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型炒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42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便型炒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炒食机,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供食材置入其中,进行炒煮、搅拌、干燥、混合或调味等用途,且兼具轻便、易于手持使用等功效的轻便型炒食机。
背景技术
为便于人们将颗粒(如豆类等)或其它散状的食材进行炒煮、干燥混合等作业,有人即设计出一种炒食机,该炒食机的组成主要是于一机体中装设一滚筒、一驱动装置以及一加热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一马达及连接马达的传动组件,并以该传动组件连接滚筒,该滚筒可以被该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该加热装置为一燃气型或电热型加热器,并设于滚筒下方,借此,于使用时,人们可将食材放入滚筒中,经由驱动装置驱动滚筒旋转,旋转中的滚筒可使位于其内的食材为其所翻动,另由加热装置对滚筒施以加热作用,使滚筒内的食材被加热熟化。
然而前揭炒食机虽然能提供一种可被应用于食材炒煮、干燥、混合或调味等用途的机具,但是,目前已知的炒食机均为大型体机具设计,其体积大、重量重,不便于搬运使用,再者,该机体内并无区隔加热装置的隔热机构,更无散热机制,使得加热装置对滚筒加热的同时,其产生的热会连带传导至驱动装置处,除加热不集中,浪费热能外,另会使驱动装置有过热的情形,降低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型炒食机,其具有小巧轻便、易于手持携带使用、加热集中及有效散热的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型炒食机,包括一座体、一驱动装置、一电热装置、一滚筒及一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括一具有数个散热孔的底板、一设于底板前侧的前侧板、一设于底板上的定位板,以及一设于前侧板与定位板之间的承接座,该前侧板上段具有一由下而上往后倾斜状的斜板部,该斜板部上设有一通孔以及数个分布于通孔周缘的滚动件,该前侧板下段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于前侧板前侧面设有温度开关,该定位板呈对应斜板部的倾斜状;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链轮组以及一动力机组,该链轮组包括分别枢设于座体定位板上的第一、第二链轮,以及一连接第一、第二链轮间的环状链条,该第一链轮具有一轴连接部,该动力机组包括一受控于控制器的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设于定位板上连接于第二链轮的心轴;该受控于控制器的电热装置装设于座体的承接座上,其底面与承接座间以隔热材隔离;该可导热金属滚筒是倾斜可活动地穿设于座体前侧斜板部的通孔中,且近接于电热装置上方,该斜板部上的数滚动件抵接于该滚筒前端外周缘,该滚筒筒底设置连接轴连接驱动装置第一链轮轴连接部,另于该滚筒内部设置搅拌杆;该受控于控制器的散热风扇装设于该座体的底板上,并位于该动力机组侧边处。
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还包括一链条调整组,该链条调整组包括一旋臂、一抵压轮以及一弹性构件,该旋臂一端枢设于定位板上,该抵压轮枢设于该旋臂的另一端,该弹性构件一端也连接于该旋臂的另一端上,该弹性构件另一端连接该定位板,利用弹性构件的弹力拉引作用使抵压轮抵压于该环状链条上。
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构件为拉伸弹簧。
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机组还包括一连接该伺服马达动力输出轴的减速器,并以减速器连接该第二链轮。
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底面设有至少三支撑脚。
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设于该座体底面的支撑脚中至少二支为可调式支撑脚,该可调式支撑脚为一固设于底板底面的固定脚件,该固定脚件底端以一枢接件活动连接一活动脚件。
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板背面还可增设一辅助支撑板连接至底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轻便型炒食机主要是包括一座体、一驱动装置、一电热装置、一滚筒及一散热风扇,其中该滚筒可活动地斜向组设于座体中,并以设于座体上的驱动装置连接滚筒底部,相对于滚筒下方设一电热装置,并于电热装置底部设隔热材予以隔离,于该座体上设多个散热孔,并位于驱动装置的动力机组侧边设散热风扇,另于座体上设置数个滚动件环列抵接于滚筒前侧外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中,该驱动装置尚包括一链条调整组,该链条调整组包括一枢设于座体上的旋臂、一枢设于旋臂自由端的抵压轮以及一连接旋臂自由端与座体的弹性构件,利用弹性构件的弹力拉引作用使抵压轮抵压于环状链条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述技术方案的设计,将可达成的功效是,本实用新型轻便型炒食机是采取轻便、小型化的结构设计,使人们便于手持携带使用,且该炒食机利用隔热材将电热装置的热集中于滚筒上,可充分利用其加热效能,并避免热量影响驱动装置,而且该炒食机中另设有散热风扇及座体设置散热孔等,使驱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及座体内部的热可以有效地被排放到外界,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该炒食机被驱动旋转的滚筒除通过筒底连接驱动装置外,其前端还利用座体前侧板上数滚动件抵接于外侧,使该滚筒转动具有极佳的顺畅性。