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木耳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3311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木耳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黑木耳膳食纤维进行改性的方法。(二)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通常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一部分不能被消化的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其他植物缔合物。根据DF溶解特性可将其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dietaryfiber,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dietaryfiber,IDF),SDF主要包括葡聚糖、抗性糊精、羧甲基纤维素、植物胶体等,IDF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虽然DF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大量研究表明,摄入足够量的DF对于平衡人体营养,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防治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着重要作用,因而DF被列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目前研究表明,IDF和SDF在人体内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某种DF的生理功能与二者的比例有很大联系。膳食中DF的数量很重要,但其质量更为重要,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高品质DF,才能更有效地预防上述疾病的侵害。有学者认为,高品质DF中SDF的含量应该在10%以上,否则只能称为填充型DF,然而很多植物DF包括食用菌DF中的SDF含量很少,无法达到膳食平衡,且其口感较为粗糙,某些特性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一般方法制备的DF中IDF比例很高,因此DF改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DF中SDF的比例。通过改性处理,促使某些DF的大分子组分连接键断裂,转变为小分子,使部分IDF转变为SDF;还可改变DF致密网状结构为松散网状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结合水性和膨胀力,更好地发挥DF的生理功能。目前,关于食用菌DF的改性研究较少,可以借鉴其他DF改性方面的研究,为食用菌DF改性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目前已应用的DF改性方法有:物理方法(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挤压蒸煮技术、瞬时高压技术、纳米技术等)、化学方法(酸法、碱法)和生物技术方法(酶法、发酵法)。也有综合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同时进行改性处理,以获得高品质SDF。黑木耳是胶质真菌,其膳食纤维是几种或几类多糖的混合体,按是否溶解于水,可分为水溶和水不溶多糖两部分。水溶性多糖包括β-葡聚糖、酸性多糖、甘露聚糖等,存在于细胞壁构造内和黑木耳细胞中;水不溶多糖包括几丁质、葡聚糖等,构成了黑木耳坚韧的细胞壁结构。同时,黑木耳是一种特殊的胶质体真菌,有别于一般常见的食用真菌(如:菇类),且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随着黑木耳吸水溶胀后,可溶性部分从组织中流出,增加了提取体系的粘度,给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制备过程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对于制备过程中需要利用酶催化作用的制备方法十分不利,高粘度不利于酶分子的流动性和扩散。黑木耳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胶质菌,具有润肺、清涤胃肠、减肥、利于体内有毒物质的及时清除和排出等功能,均与其丰富的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有关。针对黑木耳特殊的胶质体的特性,以及常规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对黑木耳DF改性的不利,本发明将对黑木耳膳食纤维进行超声结合酶法改性,以获得高品质的黑木耳膳食纤维,可实现黑木耳加工的新利用。(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黑木耳为原料,利用超声波结合纤维素酶处理工艺,对黑木耳膳食纤维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其水溶性总糖、结合水力及抗氧化性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木耳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所述的方法为:(1)取干燥黑木耳机械粉碎,过40~60目筛,得到黑木耳粗粉;(2)将步骤(1)所得黑木耳粗粉以料液质量比1:40~60(优选1:50)与去离子水混合,在70℃~80℃(优选80℃)下搅拌提取220~260min(优选240min),之后离心(2000~4000r/min,30min),弃去上清液,料渣用去离子水清洗,真空干燥,粉碎,过200~300目筛,得到黑木耳膳食纤维;(3)将步骤(2)所得黑木耳膳食纤维以料液质量比1:40~60(优选1:50)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先在40~60℃下超声处理5~20min,接着保温酶解240~280min,随后补加去离子水至料液质量比(黑木耳膳食纤维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0~120,再进行超声处理10~25min,之后冷冻干燥,得到改性的黑木耳膳食纤维;所述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000u/g,可常规商购获得;所述纤维素酶的质量用量为黑木耳膳食纤维质量的4.5%~6.75%;所述的超声处理在超声波破碎仪中进行,推荐超声波破碎仪的工作参数设置为:频率20~40kHz、功率4~8W。