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13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其原料配方由银耳(含通江银耳)和配料组成,所述配料为绿茶、红茶、灵芝、菊花、茉莉花中的一种或多种,它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精选、清洗、干燥、烘焙、粉碎、配料、成型、验检、包装、验检、成品。本发明突破了传统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制备工艺、饮用方法,提高了银耳茶的产品质量、饮用功能、并且产品使用方便,适宜于市场推广和推动银耳精深加工产业化的发展。
【专利说明】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食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银耳(含通江银耳),也叫白木耳、雪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它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身的补药。历代皇家贵族都将银耳看做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银耳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用银耳制得的系列银耳茶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改善睡眠、养颜美容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阴虚咳嗽、睡眠不足、身体虚弱等,老幼皆宜。传统的银耳茶加工一般采用粗加工工艺,即将银耳及配料加在一起,做成茶包泡饮,工艺简单,保质期短,饮用不便等,不适宜于产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使人们在确保饮茶习性的同时,又能轻松打到滋阴补肾强精、嫩肤美容抑癌的目的,该产品使用方便,适宜于市场推广和推动银耳精深加工产业化的发展。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所述原料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银耳509Γ80%,配料509Γ20%。
[0005]所述配料为绿茶、红茶、灵芝、菊花或茉莉花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6]一种银耳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精选、清洗、干燥、烘焙、粉碎、配料、成型、验检、包装、验检、成品,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O原料精选:精选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银耳(含通江银耳)及配料,并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标准分另要达到和超过该原料的最高质量标准;
(2)清洗:用清水将银耳及配料漂洗干净、脱水、烘焙干燥(烘焙的温度约在4(Γ60度左右,烘焙干燥时间根据所用烘焙干燥设备而定,微波设备烘焙干燥时间约在2(Γ60分钟,普通烘焙干燥设备需时间约4飞个小时),粉碎至20(Γ800目的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南北方饮茶习惯,按品种、按比例分别加入绿茶、红茶、灵芝、菊花、茉莉花粉等,分别形成产品:银耳绿茶,银耳红茶,银耳灵芝茶,银耳茉莉花茶等;
(4)利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并利用微波设备进行灭菌,其灭菌方式及时间参照干制食品技术规程执行;
(5)检验、包装;
(6)检验、出厂。
[000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银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多糖体、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铁、磷、钙、镁、硫等微量元素,同时又含12种人体需要而又可以在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入人肺、脾、胃、肾、大肠,有滋阴补肾强精、润肺生津止咳、清热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抑癌等功效。
[0008]2.本发明打破了传统银耳食用方式,紧跟时代潮流,紧贴民众需求,立足养身保健,方便实用,为不同人群在确保饮茶习性的同时,又能轻松滋阴补肾强精、嫩肤美容抑癌,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所述原料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银耳509Γ80%,配料509^20%。
[0010]所述配料为绿茶、红茶、灵芝、菊花或茉莉花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一种银耳茶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精选、清洗、干燥、烘焙、粉碎、配料、成型、验检、包装、验检、成品,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精选:精选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银耳(含通江银耳)及配料,并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标准分另要达到和超过该原料的最高质量标准;
(2)清洗:用清水将银耳及配料漂洗干净、脱水、烘焙干燥(烘焙的温度约在4(Γ60度左右,烘焙干燥时间根据所用烘焙干燥设备而定,微波设备烘焙干燥时间约在2(Γ60分钟,普通烘焙干燥设备需时间约4飞个小时),粉碎至20(Γ800目的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南北方饮茶习惯,按比例加入绿茶;
(4)利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并利用微波设备进行灭菌,其灭菌方式及时间参照干制食品技术规程执行;
(5)检验、包装;
(6)检验、出厂。
[0012]实施例一:
主要由银耳(含通江银耳)、绿茶配方组成,形成产品为“银耳绿茶”,形状为颗粒,其原料所占比例为:银耳50%?80%,绿茶50%?20%。
[0013]其制备步骤为:
I)原料精选:精选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银耳(含通江银耳)及配料,并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标准分另要达到和超过该原料的最高质量标准;
(2)清洗:用清水将银耳及配料漂洗干净、脱水、烘焙干燥(烘焙的温度约在4(Γ60度左右,烘焙干燥时间根据所用烘焙干燥设备而定,微波设备烘焙干燥时间约在2(Γ60分钟,普通烘焙干燥设备需时间约4飞个小时),粉碎至20(Γ800目的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南北方饮茶习惯,按品种、按比例分别加入绿茶、红茶、灵芝、菊花、茉莉花粉等,分别形成产品:银耳绿茶,银耳红茶,银耳灵芝茶,银耳茉莉花茶等;
