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精油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离子载体(瘤胃素)的使用可以降低因瘤胃发酵所引起的能量与蛋白质的损失。然而,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能会在畜产品中残留和产生耐药菌而不被大众所接受。在2006年1月欧盟已经禁止了抗生素的使用。中国已经明确不能在奶牛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虽然没在肉牛、羊饲料中没有明确禁止使用抗生素,但是在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必将会逐步被禁止。基于此,动物营养科学家开始研究抗生素的替代物来调控瘤胃发酵,其中包括酵母、有机酸、植物提取物(主要是植物精油)和益生素。
植物精油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抑杀作用。这些物质有的可以促进瘤胃发酵,有的抑制瘤胃发酵,有的抑制甲烷生成,有的可以改变挥发性脂肪酸的构成和氮代谢。一些研究发现,某些植物精油及其组分会改变各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作用与莫能菌素类似(比如降低乙酸比例,增加丙酸比例),这些被认为是添加植物精油的有利影响。
麝香草酚(c10h14o),也叫百里香酚,是香芹酚的同分异构体,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植物精油的活性成分。borchers(1965)用体外法研究了麝香草酚对瘤胃发酵的影响,添加1000mg/l的麝香草酚降低了培养液氨氮的浓度,提高了氨基酸氮的浓度,说明其可以抑制脱氨作用。evans等(2000)报道,在纯培养条件下,麝香草酚对牛链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的能量代谢有影响。其可以降低甲烷和乳酸的浓度,但是提高添加剂量会降低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添加100-400mg/l麝香草酚使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增加。新月形单胞菌对麝香草酚的敏感性要比牛链球菌(主要的乳酸产生菌)强,从而导致瘤胃液中乳酸的积累,导致瘤胃液ph降低,对瘤胃发酵产生负面影响。而瘤胃调控的目的正好相反,应该力图降低乳酸的浓度。应该刺激新月型单胞菌的生长,抑制牛链球菌的生长。可在添加麝香草酚的同时添加瘤胃缓冲剂(nahco3等)。castillejos等(2006)体外研究表明,50mg/l的麝香草酚对瘤胃发酵没有影响,但是500mg/l的剂量降低了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的浓度;长期连续培养发酵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麝香草酚的适宜剂量为50-500mg/l。另外,麝香草酚的作用受到日粮和瘤胃ph值的影响。在日粮精粗比为40∶60(粗料为紫花苜蓿),ph为6.4的条件下,麝香草酚提高了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在日粮精粗比为90∶10(粗料为秸秆,精料为玉米、大麦和豆粕),ph为5.5条件下,麝香草酚降低了乙酸和丙酸的比例。
茴香油,也可以称作八角茴香油,八角茵香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八角(illiciumverumhookf.)的成熟果实,别名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性温、味辛,是中国特产辛香料和中药,也是居家必备的调料。
八角茴香油(staraniseoil)是从八角茴香的果实或枝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成分较复杂的天然香料油,主要成分为茴香脑即八角茴香脑(anethole),约占80%-90%,分子式为c10h12o,中文名称为对丙烯基茴香酸、升白宁、升血宁和茴香稀,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挥发性油状液体,具有较好的抑菌、升高白细胞、镇痛、杀虫活性和抗自由基氧化作用。八角茴香油可用于牙膏和牙粉的加香、改善药剂的味道,也可用于糖果和酒类的生产,在中国许多肉制品中都用它作增香剂;作为中药,八角茴香油具有开胃下气、散寒、暖肾、止痛等效果,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抑菌、杀虫活性和抗自由基氧化作用。世界上生产针对禽流感的特效药—达菲的原材料就是从八角茴香中提取出来的莽草酸。
茴香油的抗菌活性与其芳香环上的醚基团有关,硫醚基中的氧原子与细菌生长繁衍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含巯基的酶氧化为双硫键,使细菌因缺乏半胱氨酸而不能停止生物氧化作用,从而阻止细菌细胞分裂,毁坏细菌的正常代谢,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衍。添加2.2mg/l的茴香油和茴香醚降低了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和乙酸/丙酸的比例,提高了丁酸的比例,茴香醚比茴香油的影响更大。二者都没有影响氨氮的浓度。cardozo等采用连续培养系统研究了0.22mg/l茴香油对蛋白质降解的影响,提高了肽和氨氮的浓度,对挥发性脂肪酸没有影响。在肉牛为研究对象时,ph5.5,精粗比为90:10(粗料为秸秆),氨氮浓度和乙酸的比例降低了,丙酸比例提高了。cardozo等在精粗比为90:10的育成牛日粮中添加茴香油有提高干物质采食量的趋势,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没有变化,乙酸比例降低了,丙酸的摩尔比例提高了,乙丙比降低了,茴香油同时也降低了氨氮的浓度和原虫的数量。添加大茴香油和辣椒油,干物质摄入量增加。在体外试验中,瘤胃发酵参数朝着降低甲院的趋势变化。刘彦慈等为了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鸡肉风味的影响,选用小茴香、肉桂、干姜、甘草、山楂、神曲、麦芽等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结果显示肉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显著增加,大大提高了鸡肉风味
