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289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以乌饭果、米鱼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



背景技术:

乌饭果,又称沙莲子、米饭花、南蚀子、乌饭树,是一种美味的野果,除了食用外,还能入药,属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所结的果实,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树枝多刺,木质坚硬。为常绿植物树种。本品主含糖类、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味甘、酸,性温,具有强筋壮骨、益气固精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

米鱼,别称鳘鱼、敏子、敏鱼、鮸鱼、毛常鱼,形似鲈鱼,体色发暗,灰褐并带有紫绿色,腹部灰白。背鳍鳍棘上缘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余各鳍灰黑色。大米鱼体形为两侧扁平向后延长状,背、腹部浅弧形。大米鱼肉味鲜美,为海产经济鱼类之一,也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除鲜食外,肉是作鱼丸、敲鱼面的上等原料,全鱼还可制作罐头或加工成米鱼鲞;鱼鳔可制鱼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养血、补肾、润肺健脾和消炎作用;鱼鳞可制鳞胶;内脏、骨可制鱼粉、鱼油;耳石有清热去瘀、利尿的作用,大米鱼性甘、咸、平,有养血、止血、补肾固精、润肺健脾和消炎功效。

菜头肾,为爵床科菜头肾属植物菜头肾,别称土太子参、肉根马蓝,以根及茎、叶入药,全草夏秋可采,晒干,扎把。根以立秋后采为宜,剪取肉质根,去净细须,晒干,干后变黑色,鲜根随时可采。花期7-8月,果期9-11月。味微苦、性凉,有补肾养阴、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肾虎腰痛、虎火牙痛、疔疮疖肿等症状。

柳白皮,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皮或根皮,别称柳皮,多在冬、春季采收,趁鲜剥取树皮或根皮,除去粗皮,鲜用或晒干。树皮呈槽状或扭曲的卷筒状,或片状。外表面淡黄色,灰褐色,内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易纵向撕裂。体轻,不易折断,断面裂片状。气微,味微苦、涩,性寒,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骨痛、风肿瘙痒、疔疮、牙痛等症状。

风寒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的全草,别称临时救、过路黄、小过路黄、胡氏排草、对生黄花叶、小风寒、红头绳、黄花珠、九莲灯、大疮药、爬地黄黄,在栽种当年10-11月,可采收1次,以后第2、3年的5-6月和10-11月可采收2次,齐地面割下,择净杂草,晒或炕干。花期5-6月,果期7-10月。味微苦、性微温,有祛风散寒、化痰止咳、解毒利湿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咳嗽痰多、咽喉肿痛、黄疸、痈疽疔疮等症状。

鱼酱是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雷山县永乐区的传统调味品,又名永乐鱼酱或糟辣鱼酱。鱼酱是苗族传统烹调佳品。具有酸、甜、咸、香的风味,炒菜或煮火锅时放入适量鱼酱,菜肴会特别鲜美,口感独特,深受大众喜爱。以乌饭果、米鱼为主要原料,菜头肾、柳白皮、风寒草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营养保健型鱼酱,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乌饭果、米鱼为原料,同时添加菜头肾、柳白皮、风寒草开发出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鱼酱的一项空白。

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乌饭果预处理:选取表皮完整,无腐烂的乌饭果,洗净,倒入不锈钢夹层锅中,加入适量95-100℃的热牛奶,预煮1-2分钟,取出沥干体表水,放入烘干机中烘干,至水分降至20%以下,后放入装有80-120目网筛的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制得乌饭果粉;

B.米鱼预处理:将洗净的米鱼块,放入鱼肉分离机中去除鱼皮和鱼骨,挑除鱼刺,放入调味机,加入米鱼重30-40%的鸡蛋液、20-30%的乌饭果粉、3-5%的食用盐、5-7%料酒和4-6%的生抽,搅拌均匀,调味腌制30-40分钟;

C.酱汁预处理:取适量的辣椒酱、辣椒酱重30-40%的黄豆酱、5-10%的甜面酱放入不锈钢锅中,加入酱重1-3倍的水,边加热边搅拌,时间为3-5分钟,制成酱汁;

D.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菜头肾、柳白皮、风寒草,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16倍的水,浸泡30-40分钟,再煎煮30-50分钟,部分药材用80-120目的网筛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汁,部分药材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E.蒸米鱼:将腌制好的米鱼放入蒸锅夹层中,在蒸锅下放入米鱼重10-16倍的中药汁、1-2%的茴香、2-3%白芷与1-3%薄荷叶,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至米鱼7-8成熟,取出成熟的米鱼,放入打浆机中打浆,制成米鱼泥;

F.熬煮:向不锈钢锅内加入植物油8-10重量份,加热至100-120℃,放入葱末1-2重量份、蒜末2-3重量份、米鱼泥60-70重量份,翻炒5-10分钟,加入酱汁40-50重量份、老抽1-3重量份,大火烧开,再加入乌饭果粉15-20重量份、中药泥1-3重量份,搅拌均匀,小火熬煮30-60分钟,翻炒至汁水收干即可;

