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

文档序号:942363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属于菌根侵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核桃regia L.)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和优质的食用干果树种,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在贵州分布广,种植面积较大,是贵州省主要优势特色经济林,并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生态、经济效益,为贵州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核桃树浑身是宝,通过加工业,可以生产核桃果、核桃仁、核桃油、核桃油胶囊、核桃粉、核桃含片、核桃乳、核桃工艺品等众多产品。按目前的价格,核桃亩收入可达万元,是传统农业种植收入的10倍以上。但大部分核桃林以人工纯林为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在许多地区由于人为干扰破坏导致了病虫害蔓延、生物多样性降低、林地地力衰退、林木不能维持持续生产力及功能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核桃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核桃人工林病虫害蔓延、生物多样性降低、林地地力衰退、林分不能维持持续生产力及功能等缺陷,提供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该方法技术简单、易于推广、苗木生长快、造林成活率高、林木抗性强、核桃产量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根侵染基质制备:在覆盖遮阳网的240m2标准大棚中将腐质土3?4份、蛭石2?3份及食用菌废料3?4份混勾,pH控制在5.5?6.5,整成宽90?100cm、高25?30cm育苗高床备用;所述的食用菌废料为所有食用菌完成出菇后的废弃菌袋内的混合物,里面含有木肩、棉籽壳以及死亡的食用菌子实体等成分;
(2)种子采集:将采于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出仁率高以及含油量高的核桃母树种子去皮后晾晒4?5天,用布袋置于0°C?4°C冷库中贮藏;
(3)浸种:于次年的I?2月份,采用0.1?0.3%的H2SO4溶液浸泡种子6?8h,然后捞出进行沙藏催芽,当大部分种子膨胀裂口时,即可播种;
(4)播种:将裂口种子与鸡油菌液体菌种按体积比1:1拌种后穴播,每穴种子2?3粒,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所述的鸡油菌液体菌种为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鸡油菌液体菌种(该发明专利的名称为:一种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210095414.8);
(5)田间管理:
A、环境条件控制:播种完成后,控制大棚温度18?22°C,湿度70%?80%;60天后,将遮阳网揭开,并使大棚通风排气;
B、浇水:前期5天浇水一次,种子萌发后10天浇水一次; C、施肥:播种60天后,每个大棚施肥6kg,方法为将6kg复合肥溶于10kg水中,喷洒于幼苗周围;
D、切根:于幼苗展开2?3片叶子后进行切根,切根深度为8?1cm;
E、除草:除草的原则为“除早、除小、除了”;
(6)移栽:一年后苗长至10cm以上时,在造林季节的阴天即可将外生菌根侵染苗带土起苗,然后于野外造林。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方法技术简单、易于推广,而且种子萌发率可达90?95%,比传统方法提高5?10% ;生长迅速,播种一年后苗高可达100?120cm,比传统方法增加20?30cm ;本发明中使用食用菌废弃物做为侵染基质,可使生产成本降低20%,造林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5?10%,使用自制鸡油菌液体菌种侵染后的林木抗性比传统方法提高10?20%、产量可提高5?10%。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核桃菌根化苗木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为贵州山区农民打开一条致富之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为了使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07]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菌根侵染基质制备:在覆盖遮阳网的240m2标准大棚中将腐质土 3份、蛭石2份及食用菌废料3份混匀,pH值为5.5,整成宽90cm、高25cm育苗高床备用;
(2)种子采集:将采于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出仁率高以及含油量高的核桃母树种子去皮后晾晒4天,用布袋置于0°C冷库中贮藏;
(3)浸种:于次年的I?2月份,采用0.1%的H2SO4溶液浸泡种子6h,然后捞出进行沙藏催芽,当大部分种子膨胀裂口时,即可播种;
(4)播种:将裂口种子与鸡油菌液体菌种按体积比1:1拌种后穴播,每穴种子2?3粒,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所述的鸡油菌液体菌种为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鸡油菌液体菌种(该发明专利的名称为:一种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210095414.8);
(5)田间管理:
