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蚕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8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蚕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蚕的器具,适于从养蚕到结茧的整个过程。
历来,蚕匾只能养蚕,蚕网只能除沙,簇具只能结茧,养蚕设备复杂,投资大、成本高。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集养蚕、除沙与结茧多功能为一身的蚕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长方形的框架内设有若干个条格。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描述。


图1是多功能蚕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功能蚕具对合状态的示意图。
在长方形的框架(1)内设有若干个条格(2),条格是采用宽度和厚度均为0·5厘米的竹丝组成,竹丝也可用塑料、金属或其它材料替换。整个蚕具的大小及条格的大小均可根据需要和使用方便来确定。单独的蚕具可作为原来的蚕匾,将多个蚕具放在可升降的蚕架上可作为原来的蚕台。
养四令蚕时,在蚕具上垫塑料编织布,与一般蚕匾的使用方法没有什么区别。养五令蚕时,蚕具既是蚕匾又是蚕网,桑叶喂在竹丝上,蚕在竹丝上食桑,蚕粪掉在下面,这样桑叶利用率高,蚕座卫生。上簇时,将两只蚕具对合,它们之间用木条或其它东西架空,间距在2·5~3·0厘米之间为宜(熟蚕体大,间距稍大;熟蚕体小,间距稍小),并将上下蚕具的竹丝相互错开,即使上下竹丝互为三角形排列。在蚕具的上面覆盖簇网,下面兜上塑料编织布接尿,熟蚕即在两蚕具之间营茧。一般,熟蚕在下层蚕具里顺竹丝的方向,头部向上寻找营茧位置,即熟蚕脚踏下层的一根竹丝,头碰上层两根竹丝,在此三根竹丝间营茧,这三根竹丝呈边长为2·7厘米的等边三角形。一般,茧子的宽度为2厘米左右。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几个优点(1)集养蚕、除沙和结茧多功能为一身,能替代蚕匾、蚕网和簇具,使得养蚕设备少且简单,投资小、成本低;(2)熟蚕在三根竹丝间营茧,既容易寻找营茧位置,又便于结横营茧,横营茧蚕吐丝分布均匀,解舒好,出丝率高,特别适用于农村丝茧育和蚕种场茧育;(3)熟蚕在营茧过程中,排的粪可从竹丝间漏掉,排尿时将尾部搭在下层竹丝上,伸至两竹丝之间的空隙处,极少有蚕尿落在竹丝上,所以黄斑茧很少。
(4)由于熟蚕结茧位置合理,柴印茧、畸形茧也很少,上茧率高。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蚕具,其特征在于在长方形的框架内设有若干个条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蚕的器具,适于从养蚕到结茧的整个过程。蚕具是由长方形的框架和若干个条格组成,集养蚕、除沙和结茧多功能为一身,能替代蚕匾、蚕网和簇具,使得养蚕设备少且简单,投资少,成本低;便于结横营茧,吐丝分布均匀,解舒好,出丝率高;黄斑茧少,上茧率高。
文档编号A01K67/04GK2093514SQ912139
公开日1992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19日
发明者黄士卿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