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的含氟环唑农药组合物及其用图_5

文档序号:9933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天喷施第 二次药,每亩喷水量45公斤。使用20 %单剂可湿性粉剂在混合使用中的剂量和喷清水为对 照,设50%多酮可湿性粉剂60克/亩为对照药剂。各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50平方米。按 照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规定的相应方法,在乳熟期调查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叶 枯病发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和防治效果。结果见表12。
[0143] 表12:64%本发明农用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病害试验结果
[0146]上述田间应用结果表明,每亩使用井闪霉素和氟环唑1:1重量量比的组合物有效 含量各4~20克对小麦赤霉病、叶枯病、白粉病和锈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以使用井冈 霉素和氟环唑各4~8克有效成分效果最佳。组合物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千粒重,增产作用明 显。
[0147] 实施例3:20%本发明农用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病害及降低毒素污染试验
[0148] 试验时间与地点:2015年4月,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如皋),试验安排在实例2的相 同田块。
[0149] 试验材料:小麦。品种:扬麦4号。
[0150] 试验方法:按照氟环唑与井冈霉素原药重量比1:1混合后,加入以重量计10 %高岭 土载体、2%木质素磺酸钠助剂、2%羧甲基纤维素、1%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与2%聚 乙烯醇,最后添加轻质碳酸钙载体至100%,经砂磨机粉碎和过300目筛。制备含量为20%的 本发明农用杀菌剂可湿性粉剂实验用样品。每亩分别使用井闪霉素和氟环唑有效成分含量 20、15、6克的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在扬麦4号小麦扬花初期对水喷施,间隔5天喷施第二次 药,每亩喷水量45公斤。使用20%单剂可湿性粉剂在混合使用中的剂量和喷清水为对照,设 50 %多酮可湿性粉剂60克/亩为对照药剂。各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50平方米。按照杀菌 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规定的相应方法,在乳熟期调查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叶枯病发 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列于表13中。
[0151] 表13:20%本发明农用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病害试验结果
[0154]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农用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防治赤霉病的增效作用及增产 作用显著。这种作用与使用剂量有关,而与加工制剂的含量及助剂没有显著性关系。
[0155] 实施例4:30%本发明农用杀菌剂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病害及降低毒素污染试验
[0156] 试验时间与地点:2015年4月,江苏白马湖农场
[0157] 试验材料:小麦。品种:华麦4号.
[0158] 试验方法:按照井闪霉素与氟环唑重量比5:1加工得到30%本发明农用杀菌剂水 分散粒剂。其加工方法如下:39.1重量份64%井闪霉素(有效成分25份)、5.2重量份95.8% 氟环唑原药(有效成分5份)、30重量份硫酸铵、17.2重量份轻质碳酸钙、2.5份烷基酚聚氧乙 烯醚、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3.5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粉碎,过筛、造粒。
[0159] 每亩用200、100、50、30克组合物制剂,在小麦扬花初期对水喷施,间隔5天喷施第 二次药,每亩喷水量50公斤。使用20 %单剂可湿性粉剂100克/亩和喷清水为对照,各处理重 复3次,每小区面积50平方米。按照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规定的相应方法,在乳熟期调 查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叶枯病发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列 于表14中。
[0160] 表14:30%本发明农用杀菌剂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病害试验结果
[0161]
[0162] 上述田间应用效果表明,每亩按5份井闪霉素和1份氟环唑的本发明农用杀菌剂水 分散粒剂的18~120克有效成分喷施,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叶枯病均有良好防治 效果,尤其在每亩喷施组合物有效成分18~60克时,性价比最好。
[0163] 实施例5:32%本发明农用杀菌剂水乳剂防治小麦病害试验
[0164] 试验时间与地点:2015年4月,江苏白马湖农场
[0165] 试验材料:小麦。品种:华麦4号.
