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式的茶叶提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486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式的茶叶提香机。



背景技术:

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包括杀青和提香两道工序,其中杀青是对茶叶进行水分去除和初步造形,而提香则是对杀青后的绿茶进一步整形和炒干。现有炒茶机可模拟手工炒制的动作完成杀青工序,用现有的炒茶机进行提香虽提高生产效率,但炒制出来的茶叶外形不佳,叶头开叉,表面光洁度不高。

目前的提香机在工作时容易出现茶叶集堆,受热不均,或炒制过程中茶叶的翻转、碰撞、磨擦不够等问题,导致成品茶叶条形扁平不一、茸毛脱落不光滑、色泽不均匀。所以,目前仍需熟练炒茶工人手工操作完成提香工序,而手工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统一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振动式的茶叶提香机,以解决现有提香机对茶叶进行提香时所存在的茶叶变形严重、叶头开叉、表面光洁度不高、茶叶容易集堆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振动式的茶叶提香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机箱上层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上均设有若干个托盘,所述托盘为中空长方体状,所述托盘上部设有若干个滤网,所述托盘与所述散热管相接处均设有若干个导风孔,所述散热管下部两侧设有两个风机,所述两个风机相对设置;所述机箱下层设有用于引导茶叶的导入管,所述导入管连接所述存储箱。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将茶叶投入到机箱时,茶叶落入到托盘上的滤网上,并插入滤网的网孔内,再启动风机,由于两个风机相对设置,其产生相斥的热风,进而形成热风流,热风流在整个散热管内循环,从导风孔流入到托盘内,对托盘滤网上的茶叶进行热化,将茶叶内的芳香物质扩散到茶叶表面,让茶叶更香,两个风机产生的热风流使散热管产生振动,将加热后的茶叶从滤网上振动下来,落入到导入管内,由导入管引导茶叶进入存储箱。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风机设置在散热管上,产生的热风流除了对托盘滤网上的茶叶进行加热,还能震落托盘滤网上的茶叶;为了保持茶叶的完整性,将茶叶插入滤网的网孔内,进一步让茶叶受热均匀,不会相互堆积。

进一步,所述托盘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和第三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上部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托盘上部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三托盘上部设有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网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滤网网孔孔径,所述第二滤网网孔孔径小于第三滤网网孔孔径。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当茶叶落入到机箱内时,由于第一滤网的网孔比较大,比较大的茶叶插入第一滤网网孔内,第二滤网的网孔比第一滤网的网孔小,第二滤网网孔插入比较中等的茶叶,第三滤网的网孔比第二滤网的网孔小,第三滤网网孔插入比较小的茶叶,将大小不一的茶叶分类固定,其受热均匀。

进一步,所述导风孔为三组导风孔,分别为第一导风孔、第二导风孔和第三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与所述散热管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二导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托盘与所述散热管相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三导风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托盘与所述散热管相接处的两侧。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导风孔设置在托盘与散热管相接处,是为了将热风流更好的引导到托盘内。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机箱外侧,所述风机分为两个风机,分别为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风机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转轴设置在机箱内,当加热后的茶叶振动下来时,转轴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带动下转动,同时带动落下的茶叶再一次温热,让茶叶的香气更加浓。