肉桂醛(c9h8o)具有抗菌活性,是桂皮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占提取物的75%左右。cardozo等(2005)报道,试验采用剂量为0.22mg/l瘤胃液的连续培养系统,结果表明,其对氮代谢有调控作用,抑制肽酶的活性,但是对挥发性脂肪酸几乎没有作用。桂皮油和肉桂醛添加剂量为3000mg/l瘤胃液降低了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浓度。对单个挥发性脂肪酸比例的影响有所不同,桂皮油提高了乙酸的摩尔比例,但是对丙酸和丁酸的摩尔比例没有影响,肉桂醛提高了丙酸的比例,对乙酸和丁酸没有影响。这些结果表明,肉桂醛是桂皮油的主要活性成分,桂皮油中的其他成分与肉桂醛有互作,肉桂醛的效果更加理想。busquet等(2005)采用双外流连续培养发酵系统研究了每升瘤胃液分别添加31.2、312mg肉桂醛对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其降低了乙酸的摩尔比例,提高了丙酸和丁酸的摩尔比例。ferme等(2004)报道,肉桂醛可以降低普雷沃氏菌的数量,这种菌具有脱氨的作用。以上的试验结果及讨论是基于奶牛在高粗料日粮的条件下得出的。cardozo等(2005)采用精粗比为90∶10日粮条件下肉牛的瘤胃液,体外研究了桂皮油和肉桂醛的作用。当ph为7时,两者均能提高乙酸和丙酸的比例,降低氨氮的浓度,表明营养素利用效率降低了。比较而言,ph为5.5时,氨氮浓度和乙丙比都降低。
国内学者林波等(2011)用体外法研究了肉桂油、牛至油及其主要成分肉桂醛、香芹酚对体外瘤胃发酵和甲烷产生的影响,分别在发酵液中添加0、50、200、500和750mg/l,发现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植物精油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且高剂量(500、750mg/l)添加时,整个发酵过程受到显著抑制。
综上所述,添加肉桂醛和茴香油对反刍动物瘤胃功能有正向作用,即可以提高瘤胃中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比。而添加麝香草酚对反刍动物瘤胃功能有负向作用,即降低丙酸产量,提高乙酸/丙酸比。
韩旭(2013)在蛋鸡上的研究表明,添加牛至油后能够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数量,提高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提高小肠绒毛的高度,降低隐窝的深度,提高肠道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增加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glut2)及小肽转运载体(pept1)的mrna表达量,进而改善蛋鸡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小肠淋巴细胞的数量。郝丹丹(2014)在蛋鸡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添加牛至油后可以提高脾脏中cd4+的量,降低cd8+的量,提高cd4+/cd8+比值,可以提高鸡血清中igg、iga、igm的量。脾脏中il-2mrna的表达量和il-4mrna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表明机体的免疫力显著增强了。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精油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主要用于在瘤胃中替代瘤胃素,同时在反刍动物肠道中抑杀有害菌,促进有益菌增殖,促进肉牛、肉羊小肠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进而提高成活率,防止肉牛、肉羊腹泻和便秘,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换率,预防黄标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植物精油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茴香油1-8份、肉桂醛1-15份以及经过瘤胃处理的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混合物,所述过瘤胃处理的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混合物包括香芹酚1-8份、百里香酚1-8份和过瘤胃用载体10-40份。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植物精油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作用是:
茴香油和肉桂醛可以替代瘤胃素在瘤胃中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增殖,提高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比例;而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在肠道中释放,促进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增殖,抑杀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转运。进而提高肉牛、肉羊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转换率,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肉牛、肉羊成活率、预防黄标肉。
本发明通过设置合适的组分的比例,有利于茴香油和肉桂醛在瘤胃中充分发挥作用,达到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增殖,提高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比例等效果。而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比例合适,有利于更好的在肠道中释放,促进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增殖,抑杀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转运。进而提高肉牛、肉羊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转换率,同时,更进一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肉牛、肉羊成活率、预防黄标肉。
进一步,所述茴香油为2-5重量份,肉桂醛为6-10重量份,香芹酚为3-5重量份,百里香酚为3-5重量份。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的比例范围,可以进一步保证缓释包衣和过瘤胃包衣的成功制备,确保茴香油和肉桂醛在瘤胃中发挥作用,百里香酚和香芹酚在后肠道中发挥作用。
进一步,所述过瘤胃用载体为饱和脂肪酸;所述饱和脂肪酸包括c16饱和脂肪酸和c16以上饱和脂肪酸;
