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式栗子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244阅读:3851来源:国知局
钳式栗子开口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的手工具,具体说是用于在栗子外壳划出切割口的钳式栗子开口器。



背景技术:

栗子的外表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加热以后容易爆炸。为此,糖炒栗子之前通常需要在栗子的外壳上切割一个切口,一方面可以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其中的压力,避免爆炸,另一方面可以使糖水、蜜汁渗入果肉中,口感更好。中国专利2012202122866公开了《一种栗子划口机》,采用电机驱动传送带输送、靠轮压紧带刀片的链条将传送带上的栗子划口。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适合大批量加工,但不适合少量的手工操作。另一中国专利2013200501699公开了一种《栗子破壳器》,在滑槽和滑块中均设置刀片,利用滑块推动栗子在滑槽中滑动,依靠刀片将栗子的外壳切开。这种手动工具由于没有杠杆助力,使用过程中比较费力,同时由于没有自适应机构,对于不同尺寸的栗子适应性不好,太大、太小的栗子都无法顺利切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可适应不同尺寸栗子划口的钳式栗子开口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钳式栗子开口器包括铰接的第一摆臂、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第二摆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轴线位于第二摆臂运动轨迹的切线上,所述套筒的轴线与活塞的轴线重合;套筒的侧壁上带有输入孔,套筒的内壁带有相对设置的刀片和弹片,所述刀片直立设置、刀尖指向套筒的轴线方向,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内壁上、另一端朝向套筒的轴线方向倾斜。

所述套筒的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空心螺钉,所述空心螺钉的外端封闭、内端朝向套筒的轴线方向开口,空心螺钉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与空心螺钉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浮动弹簧。

所述活塞朝向刀片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球面形的凹坑,同时在活塞的内端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两个顺轴向延伸的叉板,所述叉板位于远离输入孔的套筒轴线的另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钳式栗子开口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刀片隐藏在套筒内部不会伤人,使用安全可靠,同时又可适应不同尺寸栗子划口,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头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空心螺钉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套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套筒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钳式栗子开口器包括铰接的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所述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3、第二手柄4,第一摆臂1和第二摆臂2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5。螺旋弹簧5使第一摆臂1和第二摆臂2保持张开的状态,相应地第一手柄3、第二手柄4也保持在张开状态。当外力按压第一手柄3、第二手柄4使其向内收缩的时候,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则可以克服螺旋弹簧5的力量,向内收缩,两者之间距离减小。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摆臂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6,第二摆臂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7,套筒6采用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可以是圆管也可以是正四边形的方管,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圆管结构,其内腔为圆柱形,活塞7是截面匹配套筒6内腔的柱状结构,本实施例采用圆柱体结构,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移动的时候活塞7在套筒6内做轴向移动。所述活塞7的轴线位于第二摆臂2运动轨迹的切线上,所述套筒6的轴线与活塞7的轴线重合;套筒6的侧壁上带有输入孔8,输入孔8是匹配栗子外壳的圆孔,其直径大小恰好可以塞进一个栗子即可。套筒6的内壁带有相对设置的刀片9和弹片10,所述刀片9直立设置、刀尖指向套筒6的轴线方向,刀片9的高度略大于栗子外壳的厚度,为3-5毫米。刀片9采用三角形刀片,其底面焊接在套筒6的内壁上,尖端直立指向套筒6的轴线方向。栗子在套筒6内移动的时候就会被刀片9划破。所述弹片10是顺着套筒6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条状金属条,具有较好的弹性,弹片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6的内壁上、另一端朝向套筒6的轴线方向倾斜,这样,栗子在套筒6内从左向右移动的时候,会逐渐受到弹片10的压力,将其压向刀片9,可以保证不同尺寸的栗子都可以被刀片9划破。否则,因栗子个头太小,经过刀片9的时候上方没有压力,刀片9可能无法刺破外壳。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套筒6的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空心螺钉11,该空心螺钉11的外壁上带有外螺纹,套筒6的侧壁上则带有一个带内螺纹的贯穿孔,该贯穿孔的位置正好位于弹片10的背面,空心螺钉11安装在该贯穿孔中,旋转空心螺钉11可以调节其插入贯穿孔的深度,从而限制弹片10弹起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栗子。所述空心螺钉11的外端封闭、内端朝向套筒6的轴线方向开口,空心螺钉11的内腔中滑动安装有顶杆12,所述顶杆12与空心螺钉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浮动弹簧13。调整好空心螺钉11插入贯穿孔的深度以后,顶杆12在浮动弹簧13的作用下浮动安装在空心螺钉11中,其端部顶在弹片10上。空心螺钉11的位置限制了弹片10的最大扩张位置,顶杆12和浮动弹簧13的作用则可以增加弹片10的弹性。

如图2、图5所示,所述活塞7朝向刀片9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球面形的凹坑14,同时在活塞7的内端面的边缘固定连接有两个顺轴向延伸的叉板15,所述叉板15位于远离输入孔8的套筒6轴线的另一侧。凹坑14可以起到定位栗子的作用,从输入孔8塞进套筒6内腔的栗子被活塞7推动的时候,圆滑的栗子外壳嵌入凹坑14中,可以避免栗子移动时翻滚,保证栗子水平滑动,经过刀片10的时候切口整齐、规范。同样,两个叉板15在栗子的底部、左右两侧支撑,也可以起到避免栗子翻滚的作用,将待切割的栗子平稳送到刀片处,水平滑过刀口,另外,叉板15还具有导向的作用,在活塞7移出套筒6的时候,叉板15留在套筒6内,引导活塞7进入套筒6。

使用时,首先松开第一手柄3、第二手柄4,使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扩张,活塞7移出套筒6,保留叉板15留在套筒6内,此时活塞7已离开输入孔8,可以将栗子通过输入孔8塞进套筒6的内腔,随后按压第一手柄3和第二手柄4,使第一摆臂1和第二摆臂2之间的间距收缩,活塞7向套筒6内移动,推动栗子从右向左移动,由于倾斜的弹片10的作用,移动的栗子逐渐受到弹片10的挤压,经过刀片9上方的时候栗子外壳就会被划破,最终开口的栗子从套筒6的左端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