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85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
直O
背景技术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一般需要从生物反应器(发酵罐)内提取出少量发酵液用来化验检测,以便对发酵情况进行即时分析和监视。发酵过程中的取样要求在无菌条件下完成, 取样口和取样瓶具需要经过消毒(即灭菌)。取样口的消毒方式通常是根据生物反应器的消毒方式来确定的。生物反应器的消毒方式有在位消毒和离位消毒两种,通常采用饱和蒸汽来进行高温消毒。所谓在位消毒,是指消毒时生物反应器留在原地不动,将蒸汽管道连接至生物反应器,直接将蒸汽通入生物反应器进行高温消毒;离位消毒是指将生物反应器主体置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高温消毒。一般实验室用小型生物反应器,特别是罐体使用玻璃材质的,主要采用离位消毒方式,既安全又方便。在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口连接有蒸汽管道,每次取样前可以用蒸汽对取样口进行二次消毒,易于实现无菌取样的条件。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不具备蒸汽源,取样口与生物反应器主体一起在高压灭菌锅内消毒,以后在取样时不会再进行二次蒸汽消毒,因此离位消毒的生物反应器其取样口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便保持其不受污染。如图1所示是一种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常采用的取样装置,在生物反应器的罐体 1上接有进气管2、排气管3和取样管4,进气管2通过软管连接无菌压缩空气,排气管3通过软管连接呼吸器,取样管4的管口连接一段软管5,在进行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中软管5 的末端用软管夹6夹紧使之与大气断绝。取样时先用酒精棉擦拭软管5的末端,然后取下软管夹6,取一个消过毒的取样瓶,将软管5的末端伸入取样瓶的瓶口内,用一个软管夹6加紧排气口的软管阻住排气口,这时罐体1内压力升高,压迫发酵液自取样管排出流进取样瓶内,当取得一定量的样品后用一个软管夹6重新夹紧软管5的末端,取下排气口软管上的软管夹6恢复排气,完成一次取样。取样结束后再用酒精棉擦拭干净软管5的末端。使用该取样装置进行取样时,取样者要用一只手拿住取样瓶并且需要保持软管5的末端伸入到取样瓶的瓶口内,同时要用另一只手来取下或重新夹上软管夹6,由于软管5比较柔软且有一定弹性,其位置不能固定,而且离位消毒的生物反应器的连接管道基本都是用软管,围绕在生物反应器周围会对操作造成一些困扰,因此只有一只手进行操作时会很不方便。更重要的是软管5的末端始终暴露在大气中,虽然经过酒精棉擦拭,但不能完全保证其无菌,如果取样时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取样管倒吸,从而造成染菌导致发酵失败。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以使其具有安全可靠、便于操作以及保证无菌等优点。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6]一种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通气管和与生物反应器相固定的柱形壳体;柱形壳体为中空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壳体,在壳体内设有螺套,所述的螺套将壳体分割出上端封闭腔体和下端开放腔体;在螺套上设有中心孔连通壳体的上下两个腔体;所述的取样管穿过壳体的封闭顶端和螺套的中心孔向下延伸;所述的通气管穿过壳体的封闭顶端与壳体的上端封闭腔体相通。所述的螺套通过沉孔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螺套通过0型密封圈与壳体密封。在所述的螺套底端设有用于连接取样容器的内螺纹,取样容器与螺套通过垫圈密封。所述的壳体通过连接板与生物反应器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螺套为聚四氟乙烯螺套。所述的螺套与壳体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卡槽进行相互定位。所述的壳体的下口内径大于上口内径,在其内径发生变化处形成卡槽,相配合使用的螺套的下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在其外径发生变化处也形成卡槽,螺套嵌入壳体内,两个卡槽相互卡紧形成定位。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取样装置连同取样瓶一起固定在生物反应器上,取样时不需握持取样瓶,操作方便。同时,取样口被取样装置和取样瓶一起包裹在内部,其与大气的连通要经过呼吸器,呼吸器具有过滤空气中杂菌的作用,因此取样口不会长时间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大大降低了染菌的风险,提高了发酵的安全性。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取样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取样装置具有的显著优点包括取样口和取样瓶被取样装置一起包裹,增强了取样的安全性,确保无菌,操作安全, 取样时不需握持取样瓶,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Λ frff. ο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取样装置;图2是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取样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在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罐体1上接有进气管2、排气管3和取样管4,取样管4通过软管5与取样装置的第二取样管10相通,在软管5上设有软管夹6。 