该饱和脂肪酸中,包括c16-c18饱和脂肪酸,c16-c18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饱和脂肪酸的70%以上。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饱和脂肪酸对香芹酚和百里香酚进行过瘤胃包衣处理,使香芹酚和百里香酚过瘤胃保护,从而保证香芹酚和百里香酚能够在肠道中发挥作用。选择饱和脂肪酸更有利于产品顺利通过瘤胃;采用c16-c18有利于反刍动物对饱和脂肪酸的消耗吸收和利用。优选地,c16-c18的含量70%以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刍动物对脂肪酸的利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过瘤胃用载体选自硬脂酸、硬脂酸盐、动物或植物的氢化脂肪酸、脂肪醇类或丙烯酸树脂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种类的脂肪酸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过瘤胃的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包衣载体1-20份和吸附剂10-40份。
进一步,还包括溶剂30-60重量份。所述溶剂可以为水。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包衣载体对茴香油和肉桂醛进行缓释包衣处理,使肉桂醛和茴香油以缓释剂的形式存在,有利于延长茴香油和肉桂醛在瘤胃中的作用时间,使其持续不断的在瘤胃中发挥作用。
添加溶剂有利于将包衣载体充分溶解,将茴香油和肉桂醛充分乳化,混合均匀,避免茴香油、肉桂醛挥发;吸附剂可以使溶剂吸附,有利于避免茴香油、肉桂醛挥发。
进一步,所述包衣载体包括甲基纤维素和黄芥胶,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为0.5-10份,黄芥胶的重量份为0.5-10份。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甲基纤维素和黄芥胶配合使用作为包衣载体以及设置合适的配比,先对于其他原料或甲基纤维素和黄芥胶中的任一种原料,更有利于产品在瘤胃中的缓慢释放,达到缓释效果,避免精油挥发和氧化,降低功效。
进一步,所述甲基纤维素选自羟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种类的甲基纤维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缓释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吸附剂为白炭黑。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一种植物精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香芹酚和百里香酚以过瘤胃用载体做过瘤胃包衣,得到的产物与茴香油和肉桂醛混合均匀,得到植物精油组合物。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茴香油和肉桂醛可以替代瘤胃素在瘤胃中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增殖,提高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比例;而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在肠道中释放,促进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增殖,抑杀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转运。进而提高肉牛、肉羊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转换率,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肉牛、肉羊成活率、预防黄标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植物精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衣载体溶于溶剂中,加入茴香油和肉桂醛,混合均匀,再加入吸附剂吸附,得到第一混合物;将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用过瘤胃用载体做过瘤胃包衣,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匀,得到植物精油组合物。
采取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把肉桂醛和茴香油制成缓释剂替代瘤胃素在瘤胃中发挥作用,可以提高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的比值,提高瘤胃功能。把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制成过瘤胃的,让其安全通过瘤胃,在肠道中发挥作用。
考虑到,添加肉桂醛和茴香油对反刍动物瘤胃功能有正向作用,即可以提高瘤胃中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比。而添加麝香草酚对反刍动物瘤胃功能有负向作用,即降低丙酸产量,提高乙酸/丙酸比。所以在肉牛、肉羊上把肉桂醛和茴香油制成缓释剂替代瘤胃素在瘤胃中发挥作用,而把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用过瘤胃保护在肠道中发挥作用很有必要。
通过这种方式,把肉桂醛和茴香油制成缓释剂替代瘤胃素在瘤胃中发挥作用,可以提高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的比值,提高瘤胃功能。把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用过瘤胃保护在肠道中发挥抑菌杀菌作用,提高肠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提高反刍动物免疫力,提高肉牛、肉羊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提高出肉率。
进一步,将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用过瘤胃用载体做过瘤胃包衣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过瘤胃用载体加热到90℃熔融,按配比加入香芹酚和百里香酚,混匀,之后干燥、冷却。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过瘤胃用载体加热到90℃,有利于过瘤胃用载体充分熔融,植物精油与过瘤胃用载体充分混合,保证产品的均匀度和过瘤胃率。
上述植物精油组合物可以在肉牛饲料或肉羊饲料中进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植物精油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茴香油1-8份、肉桂醛1-15份以及经过瘤胃处理的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混合物,所述过瘤胃处理的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混合物包括香芹酚1-8份、百里香酚1-8份和过瘤胃用载体10-40份。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茴香油采用的是八角茴香油。
