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草捆的可透水面灌入处理液的粗饲料调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305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牲畜粗饲料调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过将各类秸秆和饲草机械打捆后,通过草捆可透水面灌入处理液调制牲畜粗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巨量的农作物秸秆,畜牧业利用最多的是玉米、高粱秸秆等含牲畜可利用能量较多的秸秆,这种类型的秸秆只占秸秆总量的一小部分;大量的含牲畜可利用能量较少的各类秸秆,如水稻、小麦、大麦、油料作物等畜牧业利用低,余下的只能烧掉,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我国的各类天然草场由于超载放牧和掠夺式收割天然牧草,产生了严重的退化。因此含牲畜可利用能量较少的各类秸秆调制成畜牧业可利用粗饲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另外由于天然牧草资源的过度开发,优质牧草数量减少,每年产生大量品质较差的饲草。这种类型的饲草或因适口性较差,或因营养含量低而有必要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对牲畜的适口性,增加营养含量。

秸秆或饲草的氨化处理、盐化处理、碱化处理、微生物发酵处理、各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处理等技术都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目前这些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依然受到处理形式的制约。现试分析如下:

传统的秸秆或饲草处理形式包括堆贮(整株或切段)、窖贮(整株或切段)、打捆塑料膜裹包贮(整株或切段)。这些当前主要的处理形式都有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秸秆或饲草在收集、运输、处理、堆垛、取用等各个环节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工需求量大(堆贮和窖贮);需要一定的土建工程,受地形,场地的限制大,不机动灵活(窖贮);秸秆处理所需的缠绕密封材料成本高,又不可重复使用,对处理所需机械要求高(打捆塑料膜裹包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减轻传统秸秆处理形式对秸秆处理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如:秸秆收集、运输、处理、堆垛、取用等各环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受地形,场地的限制大,不机动灵活;处理包装材料成本高,对处理机械要求高等问题,特提供本发明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秸秆收集、运输、处理、堆垛、取用等各环节的形态为各类捆草机械捆成的各种形状、密度、体积的草捆。

本发明所述的各种形状、密度、体积的草捆是由切段或不切段的秸秆或饲草组成。

本发明所述的草捆的可透水面是指草捆上可以使处理溶液顺畅进入其内部的面,为利用重力作用,通常应使草捆的可透水面向上。

本发明所述的灌入处理溶液是指运用机械或人力通过草捆的可透水面向其内部泼浇、漫灌、喷淋、喷雾适量的,适宜浓度的各类处理溶液,以使草捆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特定处理的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溶液是指适宜浓度的秸秆或饲草氨化处理溶液、盐化处理溶液、碱化处理溶液、微生物发酵处理溶液、各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溶液等单一或混合的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覆盖或密封材料是指各种厚度,各种尺寸,各种材质,各种拼接、粘接方式的塑料膜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秸秆或饲草处理形式可以有效降低秸秆收集、运输、处理、堆垛、取用等各环节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秸秆处理的工作效率;秸秆处理所需的覆盖密封材料成本低且可多次重复利用;无需土建工程,受地形,场地的限制小,机动灵活;对处理机械和人工数量要求不高。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经草捆的可透水面灌入处理液的粗饲料调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机械打捆的小麦秸秆圆捆运入处理场地后,根据场地情况,铺设足够面积的塑料膜。用叉车将小麦秸秆圆捆整齐排列在塑料膜上,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排列若干排,可以堆垛若干层,使所有小麦秸秆圆捆的可透水面向上。

2.在槽罐车中按照适宜的浓度配制尿素、食盐和微生物制剂的混合水溶液。将电动潜水泵放入槽罐车中,启动水泵将混合溶液喷淋到各草捆向上的可透水面上,使处理溶液顺畅进入草捆内部。根据草捆的初始含水量,草捆重量和潜水泵泵出处理溶液的流量,计算出每一草捆喷淋所需时间,使草捆尿素含量达到3%,盐含量达0.3%,微生物制剂含量达0.03%,含水量达到70%,即可对下一草捆进行喷淋。移动槽罐车喷淋较远处的草捆,如此循环,直至所有草捆喷淋完毕。

3.将喷淋完成的小麦秸秆圆捆垛,整体用塑料膜覆盖严密(如塑料膜宽度不够,可以用大棚膜修补胶带拼接),用塑料胶带严密密封,垛上压重物或用绳索勒压住,以防大风刮开。及时检查修补漏缝。

4.经过一定的时间,小麦秸秆处理完成,打开覆盖塑料膜,用叉车叉取草捆喂牛。

实施结果:与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相比,本实施受处理场地的影响小,无需土建工程;劳动强度大幅降低,需要人工很少,处理效率很高,对机械设备要求低,覆盖密封材料成本低,方便灵活。处理后原本饲喂品质很差的小麦秸秆,适口性大幅提高,营养含量得到较大提高,可以替代二分之一以上的优质粗饲料。与优质粗饲料价格相比,成本很低,经济效益显著。

实施例2:一种经草捆的可透水面灌入处理液的粗饲料调制方法。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所处理的草捆为饲喂品质较差的天然饲草,主要成分为芦苇、小叶樟和水草。所用的覆盖密封材料为前次处理秸秆时所用的塑料膜(破损处用大棚膜修补胶带修补完好)。

实施结果:与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相比,本实施受处理场地的影响小,无需土建工程;劳动强度大幅降低,需要人工很少,处理效率很高,对机械设备要求低;覆盖密封材料成本低且可以重复使用,方便灵活。处理后品质较差的天然饲草,其适口性大幅提高,饲喂品质得到较大提高,可以替代二分之一以上的优质粗饲料。与优质粗饲料价格相比,成本很低,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一种经草捆的可透水面灌入处理液的粗饲料调制方法。所用的全部材料和设备都易于取得,其中所用设备都是稍有规模的养殖场应有的,无需单独购置昂贵的特殊设备。草捆的可透水面是机械打捆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无需另外处理生成。由于对草捆垛整体覆盖密封,因此用于覆盖密封的塑料膜成本低廉,并可重复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无需土建工程,处理场地的选择可机动灵活。草捆处理效率很高,经实践可知,如两个人,一台叉车,一辆槽罐车,日处理原料秸秆至少50吨。总体上处理成本很低,经济效益显著。

以上显示和描述,表达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实例的限制,上述实施实例和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经草捆的可透水面灌入处理液的粗饲料调制方法,具体涉及将各类秸秆或饲草机械打捆,从草捆的可透水面灌入各类处理液,覆盖或密封,作牲畜粗饲料用。属于粗饲料调制技术领域。其具体技术方案为:将草捆排列堆垛在塑料膜上,通过各个草捆的可透水面灌入适宜浓度、重量的氨化处理液、盐化处理液、碱化处理液、微生物发酵处理液、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溶液等单一或混合的溶液,使草捆达到上述各类处理所需的各项技术指标。用塑料膜覆盖或密封,经一定时间处理,作牲畜粗饲料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现有的各类秸秆和饲草的调制方式相比,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处理效率;机械设备要求低,覆盖密封材料成本低且可以重复使用,大幅降低处理成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场地和地形,机动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彩宝
技术研发日:2017.01.04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