产生抗性的水稻二化螟的防治用途。

本申请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乙酰甲胺磷与氯虫苯甲酰胺组合物,包括乙酰甲胺磷与氯虫苯甲酰胺,二者重量比选自1:100~100:1,优选1:50-50:1,进一步优选1:10-50:1,更进一步优选1:1-50:1,特别优选1:1-40:1,最优选的范围是1:1-30:1,最佳范围是5:1-30:1,尤其是33:5、53:5、73:5、93:5、113:5。活性成分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99%,优选10-95%。

所述组合物可制备成适用于农业生产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或乳油剂型。所述组合物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特别是抗性水稻二化螟,尤其是对康宽具有抗性的水稻二化螟。

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剂型加工工艺配制上述剂型时还需要筛选多种与其剂型相适应助剂。尽管发明人在此表述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剂型加工工艺制备成相应剂型,但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制备一款性能稳定、药效突出的制剂绝非易事。助剂的筛选也绝非仅仅是根据原药的理化性质即可筛选得到这么简单。以下助剂是发明人通过分析乙酰甲胺磷与氯虫苯甲酰胺的理化性质、剂型加工理论结合多年剂型加工经验初选得出。

配制水分散粒剂可选择的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或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崩解剂如硫酸铵、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或膨润土;粘结剂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蔗糖;填料如有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或凹凸棒土。

配制悬浮剂可选择的助剂包括:分散剂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或tersperse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或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或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有机膨润土或硅酸镁铝;防腐剂如苯甲酸或苯甲酸钠;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或磷酸三苯酯;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或无机盐类;水为去离子水。

配制水乳剂可选择的助剂包括:乳化剂如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tx-10(通用名: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农乳1601(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农乳600#或农乳400#;溶剂如二甲苯、甲苯、环己酮或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或环氧大豆油;防冻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或无机盐;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或硅酸镁铝;防腐剂如苯甲酸或苯甲酸钠;水为去离子水。

配制微乳剂可选择的助剂包括: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tx-10、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乳600#或农乳400#;溶剂选自环己酮、n-甲基吡咯烷酮或溶剂油(牌号:s-150、s-180、s-200);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或环氧氯丙烷;水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

对水稻二化螟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对抗性二化螟具有较好防效。同时,该组合物活性成分的杀虫机理不同,可以减缓水稻二化螟对康宽抗性的发展。

制备的水分散粒剂性质稳定,药效佳,对水稻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田间施用的安全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分散粒剂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室内生物测定

1供试材料

1.1供试药剂

97%乙酰甲胺磷(acephate)原药,安徽远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98%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原药,安徽远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丙酮、吐温-80等。

1.2供试靶标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田间采集二化螟卵块,实验室孵化,选择体色一致、大小均匀的2龄幼虫待测。

1.3饲养条件

将试虫置于温度(28±1)℃、光照/黑暗=16h/8h、湿度40%-50%的条件下饲养。

1.4仪器设备

毛笔、打孔器、容量瓶、镊子、玻棒、电子天平、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移液枪、恒温养虫室等。

2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2.1药剂配制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准确称取97%乙酰甲胺磷原药0.2474g和98%氯虫苯甲酰胺原药0.1633g,分别用丙酮溶解后定容至100ml,分别得2400mg/l乙酰甲胺磷母液和1600mg/l氯虫苯甲酰胺母液。在上述母液的基础上,再用丙酮将乙酰甲胺磷配制成240、120、60、30、15mg/l:先用移液器取10ml乙酰甲胺磷母液,定容至100ml,得240mg/l乙酰甲胺磷溶液,再对半稀释成120、60、30、15mg/l系列浓度梯度待用;氯虫苯甲酰胺配制成16、8、4、2、1mg/l:先用移液器取1ml母液,定容至100ml,得16mg/l氯虫苯甲酰胺溶液,再对半稀释成8、4、2、1mg/l系列浓度梯度待用。7个乙酰甲胺磷和氯虫苯甲酰胺不同配比(重量比)(分别为20:5、33:5、53:5、73:5、93:5、113:5、150:5)分别先用丙酮溶解,然后用丙酮稀释成80、40、20、10、5mg/l系列浓度待用,并设丙酮为对照。

