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烧鲅鱼罐头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9985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水产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烧鲅鱼罐头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鲅鱼也叫“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鲭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马鲛”、蓝点马鲛,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鲅鱼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因为是鲜活产品保质期较短,人们长期以来采用原始腌制或晒干工艺加工成干制品或腌制品,经济效益较差。针对鲅鱼目前在罐头加工上被利用的情况不多,进行加工方法的改进,以期保持上述鱼的营养、色泽和口感,满足人们的需求,提升经济效益且有效的解决鲅鱼不方便长期保存和运输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鲅鱼罐头的制作方法,解决鲅鱼在杀菌过程中肉质变硬,弹性及咀嚼性差的问题,使肉质保持固有的弹性和风味。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而成的鲅鱼罐头,具有红烧鱼的特有风味,汤汁较多,色泽深红,充分保留了鲅鱼的营养成分,鱼质细嫩,干香滋润,五香味浓,本发明工艺步骤设计合理,且有效的解决鲅鱼不方便长期保存和长时间运输的缺点。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红烧鲅鱼罐头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选取:选用鱼体完整,气味正常,肌肉有弹性,骨肉紧密连接,鲜度良好的冰鲜鱼或冰冻鱼,每条质量在0.5Kg以上的鲅鱼;b.解冻:以冷冻鲅鱼为原料时,需要进行解冻;c.原料处理:将上一步处理后的鲅鱼去除鱼头、鱼尾、翅以及内脏,充分洗去血水后切成2-3cm长的鱼块;d.腌制:每100Kg处理好的鱼块加精盐1Kg、白酒0.5Kg后腌制20-30min,备用;e.油炸:先将花生油加热至180-190℃,然后投入腌制好的鱼块炸5-8min,至鱼表面呈黄色即捞出沥油;f.汤汁配制:①香料水:大料粉300g,桂皮粉200g,花椒粉100g,姜粉300g,胡椒粉300g,茶多酚10g加清水熬煮3h后补足水至20Kg,②配汤:精盐14Kg,酱油20Kg,砂糖20Kg,味精0.5Kg和香料水20Kg加水加热至上述配料全部溶解后用清水补足180Kg,再煮沸后用三层纱布过滤即可供装罐用;装罐时汤汁温度不宜过低;g.装罐、排气、封口、杀菌:将油炸好的鲅鱼块与汤汁加入罐中,进行排气,然后通过自动封口机压罐封口;最后将鲅鱼罐头放入高压热水喷淋式杀菌锅内,当鲅鱼中心温度达到80℃时,进行排气10min,在115℃下杀菌20~30min,然后冷却至罐内温度40℃左右,即可。将冷却后的鲅鱼罐头在10~15℃温度下,静置24小时,检验合格,包装,得到所要的鲅鱼罐头产品。优选地,鲅鱼块腌制过程中,腌制温度控制在5~10℃低温条件下。油炸时,每次鱼块的投料量约为锅内油量的10%左右。鱼块投入后,待鱼块表面结皮、上浮时才可轻轻抖散翻动,以防止鱼块相互粘连和脱皮。鱼块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要及时去除,同时要经常补充新油,或者更换新油。优选地,装罐采用860型罐,每罐装入量为:鱼肉150g,汤汁106g或者采用玻璃罐,每罐装入量为:鱼肉340g,汤汁170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而成的鲅鱼罐头,具有红烧鱼的特有风味,汤汁较多,色泽深红,充分保留了鲅鱼的营养成分,鱼质细嫩,干香滋润,五香味浓,本发明工艺步骤设计合理,解决了鲅鱼在杀菌过程中肉质变硬,弹性及咀嚼性差的问题,使肉质保持固有的弹性和风味,且有效的解决鲅鱼不方便长期保存和长时间运输的缺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红烧鲅鱼罐头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选取:选用鱼体完整,气味正常,肌肉有弹性,骨肉紧密连接,鲜度良好的冰鲜鱼,每条质量在0.5Kg以上的鲅鱼;b.原料处理:将鲅鱼表面清洗干净后,用刀去除鱼头、鱼尾、翅以及内脏,充分洗去血水后,切成2-3cm长的鱼块;c.腌制:腌制温度控制在5~10℃低温条件下,每100Kg处理好的鱼块加精盐1Kg、白酒0.5Kg后腌制30min,备用;d.油炸:先将花生油加热至180-190℃,然后投入腌制好的鱼块炸5-8min,至鱼表面呈黄色即捞出沥油。