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具有保肝护肝、调节脂肪肝代谢功能的植物酵素的发酵组合物及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056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预防调理养护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具有保肝护肝、调节脂肪肝代谢功能的植物酵素的发酵组合物及制法。



背景技术:

植物酵素一直是酵素类产品的畅销品。植物酵素是将数十种不同的蔬果、谷类、海藻类及菇类等植物,经自然发酵研制而成,保留了植物中的营养精华,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酵素、寡糖及多种维他命和矿物质,又可产生丰富的SOD抗氧化酶成分,提高体内抗氧化能力,进而增强免疫力。

现有对酵素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都做了进一步改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添加益生菌的酵素以及酵素制备的保健食品。益生菌发酵果蔬,可激活果蔬中的有效功能成分,溶出更精华的活性功效物质。酵素饮料或果蔬汁发酵饮料多采用单一菌种或复合菌种进行单步发酵或多步发酵经长时间发酵而成。例如发明专利CN201410266394.5公开了一种保健菌菇蔬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但是发酵过程繁琐,需要蔬果发酵、提取菌类、制备菌菇提取液、制备中药提取物,然后经二次发酵得到,且发酵周期长。CN201510038241.X公开了一种酵素激酶饮品,具有原料成分复杂,三次发酵,发酵周期长等缺点。CN104013947A公开的具有防脱发及生发作用的鲜药果蔬酵素喷涂液,通过传统发酵新鲜中药材和果蔬制备而;传统的酵素工艺无法大范围的灵活使用,或无功效性发酵组合物在不同酵素的工业制备过程中灵活使用;为了提高酵素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调理肠胃功能等方面的作用,以及适应大范围的使用,申请人对制备酵素的发酵物进一步改良,并研制出提高酵素的功能性作用的配方。

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不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的低聚糖;低聚糖是益生元,是益生菌的生长的底物,具有促进人体益生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通过将益生菌和功能性低聚糖共同使用,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能促进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功能。益生菌和低聚糖之间的协作效应,即是合生元中的益生素和益生元之间的协作效应,它们相铺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促进有益菌生长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研究表明,两者使用可增加健康人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但单独服用益生菌并未见此效果。如专利CN106174179A涉及的酵素组合物,将益生菌和功能性低聚糖结合使用,并且添加中药成分,达到其特定功效。但其配方的制备适用于个人直接服用,且固定的植物酵素原液再使用时无法满足不同口味人的需求,且其制备方法粗糙,制备得的酵素泡腾片中中药药渣感强烈,口感不佳。

另一方面,现有的酵素桶,以水果、糖和水为原料制备植物酵素,使得植物酵素的在家庭即可制备,操作简便。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1.酵素制备的时间仍然较长,而且容易制备失败;2.制得的植物酵素功效不明确,使用者无法自己控制制备植物酵素的功效,比如针对肝功能不全的植物酵素;3.水果等植物中的低分子糖和多聚糖多数无法利用,不能转化为特定功效的低聚糖。针对所述不足,申请人着力研究具有缩短酵素制备时间、使用便捷且具有保肝护肝、调节脂肪肝代谢功能的发酵组合物,即酵素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备具有保肝护肝、调节脂肪肝代谢功能的发酵组合物,为直投式发酵菌剂,该发酵组合物将益生菌和功能性低聚糖结合使用,同时添加药食同源食材成分,该组合物在具有良好的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同时,能够促进药食同源食材和制备植物酵素的原料中的小分子糖和多聚糖向低聚糖的转化;此外,通过添加药食同源食材,该发酵组合物制备的具有保肝护肝、调节脂肪肝代谢的植物酵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具有保肝护肝、调节脂肪肝代谢功能的植物酵素的发酵组合物,为直投式植物酵素发酵菌剂,该发酵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功能性低聚糖3~22份、益生菌0.1~5份和药食同源食材粉剂0.01~10份;

所述药食同源食材粉剂由重量份数为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山楂1~20份、桑葚2~25份、葛根1~16份、黄精1~20份、枸杞0.5~12份、茯苓1~20份、栀子1~16份、鱼腥草2~25份、陈皮1~16份、针叶樱桃粉2~25份以及虫草头孢菌粉2~25份;