(4)利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并利用微波设备进行灭菌,其灭菌方式及时间参照干制食品技术规程执行;
(5)检验、包装;
(6)检验、出厂。
[0014]实施例二:
主要由银耳(含通江银耳)、红茶配方组成,形成产品为“银耳红茶”,形状为颗粒,其原料所占比例为:银耳50%?80%,红茶50%?20%。
[0015]其制备步骤为:
I)原料精选:精选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银耳(含通江银耳)及配料,并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标准分另要达到和超过该原料的最高质量标准;
(2)清洗:用清水将银耳及配料漂洗干净、脱水、烘焙干燥(烘焙的温度约在4(Γ60度左右,烘焙干燥时间根据所用烘焙干燥设备而定,微波设备烘焙干燥时间约在2(Γ60分钟,普通烘焙干燥设备需时间约4飞个小时),粉碎至20(Γ800目的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南北方饮茶习惯,按比例加入红茶;
(4)利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并利用微波设备进行灭菌,其灭菌方式及时间参照干制食品技术规程执行;
(5)检验、包装;
(6)检验、出厂。
[0016]实施例三:
主要由银耳(含通江银耳)、灵芝配方组成,形成产品为“银耳灵芝茶”,形状为颗粒,其原料所占比例为:银耳50%?80%,灵芝50%?20%。
[0017]其制备步骤为:
I)原料精选:精选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银耳(含通江银耳)及配料,并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标准分另要达到和超过该原料的最高质量标准;
(2)清洗:用清水将银耳及配料漂洗干净、脱水、烘焙干燥(烘焙的温度约在4(Γ60度左右,烘焙干燥时间根据所用烘焙干燥设备而定,微波设备烘焙干燥时间约在2(Γ60分钟,普通烘焙干燥设备需时间约4飞个小时),粉碎至20(Γ800目的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南北方饮茶习惯,按比例加入灵芝;
(4)利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并利用微波设备进行灭菌,其灭菌方式及时间参照干制食品技术规程执行;
(5)检验、包装;
(6)检验、出厂。
[0018]实施例四:
主要由银耳(含通江银耳)、菊花配方组成,形成产品为“银耳菊花茶”,形状为颗粒,其原料所占比例为:银耳50%?80%,菊花50%?20%。
[0019]其制备步骤为:
I)原料精选:精选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银耳(含通江银耳)及配料,并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标准分另要达到和超过该原料的最高质量标准;
(2)清洗:用清水将银耳及配料漂洗干净、脱水、烘焙干燥(烘焙的温度约在4(Γ60度左右,烘焙干燥时间根据所用烘焙干燥设备而定,微波设备烘焙干燥时间约在2(Γ60分钟,普通烘焙干燥设备需时间约4飞个小时),粉碎至20(Γ800目的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南北方饮茶习惯,按比例加入菊花(杭菊或山菊);
(4)利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并利用微波设备进行灭菌,其灭菌方式及时间参照干制食品技术规程执行;
(5)检验、包装;
(6)检验、出厂。
[0020]实施例五:
主要由银耳(含通江银耳)、茉莉花配方组成,形成产品为“银耳茉莉花茶”,形状为颗粒,其原料所占比例为:银耳50%?80%,茉莉花50%?20%。
[0021]其制备步骤为:
I)原料精选:精选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银耳(含通江银耳)及配料,并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标准分另要达到和超过该原料的最高质量标准;
(2)清洗:用清水将银耳及配料漂洗干净、脱水、烘焙干燥(烘焙的温度约在4(Γ60度左右,烘焙干燥时间根据所用烘焙干燥设备而定,微波设备烘焙干燥时间约在2(Γ60分钟,普通烘焙干燥设备需时间约4飞个小时),粉碎至20(Γ800目的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南北方饮茶习惯,按比例加入茉莉花;
(4)利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并利用微波设备进行灭菌,其灭菌方式及时间参照干制食品技术规程执行;
(5)检验、包装;
(6)检验、出厂。
[0022]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涉及的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特别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发明乏味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银耳50%?80%,配料 5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耳茶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为绿茶、红茶、灵芝、菊花或茉莉花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银耳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精选、清洗、干燥、烘焙、粉碎、配料、成型、验检、包装、验检、成品,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O原料精选:精选优质银耳及配料,并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其标准分另要达到和超过该原料的最高质量标准; (2)清洗:用清水将银耳及配料漂洗干净、脱水、烘焙干燥(烘焙的温度约在4(Γ60度左右,烘焙干燥时间根据所用烘焙干燥设备而定,微波设备烘焙干燥时间约在2(Γ60分钟,普通烘焙干燥设备需时间约4飞个小时),粉碎至20(Γ800目的颗粒状或粉状; (3)根据南北方饮茶习惯,按品种、按比例分别加入绿茶、红茶、灵芝、菊花、茉莉花粉等; (4)利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并利用微波设备进行灭菌,其灭菌方式及时间参照干制食品技术规程执行; (5)检验、包装; (6)检验、出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银耳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优质银耳为无褐变、霉变及病虫害的银耳(含通江银耳)。
【文档编号】A23F3/34GK104171113SQ20141033550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宋叶雪 申请人:天津朝花夕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