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08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产茶国,茶叶加工机械早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福州成立机械造茶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企业;1936年,福建省高级农艺师张天福在福安社口建立茶叶改良场,从日本引进全套红茶加工机械,同时自行设计918型木质揉捻机并在茶区推广。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研制成功了茶叶电动揉捻机,包括机架、揉桶、揉盘、动力装置,揉盘设于揉桶底部,从动拐臂安装于机架上与揉桶框架相连接,动力传动装置与揉桶杠架相连接,当输送动力后,实现了揉桶与揉盘相对圆形轨迹运动,达到了对茶叶进行揉捻的目的;其中,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拐臂、动力轴、开关、减速器、电机,动力拐臂的一端与揉桶框架相连接、另一端与动力轴上端相固定连接,动力轴下部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与电机相连接,电机与开关相连接,茶叶揉捻完成后,往往需对揉盘上的余料进行清扫,此时要通过人工对揉桶进行移位,但因动力轴与减速器、电机相连接,由于它们阻尼的存在,对揉桶的移位需要有很大力气方可实现,甚至无法移位揉桶,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低了劳动效率。中国专利CN201690987U公开的一种茶叶揉捻机,采用吹气装置,达到对揉捻盘中的余料进行清扫,因采用吹气的方式,要达到对余料进行清扫的目的,应配套空气压缩机,方可实现,这样增加了茶农的投资,不利于推广。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揉桶移位、以实现对揉盘上余料进行清扫、投资少的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包括动力拐臂、动力轴、开关、减速器、电机,动力拐臂的一端与揉桶框架相连接,动力轴下部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与电机相连接,电机与开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的动力拐臂的另一端设为倒U字形,离合器设于动力拐臂的倒U字口内,其外圈与之相固定连接,其内圈与动力轴相固定连接。[0005]所述的离合器包括内圈、外圈,内圈正向转动时,可带动外圈正向转动,外圈正向转动时,则不会带动内圈转动。[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因在动力拐臂的另一端设有离合器,因此当操作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电机不工作,此时只要轻轻地正向推揉桶框架,即可实现揉桶移位,实现了对揉盘上余料进行清扫;可轻推揉桶框架,实施揉桶移位,这是由于离合器的外圈正向转动时,不会带动内圈转动,也就解决了由于减速器、电机所带来的阻尼;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即可实现茶农投资少的的目的,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包括动力拐臂1、动力轴3、离合器5、减速器7、电机9、开关10,动力轴3下部减速器7相连接,减速器7通过传动带8与电机9相连接,电机9与开关10相连接;离合器5包括内圈、外圈,内圈正向转动时,可带动外圈正向转动,外圈正向转动时,则不会带动内圈转动;动力拐臂I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揉桶框架11相连接,另一端设为倒U字形;离合器5设于动力拐臂I的倒U字口内,其外圈通过键2A与之相固定连接,其内圈通过键2B与动力轴3相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动力拐臂I在运行中更加平稳,还可以增设有轴承4,为了保证轴承4不会脱落设有轴承盖6。
权利要求1.一种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包括动力拐臂、动力轴、开关、减速器、电机,动力拐臂的一端与揉桶框架相连接,动力轴下部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与电机相连接,电机与开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的动力拐臂的另一端设为倒U字形,离合器设于动力拐臂的倒U字口内,其外圈与之相固定连接,其内圈与动力轴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包括内圈、外圈,内圈正向转动时,可带动 外圈正向转动,外圈正向转动时,则不会带动内圈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揉捻机揉桶移位装置,包括动力拐臂、动力轴、开关、减速器、电机,动力拐臂的一端与揉桶框架相连接,动力轴下部与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与电机相连接,电机与开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的动力拐臂的另一端设为倒U字型,离合器设于动力拐臂的倒U字口内,其外圈与之相固定连接,其内圈与动力轴相固定连接。因设置了离合器,当操作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只要轻轻地正向推揉桶框架,即可实现揉桶移位,实现了对揉盘上余料进行清扫,可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文档编号A23F3/12GK203072831SQ20132007857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0日
发明者杨承墩 申请人:福建省大田县闽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