所述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

将预定重量份数的功能性低聚糖和药食同源食材粉剂均匀混合杀菌,杀菌后与益生菌粉混合均匀,造粒,制得粉状的发酵组合物。

该方案中,所述功能性低聚糖为选自壳聚糖、低聚木糖、魔芋甘露低聚糖、甘露低聚糖、乳酮糖、棉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魔芋葡甘露糖、海藻糖、帕拉金糖和菊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益生菌选自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中的一种或几种。

益生菌和功能性低聚糖合理结合使用,两者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能够倍增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功能,从而基于肠道菌群的作用发挥更好的增强免疫力。其药食同源食材则经由益生菌群发酵后的制取出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消化,保肝护肝且调节脂肪肝代谢的健康饮品。

本发明使用的针叶樱桃粉和虫草头孢菌粉为市售产品,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功能性低聚糖5~10份、益生菌1~3份以及药食同源食材粉剂0.1~5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食同源食材粉剂由重量份数为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山楂6~15份、桑葚8~18份、葛根5~12份、黄精6~15份、枸杞3~9份、茯苓5~12份、栀子5~10份、鱼腥草6~15份、陈皮3~9份、针叶樱桃粉8~18份以及虫草头孢菌粉8~18份。

本发明的发酵组合物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重量份数为10~30份的抗性糊精,抗性糊精与其他组分共同使用,进一步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健康,并控制油脂和糖的吸收。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低聚糖为棉子糖;

所述益生菌为益生菌粉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粉剂均匀混合而成:双歧杆菌4.5~6份、鼠李糖乳杆菌1~2.6份、干酪乳杆菌2~2.8份、嗜酸乳杆菌2.3~3份以及植物乳杆菌2.3~3份,所述益生菌粉剂的活菌含量为2×106~2×1010cfu/g;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菌种和用量,优化本专利产品质构的菌种,能有效缩短发酵组合物在制备植物酵素的时间,且可使其制备出质构稳定的植物酵素。

上述各类益生菌粉剂的来源:均为市售的的各类菌种的粉剂或通过将市售的各类菌种经液体培养,离心收集和洗涤菌体后,干燥制备成活性粉剂。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发酵组合物还包括重量份数为1~3份的酵母菌、1~3份的醋酸杆菌和1~5份的乳酸菌;

所述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1)将1/2量的所述粉状的发酵组合物制成软材,与所述重量份的乳酸菌混合均匀后进行挤出造丸,制成丸芯;

(2)将1/2量的所述粉状的发酵组合物与所述重量份的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混合均匀,制成软材物,备用;

(3)将制得的丸芯置于预先配制的包衣液中,进行包衣;

(4)对包衣处理后的包衣丸芯在步骤(2)的软材物中滚圆挤压,再进行干燥,即得丸状发酵组合物;

其中,所述包衣液为由重量份数为0.4-10份的聚丙烯酸树脂L100-55、0.1-2份的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及0.05-0.2份蓖麻油加入适量纯化水配制成的水分散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药食同源食材粉剂的制备:

将预定重量份数的黄精、葛根和茯苓切片;将切片后的黄精、葛根、茯苓和预定重量份的山楂、桑葚、枸杞、栀子、鱼腥草、陈皮用10倍重量的水,在温度80-90℃下保持4h,然后降温至42℃,加2倍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回流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3倍重量的水,在温度80-90℃下保持2.5h,然后降温至30℃,过滤,的第二滤液;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成粗粉,继续粉碎成0.05-0.2mm的细粉;

将细粉和针叶樱桃粉、虫草头孢菌粉混合均匀,即得药食同源食材粉剂;

2)将步骤1)中的药食同源食材粉剂与乳化剂、水混合后用剪切机进行3000-5000转的高速剪切,边搅拌边滴加壁材单体进行造壁,形成纳米级的微粒;

3)将预定重量份数的功能性低聚糖、抗性糊精和步骤2)中的微粒均匀混合,通过换热器进行杀菌,条件为99℃,300s;

4)杀菌后混合物降温至40-45℃,加入预定量的益生菌冻干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干法造粒机造粒,制得粉状的发酵组合物,无菌打包即得。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肝护肝、调节脂肪肝代谢功能的植物酵素,是针对个人或家庭自制植物酵素而制定的,该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粉状发酵组合物

(b)混合原料:净选1kg的植物原料,与0.3~0.6kg重量的糖放入酵素桶内,加入5~6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同时添加重量为20~50g的步骤(a)制备的发酵组合物至酵素桶内,封盖,于发酵温度为28~30℃的环境中进行避光发酵;