本发明以黑木耳为原料,采用优化的超声并特定条件结合酶的改性处理工艺,对黑木耳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发明的技术要点在于,超声并特定条件结合酶进行处理,可以使黑木耳膳食纤维中可溶性糖有效溶出,且活性基团充分暴露,有效提高其水合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等特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所制得产品为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热量,其中膳食纤维可溶性糖含量高,水合能力、抗氧化能力等性能优异。2.针对黑木耳胶质菌细胞壁质地坚韧的特点,超声可使物料受到空化作用及机械作用,膳食纤维物质分子间和分子内空间结构扩展变形,造成物料结构发生变化,形成疏松多孔的状态,有利于结合水力、抗氧化力等性能的改善。3.酶法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善黑木耳胶质菌坚韧的细胞壁,使膳食纤维高分子结构疏松,同时酶法处理制备的产品无异味、感官性状好。超声与酶法处理的时机至关重要,经超声结合酶,再酶法再超声的改性处理工艺,可使黑木耳DF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达12.679mg/g,对DPPH·清除率达92.32%、羟自由基清除率达68.74%,结合水力达26.56g/g。比传统的直接采用热水处理得到的DF分别提高了19.8倍、2.03倍、2.79倍、2.49倍;比先酶法再超声处理改性的DF分别提高了1.30倍、1.06倍、1.07倍、1.98倍;比先超声再酶法处理改性的DF分别提高了1.40倍、1.06倍、1.08倍、2.07倍;比超声、酶法同时处理改性的DF分别提高了1.45倍、1.06倍、1.09倍、2.29倍;比先超声、再超声结合酶法,再酶法处理改性的DF分别提高了1.24倍、1.03倍、1.06倍、1.38倍。该工艺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符合保健食品的生产要求。(四)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中黑木耳DF超声波改性的响应面图;图2:实施例1中黑木耳DF超声波改性前后的抗氧化指标与理化特性;图3:实施例1中黑木耳DF酶法改性的响应面图;图4:实施例1中黑木耳DF酶法改性前后的抗氧化指标与理化特性。(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1材料与试剂黑木耳(由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提供)。使用前,置于50℃烘箱烘干,粉碎,筛选目数为40~60目的样品,备用。苯酚、浓硫酸、DPPH、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纤维素酶(活力10000u/g),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实验仪器粉碎机、AL04型电子天平、HH-2型水浴锅、干燥箱、离心机、搅拌器、分光光度仪、超声波破碎仪3实验方法3.1黑木耳DF的制备黑木耳粉碎,过40~60目筛后,取40g黑木耳粗粉,加2000g去离子水混合,80℃条件下搅拌提取4小时,离心30min(4000r/min),上清液弃去,料渣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真空干燥、粉碎,过200~300目筛,得到黑木耳DF17.60g,备用。3.2黑木耳DF的改性工艺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黑木耳膳食纤维(DF)进行改性处理:(1)超声波法: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溶于去离子水,放入超声波破碎仪,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4~8W,以时间、料液比、改性温度为变量进行响应面优化。(2)纤维素酶法: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纤维素酶(浓度为0.9%),以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变量进行响应面优化。按纤维素酶法优化的最佳加酶量与酶解温度,将料液比1:50的黑木耳DF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8W条件下超声10min,再拿出放入水浴锅中继续酶解260min,然后将料液比补至1:110,再次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8W条件下超声20min。3.4黑木耳的理化性质测定(1)营养成分测定。水分:参照GB/T5009.3-2010;粗脂肪:参照GB/T674-2009;粗蛋白:参照GB/T15673-2009;灰分:参照GB/T5009.4-2010;总糖:苯酚-硫酸法;酶-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参照AOACOfficialMethod985.29/991.42。(2)DPPH·清除率测定。取样品2mL于试管中,加入0.1mMDPPH无水乙醇溶液2mL,漩涡振荡均匀,于室温下避光30min,于517nm处测定吸光度。其中,空白组:2mL水+2mLDPPH溶液;样品组:2mL样品+2mLDPPH;对照组:2mL样品+2mL水。DPPH·清除率%=[1-(A样品-A对照)/A空白]×100%。(3)羟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取样品、9mmol/L水杨酸-乙醇液、Fe2+液各0.5mL,蒸馏水3.5mL,加入5mL8mMH2O2启动Fenton反应。510nm处测定吸光度为A1,用0.5mL的蒸馏水代替9mmol/LFe2+溶液所测得吸光度为A2,用0.5mL蒸馏水代替样品所测得吸光度为A3。羟自由基清除率%=[1-(A1-A2)/A3]×100。(4)结合水力测定。