再者,本实用新型还可利用一链条调整组使连接于二链轮间的环状链条维持紧拉状态,确保伺服马达可以充分发挥效能驱动滚筒转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便型炒食机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轻便型炒食机较佳实施例由后侧观视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轻便型炒食机较佳实施例未组设滚筒时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轻便型炒食机较佳实施例揭示链轮组的后侧视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轻便型炒食机较佳实施例增设外罩壳后的前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轻便型炒食机的具体实施设计,请配合参阅图1~图3所示,该炒食机主要包括一座体(10)、一驱动装置(20)、一电热装置(30)、一滚筒(40)及一散热风扇(50),其中该座体(10)包括一底板(11)、一前侧板(12)、一定位板(13)以及一承接座(14),该底板(11)上设有多个散热孔(111),于其底面设有至少三支撑脚(15),其中至少二支为可调式支撑脚(16)设计较佳,使该底板(11)可平稳置放定位,该前侧板(12)设于底板(11)前侧,其上段具有一由下而上往后倾斜状的斜板部(121),该斜板部(121)中并设有一提供滚筒(40)可活动地组设其中的通孔(122),并于该通孔(122)孔缘处分布设置数个可为轴承、滚轮之类的滚动件(123),该前侧板(12)下段设有控制器(17),该控制器(17)并于前侧板(12)前侧面设有一温度开关(171),该定位板(13)设于底板(11)顶面中段处,并呈由下而上往后倾斜状而对应于斜板部(121),该定位板(13)背面尚可增设一辅助支撑板(131)连接至底板(11)上,提高该定位板(13)的支撑强度,该承接座(14)是横向倾斜地设于该底板(11)上,且位于前侧板(12)与定位板(13)之间。
前述中,设于座体(10)底面的可调式支撑脚(16)可为一固设于座体(10)底板(11)底面的固定脚件(161),该固定脚件(161)底端以一枢接件(162)活动连接一活动脚件(163),利用该活动脚件(163)可有限角度旋摆,该可调式支撑脚(16)可适应不同的置放场所平面调整,而使座体(10)平稳置放定位。
该驱动装置(20)是装设于座体(10)的定位板(13)上,其包括一链轮组(21)以及一动力机组(22),该链轮组(21)包括一第一链轮(211)、一第二链轮(212)以及一环状链条(213),该第一链轮(211)以其心轴枢设于定位板(13)上段处,该心轴并朝前侧板(12)方向伸过定位板(13)为一可连接滚筒(40)的轴连接部(214),第二链轮(212)以其心轴枢设于定位板(13)下段处,该第二链轮(212)小于第一链轮(211),该环状链条(213)连接于第一链轮(211)与第二链轮(212)之间,该动力机组(22)包括一伺服马达(221),或可再包括一连接该伺服马达(221)动力输出轴的减速器(222),该动力机组(22)设于定位板(13)上,并连接第二链轮(212)的心轴,该伺服马达(221)并以电线连接位于前侧板(12)处的控制器(17)。
前述驱动装置(20)中尚可包括一链条调整组(23),如图4所示,该链条调整组(23)包括一旋臂(231)、一抵压轮(232)以及一弹性构件(233),该旋臂(231)一端以枢接件组设于座体(10)的定位板(13)上,相对的另端为抵压轮(232)以一枢柱枢设其上,及弹性构件(233)一端连接其上,该弹性构件(233)另端再连接定位板(13),使抵压轮(232)抵靠于环状链条(213)上,并通过弹性构件(233)的弹力拉引作用,使连接于第一链轮(211)、第二链轮(212)间的环状链条(213)维持拉紧的状态,确保该环状链条(213)不会自于第一链轮(211)、第二链轮(212)脱离,前述弹性构件(233)可为拉伸弹簧、弹性条、...等,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是使用拉伸弹簧。
该电热装置(30)是一电热式加热器,如图1、3所示,该电热装置(30)是装设于座体(10)的承接座(14)上,其底面与承接座(14)间利用隔热材(31)予以隔离,且该电热装置(30)并以电线连接座体(10)前侧板(12)的控制器(17),使其可受控调整加热温度。
该滚筒(40)是一可导热金属材料制成的简体,如图1、2、5所示,其内部设有搅拌杆(41),筒底中央设有一连接轴(42),该滚筒(40)是倾斜可活动地穿设于座体(10)前侧斜板部(121)的通孔(122)中,其筒前端外周缘为斜板部(121)上的数滚动件(123)抵接其上,另以筒底的连接轴(42)固接于驱动装置(20)第一链轮(211)的轴连接部(214),使该滚筒(40)可被驱动装置(20)驱动旋转,且该滚筒(40)底面并近接于电热装置(30)上方,使电热装置(30)可对滚筒(40)加热。
该散热风扇(50)是装设于座体(10)底板(11)上,并位于驱动装置(20)的动力机组(22)侧边处,该散热风扇(50)并以电线连接控制器(17),由该控制器(17)控制其作动与否。