(c)发酵:对酵素桶内的发酵物进行每天早晚一次的搅拌,发酵5~8d后,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该方法简单快捷,实现各种功能植物酵素的自制,该方法优选使用酵素桶进行制备,酵素桶选用市面销售的即可;亦可使用密闭环境的器皿进行制备。

本发明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粉状的发酵组合物

b)植物提取液的制备:净选3kg的植物原料,添加1kg重量的糖至植物原料中,并加入10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静置浸提1~2d后,进行高温灭菌,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c)植物酵素原液的制备:接种复合菌群至植物提取液中,混匀置于密闭环境,进行避光发酵1~2个月,得到植物酵素原液;

其中接种量为8~12%;复合菌群为酿酒酵母、德氏乳杆菌乳亚种、植物乳杆菌、革兰氏乳杆菌、嗜酸性乳杆菌和醋酸杆菌中的几种;

d)植物酵素的制备:选用10L以上的大桶,添加天然麦芽糖125g、维生素C钠5g、8L水以及植物原料0.5kg,加入150ml的植物酵素原液于密闭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30℃,每天放气1~2次,发酵1~2d后;添加30g的步骤a)制备的发酵组合物,发酵温度不变,继续发酵3-4d,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该方式适用于工业生产,结合植物酵素原液初次发酵和本发明发酵组合物的二次发酵实现多级深层液态发酵;大大提高发酵效率。发酵过程中可释放出封闭在中药或植物结构及细胞内的营养物素,对植物原有的活性物质进行保留,植物中不溶性纤维变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原有植物的功效。

再一个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亦为双层丸状构造的发酵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制备丸状的发酵组合物

II)植物提取液的制备:净选3kg的植物原料,添加1kg重量的糖至植物原料中,并加入10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静置浸提1~2d后,进行高温灭菌,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III)植物酵素的制备:选用10L以上的大桶,添加天然麦芽糖125g、维生素C钠5g、8L水以及植物提取液1kg,加入30g的步骤II)制备的丸状的发酵组合物,于密闭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32℃,每天放气1~2次;发酵1~2d后,插入导管通入空气,每天通气2-4次,每次10-30min,并控制发酵温度为35~37℃;发酵5~7d后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该方法简单快捷,实现各种功能植物酵素的自制,且发酵过程简单深入,一次操作实现二级发酵,甚至多级发酵;制备得的植物酵素营养成分丰富,人体吸收率高,进一步提高其功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研制的发酵组合物为新型发酵产品,是用于制备酵素的“发酵菌包”,改良了直接添加益生菌制备植物酵素的传统工艺,该菌包使用方便,可直接以粉剂的菌包在市面上售卖,亦可投入各类植物酵素的工业化生产,实现植物酵素的即配即用和多元化的功能性配置,极大地提高植物酵素的制备效率。

本发明的发酵组合物中添加的中药组分具有其生理活性和保健作用,同时为益生菌在发酵中补充营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本发明的药食同源食材组分具有增强肝脏代谢能力、保肝护肝的功效;益生菌、功能性低聚糖以及中药各组分之间配伍合理,疗效明确,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本发明的植物酵素符合保健品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植物酵素可产生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植物综合酶,这些酶对人体的代谢和机能调整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有机酸、低聚糖等营养成分。本发明通过添加上述发酵组合物进行发酵,发酵组合物中的药食同源食材成分经益生菌转换,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极易被人体吸收;益生菌的添加可改善药食同源食材口味,发酵过程中能分解毒性,实现真正的无毒副作用,同时该发酵组合物制备的植物酵素相较于传统的药食同源食材,提高了药效。该植物酵素用于调理机体排毒,其作为日常饮品服用,从治本的角度改善脂质代谢,实现保肝护肝、调节脂肪肝代谢的目的。

此外,发酵组合物直接添加制备植物酵素的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相较于现有技术,缩短了制备和发酵的时间,且制备过程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发酵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发酵组合物的处方为:

功能性低聚糖:棉子糖80g

益生菌粉剂:24g,其中每g益生菌粉中含双歧杆菌4.5份、鼠李糖乳杆菌1份、干酪乳杆菌2份、嗜酸乳杆菌2.3份以及植物乳杆菌2.3份;

