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地区可持续高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894248阅读:来源:国知局
选购新采挖出的冬虫夏草,要求虫体较大、饱满,草体(子座部分)健壮无损伤,长3cm左右,子座上部未发育膨大的冬虫夏草。将购得的新鲜冬虫夏草装入透气硬质包装盒内,用柔软的新鲜藤草类植物铺垫和覆盖,每40株冬虫夏草包装一盒,包装好后放入便携冷藏箱内固定好,冷藏运输至林芝栽培地。
[0048]新鲜冬虫夏草运抵后,立即拆包,放于通风、透气、高湿的环境下,晾I小时。取冬虫夏草产地表层土壤(15cm以上)灭菌后用于育栽,调节土壤湿度至55%,用上述土壤将新鲜的冬虫夏草虫体部分埋入可降解育苗袋中心位置,子座露出地表的高度为2?6cm,稍压实。培养2天适应环境,恢复生长后移栽至栽培地,用工具在栽培地内挖开表层草皮将冬虫夏草育栽纸袋放入,栽培袋上沿与地表平齐,子座部分依旧暴露于空气中,盖好草皮,浇水适量便于草皮复生。移植密度为8株/m2。待其自然成熟,释放子囊孢子,侵染蝙蝠蛾幼虫。同样方式连续移栽2年。
[0049]4)虫草的收获
[0050]两年后逐渐开始有冬虫夏草收获,每平米平均收获冬虫夏草8.3根,以采挖勿尽的原则,每平米留2?4株冬虫夏草。其余冬虫夏草在子座长至3?5cm,孢子未散发时及时采收。
[0051 ] 5)后续工作
[0052]之后每年投卵时节前采样观察土中寄主幼虫数量,若每平米土壤中1.5?3cm幼虫的数量10?50头之间,则说明基地内蝙蝠蛾已形成良好自然循环,不必人为投卵;保护基地内生态环境,维持植被密度,以保证幼虫足够的食物资源。冬虫夏草按照规则年年采收。
[0053]实施例3
[0054]I)前期建设
[0055]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m地区建立栽培基地,架设防护网,防止无关人员进出放牧、或破坏盗挖冬虫夏草。清除基地内不利于冬虫夏草取食及生长的杂草及灌木丛,填埋鼠兔等野生动物洞穴,必要时铺设鼠夹,铺设电网减少寄主天敌,防止其危害冬虫夏草,建立水、电设施,必要时对植被进行适当灌溉。
[0056]6月份,选取圆穗寥、云南长茎黄芪的种子混匀后播撒,扦插地垫柳和迟花垫柳等植物,若土壤湿度不够,需进行灌溉,使饲料植物自然生长,生态环境自然恢复2-3年。
[0057]2)虫源的引进
[0058]饲料植物长成密实的草皮层后,于8月份,通过机械方法在草皮层打洞(直径lcm,洞深5cm),每洞投卵5粒,每平米均匀打洞40个,投卵后用土壤掩埋洞口。同样方式连续投卵3年。
[0059]3)菌源的引进
[0060]次年5?6月份,在青海玉树和西藏那曲地区选购新采挖出的冬虫夏草,要求虫体较大、饱满,草体(子座部分)健壮无损伤,长3cm左右,子座上部未发育膨大的冬虫夏草。将购得的新鲜冬虫夏草装入透气硬质包装盒内,用柔软的新鲜藤草类植物铺垫和覆盖,每50株冬虫夏草包装一盒,包装好后放入便携冷藏箱内固定好,冷藏运输至林芝栽培地。
[0061]新鲜冬虫夏草运抵后,立即拆包,放于通风、透气、高湿的环境下,晾I小时。取冬虫夏草产地表层土壤(15cm以上)灭菌后用于育栽,调节土壤湿度至45%,用上述土壤将新鲜的冬虫夏草虫体部分埋入可降解育苗袋中心位置,子座露出地表的高度为2?6cm,稍压实。培养3天适应环境,恢复生长后移栽至栽培地,用工具在栽培地内挖开表层草皮将冬虫夏草育栽纸袋放入,栽培袋上沿与地表平齐,子座部分依旧暴露于空气中,盖好草皮,浇水适量便于草皮复生。移植密度为6株/m2。待其自然成熟,释放子囊孢子,侵染蝙蝠蛾幼虫。同样方式连续移栽3年。
[0062]4)虫草的收获
[0063]三年后逐渐开始有冬虫夏草收获,每平米平均收获冬虫夏草6.1根,以采挖勿尽的原则,每平米留2?4株冬虫夏草。其余冬虫夏草在子座长至3?5cm,孢子未散发时及时采收。
[0064]5)后续工作