取0.5g样品置于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25ml,37℃下静置2h,0.75mm尼龙网过滤至无水滴下,称残渣湿重M1,105℃干燥至恒重,得干质量M2。结合水力为(M1-M2)/M2,g/g。4实验结果4.1黑木耳子实体的营养成分(见表1)表1黑木耳子实体的主要成分(以干基)由表1可知,黑木耳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为膳食纤维,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与灰分,其脂肪含量较低,小于3.00%。其中黑木耳膳食纤维主要以不溶性膳食纤维为主,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低。4.2超声波改性对黑木耳DF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可溶性总糖作为筛选指标,根据中心组合试验原理,采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响应面实验因素水平见表2,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3,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分析及差异分析见表4。表2黑木耳DF超声波改性实验设计因素水平表编码水平A:改性时间(min)B:改性温度(℃)C:料液比(ml/g)-15.0/5.020/2025/25032.5/32.545/4587.5/87.5160.0/60.070/70100/100表3黑木耳DF实验设计及及实验结果A:改性时间(min)B:改性温度(℃)C:料液比(ml/g)总糖含量(mg/g)1-1.000-1.0000.0007.70521.000-1.0000.0007.5833-1.0001.0000.0007.93541.0001.0000.0007.8945-1.0000.000-1.0007.06461.0000.000-1.0006.8877-1.0000.0001.0008.13681.0000.0001.0007.97590.000-1.000-1.0006.823100.0001.000-1.0007.246110.000-1.0001.0007.720120.0001.0001.0008.121130.0000.0000.0008.682140.0000.0000.0008.646150.0000.0000.0008.666160.0000.0000.0008.673170.0000.0000.0008.681表4黑木耳DF回归模型分析表4表明,各因素对黑木耳DF总糖溶出率影响依次为改性时间>料液比>改性温度。因变量和全体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方程F=3568.22>F0.05(9,9),方程显著,试验结果可靠。表4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次项和二次项对及黑木耳DF改性后总糖溶出率影响显著,各试验因子与响应值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黑木耳DF超声波改性的响应面图见图1。图1表明黑木耳DF超声波改性响应的最佳点:A=30.69(即改性时间为30.69min),B=49.50(即改性温度为49.50℃),C=108.58(料液比为108.58ml/g)。在此条件下,预测可溶性总糖含量可达8.76985mg/g。最优调整为:改性时间30min,改性温度50℃,料液比110ml/g。按优化条件进行3次平行实验,可溶性总糖含量平均值为8.582mg/g。黑木耳DF改性后抗氧化与结合水力见图2,图2表明,黑木耳DF经超声波改性后,对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及结合水力均有明显提高。4.3酶法改性对黑木耳DF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可溶性总糖作为筛选指标,根据中心组合试验原理,采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响应面实验因素水平见表5,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6,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分析及差异分析见表7。表5黑木耳DF酶法改性实验设计因素水平表编码水平A:所加入的酶量(ml)B:改性温度(℃)C:酶解时间(h)-130303.000115554.251200805.50表6黑木耳DF实验设计及及实验结果表7黑木耳DF回归模型分析SourceSumofSquaresdfMeanSquareFValueP-valueProb>FModel14.4691.6129.45<0.0001A-料液比1.0511.0519.210.0032B-改性温度0.6810.6812.370.0098C-改性时间0.6810.6812.520.0095AB0.06110.0611.110.3273AC0.1310.132.390.1662BC0.04910.0490.900.3736A22.7412.7450.250.0002B26.9516.95127.40<0.0001C21.0711.0719.680.0030由表7可知,各因素对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所加入的酶量>酶解时间>改性温度,因变量和全体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方程的F=345.15>F0.05(9,9),因此可以得出该方程是显著的,该试验结果是可靠的。回归方程的各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次项和二次项对黑木耳DF酶法改性后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各试验因子与响应值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黑木耳DF酶法改性的响应面图见图3。经软件计算,得到响应的最佳点:A=132.42(即加入的酶量为132.42ml),B=51.65(即改性温度为51.65℃),C=4.59(酶解时间为4.59h)。在此条件下,预测总糖含量可达6.80965%。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将其最优改性条件调整为:加入的酶量130ml,改性温度50℃,酶解时间为4.5h。