药食同源食材:8g,其中每g食材粉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提取而成:山楂6份、桑葚8份、葛根5份、黄精6份、枸杞3份、茯苓5份、栀子5份、鱼腥草6份、陈皮3份、针叶樱桃粉8份以及虫草头孢菌粉8份;

抗性糊精80g。

制备方法:

1)药食同源食材粉剂的制备:

将预定重量份数的黄精、葛根和茯苓切片;将切片后的黄精、葛根、茯苓和预定重量份的山楂、桑葚、枸杞、栀子、鱼腥草、陈皮用10倍重量的水,在温度80-90℃下保持4h,然后降温至42℃,加2倍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回流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3倍重量的水,在温度80-90℃下保持2.5h,然后降温至30℃,过滤,的第二滤液;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成粗粉,继续粉碎成0.05-0.2mm的细粉;

将细粉和针叶樱桃粉、虫草头孢菌粉混合均匀,即得药食同源食材粉剂;

2)将步骤1)中的药食同源食材粉剂与乳化剂、水混合后用剪切机进行3000-5000转的高速剪切,边搅拌边滴加壁材单体进行造壁,形成纳米级的微粒;

3)将预定重量份数的功能性低聚糖、抗性糊精和步骤2)中的微粒均匀混合,通过换热器进行杀菌,条件为99℃,300s;

4)杀菌后混合物降温至40-45℃,加入预定量的益生菌冻干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干法造粒机造粒,制得粉状的发酵组合物,无菌装袋,每袋30g。

实施例2发酵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发酵组合物的处方为:

功能性低聚糖:棉子糖50g

益生菌粉剂:10g,其中每g益生菌粉中含双歧杆菌6份、鼠李糖乳杆菌2.6份、干酪乳杆菌2.8份、嗜酸乳杆菌3份以及植物乳杆菌3份;药食同源食材成分:5g,其中每g药食粉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提取而成:山楂15份、桑葚18份、葛根12份、黄精15份、枸杞9份、茯苓12份、栀子10份、鱼腥草15份、陈皮9份、针叶樱桃粉18份以及虫草头孢菌粉18份。

制备方法:

1)药食同源食材粉剂的制备:

将预定重量份数的黄精、葛根和茯苓切片;将切片后的黄精、葛根、茯苓和预定重量份的山楂、桑葚、枸杞、栀子、鱼腥草、陈皮用10倍重量的水,在温度80-90℃下保持4h,然后降温至42℃,加2倍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回流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3倍重量的水,在温度80-90℃下保持2.5h,然后降温至30℃,过滤,的第二滤液;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成粗粉,继续粉碎成0.05-0.2mm的细粉;

将细粉和针叶樱桃粉、虫草头孢菌粉混合均匀,即得药食同源食材粉剂;

2)将步骤1)中的药食同源食材粉剂与乳化剂、水混合后用剪切机进行3000-5000转的高速剪切,边搅拌边滴加壁材单体进行造壁,形成纳米级的微粒;

3)将预定重量份数的功能性低聚糖和步骤2)中的微粒均匀混合,通过换热器进行杀菌,条件为99℃,300s;

4)杀菌后混合物降温至40-45℃,加入预定量的益生菌冻干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干法造粒机造粒,制得粉状的发酵组合物,无菌装袋,每袋30g。

实施例3发酵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发酵组合物的处方为:

功能性低聚糖:棉子糖60g

益生菌粉剂:2g,其中每g益生菌粉中含双歧杆菌5份、鼠李糖乳杆菌2.2份、干酪乳杆菌2.5份、嗜酸乳杆菌2.5份以及植物乳杆菌2.5份;

药食同源食材成分:0.2g,其中每g药食粉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提取而成:山楂1份、桑葚2份、葛根1份、黄精1份、枸杞0.5份、茯苓1份、栀子1份、鱼腥草2份、陈皮1份、针叶樱桃粉2份以及虫草头孢菌粉2份;

抗性糊精200g。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制得粉剂,每袋30g。

实施例4发酵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发酵组合物的处方为:

功能性低聚糖:壳聚糖104g,甘露低聚糖116g;

益生菌粉剂:50g,其中每g益生菌粉中含双歧杆菌5.5份、鼠李糖乳杆菌1.5份、干酪乳杆菌2.3份、嗜酸乳杆菌2.6份以及植物乳杆菌2.6份;

