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9979发布日期:2020-04-10 22:1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玉米播种设备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动力机械驱动的大型播种机械,主要的产粮区和一些土地比较集中成片的地方适合这种大型的耕作机械作业,比如玉米条播机,条播机播种速度快、效率高、播种质量也有保障,但它们只适合平原地区(如东北、河套地区)使用;另一类是由开沟器、种子箱和地轮等部分单独作用组合为一体的播种机,因这类播种机箱体、地轮、开沟器各为一体,连动轮多,机械复杂、不便于携带和普及到农家;还有一类是靠手工插入点播,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没有根本性的改进,费时费力、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现在已有的机械设备对于山区耕地、坡耕地和小块耕地都不能满足播种要求,人们还是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插入点播进行玉米播种;对于山区耕地、坡耕地和小块耕地这些不方便大型机械进行玉米播种的土地,开发设计新型的播种设备势在必行。

经专利文献检索,相关技术文件有:

(1)公告号为cn2171193y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拉便携式免耕播种机,该播种机是由地轮1、种子箱11、轴12和手拉操纵杆13组成(详细结构描述见其说明书);该播种机的播种过程为:先将种子装入种子箱11,播种前自动播种插入器3的播种口盖板7呈闭合状态,播种机被拉向前转动,当取种器15运动到种子箱11下部时,自动取种,地轮1通过主体的自身重量,将自动播种插入器3压插入田中,插入深度由定深器2控制,在深度达到后停止插入。与此同时,种子由取种器15取出通过排种通道14滑落入自动播种插入器3播种口6。随着地轮1主体的继续转动,由地表面与地轮1上定深器2的合力挤压作用,使弹簧4压紧,播种口盖板7打开,插入器将种子吐出,随着地轮1的继续转动,插入器自动拨出,播种口盖板7被弹回闭合状态,完成一次插入播种,地轮1被拉动一周可连续完成四次插入播种。该技术方案中没有关于取种器15的详细结构介绍,如何自动取种不是很明确。

(2)授权公告号为cn2503690y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玉米穴播机;它由手柄(6)、推动杆(5)、排种盘(3)、鸭嘴式排种口(2)、弹簧压板(7)、弹簧(1)和转动轴(4)组成,其中手柄(6)、推动杆(5)与排种盘(3)上的转动轴(4)联接,鸭嘴式排种口(2)、弹簧(1)固定连接在排种盘(3)上,弹簧压板(7)与鸭嘴式排种口上的活动门连为一体。具体作业过程为:推动力推动穴播机前进,穴播轮(排种盘)与地面产生阻力,使穴播轮转动,鸭嘴插入土壤打孔,同时靠弹簧压板的接地压力压紧弹簧,强制打开鸭嘴,种子通过鸭嘴通道播入穴内,穴播轮继续转动,弹簧压板离开地面,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鸭嘴关闭,完成整个排种过程。该技术方案中没有关于排种盘(3)的详细结构介绍,其内部结构如何、如何安装都没有描述,如何取种不是很明确。

(3)授权公告号为cn10411559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米精量排种器,包括取种器、鸭嘴安装架(1)、鸭嘴点播器(4)和排种器侧护板(9)(详细结构见其说明书),该玉米精量排种器安装于播种机上使用,可实现单粒种子播种精度。

随着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对播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量播种成为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而目前的播种机构却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发明人设置制造了一款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用于山区耕地、坡耕地和小块耕地这些不方便大型机械进行玉米播种的土地,解决这些土地还是人工点播的难题;且通过结构改进实现精准等株距单粒播种,经过实地使用,该穴播机操作简便省力,能够实现玉米单粒精准播种,几乎不会出现漏播和多粒取种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用于山区耕地、坡耕地和小块耕地这些不方便大型机械进行玉米播种的土地,解决这些土地还是人工点播的难题;且通过结构改进实现精准等株距单粒播种。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包括滚轮、鸭嘴排种口、播种盒、单粒取种装置、集种漏斗、手推杆;

所述的滚轮为圆柱壳体,其前后面为圆形面,滚轮前面安装一个圆环形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中央为连通滚轮内部的第一圆孔;滚轮后侧圆形面中央安装一个垂直于圆形面的滚轮轴,滚轮轴的后端从滚轮后侧圆形面穿出,并与滚轮固定连接,从而与滚轮同步转动,滚轮轴的前端伸入滚轮内腔,滚轮轴前端为非圆形连接段;