油炸时,每次鱼块的投料量约为锅内油量的10%左右。鱼块投入后,待鱼块表面结皮、上浮时才可轻轻抖散翻动,以防止鱼块相互粘连和脱皮。鱼块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要及时去除,同时要经常补充新油,或者更换新油;e.汤汁配制:①香料水:大料粉300g,桂皮粉200g,花椒粉100g,姜粉300g,胡椒粉300g,茶多酚10g加清水熬煮3h后补足水至20Kg。②配汤:精盐14Kg,酱油20Kg,砂糖20Kg,味精0.5Kg和香料水20Kg加水加热至上述配料全部溶解后用清水补足180Kg,再煮沸后用三层纱布过滤即可供装罐用。装罐时汤汁温度不宜过低;f.装罐、排气、封口、杀菌:将油炸好的鲅鱼块与汤汁加入罐中,进行排气,装罐采用860型罐,每罐装入量为:鱼肉150g,汤汁106g或者采用玻璃罐,每罐装入量为:鱼肉340g,汤汁170g。然后通过自动封口机压罐封口;最后将鲅鱼罐头放入高压热水喷淋式杀菌锅内,当鲅鱼中心温度达到80℃时,进行排气10min,在115℃下杀菌20min,然后冷却至罐内温度40℃左右,即可。将冷却后的鲅鱼罐头在10~15℃温度下,静置24小时,检验合格,包装,得到所述的鲅鱼罐头产品。实施例2一种红烧鲅鱼罐头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选取:选用鱼体完整,气味正常,肌肉有弹性,骨肉紧密连接,鲜度良好的冰冻鱼,每条质量在0.5Kg以上的鲅鱼;b.解冻:以冷冻鲅鱼为原料,进行解冻时,放在清水中让其自然解冻,解冻过程中换2~3次清水;c.原料处理:解冻后的鲅鱼去除鱼头、鱼尾、翅以及内脏,充分洗去血水后切成2-3cm长的鱼块;d.腌制:腌制温度控制在5~10℃低温条件下,每100Kg处理好的鱼块加精盐1Kg、白酒0.5Kg后腌制20min,备用;e.油炸:先将花生油加热至180-190℃,然后投入腌制好的鱼块炸5-8min,至鱼表面呈黄色即捞出沥油。油炸时,每次鱼块的投料量约为锅内油量的10%左右。鱼块投入后,待鱼块表面结皮、上浮时才可轻轻抖散翻动,以防止鱼块相互粘连和脱皮。鱼块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要及时去除,同时要经常补充新油,或者更换新油;f.汤汁配制:①香料水:大料粉300g,桂皮粉200g,花椒粉100g,姜粉300g,胡椒粉300g,茶多酚10g加清水熬煮3h后补足水至20Kg。②配汤:精盐14Kg,酱油20Kg,砂糖20Kg,味精0.5Kg和香料水20Kg加水加热至上述配料全部溶解后用清水补足180Kg,再煮沸后用三层纱布过滤即可供装罐用。装罐时汤汁温度不宜过低;g.装罐、排气、封口、杀菌:将油炸好的鲅鱼块与汤汁加入罐中,进行排气,装罐采用玻璃罐,每罐装入量为:鱼肉340g,汤汁170g。然后通过自动封口机压罐封口;最后将鲅鱼罐头放入高压热水喷淋式杀菌锅内,当鲅鱼中心温度达到80℃时,进行排气10min,在115℃下杀菌30min,然后冷却至罐内温度40℃左右,即可。将冷却后的鲅鱼罐头在10~15℃温度下,静置24小时,检验合格,包装,得到所述的鲅鱼罐头产品。实施例3一种红烧鲅鱼罐头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选取:选用鱼体完整,气味正常,肌肉有弹性,骨肉紧密连接,鲜度良好的冰鲜鱼或冰冻鱼,每条质量在0.5Kg以上的鲅鱼;b.解冻:以冷冻鲅鱼为原料时,需要进行解冻;c.原料处理:解冻后的鲅鱼去除鱼头、鱼尾、翅以及内脏,充分洗去血水后切成2-3cm长的鱼块;d.腌制:腌制温度控制在5~10℃低温条件下,每100Kg处理好的鱼块加精盐1Kg、白酒0.5Kg后腌制25min,备用;e.油炸:先将花生油加热至180-190℃,然后投入腌制好的鱼块炸5-8min,至鱼表面呈黄色即捞出沥油。油炸时,每次鱼块的投料量约为锅内油量的10%左右。鱼块投入后,待鱼块表面结皮、上浮时才可轻轻抖散翻动,以防止鱼块相互粘连和脱皮。鱼块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要及时去除,同时要经常补充新油,或者更换新油。f.汤汁配制:①香料水:大料粉300g,桂皮粉200g,花椒粉100g,姜粉300g,胡椒粉300g,茶多酚10g加清水熬煮3h后补足水至20Kg。②配汤:精盐14Kg,酱油20Kg,砂糖20Kg,味精0.5Kg和香料水20Kg加水加热至上述配料全部溶解后用清水补足180Kg,再煮沸后用三层纱布过滤即可供装罐用。装罐时汤汁温度不宜过低;g.装罐、排气、封口、杀菌:将油炸好的鲅鱼块与汤汁加入罐中,进行排气,装罐采用860型罐,每罐装入量为:鱼肉150g,汤汁106g,然后通过自动封口机压罐封口;最后将鲅鱼罐头放入高压热水喷淋式杀菌锅内,当鲅鱼中心温度达到80℃时,进行排气10min,在115℃下杀菌25min,然后冷却至罐内温度40℃左右,即可。将冷却后的鲅鱼罐头在10~15℃温度下,静置24小时,检验合格,包装,得到所述的鲅鱼罐头产品。将上述实施例1至3制得的鲅鱼罐头,在室温条件下,留样检测其保质期和质量,测得的保质期为18个月。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