进一步,所述机箱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为一喇叭形状。为了不让茶叶四处散落。

进一步,所述机箱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机箱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导入管分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导入管、第二导入管和第三导入管,所述第一导入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导入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入管连接所述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导入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入管、所述第二导入管和所述第三导入管相互连接,所述第三导入管连接所述存储箱。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当茶叶从滤网上振动下来时,落入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连接的第一导入管将引导茶叶落入到第三导入管;第二出料口连接的第二引导管引导茶叶落入到第三导入管,第三导入管再将茶叶进行收集,落入到存储箱内,由于第一导入管和第二导入管设置为倾斜,因此茶叶落入到第一导入管和第二导入管时,速度会加快,进而存储箱能够快速的收集提香后的茶叶,节约时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和所述第三滤网的网孔孔径比例为1:2:3。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较大的茶叶插入第一滤网网孔内,由于第一滤网的振动较小,加热时间会增长;较小的茶叶插入第三滤网网孔内,由于第三滤网离风机最近,其振动最大,加热时间最短。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入管、所述第二导入管和所述第三导入管连接形成“Y”型。为了更好的引导茶叶落入到存储箱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进料口1、机箱2、第一驱动电机3、第二驱动电机4、第一风机5、第二风机6、散热管7、第一托盘8、第二托盘9、第三托盘10,第一滤网11、第一导风孔101、第二滤网12、第二导风孔102、第三滤网13、第三导风孔103、第一出料口14、第二出料口15、第一导入管16、第二导入管17、第三导入管18、存储箱19。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机箱2,机箱2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进料口1为一喇叭形状,在机箱2内设置有两层,分别为上层和下层,机箱2上层设置有散热管7,第一托盘8、第二托盘9和第三托盘10均等距离的设置在散热管7上,为了让第一托盘8、第二托盘9和第三托盘10受热,将第一托盘8、第二托盘9和第三托盘10设置为中空的托盘。

为了让茶叶受热均匀,保证茶叶的完整性,如图1所示,在第一托盘8上端粘粘第一滤网11,第二托盘9上端粘粘第二滤网12,第三托盘10上端粘粘第三滤网13,第一滤网11上的网孔孔径小于第二滤网12上的网孔孔径,第二滤网12上的网孔孔径小于第三滤网13上的网孔的孔径,第一滤网11的网孔、第二滤网12的网孔和第三滤网13的网孔孔径比例为:1:2:3,当茶叶从进料口1投入到机箱2内时,由于茶叶的大小不一,茶叶比较大的会落入在第一滤网11上,插入第一滤网11上的网孔内;茶叶比较中等的会落入在第二滤网12上,插入第二滤网12上的网孔内;茶叶比较小的会落入在第三滤网13上,插入第三滤网13上的网孔内,在对茶叶进行加热时,由于茶叶固定在滤网上,分散均匀,因此受热也均匀,而且在加热时,不会破坏茶叶的完整性。

进一步,为了散热管能够振动,再如图1所示,将第一导风孔101设置在散热管7与第一托盘8相接处的两侧,第二导风孔102设置在散热管7与第二托盘9相接处的两侧,第三导风孔103设置在散热管7与第三托盘10相接处的两侧,在第三托盘10下方的散热管7两侧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相对设置,第一风机5一侧连接转轴,转轴再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3设置在机箱2外侧,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第一风机5转动,第一风机5对散热管7内吹热风;第二风机6一侧连接转轴,转轴再连接第二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4设置在机箱2外侧,第二驱动电机4带动第二风机6转动,第二风机6对散热管7内吹热风,由于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相对吹热风,因此,两对的热风形成相斥的热风流,在散热管7内循环,从第一导风孔101、第二导风孔102和第三导风孔103流出,并对第一托盘8、第二托盘9和第三托盘10上的茶叶进行加热,第一风机5和第二风机6的转动会带动整个散热管7的振动,进一步的带动了第一托盘8、第二托盘9和第三托盘10的振动,使其滤网上的茶叶振动下来,落入在第一出料口14和第二出料口15中。

进一步,由于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4连接的转轴设置在机箱2内,转轴会带动从第一滤网11、第二滤网12和第三滤网13落下的茶叶旋转,再一次进行了温热,让茶叶内的芳香物质扩散到茶叶的表面,让茶叶更香。

为了让提香后的茶叶更方便收集,如图1所示,将机箱2分为上层和下层的挡板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4和第二出料口15,第一出料口14连接第一导入管16,第一导入管16为倾斜设置,第二出料口15连接第二导入管17,第二导入管17为倾斜设置,第一导入管16和第二导入管17的相连,且同时连接第三导入管18,形成“Y”型,是为了让提香后的茶叶快速运动,第三导入管18连接存储箱19,将提香后的茶叶存储在存储箱19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