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叶藻植株移植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草植株移植方法和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大叶藻植株移植方法和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海草床是近海三大典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海草床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多样的生境。对于沿岸生态系统,海草床在捕获沉积物、稳定底泥、防风固堤、净化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固碳(约占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每年固碳量的15% )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被作为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生物指示种。
[0003]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海草床都处于衰退之中。为了恢复海草资源,各国研究人员研发了许多海草恢复方法与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生境恢复法、植株移植法和种子播种法。植株移植法是利用海草的无性繁殖方式,在健康海草床采集海草苗或成熟植株,然后移植于适合海草生长的海域。植株移植成活率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片草场,目前得到普遍应用。根据移植基本单位(即,移植单元)的不同,可以将目前研发的植株移植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草皮法和草块法,其由许多根状茎交织而成,并包括完整的底质;第二类是根状茎法,由一段或几段包含完整枝的根状茎构成移植单元,但不包括底质,其中根状茎法又可分为订书针法、框架法、贝壳法和水平根状茎法。草皮法栽种比较简单,直接将包含完整底质的海草草皮平铺在移植地即可。草块法的移植单元常常是圆柱体、长方体或者其他不规则体,采集的工具主要有PVC管、铁铲或者机器,栽种过程较为简单,即在移植地挖掘与移植单元同样规格的坑,将移植单元放入后压实四周。订书针法的移植单元是一段包含两个完整枝的根状茎,将其埋在底质中2cm深处,再用订书针将根状茎两端固定。框架法的移植单元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枝的根状茎,用可降解、无污染的塑料带将移植单元绑在金属网制作的框架上,作为移植单元的固定装置,然后将框架放置到海底,待移植单元生出新根后将框架收回。贝壳法采用贝壳作为根状茎的载体,将两段包含一个完整枝的根状茎绑在一个贝壳上,作为一个移植单元,然后缓慢沉入海底。水平根状茎法与贝壳法相类似,其移植单元也是两段包含一个完整枝的根状茎,但固定物不同,前者是可降解的材料,如竹棍,后者是贝壳,具体操作时,将两段包含一个完整枝的根状茎平行、反方向捆在一起,绑在固定物上,确保根状茎的延伸方向与底质面平行,然后缓慢沉入海底。
[0004]上述的各种海草植株移植方法中,草皮法的植株移植成活率较低,对海黾草属海草植株的移植没有成活;草块法增强了对移植单元的固定,移植成活率比较高,但该方法移植单元的采集需要挖掘,对现有海草床的破坏较大,易形成空斑,同时,移植单元的采集、保存、搬运、栽种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订书针法移植植株的成活率较高,对现有海草床的影响较小,但该方法需要人工固定移植单元,潮下带需要潜水操作,工作量大、花费高;框架法对海洋的污染低,潮下带的海草移植不需要潜水操作,但框架对移植单元的固定不足,成活率较低;贝壳法比较简单,使用的贝壳来源于海洋,不会造成污染,但移植单元在下沉时,水流会改变其着陆点,且由于移植单元没有埋藏到底质中,成活率较低,建立种群的时间较长;水平根状茎法对环境无污染,可以减少根状茎的使用量,成活率较高,但该方法对移植单元的固定不足,移植植株生长较慢,建立种群的时间较长。
[0005]综上可知,目前已知的海草植株移植法中,草皮法和草块法对现有海草床破坏大,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根状茎法或所需工作量大、花费高,或对移植单元的固定不足,从而造成移植植株成活率低、生长较慢。因此,研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现有海草床破坏小,且利于移植单元固定、扎根的海草植株移植方法和装置是通过移植海草植株进行受损海草床修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海草植株移植方法存在的成本高、对现有海草床破坏大或对移植植株固定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叶藻植株移植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不仅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对现有海草床破坏小,且利于移植植株的固定和扎根,从而显著提高移植大叶藻植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大叶藻植株移植时间、移植单元的采集与处理、大叶藻植株移植装置、大叶藻植株移植的一种大叶藻植株移植方法和装置。
[0008]上述的大叶藻植株移植时间为:大叶藻植株移植应在春季进行。
[0009]上述的移植单元的采集与处理为:采集大叶藻植株时,只采集营养枝,不采集繁殖枝,采集营养枝时,在天然海草床的外围进行,用铁铲或手挖出完整的植株,海水洗掉底质,将几段包含完整枝的根状莖平行、同方向绑扎成一束,构成一个移植单兀。
[0010]上述的大叶藻植株移植装置,包括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框架是由平面栅栏、固定腿、绑扎条、沉物盒焊接而成的立体构造物;所述的平面栅栏是由几根横向钢筋和分别位于横向钢筋两端的2根纵向钢筋焊接而成,水平放置;所述的固定腿是在平面栅栏的4角分别同方向竖向焊接的钢筋,用于移植装置的固定;所述的绑扎条是由钢板制作而成的L型构造物,在构造物竖向和横向中部两侧分别开有凹槽,构造物竖向顶端与固定腿同方向水平焊接在平面栅栏的横向钢筋上,每条横向钢筋上焊接的绑扎条等距离分布,用于绑扎大叶藻根状茎;所述的沉物盒是由铁板制作而成的具盖盒状构造物,盒底与固定腿反方向焊接在平面栅栏两端上部,用于放置石块、沙土包等沉子,用于移植装置的固定。
[0011]上述的大叶藻植株移植为:用无污染、可降解材料将移植单元的地下部分绑扎在移植装置的L型绑扎条的横向条的下部,确保根状茎的延伸方向与底质面平行,用无污染、可降解材料将移植单元的叶鞘部分绑扎在移植装置的L型绑扎条的竖向条上,绑扎不宜过紧,然后将移植装置缓慢沉入海底,移植装置依靠自身重量和底质运动固定在海底,待移植单元固定、生出新根,且绑扎材料降解后将移植装置收回。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移植时间在春季进行,此时大叶藻繁殖枝只有零星出现,降低了对大叶藻繁殖枝的破坏,且植株移植后不久就进入夏季快速生长期,可显著提高移植植株的成活率,移植大叶藻植株只采集营养枝,且移植单元由几段包含完整枝的根状茎构成,进一步减少了对现有海草床的破坏,移植单元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均绑扎在移植装置的绑扎条上,且移植装置带有固定腿和装有沉物的沉物盒,利于移植单元的固定,在移植装置自身重量和底质运动的作用下,绑扎条将插入或埋入底质中,不仅确保绑扎在绑扎条横向条下部的移植单元的地下部分被插入或埋入底质中,还进一步提高了移植单元的稳固性,从而显著促进移植植株的生根和提高移植植株的生长速度,绑扎物选用可降解材料,对海洋无污染,移植装置制作简单、结构稳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