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模型与实际情况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按响应面试验优选出的酶法改性条件进行3次平行实验,得到可溶性总糖含量平均值为6.582mg/g,与预测值6.810mg/g一致,说明响应面分析方法可靠,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从而验证了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黑木耳DF改性后抗氧化与结合水力见图4,图4表明,黑木耳DF经酶法改性后,对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及结合水力均有明显提高。4.4黑木耳DF改性工艺的确定按纤维素酶法优化的最佳条件,即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纤维素酶(配制浓度0.9%)130ml(占黑木耳DF的质量比为5.85%),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8W、处理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10min,再拿出放入水浴锅中继续酶解260min,然后将料液比补至1:110,再次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8W条件下超声20min。总糖含量平均值为12.679mg/g,对DPPH·清除率为92.32%、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8.74%,结合水力为26.56g/g。比较例1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步骤3.1中,取黑木耳粉碎,过60~100目筛,取20g黑木耳粗粉按料液比1:50加去离子水2000g,80℃提取240min,然后在2000r/min离心30min,料渣用去离子水反复漂洗至中性后干燥,制得黑木耳膳食纤维20.95g。后续的产品成分和性能分析测试步骤及操作都同实施例1。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见下表1。表1不同处理工艺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由表1可知,黑木耳DF的改性处理工艺对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影响很大,超声结合酶法然后再酶法再超声处理方式可使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抗氧化性及结合水力明显提高,比传统的直接采用热水处理得到的DF分别提高了19.8倍、2.03倍、2.79倍、2.49倍。并且,不管黑木耳的处理工艺如何,其结合水力远高于谷物膳食纤维(2~5g/g)。比较例2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步骤3.2中,首先采用纤维素酶法处理,即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纤维素酶(0.9%)130ml,酶法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4.5h后,进一步采用超声波法对黑木耳膳食纤维(DF)进行改性处理,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8W条件下,料液比补加110ml/g,改性温度50℃,改性处理30min。后续的产品成分和性能分析测试步骤及操作都同实施例1。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见下表2。表2不同处理工艺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由表2可知,黑木耳DF的改性处理工艺对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影响很大,超声结合酶法然后再酶法再超声处理方式可使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抗氧化性及结合水力明显提高,比先酶法再超声处理改性的DF分别提高了1.30倍、1.06倍、1.07倍、1.98倍。比较例3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步骤3.2中,首先采用超声波法对黑木耳膳食纤维(DF)进行改性处理,即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110加入去离子水,在改性温度50℃、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8W条件下处理30min。进一步采用纤维素酶法对黑木耳膳食纤维(DF)进行改性处理,加入纤维素酶(0.9%)130ml,处理时间270min。后续的产品成分和性能分析测试步骤及操作都同实施例1。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见下表3。表3不同处理工艺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由表3可知,黑木耳DF的改性处理工艺对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影响很大,超声结合酶法然后再酶法再超声处理方式可使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抗氧化性及结合水力明显提高,比先超声再酶法处理改性的DF分别提高了1.40倍、1.06倍、1.08倍、2.07倍。比较例4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步骤3.2中,纤维素酶法与超声改性同时处理,即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110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纤维素酶(0.9%)130ml,在处理温度为50℃、超声波频率20kHz、功率8W条件下,改性处理30min,然后拿出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50℃条件下继续处理240min。后续的产品成分和性能分析测试步骤及操作都同实施例1。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见下表4。