药食同源食材成分:100g,其中每g药食粉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提取而成:山楂20份、桑葚25份、葛根16份、黄精20份、枸杞12份、茯苓20份、栀子16份、鱼腥草25份、陈皮16份、针叶樱桃粉25份以及虫草头孢菌粉25份;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制备,制得粉剂,每袋30g。

实施例5发酵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发酵组合物的处方为:

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木糖83g、大豆低聚糖粉61g、低聚果糖56g;

益生菌粉剂:20g,其中每g益生菌粉中含长双歧杆菌4份、干酪乳杆菌1.8份、唾液乳杆菌0.9份、嗜酸乳杆菌1.5份以及植物乳杆菌2.2份;

药食同源食材成分:50g,其中每g药食粉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提取而成:山楂11份、桑葚12份、葛根8份、黄精10份、枸杞9份、茯苓11份、栀子8份、鱼腥草12份、陈皮8份、针叶樱桃粉12份以及虫草头孢菌粉12份;

抗性糊精300g。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制得粉剂,每袋30g。

实施例6发酵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发酵组合物的处方为:

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木糖43g、甘露低聚糖40g、低聚果糖23g、低聚半乳糖22g以及海藻糖19g;

益生菌粉剂:10.1g,其中每g益生菌粉中含短双歧杆菌2.3份、乳双歧杆菌2份、鼠李糖乳杆菌2.4份、瑞士乳杆菌1.3份、布氏乳杆菌1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7份以及副干酪乳杆菌0.9份;

药食同源食材成分:4.55g,其中每g药食粉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提取而成:山楂2份、桑葚3份、葛根1.5份、黄精2份、枸杞1份、茯苓1.5份、栀子1.5份、鱼腥草4份、陈皮1.5份、针叶樱桃粉5份以及虫草头孢菌粉5份;

抗性糊精70.5g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制得粉剂,每袋30g。

实施例7发酵组合物

实施例1制成的粉剂发酵组合物32g;酵母菌1g;醋酸杆菌1g;乳酸菌1g;包衣液由聚丙烯酸树脂L100-5520g、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g以及蓖麻油2.5g添加适量纯化水配制;

制备方法:

(1)将1/2量的所述粉剂发酵组合物制成软材,与所述重量份的乳酸菌混合均匀后进行挤出造丸,制成丸芯;

(2)将1/2量的所述粉剂发酵组合物与所述重量份的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混合均匀,制成软材物,备用;

(3)将制得的丸芯置于预先配制的包衣液中,进行包衣;

(4)对包衣处理后的包衣丸芯在步骤(2)的软材物中滚圆挤压,再进行干燥,即得丸状发酵组合物,包装。

其中制得的丸粒直径为4-7mm,丸芯直径为2-5mm;优选丸粒直径5mm,丸芯直径为2.8mm。

实施例8发酵组合物

本实施例的发酵组合物的处方为:

实施例3制成的粉剂发酵组合物23.1g;酵母菌3g;醋酸杆菌3g;乳酸菌5g;包衣液由聚丙烯酸树脂L100-5510g、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g以及蓖麻油0.2g添加适量纯化水配制;

制备方法:

(2)将1/2量的所述粉剂发酵组合物制成软材,与所述重量份的乳酸菌混合均匀后进行挤出造丸,制成丸芯;

(2)将1/2量的所述粉剂发酵组合物与所述重量份的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混合均匀,制成软材物,备用;

(3)将制得的丸芯置于预先配制的包衣液中,进行包衣;

(4)对包衣处理后的包衣丸芯在步骤(2)的软材物中滚圆挤压,再进行干燥,即得丸状发酵组合物,包装。

其中制得的丸粒直径为4-7mm,丸芯直径为2-5mm;优选丸粒直径5mm,丸芯直径为2.8mm。

实施例9植物酵素

本实施例的植物酵素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a)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按照实施例1的发酵组合物制备;

b)植物提取液的制备:净选3kg的植物原料,添加1kg重量的糖至植物原料中,并加入10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静置浸提1~2d后,进行高温灭菌,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c)植物酵素原液的制备:接种复合菌群至植物提取液中,混匀置于密闭环境,进行避光发酵2个月,得到植物酵素原液;