所述的滚轮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地设有多个鸭嘴排种口,所述的鸭嘴排种口包括鸭嘴型排种壳、弹簧压板、开关弹簧;所述的鸭嘴型排种壳为壳体结构,内部为空腔,右侧为可打开、闭合的活动门,活动门下侧边缘铰接在鸭嘴型排种壳上;所述的弹簧压板位于鸭嘴型排种壳的右侧,弹簧压板下边缘与活动门下边缘连为一体,弹簧压板上边缘斜向右上延伸,超出鸭嘴型排种壳上边缘;所述的开关弹簧安装在弹簧压板右侧,其上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压板右侧面中央,其下端斜向右下固定连接在滚轮的外圆周面上;

所述的播种盒为圆柱型壳体结构,包括后侧的机械盒、前侧的种子盒,机械盒和种子盒盖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成的壳体结构,机械盒和种子盒之间还设有一块圆环型的分隔板,分隔板将机械盒和种子盒分隔开;所述的机械盒中央通过一个轴承同轴安装在滚轮轴上,播种盒就不会随着滚轮轴一起转动;所述的机械盒底部设置一个第一缺口,用于将玉米种子排出;所述的种子盒前侧面设置一个进料管,进料管开口朝上,进料管下端连通种子盒内腔,从进料管开口向种子盒内添加要播种的玉米种子;所述的分隔板为圆环型,中央为第二圆形通孔,上部设置第二缺口;分隔板前面还设有一圈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朝向机械盒一侧凹陷;

所述的单粒取种装置安装在播种盒内,单粒取种装置包括前面的取种盘和后面的排种盘,所述的排种盘呈圆形,前面中央为一个用于安装取种盘的圆形凹槽一,圆形凹槽一中央为转轴连接部,转轴连接部中央为转轴连接通孔,转轴连接通孔与滚轮轴前端的非圆形连接段截面形状吻合,滚轮轴前端穿过转轴连接通孔,使得排种盘随滚轮轴同步转动;排种盘前面四周一圈均匀设有多个排种槽,相邻排种槽之间设有隔挡部,一圈隔挡部上设有一圈与分隔板上第一环形凹槽相吻合的第二环形凹槽;排种盘安装在播种盒后侧的机械盒内,可以在机械盒内转动,排种盘前面贴合在分隔板上,被分隔板遮挡,只在分隔板的上部的第二缺口处露出部分排种槽;

前面的取种盘包括圆形的底座、底座前面沿径向设置取种勺,取种勺的数量与鸭嘴型排种壳数量相同,且一个取种勺对应一个鸭嘴型排种壳;取种盘的圆形底座穿过分隔板中央的通孔,安装在排种盘中央的圆形凹槽一内,圆形底座与分隔板中央的通孔之间无缝隙,避免玉米进入圆形凹槽一内;滚轮轴前端的非圆形连接段同样穿过圆形底座中央的通孔并从圆形底座前端穿出,之后用固定件固定,限制取种盘沿轴运动,取种盘和滚轮轴同步转动;所述的取种勺在播种盒前面的种子盒内,取种勺的外侧端延伸至分隔板前面的的第一环形凹槽前侧,取种勺的外侧端为一个凹槽型的勺头,勺头只能容纳一颗玉米种子,且勺头的结构为远离第一环形凹槽一侧高,贴近第一环形凹槽一侧低,即勺头内的种子会向第一环形凹槽一侧滑动;

所述的鸭嘴型排种壳贴近滚轮的外圆周面处设置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连通滚轮内腔和鸭嘴型排种壳内腔;所述的集种漏斗安装在滚轮内部空腔四周、播种盒外侧,与滚轮同步转动,每个鸭嘴型排种壳对应一个集种漏斗;播种盒内漏出的玉米种子会落入集种漏斗内,并通过集种漏斗输送到鸭嘴型排种壳内;具体的,每个集种漏斗结构相同,其朝向滚轮中心点为弧形的大开口,远离滚轮中心点为小开口,小开口端从第一连通孔插入鸭嘴型排种壳内;集种漏斗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集种装置,其中央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所述的手推杆上端设置横向的把手,中间为连接主杆、手推杆下端为u型的滚轮架;滚轮架前面为短连接臂,后面为长连接臂;长连接臂的下端设置通孔,滚轮轴穿过通过,使得滚轮轴可以转动,末端用螺母锁定位置或固定件固定,限制长连接臂沿轴向移动;短连接臂贴在滚轮前面边缘,将滚轮卡在滚轮架之间。

