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93961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着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原产我国,是东亚地区栽培最广的类型(滕元文等,2004)。砂梨果实成熟时,果皮色泽一般为黄绿色(或绿色、黄色)、褐色或红色,其中黄绿色最为常见(滕元文等,200 。与其他两种果皮色泽相比,红色果皮的类型相对较少,主要分布于四川和云南等省,其中云南省发现的红色砂梨地方品种和类型在40个左右,居全国首位(陶磅等,2004;张文炳等,1997 ;1998)。我国是世界梨生产的第一大国,长久以来, 栽培梨果实的色泽主要为黄绿色系和褐色(实质是木栓层),随着消费者对梨果实需求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红色梨的比重将会增加。我国著名的梨育种专家王宇霖教授曾预言21世纪红色砂梨的栽培将成为梨产业的主流(王宇霖等,1997)。近年来,以原产云南的著名的红色砂梨地方品种‘火把梨’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已在国内很多地方引种栽培。然而,在生产中却发现,红色砂梨的着色在各生产区表现不一致,即使同一产区的不同果园、甚至同一果园的不同年份也存在差异,严重影响了果实特有外观品质的展现,直接导致其经济效益的下降。与欧美等地栽培的红色西洋梨相比,红色砂梨具有色泽艳丽,果实耐贮,汁多肉脆,且不需经后熟即可食用等特点。研究表明红色砂梨和西洋梨具有完全不同的着色规律,红色西洋梨在幼果就有色泽,着色的最佳时期通常出现在果实发育中期,花色苷的积累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Steyn et al. ,2004 ;Steyn et al.,2005),经研究发现,红色砂梨幼果期一般不着色,只有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才开始着色,着色初期花色苷在果皮各部位的合成不同步,在果面上表现为红色区域呈嵌合状。着色后期,果面红色才均勻分布,果实从向阳的一侧果点周围先开始着色,之后呈放射状扩展,至成熟采收时整个果面色泽仍不均一(黄春辉等,2008)。红色砂梨果实着色过程在解剖上表现为红色细胞数目增多及细胞内色素浓度不断增大的统一(黄春辉等,2008),自然生长条件下,红色砂梨品种云红梨1 号和美人酥在云南的着色和花色苷的积累在成熟时达到最大值(Huang et al.,2009;黄春辉等,2010)。西洋梨系统是东亚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梨栽培类型,其中的红皮梨品种较多且普遍栽培。在红色西洋梨着色调控的早期研究中,曾有应用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和蒸发冷却(EC,Evaporative Cooling)技术调控其着色的报道(Wand et al.,2005 ;MacLean et al.,2007),但红色西洋梨和红色砂梨遗传背景不一致(Teng et al.,2002),着色规律也有很大差异(Steyn et al.,2004 ;Steyn et al.,2005 ;黄春辉等,2008 ;Huang et al., 2009 ;黄春辉等,2010),因此红色西洋梨的调控措施无法在红色砂梨上应用。由于红色砂梨为我国特有,其栽培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先例,生产中调控红色砂梨的措施极其匮乏,曾利用果实套袋技术调控红色砂梨的着色,据此提出了获得着色最佳的红色砂梨的套袋方案盛花后一个月内套上小白袋,一个月后套上不透光的果袋,直到果实成熟前10天左右去除曝光(Huang et al.,2009),但是套袋技术主要是在采前对红色砂梨进行调控,着色的好坏很大程度受到摘袋后的天气的影响。王家驹等000 曾开发了一种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主要技术方案为在果实成熟前用10-40mg/L含展着剂0. 的金雀异黄素处理果实表面,一次即可;或者在果实采收后用10-40mg/L含展着剂0. 的金雀异黄素处理果实表面一次,然后在人工光源或太阳光下照射3-5天,即可着色,但我们认为此方法可能存在以下不足1)采用药剂处理用于直接食用的梨果,消费者可能会有安全方面的顾虑;幻处理过程操作相对繁琐,不易操作,砂梨果实较脆,处理过程可能增加对梨果的损伤;3)金雀异黄素作为一次性使用的药剂,若购买纯度高如Sigma等公司的药品,成本较高,这种损耗很难让梨农接受,如采用纯度低的产品,势必造成对果实的污染,增加了安全急 ^^ 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的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成本高,对果实污染大,操作复杂的问题。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的方法,包括将达到生理成熟期未着色的砂梨置于UV-B 光强为1 2μπιο1 ·πΓ2 · S—1、白光光强为3 4μπιο1 ·πΓ2 · s—1、平均温度为25 29°C、平均相对湿度为55 75%的环境下静置5 10天。所述砂梨的静置环境日平均温差为10 15°C。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装置,包括密闭的供放置砂梨的贮存室,
