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栽自动加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7350发布日期:2020-09-15 18:1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栽自动加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盆栽栽培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盆栽自动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盆栽植物是家庭必备的具有观赏价值和环保价值的生物体,培育过程中需精心照料,要按时给盆栽补充水分,以免盆栽植物因缺水而枯萎甚至死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因工作或生活原因而长时间外出,导致植物长期缺乏照料,不能及时给盆栽加水,最终导致植物死亡的事件。因此,需要有一种能够自动给盆栽植物加水的装置。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自动加水装置使用了带有传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结构复杂,使用零部件多,且需要配合水泵来给装置补水。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400867.1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一种花卉盆栽自动浇水装置,其在花盆内设置有传感器,在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和电磁阀,该种加水装置结构复杂、生产使用成本比较高,且涉及到用电,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自动加水装置,如中国专利号为201520941449.8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一种盆栽植物自动吸水装置,将一种吸水材料设置在盆栽和储水装置之间,通过吸水材料自身的吸水性将水从储水装置吸入盆栽内。该种自动加水装置虽然结构足够简单,生产使用成本也足够低,但需要将吸水材料一端预先埋设于花盆的土壤中,将吸水材料的另一端从花盆底部引出并伸入到放置于花盆下的储水桶内,操作起来繁琐,且装设完成后不能随时将吸水材料放置于其他花盆中使用,使用不便,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自动加水装置结构复杂、生产使用成本高、使用不便的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盆栽自动加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盆栽自动加水装置,包括有储水桶、支撑并连通所述储水桶的底座、和与所述底座连通的伸出所述底座外的出水管;所述的储水桶瓶口上活动连接有带有单向阀的瓶盖,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容纳所述瓶盖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面上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凹槽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底面外侧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边缘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用来向容纳腔和储水桶内通气和通水的缺口。

具体的,所述的单向阀包括有设于所述瓶盖内侧底面上的瓶盖出水口、活动设于所述瓶盖出水口上的阀片、活动带动所述阀片封堵所述瓶盖出水口的顶杆,以及套设于所述顶杆上的用来弹性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阀片自动封堵瓶盖出水口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瓶盖出水口上设有限定所述顶杆运行方向的导向支架和位于所述的导向支架与瓶盖出水口侧壁之间的一个以上的出水孔;所述顶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的复位弹簧并通过所述的导向支架与所述的阀片连接,所述的顶杆的第二端设有用来卡接所述复位弹簧的顶帽;所述的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导向支架的底部相卡接,所述的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的顶帽相卡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内设有用来顶起所述顶帽的骨位。

优选的,所述的出水管包括出水软管、手动泵和出水硬管;所述的出水软管首端在所述的底座内与所述的凹槽水口连接,所述出水软管的末端在底座外与所述的手动泵的首端连接,所述手动泵的末端与所述的出水硬管的首端连接。

另外,所述的底座下活动设置有一个用来调整所述储水桶姿态的底座支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用顶杆与复位弹簧带动阀片往复运动,使阀片与瓶盖出水口间活动开合,实现储水桶的出水或关水的单向阀结构,简化了自动加水装置的出水结构,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

2.在瓶盖的外侧设有容纳腔和缺口,利于通气和通水,有效防止本装置储水桶过度出水而使水外溢,增强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3.出水管上设有手动泵,使用过程中通过该手动泵可向出水管中施加一定的压力,来疏通管路,防止阻塞,方便了使用,增强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4.出水管末端设有一个出水硬管,可将该出水硬管的出水口插入到盆栽内土壤的深处,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节水,增强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5.本实用新型出水管与底座相连接的部分采用了出水软管,可以通过将该出水软管将连接的手动泵和出水管硬管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移动,方便了使用,增强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本体内、外两侧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单向阀的瓶盖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出水管整体结构图。

图中:1.储水桶,11.瓶盖,111.容纳腔,12.密封圈,13.瓶盖出水口,131.导向支架,132.出水孔,14.阀片,141.顶杆卡位,15.顶杆,151.阀片卡位,152.顶帽,16.复位弹簧,17.缺口,2.底座,21.凹槽,22.凹槽出水口,23.骨位,3.底座支架,4.出水软管,5.手动泵,6.出水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具体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包括有储水桶1、支撑并连通所述储水桶1的底座2、和与所述底座2连通的伸出所述底座2外的出水管;和活动设置在底座2下的底座支架3。