优选的,上述的滚轮轴前端截面为圆形上、下截取一部分,使其呈非圆形,或者滚轮轴前端截面为多边形,或者滚轮轴前端截面为椭圆形等非圆形形状。

进一步优化设计,上述的滚轮前面四周延伸出一圈滑动环,短连接臂下端设置贴在滑动环内壁的弧形滑板。

优选的,上述的种子盒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优选的,上述滚轮上相邻鸭嘴排种口的弧线长保持在40cm左右。

优选实施方案一:上述的滚轮上均匀设置有3个鸭嘴排种口,滚轮的直径为38厘米左右;集种漏斗、取种勺对应设置3个,每个鸭嘴排种口对应一个集种漏斗和取种勺,且基本在同一径向上。

优选实施方案二:上述的滚轮上均匀设置有4个鸭嘴排种口,滚轮的直径为51厘米左右,与此同时,集种漏斗、取种勺对应设置4个,每个鸭嘴排种口对应一个集种漏斗和取种勺,且基本在同一径向上。

优选实施方案三:上述玉米穴播机设计成多行播种结构,即至少2个玉米穴播机平行设置,相邻玉米穴播机之间用至少一根组装连接杆将其连接在一起,相邻玉米穴播机之间的距离通过组装连接杆的长短控制,从而控制玉米播种的行间距。

优选的,相邻玉米穴播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

优选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每个玉米穴播机的手推杆的连接主杆上设置短连接杆,并配套单独的组装连接杆,组装连接杆为空心杆,短连接杆可以插入组装连接杆,短连接杆和组装连接杆连接处设置销孔,用销件穿过销孔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款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用于山区耕地、坡耕地和小块耕地这些不方便大型机械进行玉米播种的土地,解决这些土地还是人工点播的难题;且通过结构改进实现精准等株距单粒播种,经过实地使用,该穴播机操作简便省力,能够实现玉米单粒精准播种,几乎不会出现漏播和多粒取种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手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滚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连通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播种盒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播种盒拆解开的示意图。

图9为播种盒的剖开图。

图10为单粒取种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1为单粒取种装置安装在播种盒的结构图。

图12为单粒取种装置的拆解开的示意图。

图13为排种盘安装在机械盒内的示意图。

图14为取种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集种漏斗安装在滚轮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集种漏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滑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设计成两行播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两行播种结构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组装连接杆与短连接杆一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穴播机的整体实物图。

图22为滚轮结构实物图。

图23为单粒取种装置和集种漏斗实物图。

图中:滚轮1,第一挡板101,第一圆孔102,滚轮轴103,非圆形连接段104,第一连通孔105,滑动环106,

鸭嘴排种口2,鸭嘴型排种壳201,弹簧压板202,开关弹簧203,活动门204,

播种盒3,机械盒301,种子盒302,分隔板303,轴承304,第一缺口305,进料管306,第二圆形通孔307,第二缺口308,第一环形凹槽309,

单粒取种装置4,取种盘401,排种盘402,圆形凹槽一403,转轴连接部404,排种槽405,第二环形凹槽406,底座407,取种勺408,勺头409,

集种漏斗5,大开口501,小开口502,

手推杆6,把手601,连接主杆602,滚轮架603,短连接臂604,长连接臂605,弧形滑板606,

组装连接杆7,短连接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手推式单粒玉米穴播机,包括滚轮1、鸭嘴排种口2、播种盒3、单粒取种装置4、集种漏斗5、手推杆6;

如图5所示,所述的滚轮1为圆柱壳体,其前后面为圆形面,滚轮1前面安装一个圆环形的第一挡板101,第一挡板101中央为连通滚轮1内部的第一圆孔102;滚轮1后侧圆形面中央安装一个垂直于圆形面的滚轮轴103,滚轮轴103的后端从滚轮1后侧圆形面穿出,并与滚轮1固定连接,从而与滚轮1同步转动,滚轮轴103的前端伸入滚轮1内腔,滚轮轴103前端为非圆形连接段104,例如如图5所示,滚轮轴103前端截面为圆形上、下截取一部分,使其呈非圆形,当然滚轮轴103前端截面也可采是多边形、椭圆形等非圆形形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5所示,所述的滚轮1的外圆周面上均匀地设有多个鸭嘴排种口2,下面以图中左上角的鸭嘴排种口2为例说明其具体结构:所述的鸭嘴排种口2采用现有技术,包括鸭嘴型排种壳201、弹簧压板202、开关弹簧203;所述的鸭嘴型排种壳201为壳体结构,内部为空腔,右侧为可打开、闭合的活动门204,活动门204下侧边缘铰接在鸭嘴型排种壳201上;所述的弹簧压板202位于鸭嘴型排种壳201的右侧,弹簧压板202下边缘与活动门204下边缘连为一体,弹簧压板202上边缘斜向右上延伸,超出鸭嘴型排种壳201上边缘;所述的开关弹簧203安装在弹簧压板202右侧,其上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压板202右侧面中央,其下端斜向右下固定连接在滚轮1的外圆周面上。