贮存室顶部安装有UV-B光源和白光光源,侧壁安装有温控装置和加湿装置,底部设有通风□。本发明方法在红色砂梨果实采收后,将其置于温湿度可控的环境,在人工光源下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即可获得着色较为充分、稳定且均一的果实,专用于促进红色砂梨果实着色,能够更为迅速促进红色砂梨果实花色苷合成,提高其外观品质,该方法比现有技术更为安全,便捷,高效,易操作,且设备可反复利用,成本极低,不受外界条件干扰,易于推广, 市场前景广阔。


图1为本发明砂梨着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经图1所示装置处理后砂梨的不同时间的颜色比对图;图3为实施例1经各种条件处理后的砂梨颜色比对图;图4为实施例2经各种条件处理后的砂梨颜色比对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装置,包括供放置达到生理成熟期的红色砂梨的贮存室1,贮存室顶面安装有UV-B光源2和白光光源3,UV-B光源2和白光光源3的功率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侧壁安装有若干个温控装置5和加湿装置4,它们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贮存室1底部设有通风口 6。使用时,只需要将砂梨置于贮存室1内,然后打开 UV-B光源2、白光光源3、温控装置5和加湿装置4,将UV-B光强、白光光强、相对湿度和温度控制在要求的水平即可。本实施例UV-B光源2为20WUV-BQ80-315nm)光源(飞利浦, TL 20W/12RS,荷兰),白光光源3为3根36W普通日光灯(FSL T836W/765,中国)。图2为经图1所示装置处理后砂梨的不同时间的颜色比对图,处理的果实材料为 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红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果园N, 102° E)采摘已达到生理成熟期,果实发育期套有不透光果袋尚未着色的红色砂梨‘云红梨1号’,处理条件为高温(平均温度为27. 1°C,日平均温差约为11. 5°C );光照条件控制如下光源离地面高度为2. Om, 人工光源包括1根20W UV-B (280-315nm)光源(飞利浦,TL 20W/12RS,荷兰)和3根36W 普通日光灯(FSL T836W/765,中国)光源,梨果面UV-B光强为1. 5 μ mol ·πΓ2 .s—1 (LI-188B, LI-COR, USA),白光光强3. 56 μ mol · m_2 · s—1,连续照射时间为10天,利用加湿器控制室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保持在65.0士 10%,保持通风。分别测定处理后0.5、1、2、5、10天果实阳面色泽参数和花色苷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处理过程中L*和h°值不断降低,C值不断增加,说明果实阳面的亮度逐渐降低,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且色泽饱和度逐渐增加(表1);果皮中的花色苷在处理1 天后达到可被检测的量,2天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着色,并在随后的3天内急剧增加, 在处理5-10内花色苷仍逐渐积累,但积累速度减慢(表2)。表1经图1所示装置处理后红色砂梨‘云红梨1号’果实阳面色泽的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的方法,包括将达到生理成熟期未着色的砂梨置于UV-B光强为1 2μπιο1 ·πΓ2 · s—1、白光光强为3 4μπιο1 ·πΓ2 · s—1、平均温度为25 29°C、平均相对湿度为阳 75%的环境下静置5 1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梨的静置环境日平均温差为10 15°C。
3.—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装置,包括密闭的供放置砂梨的贮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存室顶部安装有UV-B光源和白光光源,侧壁安装有温控装置和加湿装置,底部设有通风□。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色砂梨采后着色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达到生理成熟期未着色的砂梨置于UV-B光强为1~2μmol·m-2·s-1、白光光强为3~4μmol·m-2·s-1、平均温度为25~29℃、平均相对湿度为55~75%的环境下静置5~10天。该装置包括密闭的供放置砂梨的贮存室,贮存室顶部安装有UV-B光源和白光光源,侧壁安装有温控装置和加湿装置,底部设有通风口。本发明方法在砂梨果实采收后,将其置于温湿度可控的环境,在人工光源下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即可获得着色较为充分、稳定且均一的果实,专用于促进红色砂梨果实着色,能够更为迅速促进红色砂梨果实花色苷合成,提高其外观品质。
文档编号A23L1/27GK102150819SQ20111002765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俞波, 张东, 滕元文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