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菊花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776阅读:2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菊花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菊花茶是使用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菊花茶的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菊花茶的制备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菊花茶的制备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茶胚制备:茶胚制备采用一芽二叶或三叶的新鲜茶叶作为原料,具体制作过程如下:(1)杀青:将采摘回来的一芽二叶或三叶的新鲜茶叶放置到杀青机内,杀青机转速设定为20-25转/min,杀青机进口温度为200-220℃,中段温度为160-180℃,末端温度为115-135℃,杀青茶叶的温度为60-70℃,杀青时间为0.5-1.5min,当杀青机内的茶叶表面出现雾气且表面绿色颜色变深时,将茶叶下机后平摊开冷却;(2)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到揉捻机中,揉捻机转速为20-28转/min,揉捻时间为15-20min,揉捻时茶叶的成条率需达到80%以上,并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摊放散热,摊放厚度为4-5毫米,摊放散热时间为0.5-0.8h;(3)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自动烘干机中,烘干机内温度控制在80-100℃,采用快速进行烘干,烘干处理时间为8-105min,使茶叶含水量为6-8%。

步骤二:菊花胚制备:菊花胚制备采用11月中旬前后的新鲜菊花作为原料,具体制作过程如下:(1)菊花采摘:当菊花呈现管状花开放时进行采摘,采摘时将菊花连同花枝剪下,扎成小把,搭架风干;(2)菊花烘焙:对风干后的菊花剪取下花头,平铺摊放到烤房竹帘上进行烘焙,铺放厚度为3-4厘米,烘焙温度为50-60℃,烘焙过程中每隔5-8min翻动一次,烘焙时间为30-40min。

步骤三:茶胚菊花胚混合:将烘干后的茶胚和烘焙后的菊花胚进行混合堆放,堆放时,将菊花胚放入中部,茶胚围在菊花胚周围组成圆锥状茶堆,放置到阴凉处,堆放时间为20-30h。

步骤四:通花散热:扒开茶堆,进行平铺摊放,使得茶堆温度降至室温即可得到菊花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我国传统的茶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加入菊花胚的制备工艺,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制作出的菊花茶外观美观,条形匀整,汤色金黄清亮,清香可口,且具有清凉、降火气和润喉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一种菊花茶的制备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茶胚制备:茶胚制备采用一芽二叶或三叶的新鲜茶叶作为原料,具体制作过程如下:(1)杀青:将采摘回来的一芽二叶或三叶的新鲜茶叶放置到杀青机内,杀青机转速设定为20-25转/min,杀青机进口温度为200-220℃,中段温度为160-180℃,末端温度为115-135℃,杀青茶叶的温度为60-70℃,杀青时间为0.5-1.5min,当杀青机内的茶叶表面出现雾气且表面绿色颜色变深时,将茶叶下机后平摊开冷却;(2)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到揉捻机中,揉捻机转速为20-28转/min,揉捻时间为15-20min,揉捻时茶叶的成条率需达到80%以上,并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摊放散热,摊放厚度为4-5毫米,摊放散热时间为0.5-0.8h;(3)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自动烘干机中,烘干机内温度控制在80-100℃,采用快速进行烘干,烘干处理时间为8-105min,使茶叶含水量为6-8%。

步骤二:菊花胚制备:菊花胚制备采用11月中旬前后的新鲜菊花作为原料,具体制作过程如下:(1)菊花采摘:当菊花呈现管状花开放时进行采摘,采摘时将菊花连同花枝剪下,扎成小把,搭架风干;(2)菊花烘焙:对风干后的菊花剪取下花头,平铺摊放到烤房竹帘上进行烘焙,铺放厚度为3-4厘米,烘焙温度为50-60℃,烘焙过程中每隔5-8min翻动一次,烘焙时间为30-40min。

步骤三:茶胚菊花胚混合:将烘干后的茶胚和烘焙后的菊花胚进行混合堆放,堆放时,将菊花胚放入中部,茶胚围在菊花胚周围组成圆锥状茶堆,放置到阴凉处,堆放时间为20-30h。

步骤四:通花散热:扒开茶堆,进行平铺摊放,使得茶堆温度降至室温即可得到菊花茶。

本发明在我国传统的茶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加入菊花胚的制备工艺,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制作出的菊花茶外观美观,条形匀整,汤色金黄清亮,清香可口,且具有清凉、降火气和润喉等功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步骤实施例的限制,步骤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