前述中,该炒食机尚可包括一外罩壳(60),该外罩壳(60)可罩设于座体(10)顶面、左右侧及后端,并利用螺丝锁固于座体(10)上,将座体(10)上的驱动装置、滚筒后段、散热风扇等组件包覆于内,该外罩壳(60)顶面尚可设一提把(61)。
本实用新型炒食机是采取小型化的轻便型体设计,易为人们手持携行,并可置放于桌上使用,供人们将食材置入其中进行炒煮、搅拌、干燥、混合或调味等,该炒食机于使用时,以食材进行炒煮为例,如图1、5所示,人们是将食材置入滚筒(40)中,经连接电源后,人们可由前侧温度开关(171)控制该炒食机的作动及设定加热温度,当启动时,即令驱动装置(20)的伺服马达(221)经减速器(222)、链轮组(21)驱动滚筒(40)旋转,旋转中的滚筒(40)使其内的食材被其所翻动,并为滚筒(40)中搅拌杆施以搅拌作用,另一方面,由电热装置(30)对滚筒(40)施以加热作用,使滚筒(40)内的食材被加热熟化,另在该炒食机作动时,该散热风扇(50)同时被启动,用以将伺服马达(221)工作时所产生的热经由座体(10)底板(11)上的散热孔(111)排放于外。
经由前述说明中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以其轻便、小型化的结构设计,使人们易于手持携带使用,并提供一项可供食材置入其中,进行炒煮、搅拌、干燥、混合或调味等多项用途的炒食机,且本实用新型利用隔热材将电热装置的热集中于滚筒,可提高其加热效能,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另设有一散热风扇,以及座体底板设置数散热孔等,可将驱动装置的伺服马达工作时产生的热及座体内的热有效地自底部排放于外,且该可被驱动旋转的滚筒除筒底连接驱动装置外,其前端并利用座体前侧板上数滚动件抵接于外侧,使滚筒转动具有极佳的顺畅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尚可利用一链条调整组使连接于二链轮间的环状链条维持紧拉状态,确保伺服马达可以充分发挥效能驱动滚筒转动。故此,本实用新型确可提供一种极具好用、实用效果的轻便型炒食机。
权利要求1.一种轻便型炒食机,包括一座体、一驱动装置、一电热装置、一滚筒及一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括一具有数个散热孔的底板、一设于底板前侧的前侧板、一设于底板上的定位板,以及一设于前侧板与定位板之间的承接座,该前侧板上段具有一由下而上往后倾斜状的斜板部,该斜板部上设有一通孔以及数个分布于通孔周缘的滚动件,该前侧板下段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于前侧板前侧面设有温度开关,该定位板呈对应斜板部的倾斜状;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链轮组以及一动力机组,该链轮组包括分别枢设于座体定位板上的第一、第二链轮,以及一连接第一、第二链轮间的环状链条,该第一链轮具有一轴连接部,该动力机组包括一受控于控制器的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设于定位板上连接于第二链轮的心轴;该受控于控制器的电热装置装设于座体的承接座上,其底面与承接座间以隔热材隔离;该可导热金属滚筒是倾斜可活动地穿设于座体前侧斜板部的通孔中,且近接于电热装置上方,该斜板部上的数滚动件抵接于该滚筒前端外周缘,该滚筒筒底设置连接轴连接驱动装置第一链轮轴连接部,另于该滚筒内部设置搅拌杆;该受控于控制器的散热风扇装设于该座体的底板上,并位于该动力机组侧边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还包括一链条调整组,该链条调整组包括一旋臂、一抵压轮以及一弹性构件,该旋臂一端枢设于定位板上,该抵压轮枢设于该旋臂的另一端,该弹性构件一端也连接于该旋臂的另一端上,该弹性构件另一端连接该定位板,利用弹性构件的弹力拉引作用使抵压轮抵压于该环状链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构件为拉伸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机组还包括一连接该伺服马达动力输出轴的减速器,并以减速器连接该第二链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底面设有至少三支撑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设于该座体底面的支撑脚中至少二支为可调式支撑脚,该可调式支撑脚为一固设于底板底面的固定脚件,该固定脚件底端以一枢接件活动连接一活动脚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型炒食机,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板背面还设有一辅助支撑板连接至底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轻便型炒食机,包括座体,包括一底板、设于底板上的前侧板和定位板,及设于前侧板与定位板之间的承接座,该前侧板上段具有一斜板部,该斜板部上设有一通孔及数个滚动件;驱动装置,包括一链轮组及一动力机组,该链轮组包括枢设于定位板上的第一、第二链轮,及连接该两链轮的环状链条,该动力机组包括一连接于第二链轮心轴的伺服马达;电热装置,其底面与承接座间以隔热材隔离;滚筒,可活动的倾斜穿设于该斜板部的通孔中,该数个滚动件抵接于该滚筒前端外周缘,该滚筒筒底连接于第一链轮的轴连接部;散热风扇,装设于该座体的底板上,并位于该动力机组侧边处。本实用新型具有小巧轻便,加热集中及有效散热的功效。
文档编号A21B1/00GK2798596SQ20052001249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2日
发明者谢金仰 申请人:谢金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