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877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所述萎调设备包括进料传送带(1),萎凋区域(2)和出料系统(3),所述萎凋区域(2)包括多层萎凋传送带(21),上、下相邻的萎凋传送带运输方向相反,且首、末端位置相互错开,进料传送带(1)将茶叶输送到最上层萎凋传送带后,经过多层萎凋传送带的运输,最下层萎凋传送带将茶叶输送到出料系统(3);茶叶输出后再通过回抽装置(4)进入到进料传送带(1)中,继续将茶叶循环萎凋,直至萎凋合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萎调设备将茶叶全自动萎凋,实现大量化、产业化茶叶萎凋,大大提高萎凋效率,同时节约了人工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萎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茶叶加工工艺中,茶叶萎凋是任何茶叶加工的基础工艺,是稳定和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技术。目前在茶叶加工中,大都是采用日光萎缩,将鲜茶叶放在室外,直接受日光和空气的影响,经过数小时的阳光萎凋,达到加工茶叶的目的。这种由阳光萎凋的传统方法,其存在的缺点是萎凋不均匀,萎凋的时间较长,在6?18小时左右,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劳动强度大,鲜叶浪费严重,而且需要人为将茶叶分散摊开,便于使茶叶充分散失水分。但是人工摊叶效率较低,且摊叶薄厚不均。
[0003]申请号为20122033219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萎凋机,由茶叶萎凋机的箱体所组成,箱体内设有茶叶传送机构和加热装置,在箱体的一边设有进叶机构,进叶机构有下方设有进叶机构风机,在箱体的另一边设有飘叶室,飘叶室连接出叶槽,出叶槽的下方设有出叶斗。但该萎凋机萎凋效率较低,仍需要人工翻叶,仍实现不了茶叶的全自动萎凋。
[0004]申请号为201510820318.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茶叶自动萎凋设备,包括萎凋室,萎凋室内设有机架、冷暖空调、提料输送带(进料传送带)、复数层铺青输送带、出料输送带、回送输送带。虽然该萎凋设备在可同时萎凋三个不同批次的茶叶,且互不影响,但是采用冷暖空调进行萎凋,只能适用于福建等地方生产的小叶茶(叶薄、水含量低),不适用于水含量较高的打叶茶,且该萎凋设备只适用于小作坊,无法实现大量茶叶的萎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所述萎调设备能够将茶叶的全自动萎凋,实现大量化、产业化茶叶萎凋;大大提高萎凋效率;适用于大叶茶的萎凋。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所述萎调设备包括进料传送带(I),萎凋区域(2)和出料系统(3),所述萎凋区域(2)包括多层萎凋传送带(21),上、下相邻的萎凋传送带运输方向相反,且首、末端位置相互错开,进料传送带(I)将茶叶输送到最上层萎凋传送带后,经过多层萎凋传送带的运输,最下层萎凋传送带将茶叶输送到出料系统(3);茶叶输出后再通过回抽装置(4)进入到进料传送带(I)中,继续将茶叶循环萎凋,直至萎凋合格;所述萎凋区域(2)内相邻萎凋传送带(21)之间设有鼓风机进行水平方向鼓风,加快茶叶萎凋。萎凋传送带的层数根据萎凋室的高度设定,一般为偶数8?16层。
[0007]所述出料系统(3)由出料传送带(31)和出料槽(32)组成;出料传送带(31)位于最下层萎凋传送带的下方,且二者运输方向垂直,随着最下层萎凋传送带的运动,茶叶由最下层萎凋传送带输送到出料传送带(31)上,出料传送带(31)将茶叶运送到出料槽(32)中;出料槽(32)上方设有回抽装置(4),回抽装置(4)将出料槽(32)中的茶叶抽送到进料传送带
(I)上。
[0008]由于萎凋传送带之间空气对流小,萎凋较慢,为进一步地加速茶叶萎凋;所述萎凋区域内邻萎凋传送带之间还设置连有送风管(71)的鼓风机,送风管(71)的底端设有若干送风口,鼓风后形成向下的气流。
[0009]所述萎凋区域2内最下层萎凋传送带的地面上设有热空气管道(10),热空气管道
[10]设有向上的通风口(11),形成向上的热气流。
[0010]所述进料传送带(I)以及萎凋传送带(21)均设计成网格状,所述进料传送带两侧及末端设有挡板结构;所述萎凋传送带(21)的四周均设有挡板,萎凋传送带(21)首、尾两端的挡板上设有若干排气孔(8);将萎凋传送带设计成网格状便于空气流通,加快萎凋过程。
[0011]所述萎凋区域(2)两侧设有若干支柱(6),相邻支柱(6)的距离为5?10米,支柱的数量根据萎凋室及萎凋传送带的长度而设置。
