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地区可持续高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

文档序号:9894248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寒地区可持续高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寒地区可持续高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冬虫夏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1980年以来,供求矛盾加剧,冬虫夏草价格上涨近千倍,但其资源蕴藏量却在下降、分布范围不断缩小。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在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研究基地进行多年观察后发现,青藏高原虫草资源量与30年前相比大幅减少,部分破坏严重地区资源量不足30年前的I?3%。20世纪80年代初。康定虫草产区每人每天可采40?60株,最多的每天可采160余株,可近年来极个别的每天可采20余株,多数人每天只能采3?5株,甚至空手而回。
[0003]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掠夺式采挖危及冬虫夏草种群的正常繁衍,过度放牧导致高寒草甸环境恶化,雪线上升引起冬虫夏草资源分布范围收缩等。每年一到虫草采挖季节,数十万的“挖草大军”采挖虫草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生活垃圾遍地,草地上留下无数的坑洞,坑洞不及时填回,很可能造成草甸的沙化和荒漠化,狼毒、燕尾兰等有毒杂草取代原有高原植物,每年因此破坏的高寒草甸约为30?60万平方米。采挖者挖走了冬虫夏草,却留下难以根治的生态恶果,一方面这种被破坏的高寒草甸已不再适宜冬虫夏草的生存和种群繁衍,另一方面这种破坏可能引起整片草原的退化和沙化。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的高度、盖度下降,毒杂草比例增加,为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等种群爆发提供了适宜生境,进而加速了草甸退化。冬虫夏草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0004]为缓解冬虫夏草资源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科研工作者们对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和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试图通过人工介入的方式增加冬虫夏草的产出,目前有全人工培植、半野生培植及全野生培植等方式。
[0005]全人工培植主要有7个关键技术:冬虫夏草菌种人工繁育技术;冬虫夏草寄主虫种繁育技术;冬虫夏草人工接种技术;感染幼虫规模化饲养技术;寄主幼虫病害防治技术;感染幼虫僵化技术;僵化幼虫子实体诱导技术,如果把这些技术分为基础研究、人工培植技术研究、产业化研究3个阶段,目前80%的研究者都在第一阶段即停止研究,或转换方向,少数单位进入第二阶段,能够成功完成第3个阶段的企业或单位更是少之又少。
[0006]由于野生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极为特殊,人工模拟野生环境的效果不佳,一些科研工作者尝试开发在青藏高原地区培植半野生人工虫草的技术,刘昕、张古忍等在专利申请CN200610123383.7及CN200610123968.9中提供了一种冬虫夏草的生产方法,在青藏高原建立现代化温室大棚作为蝠蛾圈养场,在蝠蛾虫发育至6?8龄时,人工喷施子囊孢子稀释液感染幼虫。这种技术需要采收大量新鲜冬虫夏草,在特定条件下收集弹射的子囊孢子。另外由于蝙蝠蛾幼虫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活动,为提高感染率需每天人工喷施多次。尹定华等在专利申请CN201210193338.4中提供了一种半野生人工培植冬虫夏草的方法,采用人工孵卵、人工接种染菌,然后将幼虫放归自然,由于前期阶段均在人工环境下生长,很难保证幼虫放归自然后能适应自然环境并存活下来。
[0007]近年来,少数不良商贩以伪充真、以劣充优,使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品质鱼龙混杂,人们更加信睐来自天然的野生虫草。苏诚玉在专利申请CN201210173072.7中提供了一种天然冬虫夏草的增产方法,但是菌种为液体发酵而来,采用人工喷洒的方式进行感染,得到的冬虫夏草与野生虫草相差较远。中山大学刘昕、张古忍等在专利申请CN200610123384.1中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但方法中提高“经蝠蛾适生地自然生长的冬虫夏草子囊果顶部开口弹射的子囊孢子自然感染形成虫生子囊真菌”的方式虽然完全天然,但是由于适生地自然生长的虫草数量严重不足,效果可想而知。