鸭嘴排种口2的工作原理为:滚轮1向前滚动前进,鸭嘴型排种壳201插入土壤打孔,继续滚动,鸭嘴型排种壳201右侧弹簧压板202接触地面受压带动活动门204打开,同时开关弹簧203压缩,玉米种子从打开的鸭嘴型排种壳201内播入穴内,滚轮1继续滚动前进,弹簧压板202离开地面,在开关弹簧203的作用下,活动门204闭合,完成排种过程。

如图7、8、9所示,所述的播种盒3为圆柱型壳体结构,包括后侧的机械盒301、前侧的种子盒302,机械盒301和种子盒302盖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成的壳体结构,机械盒301和种子盒302之间还设有一块圆环型的分隔板303,分隔板303将机械盒301和种子盒302分隔开;所述的机械盒301中央通过一个轴承304同轴安装在滚轮轴103上,这样播种盒3就不会随着滚轮轴103一起转动;所述的机械盒301底部设置一个第一缺口305(如图8所示),用于将玉米种子排出;所述的种子盒302前侧面设置一个进料管306,进料管306开口朝上,进料管306下端连通种子盒302内腔,从进料管306开口向种子盒302内添加要播种的玉米种子;所述的分隔板303为圆环型,中央为第二圆形通孔307,上部设置第二缺口308;分隔板303前面还设有一圈第一环形凹槽309,第一环形凹槽309朝向机械盒301一侧凹陷。

如图10-13所示,所述的单粒取种装置4安装在播种盒3内,单粒取种装置4包括前面的取种盘401和后面的排种盘402,所述的排种盘402呈圆形,前面中央为一个用于安装取种盘401的圆形凹槽一403,圆形凹槽一403中央为转轴连接部404,转轴连接部404中央为转轴连接通孔,转轴连接通孔与滚轮轴103前端的非圆形连接段104截面形状吻合,滚轮轴103前端穿过转轴连接通孔,使得排种盘402随滚轮轴103同步转动;排种盘402前面四周一圈均匀设有多个排种槽405,相邻排种槽405之间设有隔挡部,一圈隔挡部上设有一圈与分隔板303上第一环形凹槽309相吻合的第二环形凹槽406;如图13所示,排种盘402安装在播种盒3后侧的机械盒301内,可以在机械盒301内转动,如图10所示,排种盘402前面贴合在分隔板303上,被分隔板303遮挡,只在分隔板303的上部的第二缺口308处露出部分排种槽405。

如图12所示,前面的取种盘401包括圆形的底座407、底座407前面沿径向设置取种勺408,如图10所示,取种勺408的数量与鸭嘴型排种壳201数量相同,且一个取种勺408对应一个鸭嘴型排种壳201;取种盘401的圆形底座407穿过分隔板303中央的通孔,安装在排种盘402中央的圆形凹槽一403内,圆形底座407与分隔板303中央的通孔之间无缝隙,避免玉米进入圆形凹槽一403内;滚轮轴103前端的非圆形连接段104同样穿过圆形底座407中央的通孔并从圆形底座407前端穿出,之后用固定件固定,限制取种盘401沿轴运动,取种盘401和滚轮轴103同步转动;所述的取种勺408在播种盒3前面的种子盒302内,取种勺408的外侧端延伸至分隔板303前面的的第一环形凹槽309前侧,如图14所示,取种勺408的外侧端为一个凹槽型的勺头409,勺头409只能容纳一颗玉米种子,且勺头409的结构为远离第一环形凹槽309一侧高,贴近第一环形凹槽309一侧低,即勺头409内的种子会向第一环形凹槽309一侧滑动。