A、环境条件控制:播种完成后,控制大棚温度18?22°C,湿度70%?80%;60天后,将遮阳网揭开,并使大棚通风排气;
B、浇水:前期5天浇水一次,种子萌发后10天浇水一次;
C、施肥:播种60天后,每个大棚施肥6kg,方法为将6kg复合肥溶于10kg水中,喷洒于幼苗周围;
D、切根:于幼苗展开2?3片叶子后进行切根,切根深度为8?1cm;
E、除草:除草的原则为“除早、除小、除了”;
(6)移栽:一年后苗长至10cm以上时,在造林季节的阴天即可将外生菌根侵染苗带土起苗,然后于野外造林。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核桃种子萌发率可达90%,比传统方法提高5% ;生长迅速,播种一年后苗高可达100cm,比传统方法增加20cm ;本发明中使用食用菌废弃物做为侵染基质,可使生产成本降低20%,造林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5%,使用自制鸡油菌液体菌种侵染后的林木抗性比传统方法提高10%、产量可提高5%。
[0009]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菌根侵染基质制备:在覆盖遮阳网的240m2标准大棚中将腐质土 4份、蛭石3份及食用菌废料4份混匀,pH值为6.5,整成宽100cm、高30cm育苗高床备用;
(2)种子采集:将采于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出仁率高以及含油量高的核桃母树种子去皮后晾晒5天,用布袋置于4°C冷库中贮藏;
(3)浸种:于次年的I?2月份,采用0.3%的H2SO4溶液浸泡种子8h,然后捞出进行沙藏催芽,当大部分种子膨胀裂口时,即可播种;
(4)播种:将裂口种子与鸡油菌液体菌种按体积比1:1拌种后穴播,每穴种子2?3粒,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所述的鸡油菌液体菌种为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鸡油菌液体菌种(该发明专利的名称为:一种鸡油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210095414.8);
(5)田间管理:
A、环境条件控制:播种完成后,控制大棚温度18?22°C,湿度70%?80%;60天后,将遮阳网揭开,并使大棚通风排气;
B、浇水:前期5天浇水一次,种子萌发后10天浇水一次;
C、施肥:播种60天后,每个大棚施肥6kg,方法为将6kg复合肥溶于10kg水中,喷洒于幼苗周围;
D、切根:于幼苗展开2?3片叶子后进行切根,切根深度为8?1cm;
E、除草:除草的原则为“除早、除小、除了”;
(6)移栽:一年后苗长至10cm以上时,在造林季节的阴天即可将外生菌根侵染苗带土起苗,然后于野外造林。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核桃种子萌发率可达95%,比传统方法提高10% ;生长迅速,播种一年后苗高可达120cm,比传统方法增加30cm ;本发明中使用食用菌废弃物做为侵染基质,可使生产成本降低20%,造林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10%,使用自制鸡油菌液体菌种侵染后的林木抗性比传统方法提高20%、产量可提高10%。
【主权项】
1.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根侵染基质制备:在覆盖遮阳网的240m2标准大棚中将腐质土3?4份、蛭石2?3份及食用菌废料3?4份混勾,pH控制在5.5?6.5,整成宽90?100cm、高25?30cm育苗高床备用; (2)种子采集:将采于结果早、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出仁率高以及含油量高的核桃母树种子去皮后晾晒4?5天,用布袋置于0°C?4°C冷库中贮藏; (3)浸种:于次年的I?2月份,采用0.1?0.3%的H2SO4溶液浸泡种子6?8h,然后捞出进行沙藏催芽,当大部分种子膨胀裂口时,即可播种; (4)播种:将裂口种子与鸡油菌液体菌种按体积比1:1拌种后穴播,每穴种子2?3粒,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 (5)田间管理: A、环境条件控制:播种完成后,控制大棚温度18?22°C,湿度70%?80%;60天后,将遮阳网揭开,并使大棚通风排气; B、浇水:前期5天浇水一次,种子萌发后10天浇水一次; C、施肥:播种60天后,每个大棚施肥6kg,方法为将6kg复合肥溶于10kg水中,喷洒于幼苗周围; D、切根:于幼苗展开2?3片叶子后进行切根,切根深度为8?1cm; E、除草; (6)移栽:一年后苗长至10cm以上时,在造林季节的阴天即可将外生菌根侵染苗带土起苗,然后于野外造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桃外生菌根侵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菌根侵染基质制备、种子采集、浸种、播种、田间管理、移栽。本发明的方法技术简单、易于推广,而且种子萌发率可达90~95%,比传统方法提高5~10%;生长迅速,播种一年后苗高可达100~120cm,比传统方法增加20~30cm;本发明中使用食用菌废弃物做为侵染基质,可使生产成本降低20%,造林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5~10%,使用自制鸡油菌液体菌种侵染后的林木抗性比传统方法提高10~20%、产量可提高5~10%。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核桃菌根化苗木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为贵州山区农民打开一条致富之路。
【IPC分类】A01G1/04, A01G17/00
【公开号】CN105145117
【申请号】CN201510574523
【发明人】张珍明, 贺红早, 张家春, 刘盈盈, 王莹, 任春光, 张玉武, 孙超
【申请人】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