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糖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4957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糖奶生产工艺,属于乳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奶在营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乳制品是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等众多营养素的重要来源。乳糖是牛奶中特有的一种糖类,人类母乳中也含有乳糖。乳糖占牛奶总重量的4.2%-5%,是牛奶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人类在幼年时期可以消化乳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乳糖酶分泌水平逐渐降低,使许多人不再能很好地消化乳糖,从而导致腹泻、腹胀等症状,这种症状被称为乳糖不耐症。在中国,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型乳糖酶缺乏为主,成人发生率为80%~100%,学龄儿童发生率也较高,超过80%(摘自《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2月第28卷第12期《乳糖不耐受以及解决方法的研究动态》)。因此目前一些乳品企业随之推出了无乳糖牛奶,采用乳糖水解技术,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更易被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比如中国专利CN200810127180.4公开了一种无乳糖全脂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其首先通过纳滤除去部分乳糖,然后通过酶解技术将剩余的乳糖分解为单糖即半乳糖和葡萄糖。上述方法难以规模化实施况且得到的无乳糖全脂牛奶能够解决乳糖不耐受的问题,但其中还是含有单糖果糖,依然不能满足糖尿病患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糖奶生产工艺,其能够实现完全无糖的乳品的生产,满足部分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糖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生鲜乳预热升温至20-40℃;

第2步,通过净乳除去杂质;

第3步,通过离心机分离得到脱脂奶和脂肪;

第4步,将脱脂奶中的酪蛋白絮凝;

第5步,通过膜过滤浓缩截留酪蛋白而透过含有乳糖的滤液;将酪蛋白漂洗;

第6步,将酪蛋白与第3步得到的脂肪进行调配并均质;如果制备脱脂无糖奶则不需要进行调配;

第7步,膜过滤除菌。

进一步的,所述第3步中控制分离后的脂肪中乳糖含量≤0.1%,脱脂奶中脂肪含量≤0.1%。

进一步的,所述第4步中酪蛋白絮凝采用等电点法或者酶法絮凝。

进一步的,所述等电点法为将脱脂奶的pH调至4.5~5.0絮凝。

进一步的,所述第5步中采用的膜为孔径0.8~1.2μm、膜压力0.3~0.5Mpa的管式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5步中浓缩比为8-10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7步中采用的膜为孔径1.2~1.4μm、膜压力0.3~0.5Mpa的管式膜。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无糖奶的营养成分,所述生产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8步,喷粉得到无糖奶粉;

第9步,将第5步得到的滤液和洗水混合得到乳清水;

第10步,将乳清水通过超滤膜浓缩漂洗截留蛋白,收集滤液以及洗水得到含有乳糖及维生素的矿物质水;

第11步,将含有乳糖及维生素矿物质水通过纳滤膜浓缩截留乳糖,收集滤液得到含有维生素的矿物质水;

第12步,将第8步得到的无糖奶粉和第11步得到的含有维生素的矿物质水混合即得到无糖奶。

进一步的,所述第10步中的超滤膜的孔径为5-20k、膜压力为0.1~1.3Mpa;所述浓缩的浓缩比为4~6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11步中的纳滤膜的孔径为70-100D、膜压力为0.3~2 Mpa。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生产工艺得到的无糖奶中乳糖含量小于0.1%,既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食用;同时由于乳糖以及单糖的完全去除,也能够满足糖尿病等对糖含量要求更高的人群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实施例是制备全脂或者半脂无糖奶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生鲜乳预热升温至20℃;

第2步,通过净乳除去杂质;

第3步,通过离心机分离得到脱脂奶和脂肪;分离后的脂肪中乳糖含量≤0.1%,脱脂奶中脂肪含量≤0.1%;

第4步,将脱脂奶中的酪蛋白通过3%的盐酸调节pH至4.5~5.0,通过等电点法絮凝;

第5步,通过膜过滤浓缩截留酪蛋白而透过含有乳糖的滤液,膜采用孔径0.8~1.2μm、膜压力0.3~0.5Mpa的管式膜,浓缩比为8-10倍;然后将酪蛋白漂洗;

第6步,将酪蛋白与第3步得到的脂肪进行调配并均质,调配比例根据全脂、半脂的产品需求加入脂肪;

第7步,膜过滤除菌,膜采用孔径1.2μm、膜压力0.3Mpa的管式膜;

第8步,灌装。

实施例2

该实施例是制备脱脂无糖奶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生鲜乳预热升温至40℃;

第2步,通过净乳除去杂质;

第3步,通过离心机分离得到脱脂奶和脂肪;分离后的脂肪中乳糖含量≤0.1%,脱脂奶中脂肪含量≤0.1%;