储水桶1下方的瓶口上螺纹活动连接有一个带有单向阀的瓶盖11,底座2上与瓶盖1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该瓶盖11的凹槽21;在凹槽21的底面上设有凹槽出水口22和骨位23;出水管的首端在凹槽21底面下直接与凹槽出水口22相连通,出水管的末端向底座2外伸出。

具体的,出水管包括有:出水软管4、手动泵5和出水硬管6;所述的出水软管4首端在所述的底座2内与所述的凹槽出水口22连接,所述出水软管4的末端在底座2外与所述的手动泵5的首端连接;所述手动泵5的末端与所述的出水硬管6的首端连接;所述的出水硬管6的末端可插入到盆栽中。

如图2中,具体的展示了本装置瓶盖11的本体的内、外两侧结构。瓶盖11内侧壁上设有用来与储水桶1的瓶口活动密封连接的螺纹。瓶盖11内侧的底面上设有一个用来出水的瓶盖出水口13,该瓶盖出水口13包括有导向支架131和环设在导向支架131与瓶盖出水口13侧壁之间的四个出水孔132。瓶盖11外侧设有一个容纳腔111,该容纳腔111的边缘上设有四个用来向容纳腔111内部及储水桶1内部通气及向凹槽21内通水的缺口17。

如图3中,具体展示了本装置的带有单向阀的瓶盖结构分解图。所述的单向阀包括有设于瓶盖11内侧的与瓶盖出水口13配合使用的阀片14、活动带动所述阀片14封堵所述瓶盖出水口13的顶杆15,以及套设于所述顶杆15上的用来弹性驱动所述顶杆15带动所述阀片14自动封堵瓶盖出水口13的复位弹簧16。瓶盖11内侧底面上还活动设有一个用来密封储水桶1瓶口与瓶盖11的密封圈12。

具体的,顶杆15的第一端设有用来连接阀片14的阀片卡位151,相配合的,在阀片14的中间位置设有用来连接顶杆15的顶杆卡位141;顶杆15的第二端设有用来卡固复位弹簧16的顶帽152。实际使用时,将复位弹簧16套设在顶杆15上,顶杆15的第一端从瓶盖11外侧的容纳腔111内,通过设置在瓶盖出水口13上的用来限定顶杆15运动方向的导向支架131伸入到瓶盖11的内侧,并通过阀片卡位151和顶杆卡位141与活动设在瓶盖出水口13上的阀片14相连接。此时,在瓶盖11外侧的容纳腔11内,复位弹簧16的第一端紧抵在瓶盖出水口13的导向支架131下方,复位弹簧16的第二端紧抵在顶杆15第二端的顶帽152上方;复位弹簧16以导向支架131下方为发力点,以顶帽152上方为受力点弹性驱动顶杆15整体向瓶盖11外侧的容纳腔111方向运动,带动顶杆15第一端连接的阀片14紧抵在瓶盖出水口13上,直到阀片14完全封堵住瓶盖出水口13后静止;此时阀片14完全封堵了设于瓶盖出水口13上的四个出水孔132,起到自动封水的功能,在储水桶1的瓶口朝下放置时能自动阻止水从储水桶1内流出。当需要储水桶1向外放水时,只需要对顶帽152施加一个朝向瓶盖11内侧上方向的外力,推动顶杆15带动阀片14向上运行,使四个出水孔132与阀片14间产生一定的缝隙,储水桶1内的水在重力及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从储水桶1内自动的经瓶盖11上的单向阀流出,完成出水的过程。

如图4中,具体展示了本装置底座与出水管的整体结构。底座2与储水桶1活动接触的表面上设有一个与瓶盖11匹配卡接的凹槽21,在凹槽21的底面上设有一个用来顶起所述单向阀的顶帽152的骨位23,在凹槽21的底面上还设有一个用来向凹槽21外出水的凹槽出水口22。

具体的,出水管包括出水软管4、手动泵5和u型的出水硬管6;出水软管4的首端在底座2内与凹槽出水口22相连通,所述出水软管4的末端在底座2外与手动泵5的首端连接,手动泵5的末端与出水硬管6的首端连接。