[0012]所述进料传送带(I)上方固定有旋转匀料器(5),旋转匀料器(5)通过旋转将茶叶在进料传送带(I)上均勾摊开;不需要人工摊叶铺叶,提高萎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013]所述旋转匀料器(5)包括旋转轴(54),以及固定在旋转轴(54)上的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上均设有数根耙指(53)。
[0014]所述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均为弧形,且二者固定在旋转轴上构成S形构造,第一耙座(51)的耙指和第二耙座(52)的耙指分布交错,便于将茶叶摊匀。
[0015]所述旋转匀料器(5)由金属或树脂制成,其他材料也可以。
[0016]所述萎凋室内设有排气扇,将萎凋室内湿空气排出;所述萎凋区域萎凋传送带两侧外边沿分别设置数个温湿度探头,萎凋区域中间位置的地面上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控制萎凋区域的温度和湿度。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将传送带设计成网格结构,再通过水平、垂直方向的气流,带走茶叶内的水分,加速萎凋,特别适合水分含量高的大叶茶。茶叶输送到进料传送带后,通过旋转匀料器摊开均匀后,由进料传送带进入到最上层萎凋传送带上后,随着运动,第一层萎凋传送带的茶叶落到第二层,第二层落到第三层,依次类推,直至到最后一层,最后一层萎凋传送带将茶叶运送到出料传送带上,继而到出料槽中;防止茶叶落到地上,将相邻传送带的运输方向设置相反,且首、末端位置错开;为防止茶叶摊开的厚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将进料传送带的宽度、转动速度与萎凋传送带的宽度、转动速度保持一致;茶叶在不同萎凋传送带上的运转中,通过鼓风机鼓风,鼓风机可以沿着水平、垂直方向鼓风,并提高萎凋室温度,完成萎凋过程;若一次循环茶叶萎凋不合格,可以通过回抽装置将出料槽的茶叶抽送到进料传送带上,再次循环萎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萎调设备将茶叶全自动萎凋,实现大量化、产业化茶叶萎凋,大大提高萎凋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不受季节气温影响;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且节能环保清洁卫生。该萎调设备不仅仅适用于小叶茶还适用于大叶茶萎凋。
【附图说明】
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看清内部结构,进料端做了局部剖视处理;
[0020]图2为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进料端未做局部剖视处理;
[0021 ]图3为热空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萎调设备结构的侧视图;
[0023]图5为连有送风管的鼓风机结构图;
[0024]图6为进料传送带及旋转匀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旋转匀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1_进料传送带,2-萎凋区域,3-出料系统,4-回抽装置,5-旋转匀料器,6-支柱,7a-第一鼓风机,7b-第二鼓风机,8-排气孔,9-进料档板,21-萎凋传送带,22-萎凋挡板,31-出料传送带,32-出料槽,51-第一耙座,52-第二耙座,53-耙指,54-旋转轴,71-送风管,72-送风口,10-热空气管道,11-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图7所示,在萎凋室内设置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包括进料传送带I,萎凋区域2和出料系统3。萎凋区域2包括多层萎凋传送带21,本实施例设计为10层,可以根据萎凋室的长宽高设置萎凋区域以及萎凋传送带的层数,上、下相邻的萎凋传送带运输方向相反,且首、末端位置相互错开,防止茶叶落入到地面上,进料传送带I的尾端高于最上层萎凋传送带的首端,茶叶由进料传送带落入到最上层萎凋传送带后,经过多层萎凋传送带的运输,最下层萎凋传送带将茶叶输送到出料系统3;茶叶输出后再通过回抽装置4进入到进料传送带I中,继续将茶叶循环萎凋。为便于看清内部结构,图1的右下角做了透视。
[0030]出料系统3由出料传送带31和出料槽32组成;出料传送带31位于最下层萎凋传送带的下方,且二者运输方向垂直,随着最下层萎凋传送带的运动,茶叶由最下层萎凋传送带输送到出料传送带31上,出料传送带31将茶叶运送到出料槽32中;出料槽32上方设有回抽装置4,回抽装置4中的回抽罩罩在出料槽32上,将茶叶抽送到进料传送带I上。当然将出料系统还可只包括出料传送带31,出料传送带将茶叶回送至进料传送带上,类似申请号为201510820318.9的中国专利申请中的回送传送带。
