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761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在饲料中代替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及配制方法。

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替代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及配制方法,属于动物营养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饲料产业的发展伴随着蛋白原料供应的步步紧缺,这一现象在饲料行业表现尤其突出。2013年,鱼粉、菜粕、棉粕等主要蛋白原料价格疯涨,有些甚至出现断货现象。尤其鱼粉供应紧张,逼迫行业寻找新蛋白源,于是,关于各种杂粕、微生物蛋白、藻类蛋白等替代鱼粉的应用研究成为饲料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究重点。

我国是一个蛋白原料进口大国,蛋白质分为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两大类。从本质上来讲,鱼类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就是对必需氨基酸的利用,这是因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鱼粉、肉骨粉以及血粉等含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由于这些蛋白所含的氨基酸与鱼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相似,所以,动物性蛋白是水产饲料的最佳原料。但植物蛋白毕竟是最大的蛋白源,只是所含的鱼类必需氨基酸较少,鱼类对其的消化吸收不如动物蛋白,这是水产饲料偏重动物蛋白的根本原因。现在,科学家已经通过酶解细化,把豆粕转化为寡肽蛋白,取得替代动物蛋白,减少对鱼粉依赖的良好效果。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用低廉而丰富的动植物蛋白源及单细胞蛋白源部分或完全代替鱼粉是可行的。所谓养殖业对鱼粉的“刚性需求”并非科学论断。在鱼粉价格飙升的今天,只有开发鱼粉替代之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可以在饲料中代替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添加本发明产品,基本可以达到鱼粉的效果,并在饲料的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饲料中代替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由下列组分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成:发酵豆粕:30~45%、玉米蛋白粉:15~30%、动物内脏20~30%、酵母水解物5~15%、赖氨酸1-5%、鱼腥香0.05%~0.15%、抗氧化剂0.05%、防霉剂0.05%。

本发明一种可以在饲料中代替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所需原料组分都可以在市场上购得。所述发酵豆粕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生物豆粕,生物活性小肽,大豆肽,目前已成为鱼粉最好的替代品。该产品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发酵菌种技术与中国传统的固体发酵技术相结合,以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接种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最大限度地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有效地降解大豆蛋白为优质小肽蛋白源,并可产生益生菌、寡肽、谷氨酸、乳酸、维生素、UGF(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具有提高适口性,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减少腹泻的功效。具有独特的发酵芳香味,诱食性极佳,改善饲料风味,增加动物食欲,长期使用养成嗜好,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降低料耗;发酵豆粕能提供天然的酸化剂-乳酸、醋酸,不必另行添加饲料酸化剂,降低饲料成本,并且无抗原和抗营养因子,解决动物的营养性腹泻。发酵豆粕还可以调理和激活细胞和机体的整体活性,促进动物肠道绒毛的发育,促进幼龄动物胃肠道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另外还高含量生物活性小肽蛋白,可以通过肠道粘膜直接吸收,转运速度快、吸收速率快、不易饱和;不存在与氨基酸吸收竞争,还能促进游离氨基酸的转运;小肽吸收耗能低,节省能量,提高蛋白利用率。发酵豆粕不仅补充大量活性益生菌,增强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或替代部分抗生素,具有营养和提高免疫力的双重作用。

所述玉米蛋白粉,是一种纯天然、高蛋白营养性原料,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籽粒经食品工业生产淀粉或酿酒工业提纯后的副产品,其蛋白质营养成分丰富,并具有特殊的味道和色泽,可用作饲料使用,与饲料工业常用的鱼粉、豆饼比较,资源优势明显,饲用价值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需进行再处理,可直接用作蛋白原料。由于作为饲料出售价格低廉,近些年,部分企业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从中提取玉米黄素和玉米朊,开发成功能性食品,附加值大大提高。玉米蛋白粉蛋白含量高,含氨基酸丰富,在豆饼、鱼粉短缺的饲料市场中可用来替代豆饼、鱼粉等蛋白饲料。玉米蛋白粉蛋白质营养成分丰富,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需进行再处理,可直接用作蛋白原料,是饲用价值较高的饲料原料。

所述动物内脏以动物屠宰下脚料和动物内脏为主要原料,经过筛选,高温消毒,二次灭菌精制而成。产品呈黄褐色,气味儿芳香,适口性好,部分或全部代替鱼粉和小杂饼,并且含有丰富的磷、钙及多种微量元素和其它未知因子,转化率高,易消化及吸收。二次灭菌处理后不含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即使在夏季也能保证安全使用。