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将香芹酚和百里香酚以过瘤胃用载体做过瘤胃包衣,得到的产物与茴香油和肉桂醛混合均匀,得到植物精油组合物。
优选地,上述配方中,所述茴香油为2-5重量份,肉桂醛为6-10重量份,香芹酚为3-5重量份,百里香酚为3-5重量份。
上述配方中,所述过瘤胃用载体为饱和脂肪酸。该饱和脂肪酸中,包括c16-c18饱和脂肪酸,c16-c18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饱和脂肪酸的70%以上。
优选地,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为52℃或52℃以上。
所述饱和脂肪酸可以选自硬脂酸、硬脂酸盐、动物或植物的氢化脂肪酸、脂肪醇类或丙烯酸树脂ⅳ等,可以为其中的一种,也可以其中的几种的混合。
为了使茴香油和肉桂醛具有缓释效果。一种植物精油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茴香油1-8份、肉桂醛1-15份、香芹酚1-8份、百里香酚1-8份、过瘤胃用载体10-40份、包衣载体1-20份、吸附剂10-40份和溶剂30-60份。
所述包衣载体包括甲基纤维素和黄芥胶。甲基纤维素是一类能溶于水的物质。黄芥胶指从黄芥菜籽中提取的胶体,可以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或者市购获得。
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为0.5-10份,黄芥胶的重量份为0.5-10份。
所述甲基纤维素选自羟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等,可以为其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和/或所述吸附剂为白炭黑;和/或所述溶剂为水。
一种植物精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衣载体溶于溶剂中,加入茴香油和肉桂醛,混合均匀,再加入吸附剂吸附,得到第一混合物;将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用过瘤胃用载体做过瘤胃包衣,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匀,得到植物精油组合物。
将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用饱和脂肪酸做过瘤胃包衣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将过瘤胃用载体加热到90℃熔融,按配比加入香芹酚和百里香酚,混匀,之后干燥、冷却。
注意,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代表限定制备的先后顺序。例如,也可以先制备第二混合物也可以再制备第一混合物,也可以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同时制备。
本发明是植物精油组合物,其中茴香油和肉桂醛做成缓释制剂,而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做过瘤胃包衣。其作用是茴香油和肉桂醛可以替代瘤胃素在瘤胃中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增殖,提高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丙酸产量,降低乙酸/丙酸比例;而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在肠道中释放,促进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增殖,抑杀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转运。进而提高肉牛、肉羊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转换率,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肉牛、肉羊成活率、预防黄标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介绍。
实施例1
本实例制备总植物精油含量10%的肉牛、肉羊用植物精油组合物
1)称取茴香油30g,肉桂醛40g,香芹酚10g,百里香酚20g备用。
2)称取甲基纤维素8g和黄芥胶17g,将二者溶于405ml蒸馏水中,加入茴香油和肉桂醛,混合均匀,再加入180g白炭黑进行吸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3)称取饱和脂肪酸290g(该饱和脂肪酸中,c16-c18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72%,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为52℃),加热到90℃熔融,向熔融产物中加入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并混匀,把混合后的产物通过离心喷雾干燥机的喷头喷到冷却塔中,即得第二混合物。
4)把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植物精油含量10%的肉牛、肉羊用植物精油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实例制备总植物精油含量20%的肉牛、肉羊用植物精油组合物。
1)称取茴香油40g,肉桂醛80g,香芹酚40g,百里香酚40g备用。
2)称取甲基纤维素10g和黄芥胶20克,将二者溶于400ml蒸馏水中,加入茴香油和肉桂醛,混合均匀,再加入200克白炭黑进行吸附,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
3)称取饱和脂肪酸170g(该饱和脂肪酸中,c16-c18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72%,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为52℃),加热到90℃熔融,向熔融产物中加入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并混匀,把该混合后的产物通过离心喷雾干燥机的喷头喷到冷却塔中,即得第二混合物。
4)把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植物精油含量20%的肉牛、肉羊用植物精油组合物。
实施例3
本实例制备总植物精油含量25%的肉牛、肉羊用植物精油组合物
1)称取茴香油60g,肉桂醛80g,香芹酚50g,百里香酚60g备用。
2)称取甲基纤维素10g和黄芥胶20g,将二者溶于330ml蒸馏水中,加入茴香油和肉桂醛,混合均匀,再加入200g白炭黑吸附进行吸附,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3)称取饱和脂肪酸190g(该饱和脂肪酸中c16-c18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72%,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为52℃),加热到90℃熔融,向熔融产物中加入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并混匀,把该混合后的产物通过离心喷雾干燥机的喷头喷到冷却塔中,即得第二混合物。