[0065]之后每年投卵时节前采样观察土中寄主幼虫数量,若每平米土壤中1.5?3cm幼虫的数量10?50头之间,则说明基地内蝙蝠蛾已形成良好自然循环,不必人为投卵;保护基地内生态环境,维持植被密度,以保证幼虫足够的食物资源。冬虫夏草按照规则年年采收。
【主权项】
1.一种高寒地区可持续高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在高寒地区,建立冬虫夏草栽培基地,从最初植被建设开始,建立水、电设施,架设防护装置,以丰富冬虫夏草菌寄主的食物资源,减少寄主的天敌;引进虫源、菌源,实现冬虫夏草的野生培植;其特征在于,所述虫源的引进,采用打洞投卵的方法;所述菌源的引进,采用移栽新鲜优质冬虫夏草的方式,使虫、菌均按照自然的运作方式生长发育、侵染成草;同时控制冬虫夏草合理有序采挖,维持冬虫夏草的可持续发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方法消灭危害严重的天敌,选自架设防护墙、填埋鼠洞、铺设电网或鼠夹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洞投卵,为通过机械方法在草皮层打洞(直径I?3cm,洞深5?15cm),每洞投卵5?10粒,每平米均勾打洞20?40个,投卵后用土壤掩埋洞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洞投卵,连续投卵2?3年,之后每年投卵时节前采样观察土壤中寄主幼虫数量,若每平方米土壤中1.5?3cm幼虫的数量在10?50头之间,则说明基地内蝙蝠蛾已形成良好自然循环,不必人为投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新鲜优质冬虫夏草的方式,为每年5?6月份在冬虫夏草道地产区选购新采挖出的冬虫夏草,冷藏运输至栽培地;晾I?2小时,取可降解育苗袋加入冬虫夏草产地表层土壤,调节土壤湿度在45?55%之间,将新鲜冬虫夏草埋入土壤,培养2?3天适应环境,恢复生长后移栽至栽培基地。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新鲜优质冬虫夏草,包装、运输过程应< 2天,从采挖到运输至目的地应< 5天。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冬虫夏草产地表层土壤,为地表15cm以上的表层土壤。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新鲜冬虫夏草埋入土壤,为用土壤将新鲜的冬虫夏草虫体部分埋入可降解育苗袋中心位置,子座露出地表的高度为2?6cm,稍压实。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新鲜优质冬虫夏草,每平方米移栽4?8株,连续移栽2?3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冬虫夏草合理有序采挖,为以采挖勿尽的原则进行采收,每平米留2?10株冬虫夏草为后代提供菌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寒地区可持续高产野生冬虫夏草的方法。利用冬虫夏草原产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从最初植被建设开始,建立水、电设施,架设防护装置,以丰富冬虫夏草菌寄主的食物资源,减少寄主的天敌。引进虫源、菌源,实现冬虫夏草的野生培植。所述虫源的引进,采用打洞投卵的方法。所述菌源的引进,采用移栽新鲜优质冬虫夏草的方式,使虫、菌均按照自然的运作方式生长发育、侵染成草。同时控制冬虫夏草合理有序采挖,维持冬虫夏草的可持续发展。
【IPC分类】A01G1/04, A01K67/033
【公开号】CN105660172
【申请号】CN201610013568
【发明人】张宗耀, 贺媛, 李全平, 吕延华, 李文佳
【申请人】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