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4259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使用传统的炒茶扫把时,在炒好茶叶后需要用其他工具将茶叶铲出来,或者是将锅抬起把锅内的茶叶倒出来,使用不便,容易烫伤炒茶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具备增大与茶叶的接触面积,使用方便,操作便捷,防止出现烫伤使用者,利于齿轮机械转动原理,达到调节翻炒板的目的,使翻炒板不仅可以翻炒还可以铲茶叶,一物多用,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节约资源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解决了使用传统的炒茶扫把时,在炒好茶叶后需要用其他工具将茶叶铲出来,或者是将锅抬起把锅内的茶叶倒出来,使用不便,容易烫伤炒茶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用方便及防止烫伤炒茶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通过控制装置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翻炒板。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连接块内壁的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的正对面且在连接块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连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轴承座并延伸至连接块的外部且与手轮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连杆外表面的内部中空的固定座,固定座的内腔且在连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锥齿轮,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啮合,第二圆锥齿轮的轴心处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内腔底部的第三轴承座并延伸至固定座的外部且与一端位于连接块内的翻炒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炒板设置有至少五个,且每个翻炒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翻炒板的厚度,翻炒板与调节装置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底下表面开设有与翻炒板相适配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通槽的所在连接块上的长度大于第一个翻炒板和最后一个翻炒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通槽所在连接块上的宽度大于翻炒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靠近第二轴承座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杆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圆柱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和调节装置相互配合使用,炒茶时,转动手轮,连杆带动第一圆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啮合驱使第二圆锥齿轮转动,从而使与转轴固定连接的翻炒板转动,导致翻炒板分散开来,如同炒茶扫把一般进行炒茶,且增大了与茶叶的接触面积,炒完茶后,转动手轮,使翻炒板位于同一平面,即可将茶叶从锅内铲出来,达到使用方便,操作便捷及防止出现烫伤使用者的现象的效果。

2、该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和调节装置等各种机械结构,利于齿轮机械转动原理,达到调节翻炒板的目的,使翻炒板不仅可以翻炒还可以铲茶叶,一物多用,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实用性强,且节约资源,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剖切图。

图中:1手柄、2连接块、3控制装置、31第一轴承座、32连杆、33手轮、34第二轴承座、4翻炒板、5调节装置、51固定座、52第一圆锥齿轮、53第二圆锥齿轮、54转轴、55第三轴承座、6通槽、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包括手柄1,手柄1为圆柱形,根据人体手部的设计,圆柱形最为方便,手柄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内部中空的连接块2,连接块2底下表面开设有与翻炒板4相适配的通槽6,便于翻炒板4翻转,通槽6的所在连接块2上的长度大于第一个翻炒板4和最后一个翻炒板4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无法翻转的情况,通槽6所在连接块2上的宽度大于翻炒板4的宽度,防止出现无法翻转的情况,连接块2的内部通过控制装置3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翻炒板4,翻炒板4设置有至少五个,确保有足够的翻炒板4进行翻炒,翻炒板4是进行翻炒茶叶的结构,可为任何较硬的材质,但是其厚度不易太厚,不易超过茶叶的长度,且每个翻炒板4之间的距离大于翻炒板4的厚度,保证每个翻炒板4在翻转时不会相互碰到,翻炒板4与调节装置5一一对应设置,保证每个翻炒板4都能被调节到。

请参阅图1-3和图5,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控制装置3包括对称安装在连接块2内壁的第一轴承座31,第一轴承座31内与连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轴承座31的正对面且在连接块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4,连杆32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轴承座34并延伸至连接块2的外部且与手轮33的侧面固定连接,炒茶时,转动手轮33,连杆32带动第一圆锥齿轮52转动,通过第一圆锥齿轮52与第二圆锥齿轮53啮合驱使第二圆锥齿轮53转动,从而使与转轴54固定连接的翻炒板4转动,导致翻炒板4分散开来,如同炒茶扫把一般进行炒茶,增大与茶叶的接触面积,炒完茶后,转动手轮33,使翻炒板4位于同一平面,即可将茶叶从锅内铲出来,达到使用方便,操作便捷及防止出现烫伤使用者的现象的效果,连接块2靠近第二轴承座34的一端开设有与连杆32相适配的通孔7,连杆32贯穿连接块2内壁开设的通孔7与手轮33固定连接,减少连杆32与连接块2之间的摩擦。

请参阅图4-5,一种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调节装置5包括活动安装在连杆32外表面的内部中空的固定座51,固定座51的内腔且在连杆3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锥齿轮52,第一圆锥齿轮52与第二圆锥齿轮53啮合,通过第一圆锥齿轮52与第二圆锥齿轮53啮合驱使第二圆锥齿轮53转动,从而使与转轴54固定连接的翻炒板4转动,第二圆锥齿轮53的轴心处与转轴54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54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安装在固定座51内腔底部的第三轴承座55并延伸至固定座51的外部且与一端位于连接块2内的翻炒板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控制装置3和调节装置5等各种机械结构,利于齿轮机械转动原理,达到调节翻炒板4的目的,使翻炒板4不仅可以翻炒还可以铲茶叶,一物多用,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实用性强,且节约资源,成本低廉。

综上所述,该可调节式炒茶专用炒茶扫把,通过设置控制装置3和调节装置5相互配合使用,炒茶时,转动手轮33,连杆32带动第一圆锥齿轮52转动,通过第一圆锥齿轮52与第二圆锥齿轮53啮合驱使第二圆锥齿轮53转动,从而使与转轴54固定连接的翻炒板4转动,导致翻炒板4分散开来,如同炒茶扫把一般进行炒茶,增大与茶叶的接触面积,炒完茶后,转动手轮33,使翻炒板4位于同一平面,即可将茶叶从锅内铲出来,达到使用方便,操作便捷及防止出现烫伤使用者的现象的效果;通过设置控制装置3和调节装置5等各种机械结构,利于齿轮机械转动原理,达到调节翻炒板4的目的,使翻炒板4不仅可以翻炒还可以铲茶叶,一物多用,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实用性强,且节约资源,成本低廉;解决了使用传统的炒茶扫把时,在炒好茶叶后需要用其他工具将茶叶铲出来,或者是将锅抬起把锅内的茶叶倒出来,使用不便,容易烫伤炒茶者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