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药液灌溉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25787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液斗12的下端与所述储液箱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液斗12的内部与所述储液箱11的内部相通,方便将药液导入到储液箱11内。所述第一弹簧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储液箱1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簧1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下端与所述储液箱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上端与所述盖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4呈长方体,所述盖板14水平放置,所述盖板14收容于所述储液箱11内,所述盖板14的侧面与所述储液箱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握持杆15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杆15的两端与所述盖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8]如图1所示,所述管道装置2包括第一管道21、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21上的阀门22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21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23。所述第一管道21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管道2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储液箱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21的内部与所述储液箱I的内部相通。所述阀门2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21中药液的流量。所述第一支架2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管道2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架23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3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箱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21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管道21起到支撑作用。
[0019]如图1所示,所述灌溉结构3包括第一斜板31、位于所述第一斜板31上方的第一挡板32、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2上方的第一连接杆3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3上方的第二斜板34、位于所述第一斜板31下方的第一竖板35、位于所述第一竖板35下方的第一横板36及位于所述第二斜板34下方的第二竖板37。所述第一斜板31设有两个且左右镜像设置,位于左侧的第一斜板31的上端与位于右侧的第一斜板3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31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管道21的正下方,使得从所述第一管道31流出的药液经过第一斜板31分成左右两部分,所述第一斜板31上设有贯穿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一挡板3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挡板32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挡板3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挡板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斜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下方,使得流到所述第一挡板32上的药液经过第二通孔311进入到第一斜板31的下方,进而可以对植物进行灌溉。所述第一连接杆33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挡板32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3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挡板3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下端设有第一凹槽331,使得第一挡板32上方的药液可以进入到第一挡板32的下方。所述第二斜板34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板3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斜板3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斜板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管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3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斜板3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斜板34可以防止药液飞溅出去。所述第二竖板3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斜板3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竖板37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板37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板37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3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3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板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斜板3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35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351,所述第二凹槽35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凹槽351贯穿所述第一竖板35的左右表面。所述第一横板36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板36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斜板3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36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361,所述第三通孔361呈长方体状,进而使得从第二通孔311流出的药液可以经过第二凹槽351及第三通孔361喷洒在植物上。
[0020]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4包括第二支架4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41上的第一斜杆42、位于所述第一斜杆42下方的第一竖杆43、位于所述第一竖杆43右侧的第二斜杆44、位于所述第一竖杆43下方的第一横杆45、位于所述第一横杆45下方的第二横杆47、位于所述第二横杆47下方的第一支撑板46、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6下方的第一支撑块48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48上的第一滚轮49。所述第二支架41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41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箱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1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4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42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支架4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竖杆4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斜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4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4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44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44的上端与所述储液箱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4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杆4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45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4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4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斜杆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6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支撑板46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斜板3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6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461,所述第四通孔46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竖板3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7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47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7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竖板3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竖板37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支撑块48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48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48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凹槽481,所述第三凹槽481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滚轮49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49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49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48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48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49可以子啊所述第三凹槽481内旋转。
[0021]如图1所示,所述推动装置5包括第三支架51、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51上的第三斜杆52、位于所述第三斜杆52下方的第二竖杆54、位于所述第二竖杆54左侧的第四斜杆53、位于所述第二竖杆54下方的第三横杆55、位于所述第三横杆55下方的第四横杆56、位于所述第四横杆56下方的第二支撑板57、位于所述第三支架51右侧的第五横杆58、位于所述第五横杆58下方的第五斜杆59及位于所述第五横杆58右侧的握持环50。所述第三支架51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51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箱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51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52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5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52的上端与所述储液箱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54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竖杆54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5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斜杆5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53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斜杆5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杆5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53的上端与所述储液箱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55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55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5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斜板3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56呈水平状,所述第四横杆56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56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板3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7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撑板57的左端与第一斜板3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7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571,所述第五通孔57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支撑板57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二支撑块57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块571上的第二滚轮572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块571下表面的第四凹槽573,所述第二支撑块57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块57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凹槽573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四凹槽573自所述第二支撑块57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第二滚轮572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573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块57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572可以在所述第四凹槽573内旋转。所述第五横杆58呈水平状,所述第五横杆58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横杆58的右端与所述握持环50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斜杆59呈倾斜状,所述第五斜杆59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斜杆59的右端与所述握持环50固定连接。所述握持环50呈环状,方便使用者握住。
[0022]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药液灌溉装置使用时,首先握住握持杆15,将盖板14向上取出,然后将药液导入到进液斗12内,然后进入到储液箱11内,然后将盖板14收容于储液箱1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