[0031]萎凋区域2内相邻萎凋传送带21之间设有第一鼓风机7a,进行水平方向鼓风,加快茶叶萎凋。
[0032]由于萎凋区域萎凋传送带空气对流小,萎凋较慢,为进一步地加速茶叶萎凋;萎凋区域内相邻萎凋传送带之间还设置连有送风管71的第二鼓风机7b,送风管7的底端设有送风口 72,鼓风后形成向下的气流,连有送风管71的鼓风机结构如图5所示。
[0033]萎凋区域2最下层萎凋传送带下方的地面上设有2根热空气管道10,热空气管道10设有向上的通风口 11,形成向上的热气流,进行加热萎凋,热空气来源于锅炉等。本实施例中热空气管道为Φ 10厘米的不锈钢管,两根不锈钢管分别距萎凋区域两个边沿70厘米布置,每根管道每间隔20厘米向上开3厘米的通风口,如图3所示。
[0034]萎凋区域2两侧设有若干支柱6,支柱6与萎凋挡板22进行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相邻支柱6的距离设置为10米,为了保证萎凋区域的稳固性。
[0035]进料传送带I及萎凋传送带21均设计成网格状,便于通风萎凋;还可通过进料传送带的网孔观察茶叶摊开的薄厚均匀性,另外,茶叶中的杂质也可通过进料传送带的网孔掉落下来,进料传送带和萎凋传送带可以采用尼龙材料或金属设计成网状传送带。
[0036]进料传送带I两侧及末端设有进料挡板9;所述萎凋传送带21的四周也均设有萎凋挡板22,萎凋传送带21首、尾两端的萎凋挡板22上设有若干排气孔8。
[0037]如图6、图7所示,进料传送带I上方固定有旋转匀料器5,旋转匀料器5的旋转直径略小于进料传送带的宽度;旋转匀料器5通过旋转将茶叶在进料传送带I上均匀摊开。
[0038]旋转匀料器2包括旋转轴54,以及固定在旋转轴54上的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均为弧形,且二者固定在旋转轴上构成S形构造。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上均设有数根耙指53;第一耙座51的耙指和第二耙座52的耙指位置分布交错,便于将茶叶摊匀,避免在摊开过程中形成大沟壑;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匀料器5由金属制成。
[0039]本实施例中萎凋传送带长32米,宽2米,共10层,相邻萎凋带之间的距离为30?40cm,在萎凋区域的中间位置的地面上安装50cmX 30cmX 150cm(长X宽X高)自动温湿度控制装置I个,在第1、4、7层萎凋传送带的一侧外边沿每间隔5米距传送带10厘米处分别布3个温湿度探头,在第3、6、9层萎凋传送带的另一侧隔5米距传送带10厘米处分别布3个温湿度探头,两侧共设置6个温湿度探头,两侧的温湿度探头相互错开,确保温、湿度探测均衡。
[0040]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工作过程如下:萎凋开始时将茶叶倒入到进料传送带上,或者倒入出料槽中通过回抽装置抽送到进料传送带上,进料传送带向前运动,经过旋转匀料器的位置后,随着旋转匀料器的快速旋转将茶叶均匀摊开摊薄,摊开后的茶叶随着进料传送带的转动,由于进料传送带的位置高于最上层萎凋传送带,茶叶由进料传送带的最前端进入到萎凋传送带的末端,由于两个传送带的运动速度、宽度都基本一致,故茶叶在萎凋传送带上摊开也比较均匀,最上层萎凋传送带的继续向前运动,茶叶逐渐落到第二层萎凋传送带,依次反复,直至茶叶落入到最后一层传送带中,然后由最后一层萎凋传送带送入到出料传送带上,最后进入到出料槽中,通过回收装置抽送到进料带,循环萎凋,直至茶叶萎凋合格。在萎凋传送带运动过程中,相邻萎凋传送带之间设有鼓风机,鼓风机可以沿着水平方向,也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向下鼓风,另外,萎凋传送带的最下方地面上还设置有热空气管道,形成向上的热流。萎凋室内可以适当提高温度,加快茶叶萎凋。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萎调设备,每次可以萎凋4吨茶叶。
[0041 ] 实施例2
[0042]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简单变形,在露天环境中设置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该萎调设备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风进行茶叶萎凋。
[0043]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包括进料传送带I,萎凋区域2、出料传送带31和出料槽32;萎凋区域2为一层萎凋传送带,进料传送带I上的旋转匀料器5将茶叶摊开均匀后,茶叶输送到萎凋传送带,萎凋传送带铺满后即停止转动,进行自然萎凋,为了实现在萎凋过程中翻叶,启动萎凋传送带将茶叶输送到出料系统3;再通过回抽装置4将茶叶抽送到进料传送带I上,经旋转匀料器5摊开均匀后,输送到萎凋传送带后继续萎凋。