2.2试验方法

采用ny/t1154.14-2008推荐的浸叶法:将茭瓜切成2-3mm厚的薄片,分别浸入以上药液中,10s后取出晾干,置于放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接入二化螟,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20头二化螟,并设相应的丙酮溶液为空白对照。在温度(28±1)℃、光照/黑暗=16h/8h、湿度40%-50%的条件下饲养48h,调查死亡率,对照死亡率低于5%为有效测定。

3数据统计及分析

3.1计算方法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按式(1)、式(2)计算,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式中:p1—死亡率

k—死亡虫数

n—处理总虫数

式中:p2—校正死亡率

pt—处理死亡率

p0—空白对照死亡率

若对照死亡率<5%,无需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应按公式(2)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

3.2统计分析以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应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进行分析,求出相关系数r值、lc50值、lc90等值。

4结果分析与讨论

分别将乙酰甲胺磷、氯虫苯甲酰胺及其混配采用上述方法对水稻二化螟进行毒力测定并进行

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1。7个不同的配比中,5个配比的复配组合对水稻二化螟的共毒系

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药剂在此范围内复配对水稻二化螟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乙酰甲胺磷、

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比例为73:5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42.42。

表1乙酰甲胺磷、氯虫苯甲酰胺及不同配比对水稻二化螟的毒力

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杀虫效果、联合作用情况,在进行产品的复配生产时选用乙酰甲胺磷和

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之比为73:5的比例进行复配。

(二)制剂实施例

78%乙酰甲胺磷·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乙酰甲胺膦76.84%

氯虫苯甲酰胺5.26%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

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4%

硫酸铵3%

聚乙二醇2%

有机膨润土3.9%

将计量好的95%乙酰甲胺膦原药768.4kg、95%氯虫苯甲酰胺原药52.6kg、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0kg、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40kg、硫酸铵30kg、聚乙二醇20kg)、填料39kg,经混料机混合后,进入气流粉碎机粉碎,达到标准要求后,加水再混合经旋流流化床造粒机造粒,压缩空气干燥,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入库。

生产工艺:

1、投料,按照先液体后固体的原则

2、搅拌,预混合,搅拌1h左右使物料充分混合,此步为关键控制点。

3、充分混合后开始气流粉碎机粉碎,达到标准要求后,加水再混合经旋流流化床造粒机造粒。

4、对造粒后的半成品进行压缩空气干燥后筛分。

5、筛分后再进行检测,按企业标准检测各项指标。

6、分析检测合格分装,不合格重新返工进行重加工

7、计量检测合格入库,不合格则需重新返工包装或搅拌混合

8、以上关键点即为分析监控点,需取样分析,合格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则返工处理

生产控制及安全生产:

1、所有原材料需检验合格后生产,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2、所有固体原料均需按要求合理堆放,并有标识,固体原料搬运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以免损坏,不同有效成份的原料经折算后投料。

3、以生产计划为指导,合理调度,均衡生产,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少跑、冒、滴、漏,减少粉尘污染,注意通风及夜间照明。

5、操作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所用原料的性质及基本的安全知识,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

表2主要设备

产品质量规格:

外观:应是干的,能自由流动的灰白色小颗粒,基本无粉尘,无可见的外来杂质和硬团块。

表378%乙酰甲胺膦·氯虫苯甲酰水分散粒剂控制项目指标

(三)田间药效试验

发明人于2018年在湖北省黄冈市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了该药剂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试验作物为水稻,防治对象二化螟(chilosupperssalis)。采用常规喷雾法,于水稻分蘖期,一代二化螟卵发育末期到卵孵初期,采用手动喷雾器常规喷雾,每亩喷液量45升,药后14天调查各小区的防治效果。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调查50丛稻,统计总穗数、白穗数,计算白穗率及防治效果。同时在药后7、14、21天观察水稻生长情况,目测试验药剂对水稻有无药害产生。

表4水稻二化螟田间防效及水稻安全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78%乙酰甲胺膦·氯虫苯甲酰水分散粒剂可有效控制二化螟虫害,效果优于康宽,有明显的增效效果,且对水稻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