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离螺旋式滚筒炒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075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和用于炒制各种食品的自动分离螺旋式滚筒炒货机,适用于玉米粉碎颗粒、大麦、小麦、青稞、大米、苦荞麦等食品的炒制膨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炒货机均采用煤、液化气、煤气等燃料来加热炒锅的方式进行炒制玉米、大麦、青稞、大米、苦荞麦等食品,炒制这些食品时,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排放后污染环境,不适于超市、商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针对上述炒货机存在的不足,市场上出现了采用电加热的炒货机,这种炒货机由于采用电加热无废气排放,不会污染环境,但在炒制时,通常采用石砂与玉米、大麦、小麦、青稞、大米、苦荞麦等食品混合炒制,在炒制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人工筛选分离,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比较低,且生产车间内飞尘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炒货机在炒制玉米、大麦、小麦、青稞、大米、苦荞麦等食品时存在污染环境、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等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炒制效率高、使用安全、且可自动分离金刚砂与食品的自动分离螺旋式滚筒炒货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分离螺旋式滚筒炒货机,包括主箱体、进料装置,主箱体内部设置有电动机、减速机以及由电动机驱动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主箱体的底部、搅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个外滚筒、一个内滚筒和转轴,内滚筒套装在外滚筒内部,内滚筒与外滚筒通过所述转轴同轴转动,内滚筒和外滚筒上设置有保温层,内滚筒与外滚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装置,且内滚筒上的螺旋装置与外滚筒上的螺旋装置方向相反,所述内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与内滚筒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与转轴通过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滚筒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除烟罩。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为正反转电动机。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电气控制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炒制效率高、使用安全。在炒制过程中,随着内滚筒与外滚筒的转动,被炒制的食品在内滚筒上螺旋装置的推动作用从出料口自动排出,而与被炒制食品混合在一起的金刚砂通过内滚筒上的筛孔落入外滚筒,经过外滚筒上螺旋装置的推动作用,会一直停留在滚筒内,从而实现被炒制食品与金刚砂的自动分离,并保持金刚砂的温度恒定;同时,内滚筒和外滚筒可抽出,可以对金刚砂进行更换,对于炒制不同颗粒大小的食品,筛网可更换,不仅炒制效率高、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离螺旋式滚筒炒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口;2.万向轮;3.主箱体;4.减速机;5.转轴;6.进料装置;7.电动机;8.电气控制装置;9.外滚筒;10.螺钉;11.筛网;12.内滚筒;13.除烟罩;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自动分离螺旋式滚筒炒货机,包括主箱体、进料装置,主箱体内部设置有电动机、减速机以及由电动机驱动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主箱体的底部、搅拌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个外滚筒、一个内滚筒和转轴,内滚筒套装在外滚筒内部,内滚筒与外滚筒通过所述转轴同轴转动,内滚筒和外滚筒上设置有保温层,内滚筒与外滚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装置,且内滚筒上的螺旋装置与外滚筒上的螺旋装置方向相反,所述内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与内滚筒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所述电动机与转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外滚筒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除烟罩。所述电动机为正反转电动机。所述主箱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电气控制装置。

工作时,从出料口加入金刚砂,通过电加热管先对金刚砂进行加热,加热到270-330℃时,该温度可以根据炒制物品随时调节。通过进料口加入被炒制食品,被炒制食品在转轴的作用下,进入内滚筒与金刚砂混合,进行炒制,在炒制过程中,随着内滚筒与外滚筒的转动,被炒制的食品混合在一起的金刚砂通过内滚筒上的筛孔落入外滚筒,经过外滚筒上螺旋装置的推动作用,会一直停留在滚筒内,从而实现被炒制食品与金刚砂的自动分离,通过电动机的正反转调节可以将金刚砂分离出来,实现金刚砂的更换,筛网与内滚筒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筛网的更换,方便炒制不同颗粒大小的食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可以实现许多可选的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