G.罐装:待熬煮的鱼酱冷却,称重装罐,然后密封,后放入灭菌设备中进行灭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贮于阴凉避光处常温保存。

本发明所述步骤D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菜头肾35-40%、柳白皮30-40%、风寒草20-35%;部分药材是将药材连同煎煮液一起按重量平均分成2部分。

本发明所述步骤G罐装量为罐内容积的90-95%。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乌饭果,强筋壮骨、益气固精;米鱼,补肾固精、润肺健脾;菜头肾,补肾养阴、清热解毒;柳白皮,祛风利湿、消肿止痛;风寒草,化痰止咳、解毒利湿,利用以上五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肾的封藏,以达祛风除湿、强健腰膝的功效。

本发明以乌饭果、米鱼为原料,同时添加菜头肾、柳白皮、风寒草开发出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其充分利用乌饭果、米鱼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祛风除湿、强健腰膝的功效,成品酱香浓郁,色泽鲜亮,味道鲜美,保健功能突出,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由风湿导致四肢无力、腰膝酸痛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可以批量进行生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乌饭果预处理:选取表皮完整,无腐烂的乌饭果,洗净,倒入不锈钢夹层锅中,加入适量95℃的热牛奶,预煮3分钟,取出沥干体表水,放入烘干机中烘干,至水分降至20%以下,后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制得乌饭果粉;

B.米鱼预处理:将洗净的米鱼块,放入鱼肉分离机中去除鱼皮和鱼骨,挑除鱼刺,放入调味机,加入米鱼重30%的鸡蛋液、20%的乌饭果粉、3%的食用盐、5%料酒和4%的生抽,搅拌均匀,调味腌制30分钟;

C.酱汁预处理:取适量的辣椒酱、辣椒酱重30%的黄豆酱、5%的甜面酱放入不锈钢锅中,加入酱重1倍的水,边加热边搅拌,时间为3分钟,制成酱汁;

D.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菜头肾40%、柳白皮35%、风寒草25%,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倍的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部分药材用80目的网筛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汁,部分药材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E.蒸米鱼:将腌制好的米鱼放入蒸锅夹层中,在蒸锅下放入米鱼重10倍的中药汁、1%的茴香、2%白芷与1%薄荷叶,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至米鱼7成熟,取出成熟的米鱼,放入打浆机中打浆,制成米鱼泥;

F.熬煮:向不锈钢锅内加入植物油8千克,加热至100℃,放入葱末1千克、蒜末2千克、米鱼泥60千克,翻炒5-10分钟,加入酱汁40千克、老抽1千克,大火烧开,再加入乌饭果粉15千克、中药泥1千克,搅拌均匀,小火熬煮30分钟,翻炒至汁水收干即可;

G.罐装:待熬煮的鱼酱冷却,称重装罐,然后密封,后放入灭菌设备中进行灭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贮于阴凉避光处常温保存。

本发明的实施例1经18位由风湿导致四肢无力、腰膝酸痛的人群,每日服用15克,连续服用15天之后,症状明显改善者12位,有效率为66.67%;每日服用20克,连续服用30天之后,症状明显改善者14位,有效率为77.78%。

实施例2,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乌饭果预处理:选取表皮完整,无腐烂的乌饭果,洗净,倒入不锈钢夹层锅中,加入适量98℃的热牛奶,预煮4分钟,取出沥干体表水,放入烘干机中烘干,至水分降至20%以下,后放入装有100目网筛的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制得乌饭果粉;

B.米鱼预处理:将洗净的米鱼块,放入鱼肉分离机中去除鱼皮和鱼骨,挑除鱼刺,放入调味机,加入米鱼重35%的鸡蛋液、25%的乌饭果粉、4%的食用盐、6%料酒和5%的生抽,搅拌均匀,调味腌制35分钟;

C.酱汁预处理:取适量的辣椒酱、辣椒酱重35%的黄豆酱、7%的甜面酱放入不锈钢锅中,加入酱重2倍的水,边加热边搅拌,时间为4分钟,制成酱汁;

D.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菜头肾25%、柳白皮17%、风寒草13%、黑心姜28%、东风草17%,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4倍的水,浸泡35分钟,再煎煮40分钟,部分药材用100目的网筛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汁,部分药材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E.蒸米鱼:将腌制好的米鱼放入蒸锅夹层中,在蒸锅下放入米鱼重13倍的中药汁、1%的茴香、3%白芷与2%薄荷叶,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至米鱼7成熟,取出成熟的米鱼,放入打浆机中打浆,制成米鱼泥;

F.熬煮:向不锈钢锅内加入植物油9千克,加热至110℃,放入葱末1.5千克、蒜末2.5千克、米鱼泥65千克,翻炒8分钟,加入酱汁45千克、老抽2千克,大火烧开,再加入乌饭果粉18千克、中药泥2千克,搅拌均匀,小火熬煮45分钟,翻炒至汁水收干即可;