第4步,将脱脂奶中的酪蛋白通过3%的盐酸调节pH至4.5~5.0,通过等电点法絮凝;

第5步,通过膜过滤浓缩截留酪蛋白而透过含有乳糖的滤液,膜采用孔径0.8 ~ 1.2μm、膜压力0.3Mpa的管式膜,浓缩比为8-10倍;然后将酪蛋白漂洗;

第6步,将酪蛋白均质;

第7步,膜过滤除菌,膜采用孔径1.4μm、膜压力0.5Mpa的管式膜;

第8步,灌装。

实施例3

该实施例是制备全脂或者半脂无糖奶的生产工艺,其首先生产无糖奶粉(第1-8步),然后生产生物活性水(第9-11步),最后二者混合得到无糖奶(第12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生鲜乳升温至20℃进行预热处理;

第2步,通过净乳除去杂质;

第3步,通过离心机分离得到脱脂奶和脂肪;分离后的脂肪中乳糖含量≤0.1%,脱脂奶中脂肪含量≤0.1%;

第4步,将脱脂奶中的酪蛋白通过3%的盐酸调节pH至4.5~5.0,通过等电点法絮凝;

第5步,通过膜过滤浓缩截留酪蛋白而透过含有乳糖的滤液,膜采用孔径0.8 ~ 1.2 μm、膜压力0.5Mpa的管式膜,浓缩比为8-10倍;然后将酪蛋白漂洗;

第6步,将酪蛋白与第3步得到的脂肪进行调配并均质,调配比例根据全脂、半脂的产品需求加入脂肪;

第7步,膜过滤除菌,膜采用孔径1.4μm、膜压力0.3Mpa的管式膜;

第8步,喷粉得到无糖奶粉;

第9步,将第5步得到的滤液和洗水混合得到乳清水;

第10步,将乳清水通过超滤膜浓缩漂洗截留蛋白(蛋白主要包括β-蛋白、α-蛋白,丙种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收集滤液以及漂洗水得到含有乳糖及维生素的矿物质水;超滤膜的孔径为5k、膜压力为0.1Mpa;浓缩比为4~6倍;

第11步,将含有乳糖及维生素矿物质水通过纳滤膜浓缩截留乳糖,收集滤液得到含有维生素的矿物质水,矿物质水中乳糖含量接近为0,不能够检出;纳滤膜的孔径为70D、膜压力为0.3Mpa;

第12步,将第8步得到的无糖奶粉和第11步得到的含有维生素的矿物质水混合即得到无糖奶。

实施例4

该实施例是制备物脱脂无糖奶的生产工艺,其首先生产无糖奶粉(第1-8步),然后生产生物活性水(第9-11步),最后二者混合得到无糖奶(第12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生鲜乳预热升温至40℃;

第2步,通过净乳除去杂质;

第3步,通过离心机分离得到脱脂奶和脂肪;分离后的脂肪中乳糖含量≤0.1%,脱脂奶中脂肪含量≤0.1%;

第4步,将脱脂奶中的酪蛋白通过3%的盐酸调节pH至4.5~5.0,通过等电点法絮凝;

第5步,通过膜过滤浓缩截留酪蛋白而透过含有乳糖的滤液,膜采用孔径0.8~1.2μm、膜压力0.3~0.5Mpa的管式膜,浓缩比为8-10倍;然后将酪蛋白漂洗;

第6步,将酪蛋白均质;

第7步,膜过滤除菌,膜采用孔径1.4μm、膜压力0.5Mpa的管式膜;

第8步,喷粉得到无糖奶粉;

第9步,将第5步得到的滤液和漂洗水混合得到乳清水;

第10步,将乳清水通过超滤膜浓缩漂洗截留蛋白(蛋白主要包括β-蛋白、α-蛋白,丙种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收集滤液以及漂洗水得到含有乳糖及维生素的矿物质水;超滤膜的孔径为20k、膜压力为0.3Mpa;浓缩比为4~6倍;

第11步,将含有乳糖及维生素矿物质水通过纳滤膜浓缩截留乳糖,收集滤液得到含有维生素的矿物质水,矿物质水中乳糖含量接近为0,不能够检出;纳滤膜的孔径为100D、膜压力为2 Mpa;

第12步,将第8步得到的无糖奶粉和第11步得到的含有维生素的矿物质水混合即得到无糖奶。

经过检测,实施例1-4制备无糖奶中乳糖含量均低于0.1%,并且不含有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成分;实施例3和4得到的无糖奶中还含有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成分,营养更加丰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