[0166] 试验方法:32%本发明农用杀菌剂水乳剂制备方法如下:将原药氟环唑制成悬浮 剂,加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非离子型乳化剂搅拌成均匀油相;另外将井闪霉素 水溶液、乙二醇防冻剂和1%苯甲酸混合为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所述水相逐步加入上述油 相中,制备得到32%井冈霉素与氟环唑1:3的水包油型水乳剂。
[0167] 每亩用组合物水乳剂100、50、25、12.5毫升制剂,在小麦扬花初期对水喷施,间隔5 天喷施第二次药,每亩喷水量50公斤。使用20%单剂可湿性粉剂100克/亩和喷清水为对照, 各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50平方米。按照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规定的相应方法,在 乳熟期调查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和叶枯病发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和防治效果。试 验结果列于表15中。
[0168] 表15:32%本发明农用杀菌剂水乳剂防治小麦病害试验结果
[0169]
[0170] 上述田间应用结果表明,每亩使用本发明农用杀菌剂有效成分8~32克对小麦赤 霉病、白粉病、锈病和叶枯病均有较好防治效果,每亩使用组合物有效成分4克也有显著防 治这些小麦病害的效果。
[0171] 实施例6:45%本发明农用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病害及降低毒素污染试验
[0172] 试验时间与地点:2015年4月,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如皋)
[0173] 试验材料:小麦。品种:扬麦4号。
[0174] 试验方法:按照本申请说明书描述的研究VII的方法制备得到井闪霉素与氟环唑 重量比为2:1的45%可湿性粉剂试验样品,委托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进行田间试验。每亩 分别使用50、40、30和20克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制剂。在小麦扬花初期对水喷施,间隔5天喷施 第二次药,每亩喷水量50公斤。采用20%井闪霉素和氟环唑单剂可湿性粉剂,按使用混剂中 的单剂剂量及40克多菌灵有效成分作对照药剂处理,并喷清水为空白对照,各处理重复3 次,每小区面积50平方米。按照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规定的相应方法,在乳熟期调查小 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发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和防治效果。
[0175] 收获时各处理5点取样共200穗,脱粒后将样品送南京农业大学检测毒素含量。毒 素检测方法如上所述。试验结果列于表16中。
[0176] 表16:45%本发明农用杀菌剂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病害试验结果
[0177]
[0178] 从上述田间应用实施例1~6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发现井闪霉素能够抑制赤 霉病菌致病因子DON毒素生物合成的作用,采用井闪霉素与氟环唑组合物处理麦种及在田 间喷施,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对麦类作物白粉病、锈病、叶 枯病和纹枯病也有理想的防治效果。此外,发明人将一些本发明农用杀菌剂在江苏沿江地 区农科所、江苏新洋农场和白马湖农场等地进行了3年试验示范,均表现了对大、小麦赤霉 病有很好防效,并有效兼治白粉病、叶枯病和锈病。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我国目前面临的小麦 赤霉病菌因多菌灵抗性而难以防控的重大难题,而且也能克服DON毒素污染小麦所导致的 食品安全问题。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杀菌剂相比,本发明的井闪霉素与氟环唑组合物,能够 大大降低镰刀菌DON毒素对谷物的污染,还因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学农 药用量和用药成本,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抗药性麦类真菌病害、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很好 的应用前景。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是由井冈霉 素与氟环唑按照重量比1~150:1~20组成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是由井闪霉素与 氟环唑按照重量比5~65:3~18组成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是由井闪霉素与 氟环唑按照重量比10~20:6~16组成的。4. 一种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的农用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重量计0.1~90.0% 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余量为在农药中可接受的载体和/或助 剂。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用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重量计10~75.0%权利要 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余量为在农药中可接受的载体和/或助剂。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用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重量计26~58.0%权利要 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余量为在农药中可接受的载体和/或助剂。7. 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农用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为悬浮剂、水 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颗粒剂。8. 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农用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是 一种或多种选自水、凹凸棒土、高岭土或轻质碳酸钙。9. 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农用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选 自乙醇、甲醇、乙二醇、丙二醇、NNO-1、NN0-7、黄原胶、聚乙二醇、甘油、拉开粉、十二烷基硫 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硫酸铵、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脂肪酸 聚氧乙烯酯、苯甲酸、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农用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麦类赤霉病是小麦赤霉 病和大麦赤霉病,由包括多菌灵抗性镰刀菌的镰刀菌属病原真菌(Fusarium spp.)引起的 麦类作物芽腐、苗枯、穗腐或枯穗。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的农药组合物。它含有1~150重量份井冈霉素与1~20重量份氟环唑。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防治赤霉病的效果,提高人类防控麦类作物赤霉病的能力;显著降低谷物DON毒素的污染水平,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延缓小麦病原真菌对氟环唑的抗药性,防治麦类赤霉病;延长井冈霉素的持效期、减少用药次数、兼治麦类白粉病、锈病、叶枯病和纹枯病,减少农药使用的用工成本的优点,大幅度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对环境友好。
【IPC分类】A01N43/653, A01N43/16, A01P3/00
【公开号】CN105724394
【申请号】CN201610300711
【发明人】潘建碧, 周明国, 段亚冰, 王建新, 侯毅平
【申请人】南京吉星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9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