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4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场上脱粒机械的技术领域。
目前,水稻脱粒机由喂入台、滚筒、排草机构、清选机构、传动机构、机架组成,需七至八名作业人员手持稻把依次从喂入口一端走到另一端,来完成水稻的喂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能够加快脱粒速度,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由机架、滚筒、上盖、凹板、喂入平台、稻杆夹持输送机构、排草扇、吸风扇、清选筛和传动机构组成,滚筒轴承支撑安装在机架上,滚筒下面由凹板包容,滚筒上面一侧由上盖半面包容,另一侧为喂入口,露出滚筒及滚筒上面的板齿。在喂入口一侧的机架上安装着稻杆夹持输送机构,机架的一端为入口端,设置有喂入平台,另一端与滚筒同一主轴设置有排草扇和吸风扇,清选筛设置在凹板的下面。
稻杆夹持输送机构,由带齿链条,牙轮、托板、和导向杆组成,带齿链条由安装在机架上的牙轮带动和支撑,托板在带齿链条下面并与其对应安装在机架上,导向杆安装在机架上,使稻杆顺利导入和滑落。
动力源可采用12马力柴油机或7.5千瓦电机拖动,带动主轴带轮,在主轴前端设置一前槽轮,带动稻杆夹持输送机构的牙轮转动,实现带齿链条的输送。槽轮转速与牙轮转速比为6至9;主轴后端设置一后槽轮,带动机架上的偏心轮转动实现清选筛的抖动。
当脱粒机作业时,作业人员将稻捆解开平铺在工作平台上,稻穗朝着脱粒机滚筒一侧,连续均匀将稻杆拨入稻杆夹持输送机构,稻杆从喂入端顺着导向杆到另一端滑落,稻穗在滚筒作用下实现脱粒,稻粒通过凹板落在清选筛上,脱粒室内的草秸由草扇排出,随着清选筛的拌动,灰尘等细小杂物被筛出,筛上的长草被吸风扇的吸风筒吸入并排出,分离后剩下稻粒便可装袋上仓。
本实用新型采用稻杆夹持输送机构,只需一人操作,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加快脱粒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作业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如图所示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由机架1、滚筒2、上盖3、凹板15、喂入平台4、稻杆夹持输送机构、排草扇、吸风扇、清选筛5和传动机构组成,稻杆夹持输送机构安装在喂入口6一侧的机架1上,由带齿链条10,牙轮11,托板12和导向杆13组成。
主轴前端设置前槽轮9和主轴带轮16,在机架左侧焊接支架17支撑副轴18,副轴上安装变速轮7、8,前槽轮9通过交叉皮带带动变速轮7转动,变速轮8带动机架上牙轮11转动,实现带齿链条10的输送,主轴后端设置后槽轮14通过皮带带动偏心轮19转动,从而实现清选筛5的抖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由机架(1)、滚筒(2)、上盖(3)、凹板(15)、喂入平台(4)、稻杆夹持输送机构、排草扇、吸风扇、清选筛(5)和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滚筒(2)由轴承支撑安装在机架(1)上,滚筒下面由凹板(15)包容,滚筒上面一侧由上盖(3)半面包容,另一侧为喂入口(6),稻杆夹持输送机构安装在喂入口(6)一侧的机架(1)上,机架(1)一端为喂入平台(4),另一端与滚筒(2)同一主轴设置排草扇和吸风扇,清选筛(5)设置在凹板(15)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其特征在于稻杆夹持输送机构由带齿链条(10)、牙轮(11)、托板(12)和导向杆(13)组成,带齿链条(10)由安装在机架(1)上的牙轮(11)带动和支撑,托板(12)在带齿链条(10)下面并与其对应安装在机架(1)上,导向杆(13)安装在机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其待征在于主轴前端设置前槽轮(9),所述前槽轮转速与带动带齿链条(10)的牙轮(11)转速比为6至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夹持式水稻脱粒机,由机架、滚筒、上盖、凹板、喂入平台、稻秆夹持输送机构、排草扇吸风扇、清选筛和传动机构组成,稻秆夹持输送机构设置在喂入口一侧,由带齿链条、牙轮、托板和导向杆组成,脱粒时,稻秆从喂入端在带齿链条作用下顺着导向杆到另一端滑落,稻穗在滚筒作用下实现脱粒,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制造容易,作业时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水稻的脱净率和清选效果。
文档编号A01F12/10GK2277632SQ96216500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9日
发明者吴殿明 申请人:吴殿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