【发明内容】

[0008]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寒地区可持续高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本方法旨在改善冬虫夏草原产地的自然环境,使之适合冬虫夏草的繁衍,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化发展,且通过本方法生产出的是真正的野生纯天然优质冬虫夏草。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种在高寒地区可持续高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利用冬虫夏草原产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在高寒地区建立冬虫夏草栽培基地,从最初植被建设开始,建立水、电设施,架设防护装置,以丰富冬虫夏草菌寄主的食物资源,减少寄主的天敌。引进虫源、菌源,实现冬虫夏草的野生培植。所述虫源的引进,采用打洞投卵的方法。所述菌源的引进,采用移栽新鲜优质冬虫夏草的方式,使虫、菌均按照自然的运作方式生长发育、侵染成草。同时控制冬虫夏草合理有序采挖,维持冬虫夏草的可持续发展。
[0011]冬虫夏草的生长必须满足特定的气候条件、足够的寄主昆虫、大量的中国被毛孢菌源、丰富的寄主食物资源以及尽量少的天敌破坏虫草生长。
[0012]特定的气候条件:冬虫夏草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3000?5000米地高寒草甸地带,该地区的气候条件满足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菌的生长繁衍要求,本发明选择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曾有冬虫夏草生长的地域作为野生冬虫夏草的培植地。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坡度为15度左右的缓坡、阴坡建立栽培基地。
[0013]虫源的引入:目前已确定的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科昆虫有60多种,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有小金蝠蛾、玉树蝠蛾、比如蝠蛾、贡嘎蝠蛾、康定蝠蛾、虫草蝠蛾、蒲氏蝠蛾、白马蝠蛾、拉脊蝠蛾、斜脉蝠蛾等。蝙蝠蛾的一生要经历4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卵期是相对静态的阶段,体积最小,幼虫、蛹、成虫这3期均为活动状态,如果在卵孵化完成后再投放到自然界中,运输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损伤或死亡,环境骤变也易引发起死亡,成本过高,同时为了使产出的虫草最接近野生状态,寄主昆虫整个生命过程都应在野外完成,通过申请人长期的研究发现,采用草皮层撒卵是最接近自然的方式,就像蝠蛾将卵散产于草丛,虽省工省力,但成活率较低,卵易被天敌捕食或因风吹日晒而死。通过大量创造性劳动,本发明开创出一种打洞投卵的方式,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机械方法在草皮层打洞(直径I?3cm,洞深5?15cm),每洞投卵5?10粒,每平米均匀打洞20?40个,投卵后用土壤掩埋洞口。连续投卵2?3年,之后每年投卵时节前采样观察土壤中寄主幼虫数量,若每平方米土壤中1.5?3cm幼虫的数量在10?50头之间,则说明基地内蝙蝠蛾已形成良好自然循化,不必人为投卵。
[0014]菌源的引入:为了提高蝠蛾幼虫的感染率,目前多采用人工喷洒菌液的方法,一方面因为蝙蝠蛾虫生活在土壤之下,直接接触到菌液的几率较小;喷洒菌在植被或地表对菌的长期存活可能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蝠蛾的生长周期特别长,一般为3?5年,何时喷洒,何时侵染,不好把握最佳侵染时机,错过了会严重影响侵染效率。在自然界中,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还是菌丝体,哪种为冬虫夏草菌最佳侵染形态,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本发明通过移栽各产地新鲜冬虫夏草来增加菌源,让冬虫夏草菌以其自然界特有的方式去生长发育和侵染幼虫,无需人为干涉。
[0015]每年5?6月份为冬虫夏草产季,在冬虫夏草道地产区选购新采挖出的冬虫夏草,要求虫体较大、饱满,草体(子座部分)健壮无损伤,长3-5cm,子座与虫体长度的比例接近1:1,子座上部未发育膨大的冬虫夏草。一些实施例中,将新鲜冬虫夏草装入透气硬质包装盒内,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