如图6所示,所述的鸭嘴型排种壳201贴近滚轮1的外圆周面处设置第一连通孔105,第一连通孔105连通滚轮1内腔和鸭嘴型排种壳201内腔;如图13、15、16所示,所述的集种漏斗5安装在滚轮1内部空腔四周、播种盒3外侧,与滚轮1同步转动,每个鸭嘴型排种壳201对应一个集种漏斗5;播种盒3内漏出的玉米种子会落入集种漏斗5内,并通过集种漏斗5输送到鸭嘴型排种壳201内;具体的,每个集种漏斗5结构相同,其朝向滚轮1中心点为弧形的大开口501,远离滚轮1中心点为小开口502,小开口502端从第一连通孔105插入鸭嘴型排种壳201内;集种漏斗5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集种装置,其中央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如图2、4、5所示,所述的手推杆6上端设置横向的把手601,中间为连接主杆602、手推杆6下端为u型的滚轮架603;滚轮架603前面为短连接臂604,后面为长连接臂605;长连接臂605的下端设置通孔,滚轮轴103穿过通过,使得滚轮轴103可以转动,末端用螺母锁定位置或固定件固定,限制长连接臂605沿轴向移动;短连接臂604贴在滚轮1前面边缘,将滚轮1卡在滚轮架603之间。

如图17所示,为了使滚轮1稳定地安装在手推杆6下端的u型滚轮架603内,进一步优化设计,滚轮1前面四周延伸出一圈滑动环106,短连接臂604下端设置贴在滑动环106内壁的弧形滑板606。

本玉米穴播机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播种盒3上的进料管306将玉米种子添加到播种盒3前面的种子盒302内,不能加满,种子盒302最好做成透明塑料的,这样方便看到种子的添加量;玉米种子堆积在种子盒302底部;推动滚轮1前进,滚轮1带动滚轮轴103同步转动,和滚轮轴103同步转动的还有播种盒3内的单粒取种装置4,播种盒3由于是通过轴承304安装在滚轮轴103上的,所以不会一起转动;单粒取种装置4前面的取种盘401上的取种勺408转动至种子盒302底部后,抓取至少一粒玉米种子,玉米种子卡在取种勺408的勺头409和第一环形凹槽309内,取种勺408沿着第一环形凹槽309继续上升,因为勺头409只能容纳一颗玉米种子,所以多余的种子在转到一定角度后会落下来,保证取种勺408只取一粒种子,凹槽型的勺头409能够保证这一粒种子很难脱落;取种勺408转动至分隔板303上部的第二缺口308处,种子从勺头409内落入第二缺口308处露出的排种槽405内;排种盘402随滚轮轴103同步转动,落入排种槽405内的种子随排种盘402转动至机械盒301下方时的第一缺口305处时,从第一缺口305排出落入集种漏斗5内,之后通过集种漏斗5输送到鸭嘴型排种壳201内,之后从鸭嘴型排种壳201内播种到地里。

实施例1

根据实践经验,在山地和丘陵地,玉米科学的种植经验是每亩播种密度4000株,一般是行距42cm,株距40cm左右;所以滚轮1上相邻鸭嘴排种口2的弧线长最好也保持在40cm左右,由此,滚轮1上最好设置3或4个鸭嘴排种口2,这样滚轮1的尺寸不会太大,能够很好的满足地里人工操作的需要。

实施例2

滚轮1上相邻鸭嘴排种口2的弧线长为40cm左右,滚轮1上均匀设置有3个鸭嘴排种口2,则滚轮1的直径为38厘米左右,与此同时,集种漏斗5、取种勺408对应设置3个,每个鸭嘴排种口2对应一个集种漏斗5和取种勺408,且基本在同一径向上。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滚轮1上相邻鸭嘴排种口2的弧线长为40cm左右,滚轮1上均匀设置有4个鸭嘴排种口2,则滚轮1的直径为51厘米左右,与此同时,集种漏斗5、取种勺408对应设置4个,每个鸭嘴排种口2对应一个集种漏斗5和取种勺408,且基本在同一径向上。

如图18所示,上述玉米穴播机还可以设计成多行播种结构,提高播种效率,即至少2个玉米穴播机平行设置,相邻玉米穴播机之间用至少一根组装连接杆7将其连接在一起,相邻玉米穴播机之间的距离通过组装连接杆7的长短控制,从而控制玉米播种的行间距。

如图19所示,相邻玉米穴播机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好是可拆卸的,这样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的组装,这种可拆卸的结构可以是:每个玉米穴播机的手推杆6的连接主杆602上设置短连接杆8,并配套单独的组装连接杆,组装连接杆为空心杆,短连接杆可以插入组装连接杆,短连接杆和组装连接杆连接处设置销孔,用销件穿过销孔固定(如图20所示)。

该设备适合用于山区耕地、坡耕地和小块耕地这些不方便大型机械进行玉米播种的土地,解决这些土地还是人工点播的难题;经过实地使用,该穴播机操作简便省力,能够实现玉米单粒精准播种,几乎不会出现漏播和多粒取种现象。

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