其中接种量为12%;复合菌群为植物乳杆菌、革兰氏乳杆菌、嗜酸性乳杆菌和醋酸杆菌中;

d)植物酵素的制备:选用10L以上的大桶,添加天然麦芽糖125g、维生素C钠5g、8L水以及植物原料0.5kg,加入150ml的植物酵素原液于密闭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30℃,每天放气1~2次,发酵1~2d后;添加30g的步骤a)制备的发酵组合物,发酵温度不变,继续发酵3-4d,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其中,植物原料选用苹果500g、大豆200g和西红柿300g,洗净切片使用。

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均匀,无杂质,呈红褐色,有浓郁的果香与发酵香气,口感醇厚,酸甜适宜,入口不刺激,余味甘甜。

实施例10植物酵素

本实施例的植物酵素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a)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按照实施例2的发酵组合物制备;

b)植物提取液的制备:净选1kg的植物原料,添加0.3~0.6kg重量的糖至植物原料中,并加入5~6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静置浸提1~2d后,进行高温灭菌,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c)混合及初步发酵:添加重量为60g的步骤a)制备的发酵组合物至步骤b)中的植物提取液中,混匀置于密闭环境,保持发酵温度28℃,进行避光发酵,得到初步发酵液;

d)发酵液于密闭环境中进行后熟7d,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其中,植物原料选用猕猴桃100g、草莓90g、山楂40g、芒果220g、胡萝卜80g、白萝卜140g、白菜150g、木耳80g以及蘑菇100g。

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均匀,呈深黄色与褐色之间,有浓郁的果香与发酵香气,口感醇厚,酸甜适宜,入口不刺激,余味甘甜。

实施例11植物酵素

本实施例的植物酵素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a)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按照实施例4的发酵组合物制备;

b)植物提取液的制备:净选3kg的植物原料,添加1kg重量的糖至植物原料中,并加入10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静置浸提1~2d后,进行高温灭菌,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c)植物酵素原液的制备:接种复合菌群至植物提取液中,混匀置于密闭环境,进行避光发酵1个月,得到植物酵素原液;

其中接种量为8~12%;复合菌群为酿酒酵母、德氏乳杆菌乳亚种、植物乳杆菌、革兰氏乳杆菌、嗜酸性乳杆菌和醋酸杆菌中的几种;

d)植物酵素的制备:选用10L以上的大桶,添加天然麦芽糖125g、维生素C钠5g、8L水以及植物原料0.5kg,加入150ml的植物酵素原液于密闭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30℃,每天放气1~2次,发酵1~2d后;添加30g的步骤a)制备的发酵组合物,发酵温度不变,继续发酵3-4d,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其中,植物原料选用百香果120g、柑橘200g、葡萄100g、山药50g、南瓜220g、芹菜40g、空心菜50g、豆芽50g、海带60g、紫菜40g以及金针菇70g。

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均匀,呈深褐色,有浓郁的果香与发酵香气,口感醇厚,酸甜适宜,入口不刺激,余味甘甜。

实施例12植物酵素

本实施例的植物酵素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a)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按照实施例5的发酵组合物制备;

b)植物提取液的制备:净选1kg的植物原料,添加0.3~0.6kg重量的糖至植物原料中,并加入5~6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静置浸提1~2d后,进行高温灭菌,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c)混合及初步发酵:添加重量为30~60g的步骤a)制备的发酵组合物至步骤b)中的植物提取液中,混匀置于密闭环境,保持发酵温度30℃,进行避光发酵,得到初步发酵液;

d)发酵液于密闭环境中进行后熟7d,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其中,植物原料选用苹果500g、大豆200g和西红柿300g。

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均匀,呈红褐色,有浓郁的果香与发酵香气,口感醇厚,酸甜适宜,入口不刺激,余味甘甜。

实施例13植物酵素

本实施例的植物酵素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a)发酵组合物的制备:按照实施例1的发酵组合物制备;

b)混合原料:净选1kg的植物原料,与0.3~0.6kg重量的糖放入酵素桶内,加入5~6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同时添加重量为20~50g的步骤a)制备的发酵组合物至酵素桶内,封盖,于发酵温度为28~30℃的环境中进行避光发酵;

c)发酵:对酵素桶内的发酵物进行每天早晚一次的搅拌,发酵4~6d后,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其中,植物原料选用苹果500g、大豆200g和西红柿300g。

