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方法_2

文档序号:92788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剂稀释500倍液;或者用15 %立枯灵液剂、3.2 %恶甲水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0052]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L水中加入HYT-A150ml和HYT-B 2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8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0053]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2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15公斤,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054]实施例2
[0055]—种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I)生态治理:
[0057](I)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
[0058](2)秧田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
[0059]2)农业防治:
[0060](I)选用抗病良种;
[0061](2)选用无病稻种:常规稻无病田留种,杂交稻非病区制种;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插秧前打涝菌核;
[0062](3)改进育秧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旱育秧稀植技术或采用薄膜覆盖或温室蒸气育秧,露地育秧应在湿润育秧基础上将秧田选在背风向阳、肥力中等、排灌良好、地势较高的平整田块上,秧畦要干耕、干做、水耥,提倡施用怄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结构;
[0063](4)精选种子;
[0064]3)生物控制:
[0065]控制稻田叶蝉、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害虫数量,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媒介;
[0066]4)生物防治:
[0067]0.3 %多抗霉素水剂300倍液枝干喷雾施用;
[0068]5)物理防治:
[0069]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让病菌与种、芽、苗接触,清除田边再生稻株或杂草,集中销毁;
[0070]6)化学防治:
[0071]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或者用15 %立枯灵液剂、3.2 %恶甲水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0072]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L水中加入HYT-A 180ml和HYT-B 30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0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0073]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3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20公斤,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074]实施例3
[0075]—种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I)生态治理:
[0077](I)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
[0078](2)秧田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
[0079]2)农业防治:
[0080](I)选用抗病良种;
[0081](2)选用无病稻种:常规稻无病田留种,杂交稻非病区制种;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插秧前打涝菌核;
[0082](3)改进育秧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旱育秧稀植技术或采用薄膜覆盖或温室蒸气育秧,露地育秧应在湿润育秧基础上将秧田选在背风向阳、肥力中等、排灌良好、地势较高的平整田块上,秧畦要干耕、干做、水耥,提倡施用怄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结构;
[0083](4)精选种子;
[0084]3)生物控制:
[0085]控制稻田叶蝉、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害虫数量,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媒介;
[0086]4)生物防治:
[0087]0.3 %多抗霉素水剂300倍液枝干喷雾施用;
[0088]5)物理防治:
[0089]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让病菌与种、芽、苗接触,清除田边再生稻株或杂草,集中销毁;
[0090]6)化学防治:
[0091]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或者用15 %立枯灵液剂、3.2 %恶甲水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0092]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L水中加入HYT-A 200ml和HYT-B 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2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0093]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4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30公斤,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09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治理: (1)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 (2)秧田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远离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连作晚稻秧田还应远离早稻病田; 2)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 (2)选用无病稻种:常规稻无病田留种,杂交稻非病区制种;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插秧前打涝菌核; (3)改进育秧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旱育秧稀植技术或采用薄膜覆盖或温室蒸气育秧,露地育秧应在湿润育秧基础上将秧田选在背风向阳、肥力中等、排灌良好、地势较高的平整田块上,秧畦要干耕、干做、水耥,提倡施用怄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结构; (4)精选种子; 3)生物控制: 控制稻田叶蝉、白粉虱、蚜虫、蓟马等害虫数量,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媒介; 4)生物防治: 0.3%多抗霉素水剂300倍液枝干喷雾施用; 5)物理防治: 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让病菌与种、芽、苗接触,清除田边再生稻株或杂草,集中销毁; 6)化学防治: 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或者用15%立枯灵液剂、3.2%恶甲水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L水中加入HYT-A 150-200ml和HYT-B 250-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80-12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200-4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15-30公斤,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烂秧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2)农业防治;3)生物控制;4)生物防治;5)物理防治;6)化学防治: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或者用15%立枯灵液剂、3.2%恶甲水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可以有效预防水稻烂秧病,同时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水稻烂秧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显著提高水稻等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G13/00, A01G1/00
【公开号】CN104996129
【申请号】CN201510372781
【发明人】李美琼, 李佩龙
【申请人】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