表4不同处理工艺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由表4可知,黑木耳DF的改性处理工艺对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影响很大,超声结合酶法然后再酶法再超声处理方式可使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抗氧化性及结合水力明显提高,比超声、酶法同时处理改性的DF分别提高了1.45倍、1.06倍、1.09倍、2.29倍。比较例5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步骤3.2中,首先采用超声波法对黑木耳膳食纤维(DF)进行改性处理,即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110加入去离子水,在改性温度50℃、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8W条件下处理20min。然后加入纤维素酶(0.9%)130ml,在超声波下继续处理10min。接着拿出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50℃条件下继续处理260min。后续的产品成分和性能分析测试步骤及操作都同实施例1。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见下表5。表5不同处理工艺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指标由表5可知,黑木耳DF的改性处理工艺对DF的总糖含量及性能影响很大,超声结合酶法然后再酶法再超声处理方式可使黑木耳DF的总糖含量、抗氧化性及结合水力明显提高,比先超声、再超声结合酶法,再酶法处理改性的DF分别提高了1.24倍、1.03倍、1.06倍、1.38倍。实施例2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纤维素酶(0.9%)120ml(占黑木耳DF的质量比为5.4%),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30kHz、功率4W、处理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10min,再拿出放入水浴锅中继续酶解260min,然后将料液比补至1:110,再次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30kHz、功率4W条件下超声20min。总糖含量平均值为12.35%,对DPPH·清除率为91.21%、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8.41%,结合水力为22.84g/g。实施例3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纤维素酶(0.9%)130ml(占黑木耳DF的质量比为5.85%),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4W、处理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5min,再拿出放入水浴锅中继续酶解265min,然后将料液比补至1:110,再次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4W条件下超声25min。总糖含量平均值为12.13%,对DPPH·清除率为91.21%、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8.31%,结合水力为24.35g/g。实施例4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纤维素酶(0.9%)100ml(占黑木耳DF的质量比为4.5%),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30kHz、功率8W、处理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5min,再拿出放入水浴锅中继续酶解265min,然后将料液比补至1:110,再次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40kHz、功率4W条件下超声25min。总糖含量平均值为11.948%,对DPPH·清除率为90.15%、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8.02%,结合水力为21.34g/g。实施例5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纤维素酶(0.9%)110ml(占黑木耳DF的质量比为4.95%),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4W、处理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15min,再拿出放入水浴锅中继续酶解255min,然后将料液比补至1:110,再次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20kHz、功率4W条件下超声15min。总糖含量平均值为12.02%,对DPPH·清除率为90.71%、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8.11%,结合水力为22.15g/g。实施例6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20g黑木耳DF,按料液比1:50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纤维素酶(0.9%)150ml(占黑木耳DF的质量比为6.75%),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30kHz、功率4W、处理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15min,再拿出放入水浴锅中继续酶解255min,然后将料液比补至1:110,再次放入超声波破碎仪,在超声波的频率30kHz、功率4W条件下超声15min。总糖含量平均值为12.34%,对DPPH·清除率为91.65%、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8.41%,结合水力为24.82g/g。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