[0044]太阳落山后,萎凋传送带将茶叶输送到出料系统3;出料系统3中的出料传送带31位于萎凋传送带的下方,且二者运输方向垂直,随着萎凋传送带的运动,茶叶由最下层萎凋传送带输送到出料传送带31上,出料传送带31将茶叶运送到出料槽32中;出料槽32上方设有回抽装置4;第二天回抽装置4的回抽罩41罩在出料槽32上,将茶叶抽送到进料传送带I上,经旋转匀料器摊开均匀后,输送到萎凋传送带后继续萎凋,直至茶叶萎凋合格。
[0045]也可在萎凋传输带上方设置旋转匀料器,在白天萎凋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翻叶,使其充分萎凋。
[0046]本实施例中的萎调设备适用于茶叶较少的情况,采用自然条件萎凋。
【主权项】
1.一种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所述萎调设备设置在萎凋室内,萎凋设备包括进料传送带(I),萎凋区域(2)和出料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区域(2)包括多层萎凋传送带(21),上、下相邻的萎凋传送带运输方向相反,且首、末端位置相互错开,进料传送带(I)将茶叶输送到最上层萎凋传送带后,经过多层萎凋传送带的运输,最下层萎凋传送带将茶叶输送到出料系统(3);茶叶输出后再通过回抽装置(4)进入到进料传送带(I)中,继续将茶叶循环萎凋,直至萎凋合格;所述萎凋区域(2)内相邻萎凋传送带(21)之间设有鼓风机进行鼓风,加快茶叶萎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系统(3)由出料传送带(31)和出料槽(32)组成;出料传送带(31)位于最下层萎凋传送带的下方,且二者运输方向垂直,随着最下层萎凋传送带的运动,茶叶由最下层萎凋传送带输送到出料传送带(31)上,出料传送带(31)将茶叶运送到出料槽(32)中;出料槽(32)上方设有回抽装置(4),回抽装置(4)将出料槽(32)中的茶叶抽送到进料传送带(I)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区域(2)内相邻萎凋传送带之间还设置连有送风管(71)的鼓风机,送风管(71)的底端设有若干送风口,鼓风后形成向下的气流,加快茶叶萎凋。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区域(2)内最下层萎凋传送带的地面上设有纵向热空气管道(10),热空气管道(10)设有向上的通风口(11),形成向上的热气流。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传送带(I)以及萎凋传送带(21)均设计成网格状,由金属丝网或尼龙布网制成;所述进料传送带(I)两侧及末端设有挡板结构;所述萎凋传送带(21)的四周均设有挡板,萎凋传送带(21)首、尾两端的挡板上设有若干排气孔(8)。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区域(2)两侧设有若干支柱(6),相邻支柱(6)的距离为5?10米。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传送带(I)上方固定有旋转匀料器(5),旋转匀料器(5)通过旋转将茶叶在进料传送带(I)上均匀摊开。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匀料器(5)包括旋转轴(54),以及固定在旋转轴(54)上的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上均设有数根耙指(53)。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匀料器(5)由金属或树脂制成;所述第一耙座(51)和第二耙座(52)均为弧形,且二者固定在旋转轴上构成S形构造,第一耙座(51)的耙指和第二耙座(52)的耙指分布交错,便于将茶叶摊匀。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自动控湿控温茶叶萎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室内设有排气扇,将萎凋室内湿空气排出;所述萎凋区域萎凋传送带两侧外边沿分别设置数个温湿度探头,萎凋区域中间位置的地面上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
【文档编号】A23F3/06GK205695418SQ201620364844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发明人】他永清
【申请人】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