具体的,在实际使用本装置时,将储水桶1匹配放置在底座2上,储水桶1的瓶盖11与底座2的凹槽21匹配卡接,瓶盖11外侧的容纳腔111与凹槽21的底面间形成一个储水的空间,容纳腔111的边缘上设置的四个缺口与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通气和通水的通道。此时,凹槽21底面上的骨位23直接接触并顶起所述单向阀的顶帽152,使顶杆15在该骨位23的推动下克服复位弹簧16的弹力带动阀片14向瓶盖11内侧上方运动一定的距离,使阀片14与瓶盖出水口13间产生一定的缝隙,从而使储水桶1内的水在自身重力和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四个出水孔132向下自动的流入到凹槽21内,再通过凹槽21内的凹槽出水口22经出水软管4、手动泵5、出水硬管6并最终流入到盆栽中;与此同时,空气通过储水桶1与底座2之间的空隙,经过凹槽21与瓶盖11侧壁间的空隙,再经设置在瓶盖11外侧容纳腔111上的四个缺口17不断地进入到容纳腔111内部,并通过出水孔132与阀片14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储水桶1内,增加储水桶内的气压,促使储水桶1自动地向凹槽21内出水。

另外,本装置设置在容纳腔111上的四个缺口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单向阀出水过快或凹槽21内出水过慢导致的向装置外溢水的问题。当凹槽21内的水越积越多,直到水位没过设置在容纳腔111边缘上的四个缺口17时,外界空气不能通过该缺口17继续流向储水桶1内部,导致储水桶1内气压下降,外界大气压大于储水桶1内气压,阻止了储水桶1内的水继续向凹槽21内流出,有效避免了向本装置外溢水的问题。当凹槽21内的水经出水管向外流出后,凹槽21内水位下降,漏出缺口17,空气又继续通过该缺口17流向储水桶1内部,促使储水桶1继续自动向凹槽21内出水。

或者,所述的顶杆15的长度可进行适当调整,在复位弹簧16的驱动下使顶帽152的底面伸出容纳腔111外,同时取消设置在凹槽21底面上的骨位23;在实际使用时将储水桶1放置在底座2上后,所述的顶帽152可以直接接触凹槽21的底面并被凹槽21底面直接向上顶起适当的距离,实现单向阀的出水功能。

优选的,出水硬管6为一个倒u型的pvc出水管,倒u型的结构可以使出水管末端更加方便的插入到绝大多数种类的花盆中,增强了本装置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同时,pvc材质耐腐蚀、耐酸碱,质地坚硬,可以方便地将出水口插入到土壤深处,直达植物根部,向植物根部直接供水,减少了水分的流失,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另外,通过设置在本装置出水管上的手动泵5,可以在出水硬管6的出水口被土壤或其他杂物堵塞时,或者,出水软管4及凹槽出水口22被杂物堵塞时,按压该手动泵5,向整个出水管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对出水管进行疏通,防止出水管阻塞,增强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同时,本装置通过出水软管4把手动泵5和出水硬管6相连接,通过该出水软管4可以方便地对手动泵5、出水硬管6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移动,在不搬动整个自动加水装置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地将出水硬管6挪动到其他盆栽中,方便使用,也增加了本装置的适应性。

另外,本装置底座2下方活动设置的底座支架3,可调整本装置的整体姿态,能够有效提高储水桶1的高度。当储水桶1内的水量剩余较少,储水桶1水位低于出水管的出水口最高位点时,将底座2及储水桶1放置在该底座支架3上,增加本装置的整体高度,提高了储水桶1内的水位,使储水桶1内剩余的水继续向外流出,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或者,所述的底座支架3上也可以设置有滚轮,可以方便地对本装置进行移动。

或者,所述的底座支架3的四个底角上也可以设置四个可活动调节高度的垫脚,以方便地对本装置的整体姿态进行调整。

上述实施例仅仅为了表述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一种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推导总结出其他一些对储水桶、瓶盖、瓶盖出水口、阀片、顶杆、骨位、手动泵、出水硬管等的调整或改动,在此就不进行一一列举。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