取样装置包括第二取样管10、通气管11和柱形壳体8 ;壳体8为中空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壳体,在壳体8内部嵌合一个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螺套9,螺套9将壳体8分割出上端封闭腔体和下端开放腔体;在螺套9上设有中心孔连通壳体8的上下两个腔体;取样管穿过壳体8的封闭顶端和螺套9的中心孔向下延伸至取样瓶15的入口 ;通气管11穿过壳体8的封闭顶端与壳体8的上端封闭腔体相通。不锈钢的连接板7,一端为圆形,形成壳体8的端盖与壳体8的上端焊接,另一端可以通过螺栓直接与罐体1相连。壳体8的下口内径大于上口内径,在其内径发生变化处形成卡槽,相配合使用的螺套9的下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在其外径发生变化处也形成卡槽,螺套9嵌入壳体8内, 两个卡槽相互卡紧形成定位,此即螺套与壳体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卡槽进行相互定位。在壳体8的侧面有沉孔,在螺套9侧面对应沉孔的位置有螺孔,沉孔螺栓14穿过沉孔旋入螺孔,使螺套9与壳体8固定,防止发生转动移位。螺套9的上端外侧有凹槽,其内嵌入0型密封圈12,对壳体8和螺套9之间进行密封。螺套9的下端有内螺纹,内螺纹底部是垫圈 13,取样瓶15的螺纹口旋入内螺纹,取样瓶15 口端面与垫圈13相抵形成端面密封。使用时,将装配好的取样装置通过连接板7固定在罐体1的罐盖上,用一段软管5 连接第二取样管10和取样管4,通气管11的管口用一小段软管连接一个呼吸器。罐体1投入配置好的培养基后连同上述装置一起放入高压灭菌锅内消毒,消毒结束经过冷却后一起取出,立即将一个消过毒的取样瓶旋入内螺纹,旋紧,第二取样管10的端口恰好伸入取样瓶瓶口内。取一个软管夹6夹紧取样管4和第二取样管10之间的软管5。取样时,取下软管夹6,用一个软管夹6夹住排气口 3的软管以阻止排气,此时罐体1内压力升高,压迫发酵液自取样管排出流进取样瓶15内,当取得一定量的样品后取下排气口软管上的软管夹6 恢复排气,发酵液不再被压出,用一个软管夹6重新夹紧取样管4和第二取样管10之间软管5,完成一次取样。将已经盛有样品的取样瓶旋下,接着将一个消过毒的空取样瓶旋入内螺纹,旋紧,等待下一次取样。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取样装置连同取样瓶一起固定在生物反应器上,取样时不需握持取样瓶,操作方便。同时,取样口被取样装置和取样瓶一起包裹在内部,其与大气的连通要经过呼吸器,呼吸器具有过滤空气中杂菌的作用,因此取样口不会长时间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大大降低了染菌的风险,提高了发酵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管(10)、通气管(11) 和与生物反应器(1)相固定的柱形壳体(8);柱形壳体(8)为中空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壳体,在壳体(8)内设有螺套(9),所述的螺套(9)将壳体(8)分割出上端封闭腔体和下端开放腔体;在螺套(9)上设有中心孔连通壳体(8)的上下两个腔体;所述的取样管(10)穿过壳体(8)的封闭顶端和螺套(9)的中心孔向下延伸;所述的通气管穿过壳体(8)的封闭顶端与壳体(8)的上端封闭腔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套 (9)通过沉孔螺栓(14)与壳体(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套 (9)通过0型密封圈(12)与壳体(8)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螺套(9)底端设有用于连接取样容器的内螺纹,取样容器与螺套(9)通过垫圈(13)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8)通过连接板(7)与生物反应器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套(9)为聚四氟乙烯螺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套 (9)与壳体(8)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卡槽(15)进行相互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8)的下口内径大于上口内径,在其内径发生变化处形成卡槽,相配合使用的螺套(9)的下端外径大于上端外径,在其外径发生变化处也形成卡槽,螺套(9)嵌入壳体(8)内,两个卡槽相互卡紧形成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位消毒生物反应器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通气管和与生物反应器相固定的柱形壳体;柱形壳体为中空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壳体,在壳体内设有螺套,所述的螺套将壳体分割出上端封闭腔体和下端开放腔体;在螺套上设有中心孔连通壳体的上下两个腔体;所述的取样管穿过壳体的封闭顶端和螺套的中心孔向下延伸;所述的通气管穿过壳体的封闭顶端与壳体的上端封闭腔体相通。与现有技术中的取样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取样装置具有的显著优点包括取样口和取样瓶被取样装置一起包裹,增强了取样的安全性,确保无菌,操作安全,取样时不需握持取样瓶,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C12M1/26GK202279822SQ2011204216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柯明, 石建伟, 章金元 申请人:江苏海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镇江东方生物工程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