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_2

文档序号:9430459阅读:来源:国知局
生,拔除重病株,清除病株残体,捡出带虫根,集中销毁;
[0059]5)生物控制:
[0060]①在葡萄园内间作套种除虫菊、菽麻等非寄主植物,阻断病原传播,能有效减少病害;
[0061]②在栽种塘内增施花椒饼肥能有效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量;
[0062]③提倡施用腐熟的堆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0063]6)化学防治:
[0064]每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1500-2000克移栽时穴施,或栽后拌细土沟施。
[0065]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200_4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30-50L,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066]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150-200ml和HYT-B 250-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80_12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滴灌、冲施或喷淋在作物根部土壤上。
[0067]所述的5)生物控制中腐熟使用HM腐熟剂。
[0068]对比例
[0069]一种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0]I)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搞好田园卫生,拔除重病株,清除病株残体,捡出带虫根,集中销毁;
[0071]2)每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1500-2000克移栽时穴施,或栽后拌细土沟施。
[0072]实施例1
[0073]一种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4]I)生态治理:
[0075]①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
[0076]②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
[0077]2)农业防治:
[0078]①使用抗性品种或砧木;
[0079]②前茬作物避开番茄、葡萄、落叶果树等线虫良好寄主;
[0080]3)检疫:
[0081]严格检疫,不从病区引种苗木,确需引种应严格消毒,用50°C的热水浸泡10分钟;
[0082]4)物理防治:
[0083]搞好田园卫生,拔除重病株,清除病株残体,捡出带虫根,集中销毁;
[0084]5)生物控制:
[0085]①在葡萄园内间作套种除虫菊、菽麻等非寄主植物,阻断病原传播,能有效减少病害;
[0086]②在栽种塘内增施花椒饼肥能有效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量;
[0087]③提倡施用腐熟的堆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0088]6)化学防治:
[0089]每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1500克移栽时穴施,或栽后拌细土沟施。
[0090]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2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30L,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091]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50ml和HYT-B2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8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滴灌、冲施或喷淋在作物根部土壤上。
[0092]所述的5)生物控制中腐熟使用HM腐熟剂。
[0093]采用本实施例防治方法的葡萄根结线虫病发病率比对比例的防治方法降低了70 %以上,葡萄质量比对比例的好,产量比对比例提高30 %以上。
[0094]实施例2
[0095]一种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6]I)生态治理:
[0097]①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
[0098]②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
[0099]2)农业防治:
[0100]①使用抗性品种或砧木;
[0101]②前茬作物避开番茄、葡萄、落叶果树等线虫良好寄主;
[0102]3)检疫:
[0103]严格检疫,不从病区引种苗木,确需引种应严格消毒,用50°C的热水浸泡10分钟;
[0104]4)物理防治:
[0105]搞好田园卫生,拔除重病株,清除病株残体,捡出带虫根,集中销毁;
[0106]5)生物控制:
[0107]①在葡萄园内间作套种除虫菊、菽麻等非寄主植物,阻断病原传播,能有效减少病害;
[0108]②在栽种塘内增施花椒饼肥能有效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量;
[0109]③提倡施用腐熟的堆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0110]6)化学防治:
[0111]每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1800克移栽时穴施,或栽后拌细土沟施。
[0112]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3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40L,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113]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80ml和HYT-B 30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0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滴灌、冲施或喷淋在作物根部土壤上。
[0114]所述的5)生物控制中腐熟使用HM腐熟剂。
[0115]采用本实施例防治方法的葡萄根结线虫病发病率比对比例的防治方法降低了73 %以上,葡萄质量比对比例的好,产量比对比例提高33 %以上。
[0116]实施例3
[0117]一种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8]I)生态治理:
[0119]①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
[0120]②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
[0121]2)农业防治:
[0122]①使用抗性品种或砧木;
[0123]②前茬作物避开番茄、葡萄、落叶果树等线虫良好寄主;
[0124]3)检疫:
[0125]严格检疫,不从病区引种苗木,确需引种应严格消毒,用50°C的热水浸泡10分钟;
[0126]4)物理防治:
[0127]搞好田园卫生,拔除重病株,清除病株残体,捡出带虫根,集中销毁;
[0128]5)生物控制:
[0129]①在葡萄园内间作套种除虫菊、菽麻等非寄主植物,阻断病原传播,能有效减少病害;
[0130]②在栽种塘内增施花椒饼肥能有效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量;
[0131]③提倡施用腐熟的堆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0132]6)化学防治:
[0133]每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2000克移栽时穴施,或栽后拌细土沟施。
[0134]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4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50L,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
[0135]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200ml和HYT-B 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2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滴灌、冲施或喷淋在作物根部土壤上。
[0136]所述的5)生物控制中腐熟使用HM腐熟剂。
[0137]采用本实施例防治方法的葡萄根结线虫病发病率比对比例的防治方法降低了75 %以上,葡萄质量比对比例的好,产量比对比例提高35 %以上。
[01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治理: ①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 ②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 2)农业防治: ①使用抗性品种或砧木; ②前茬作物避开番茄、葡萄、落叶果树等线虫良好寄主; 3)检疫: 严格检疫,不从病区引种苗木,确需引种应严格消毒,用50°C的热水浸泡10分钟; 4)物理防治: 搞好田园卫生,拔除重病株,清除病株残体,捡出带虫根,集中销毁; 5)生物控制: ①在葡萄园内间作套种除虫菊、菽麻等非寄主植物,阻断病原传播,能有效减少病害; ②在栽种塘内增施花椒饼肥能有效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量; ③提倡施用腐熟的堆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 6)化学防治: 每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1500-2000克移栽时穴施,或栽后拌细土沟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200-4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30-50L,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于地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地福来微生物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每300ml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40L,将地福来微生物肥兑水混合均匀后滴灌、冲施或喷淋在作物根部土壤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50-200ml和HYT-B 250-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80-12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滴灌、冲施或喷淋在作物根部土壤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生态治理中的沃益多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80ml和HYT-B 30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00g,再放置I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5)生物控制中腐熟使用HM腐熟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①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②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2)农业防治;3)检疫:严格检疫,不从病区引种苗木,确需引种应严格消毒,用50℃的热水浸泡10分钟;4)物理防治;5)生物控制;6)化学防治:每亩用10%噻唑膦颗粒剂1500-2000克移栽时穴施,或栽后拌细土沟施;可以有效预防葡萄根结线虫病,同时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使葡萄根结线虫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显著提高葡萄等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G17/02, A01G13/00
【公开号】CN105191739
【申请号】CN201510371819
【发明人】李美琼, 李佩龙
【申请人】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