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9480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药膳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它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地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的膳食品,既能果腹及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的追求,同时又能发挥保持人体健康、调理生理机能、增强机体素质、预防疾病发生、辅助疾病治疗及促进机体康复等作用,因此,中医药膳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十分重视的膳食,体现了“药食同源”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在现代科学“食品营养学”指导下,对人类的健康做出有益的贡献,受到广泛的重视。

久病迁延不愈;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等诸因,皆可耗伤胃阴,导致胃阴亏虚。其表现为:胃脘隐痛而有灼热感,嘈杂不舒,痞胀不适;胃中虚热扰动,消食较快,则有饥饿感,而胃阴失滋,纳化迟滞,则饥不欲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可见干呕、呃逆;胃阴亏虚,阴津不能上滋,则口燥咽干;不能下润肠道,则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为阴液亏少之征;或脘腹冷痛,食凉泛酸,肠胃虚寒。此病症虽可用药调理,但一则药味不佳,很多人不喜食药,或用药不便,另则病从口入,三分看病,七分养病,长期而言,重在自身饮食调理得当。关于治疗胃阴亏虚的膳药已有一些,但往往食、药都比较单一,调理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着养胃生津,滋阴补虚,温理调气的原则,选择常用易找的、廉价的药物和食物,提供了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及其制备方法,其制作方便简单,食用美味可口,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治病防病养病的实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山药15~25份、大枣40~60份、肉桂1.5~2.5份或高良姜2.5~3.5份、北山楂8~12份、陈皮8~12份、粳米90~110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山药20份、大枣50份、肉桂2份或高良姜3份、北山楂10份、陈皮10份、粳米100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选择:按照配比称取各原料;

2)预处理:将山药洗净切片,大枣洗净,肉桂切片,高良姜剪成条状,陈皮煎炒待用,北山楂炒焦待用,粳米洗干净待用;

3)煎药剂:取备好的肉桂或高良姜与陈皮一起加水熬煎,取液滤渣,盛于杯内,封口保温待用,加水量为250-300重量份;

4)熬米粥:取备好的山药、大枣、北山楂和粳米放入锅内,加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烂成粥,加水量为800~1000重量份;

5)熬糖汁:将2-3质量份的冰糖放入锅内,加20-30质量份的水,熬成冰糖汁;

6)配合熬制:将煎好的药剂、冰糖汁倒入熬好的粳米粥锅内,搅拌均匀,熬制3~5分钟,即得到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

药膳粥功用说明:

1、粳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也比较全面,具有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健牌胃、补中气、固肠止泻的功效。

2、大枣富含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等功效。

3、山药,富含淀粉,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力,刺激肠胃运动,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中医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等功效。

4、北山楂,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山楂酸、黄酮类等,有增加胃中酶类分泌、促进消化的疗效,中医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等功效。

5、肉桂,含挥发油,有增强消化功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等功效,中医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

6、高良姜,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作用,治疗胃痛、厌食等症,中医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的功效。

7、陈皮,含有挥发油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对胃肠道具有抗炎、抗溃疡、利胆保肝的功效,中医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总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滋阴养胃,健脾益气、温里散寒、消食化积、理气散瘀、生津止渴等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及其制备方法,选择常用易找的、廉价的药物和食物,制作方便简单,食用美味可口,具有滋阴养胃,健脾益气、温里散寒、消食化积、理气散瘀、生津止渴的功效,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治病防病养病的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是由按照重量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山药15g、大枣40g、肉桂1.5g或高良姜2.5g、北山楂8g、陈皮8g、粳米90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是由按照重量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山药25g、大枣60g、肉桂2.5g或高良姜3.5g、北山楂12g、陈皮12g、粳米110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是由按照重量计的以下原料制备得到的:山药20g、大枣50g、肉桂2g或高良姜3g、北山楂10g、陈皮10g、粳米100g。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滋补胃阴亏虚的药膳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的选择:山药,以条干粗细均匀,质地坚实,富含淀粉,色白洁者为佳;大枣,以肉厚丰满皮薄邹少,色泽暗红鲜嫩味甜者为佳;肉桂,以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浓、味甜微辛、嚼之少渣者为佳;高良姜,以分枝少、色泽红棕、气香味浓、味辣者为佳;北山楂,以片大、皮红、肉厚、气味香、酸甜可口者为佳;陈皮,以皮薄、外皮色泽深红、内皮色泽白色、陈旧、油性大、气味浓香者为佳;粳米,以硬度大、透明度好,腹白少、粒表面横纹少或无,少黄粒、色白透亮、香味浓的粳米为佳。

步骤二:预处理:取20 g山药,温水浸润、洗净,切成厚度为1-1.5cm切片待用;大枣8枚,洗净,去核;肉桂2g,剪成5-6 cm2块片;高良姜3g,剪成1-2 cm条状;陈皮10g,文火煎炒1-2min,待用;北山楂10g,洗净,去核,切片,文火炒焦待用;粳米100g,洗干净,待用。

步骤三:煎药剂:取备好的肉桂(如果是孕妇,改为高良姜)和陈皮,放入锅内(砂锅或铝锅),加入250-300 ml水,熬煎10-15min,不宜久煎,防止药效挥发,取液滤渣,盛于杯内,封口保温待用。

步骤四:熬米粥:在进行步骤三(煎药剂)同时,取备好的山药、大枣、北山楂和粳米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烂成粥。

步骤五:熬糖汁:将少许(2-3)冰糖放入锅内,加少许水(20-30ml),熬成冰糖汁。

步骤五:配合熬制:将煎好的药剂、冰糖汁倒入熬好的粳米粥锅内,搅拌均匀,熬制几分钟(根据个人对粥稀稠浓度喜好确定时间),但不宜不过长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