所述酵母水解物是酵母细胞的水解产物。通过自溶或通过外加酶水解得到。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小肽、丰富的B族维生素、谷胱甘肽及核苷酸类物质。酵母水解物在饲料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前景。首先,酵母水解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可以作为氨基酸、多肽及B族维生素的补充剂;其次,酵母水解物中的核苷酸物质对动物尤其是幼年动物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研究表明,核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与修复、促进幼年动物肠道正常发育、抗氧化及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作用;另外,水解物中的肌苷酸和鸟苷酸可作为增鲜呈味剂,在促进动物采食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不少企业应用后反应,本产品可以有效的降低仔猪的死淘率,明显提高生长速度,现在各种动物上已经得到普遍运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饲料中代替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的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进行校称,领取相应的原料;

2、配方含量在每吨中低于10公斤的添加剂(包括:赖氨酸、鱼腥香、、流散剂、防霉剂、抗氧化剂等)加上部分载体,单独用鼓式搅拌机预混。一般稀释成10%的预混剂。

3、按照上述配方准确称取发酵豆粕、玉米蛋白粉、动物内脏、酵母水解物、赖氨酸、鱼腥香、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按照先大原料,后小原料的顺序,添加到混合机中,充分混合;

4、进行无尘化均质处理;

5、每一阶段物料投入顸混机,中间时间间隔约为一分钟,总混合时间为15-20分钟;

6、然后粉料进入包装工序包装,最后验收、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配制方法所用原料在市场均可购得,本方法简便易操作,适合规模化生产。

采用本发明配制方法配制的复合原料在饲料中代替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主要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采用发酵豆粕、酵母水解物油等多种优质原料进行合理配比,具有丰富的营养,可以作为氨基酸、多肽及B族维生素的补充剂,酵母水解物中的核苷酸物质对动物尤其是幼年动物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研究表明,核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与修复、促进幼年动物肠道正常发育、抗氧化及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作用;另外,水解物中的肌苷酸和鸟苷酸可作为增鲜呈味剂,在促进动物采食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不少 企业应用后反应,本产品可以有效的降低仔猪的死淘率,明显提高生长速度,现在各种动物上已经得到普遍运用。

2.本发明的复合原料小分子蛋白和小肽含量高,小肽(MW1000Dalton以下)含量占总蛋白的70%。研究表明蛋白质在消化道的降解产物大部分是以小肽被吸收,因而在日粮中添加本品可以提高蛋白消化吸收利用率达95%以上,大大促进氮以肽的形式吸收,提高饲料氮在体内沉积,小肽在肠道中容易和矿物元素结合成可溶性的螯合物而促进Ca、P、Cu、Zn、Fe、Mn、I、Se、Co等的吸收,促进动物生长。特别是饲养环境较差的猪场。

3.本发明中原料中含无抗原和抗营养因子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原有的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血素、大豆球蛋白、β-伴球蛋白、植酸等抗营养因子被充分净化,有利于维持肠道组织结构,促进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4.产品适口性较好,促进动物采食,增加动物日增重。由于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具有生物活性成份和利于利用的糖富含寡肽、维生素和其他一些未知促生长因子在肠道内或通过上皮黏膜完整吸收后,可以在体内发挥其自身的生物活性作用。本品还含有大量的易于溶解于消化液的糖类,能够迅速为动物体吸收利用,所含的双糖可快速进入TCA循环为机体提供能量

5.从成本考虑的话,其价格较低,而且产量高,弥补了市场上鱼粉价格昂贵、短缺的现象,并且安全,产品在乳仔猪饲料中使用,腹泻率降低50%以上,料肉比降低6%以上,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

因此,本发明一种可以在饲料中代替鱼粉的复合饲料原料是一种优质、高效、安全、无副作用。是最佳的完全替代普通普通鱼粉的纯绿色的产品。

附图是本发明配制方法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500kg的磅秤(原料计量),2.下料坑,3.过料筛,4.投料口脉冲除尘器,5.斗式提升机,6.振动筛,7.缓冲仓,8.添加剂小料口,9.叶带卧式螺旋混合机,10.成品仓,11.螺旋输送机,12.成品包装,13.封口缝纫机,14.100kg的磅秤(成品计量),15.出料口脉冲除尘器,16.螺带式锥形混合机,17.空气压缩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首先进行校称,领取相应的原料;

2、配方含量在每吨中低于10公斤的添加剂(包括:赖氨酸、鱼腥香、、流散剂、防霉剂、抗氧化剂等)加上部分载体,单独用螺带式锥形混合机预混。一般稀释成10%的预混剂,

3、按照上述配方准确称取发酵豆粕、玉米蛋白粉、动物内脏、酵母水解物、赖氨酸、鱼腥香、抗氧化剂、防霉剂等,稀释过的原料折算配方比例称取,按照先大原料,后小原料的顺序,添加到叶带卧式螺旋混合机中,充分混合;

4、进行无尘化均质处理;

5、每一阶段物料投入叶带卧式螺旋混合机,中间时间间隔约为一分钟,总混合时间为15-20分钟;

6、然后粉料进入包装工序包装,最后验收、入库。

上述实施例仅作为对本发明的解释,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发明。凡是采用与本发明等同或者等效变换所获得的技术之案都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