4)把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植物精油含量25%的肉牛、肉羊用植物精油组合物。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制备反刍动物用植物精油组合物的原料的重量调整为:茴香油10g、肉桂醛10g、香芹酚80g、百里香酚10g、甲基纤维素5g、黄芥胶5g、饱和脂肪酸100g、白炭黑100g和蒸馏水600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肉牛、肉羊用植物精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制备反刍动物用植物精油组合物的原料的重量调整为:茴香油80g、肉桂醛150g、香芹酚80g、百里香酚80g、甲基纤维素100g、黄芥胶100g、饱和脂肪酸400g、白炭黑400g和蒸馏水200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肉牛、肉羊用植物精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效果实施例
为了验证本发明制备的植物精油组合物的产品性能,进行饲养试验,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试验材料及方法
1.1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选用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近似的西门塔尔牛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处理1(简称组1)饲喂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莫能菌素300mg/d;处理2(简称组2)、处理3(简称组3)和处理4(简称组4)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植物精油混合物500g/吨。预试期10d,正试期60d。试验于2016年8月~2016年10月进行。
1.2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试验日粮按照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配制,由混合精料和玉米秸秆组成,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饲粮的精粗比为45:55。试验牛单槽饲养,每日07:00和19:00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表1试验基础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
1.3样品采集与测定
1.3.1采食量测定及饲料样品采集与分析
试验期间逐日详细记录采食量和剩草料量,每天按比例采集精料与玉米秸秆样品,测定初水分后保存备用。
1.3.2体重和日增重
饲养试验开始与结束,全部牛按相同顺序空腹称重,每次称重连称2d,2次差别超过3%时,第3d再称一次,取平均值,最后据试验始末体重与天数计算日增重。
1.3.3瘤胃液的采集与测定
试验期结束时最后2d,在饲喂前(07∶00)及采食后3、6、9h采用负压装置利用胃管采集瘤胃液200ml,用4层纱布过滤,立即用startoriusbasicphmeter2、pb-20型酸度计测定ph值,3000rpm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在-40℃冷冻保存。采用氧化镁直接蒸馏法测定氨态氮。取瘤胃液1ml,加入0.2ml25%偏磷酸溶液,混合均匀,冰水浴中放置30min后于16000rpm离心15min,然后取上清液,用gc102af气相色谱仪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色谱柱为φ4(外)×2m玻璃柱,固定相peg-20m,涂布浓度为3%,载体为chromsorbwawdmcs;色谱柱温160℃,汽化室温度200℃;空气压力0.12mpa,氢气压力0.06mpa,氮气压力0.08mpa;氮气(载气)流速30ml/min,氢气流速60ml/min,空气流速360ml/min;灵敏度10-10,衰减16;进样量1μl。
1.4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数据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one-way-anova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检测了牛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结果详见表2。
表2对牛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注:同行字母a,b,c中有相同的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2可见,试验各组之间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4个处理的结束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2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显著低于组1、组3、和组4,结束体重低于其他处理,但差异不显著;组3和组4在平均日增重、结束体重和料重比皆优于组1,但差异不显著。
表3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注:同行字母a,b,c中有相同的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3可以看出,试验各组间的ph值,乙酸/丙酸,氨态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1、组3和组4各试验指标优于组2(p<0.05);组3、组4的ph值优于组1,差异不显著(p>0.05);组4的乙丙比、氨态氮浓度优于组1,差异不显著(p>0.05);组1的乙丙比、氨态氮浓度优于组3,差异不显著(p>0.05)。
3总结
本发明植物精油组合物能够改善瘤胃环境,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的量,提高丙酸含量,降低乙/丙比,降低氨态氮的浓度,改善瘤胃发酵效果,提高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同时,本发明能够提高反刍动物肠道功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肉牛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提高肉牛肉羊的生产性能,其效果达到或优于莫能菌素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