G.罐装:待熬煮的鱼酱冷却,称重装罐,然后密封,后放入灭菌设备中进行灭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贮于阴凉避光处常温保存。

黑心姜,为姜科植物黑心姜的根茎,别称蓝姜,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根茎粗大,近似姜状,有环纹,断面呈黑绿色,有多数须根。味辛、性温,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胸腹胀痛、产后腰痛、头风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东风草,为菊科植物东风草的全草,别称九里明、九里光、千里光、毛千里光、黄花地胆草、大头艾纳香,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茎表面浅棕色,近无毛。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尖,基部楔形或圆形,浅棕褐色,上面粗糙,无毛,下面被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具小齿,网脉极明显,被柔毛。有的残留有头状花序。气微、味微苦、性凉,有清热明目、祛风止痒、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风疹、疥疮等症状。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乌饭果,强筋壮骨、益气固精;米鱼,补肾固精、润肺健脾;菜头肾,补肾养阴、清热解毒;柳白皮,祛风利湿、消肿止痛;风寒草,化痰止咳、解毒利湿;黑心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东风草,清热明目、祛风止痒,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肝的升发,促进肾的封藏,以达祛风除湿、强健腰膝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22位由风湿导致四肢无力、腰膝酸痛的人群,每日服用15克,连续服用15天之后,症状明显改善者16位,有效率为72.73%;每日服用20克,连续服用30天之后,症状明显改善者18位,有效率为81.82%。

实施例3,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乌饭果预处理:选取表皮完整,无腐烂的乌饭果,洗净,倒入不锈钢夹层锅中,加入适量100℃的热牛奶,预煮5分钟,取出沥干体表水,放入烘干机中烘干,至水分降至20%以下,后放入装有120目网筛的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制得乌饭果粉;

B.米鱼预处理:将洗净的米鱼块,放入鱼肉分离机中去除鱼皮和鱼骨,挑除鱼刺,放入调味机,加入米鱼重40%的鸡蛋液、30%的乌饭果粉、5%的食用盐、7%料酒和6%的生抽,搅拌均匀,调味腌制40分钟;

C.酱汁预处理:取适量的辣椒酱、辣椒酱重40%的黄豆酱、10%的甜面酱放入不锈钢锅中,加入酱重3倍的水,边加热边搅拌,时间为5分钟,制成酱汁;

D.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菜头肾22%、柳白皮18%、风寒草10%、黑心姜18%、东风草7%、红瑞木果17%、草果8%,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6倍的水,浸泡40分钟,再煎煮50分钟,部分药材用120目的网筛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汁,部分药材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E.蒸米鱼:将腌制好的米鱼放入蒸锅夹层中,在蒸锅下放入米鱼重16倍的中药汁、2%的茴香、3%白芷与3%薄荷叶,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至米鱼8成熟,取出成熟的米鱼,放入打浆机中打浆,制成米鱼泥;

F.熬煮:向不锈钢锅内加入植物油10千克,加热至120℃,放入葱末2千克、蒜末3千克、米鱼泥70千克,翻炒10分钟,加入酱汁50千克、老抽3千克,大火烧开,再加入乌饭果粉20千克、中药泥3千克,搅拌均匀,小火熬煮60分钟,翻炒至汁水收干即可;

G.罐装:待熬煮的鱼酱冷却,称重装罐,然后密封,后放入灭菌设备中进行灭菌;

H.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一种乌饭果风味米鱼酱贮于阴凉避光处常温保存。

红瑞木果,为山茱萸科植物红瑞木的果实,核果斜卵圆形,花柱宿存,成熟时白色东稍带蓝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侧有脉纹3条,花期6-7月,果期8-10月。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味酸、涩,性平,有滋肾强壮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体弱赢瘦等症状。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草果仁、草果子,全株有辛香气,地下部分略似生姜。蒴果密生,熟时红色,干后褐色,不开裂,长圆形或长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9-12月。草果性味辛,性温,入脾经、胃经,具有燥湿除寒、健脾开胃、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疟疾、脘腹冷痛等症。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乌饭果,强筋壮骨、益气固精;米鱼,补肾固精、润肺健脾;菜头肾,补肾养阴、清热解毒;柳白皮,祛风利湿、消肿止痛;风寒草,化痰止咳、解毒利湿;黑心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东风草,清热明目、祛风止痒;红瑞木果,滋肾强壮;草果,燥湿除寒、健脾开胃、利水消肿,利用以上九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肝的升发,促进肾的封藏,以达祛风除湿、强健腰膝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5位由风湿导致四肢无力、腰膝酸痛的人群,每日服用15克,连续服用15天之后,症状明显改善者21位,有效率为84%;每日服用20克,连续服用30天之后,症状明显改善者23位,有效率为92%。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