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均匀,呈红褐色,有浓郁的果香与发酵香气,口感醇厚,酸甜适宜,入口不刺激,余味甘甜。

实施例14植物酵素

本实施例的植物酵素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I)按照实施例7制备丸状的发酵组合物

II)植物提取液的制备:净选3kg的植物原料,添加1kg重量的糖至植物原料中,并加入10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静置浸提1~2d后,进行高温灭菌,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III)植物酵素的制备:选用10L以上的大桶,添加天然麦芽糖125g、维生素C钠5g、8L水以及植物提取液1kg,加入30g的步骤II)制备的丸状的发酵组合物,于密闭环境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32℃,每天放气1~2次;发酵1~2d后,插入导管通入空气,每天通气2-4次,每次10-30min,并控制发酵温度为35~37℃;发酵5~7d后过滤,即得植物酵素。

其中,植物原料选用苹果500g、大豆200g和西红柿300g。

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均匀,呈红褐色,有浓郁的果香与发酵香气,口感醇厚,酸甜适宜,入口不刺激,余味甘甜。

对实施例7的丸状发酵组合物发酵过程的观察:丸状发酵组合物在发酵过程中,丸粒外层组分在溶液中迅速溶解,随后丸芯溶解缓慢,约1-2d后包衣膜逐渐消失,丸芯完全溶解。

对照实施例1植物酵素

本实施例的植物酵素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a)植物提取液的制备:净选1kg的植物原料,添加0.3~0.6kg重量的糖至植物原料中,并加入5~6L的纯净水,混合均匀,静置浸提1~2d后,进行高温灭菌,过滤,得植物提取液;

b)混合及初步发酵:接种复合益生菌至步骤b)中的植物提取液中,混匀置于密闭环境,保持发酵温度30℃,进行避光发酵,得到初步发酵液;

c)发酵液于密闭环境中进行后熟7d,取部分发酵液过滤,做感观分析;继续后熟14d,取部分发酵液过滤,做感观分析。

其中,复合益生菌为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8%(质量百分比);

植物原料选用苹果500g、大豆200g和西红柿300g。

7天后的发酵液的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呈红褐色,组织流动性大、入口略有刺激、甜腻味较重;14天后的发酵液的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均匀,呈红褐色,有浓郁的果香与发酵香气,口感醇厚,酸甜适宜,入口不刺激,余味甘甜。可知,传统方法制备的植物酵素需要的发酵时间比本发明植物酵素的发酵时间更长。

对照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发酵组合物的处方与实施例1相同

发酵组合物制备方法:

1)药食同源食材粉剂的制备:

将预定重量份数的黄精、葛根和茯苓切片;将切片后的黄精、葛根、茯苓和预定重量份的山楂、桑葚、枸杞、栀子、鱼腥草、陈皮用10倍重量的水,在温度80-90℃下保持4h,然后降温至42℃,加2倍重量浓度为75%的乙醇回流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3倍重量的水,在温度80-90℃下保持2.5h,然后降温至30℃,过滤,的第二滤液;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低温粉碎成粗粉,继续粉碎成0.05-0.2mm的细粉;

将细粉和针叶樱桃粉、虫草头孢菌粉混合均匀,即得药食同源食材粉剂;

2)将预定重量份数的功能性低聚糖、益生菌粉剂、药食同源食材粉剂和抗性糊精均匀混合,将混合粉加入干法造粒机造粒,制得发酵组合物的颗粒剂,装袋,每袋30g。

植物酵素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9的方法制备得植物酵素。

感观分析:该植物酵素色泽不均,浑浊,有漂浮物,呈红褐色,果香味较淡,入口不刺激。

试验例1发酵组合物的活菌存活检测

将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7和对照实施例2制备的发酵组合物,用无菌水制备成活菌数为2×108CFU/mL的待测溶液,于4℃保存备用;

取保存好的10mL的待测溶液注入到试管1中,采用十倍逐级稀释至10-8,取1mL稀释液在平板上,将灭菌后冷却至45℃的MRS琼脂培养基倾注在平板(灭菌)上,迅速摇匀。再将装有10mL的待测溶液的试管2置于80-90℃水浴锅中加热15-25min,取加热后的待测溶液进行十倍逐级稀释至10-8,取1mL稀释液在平板上,将灭菌后冷却至45℃的MRS琼脂培养基倾注在平板(灭菌)上并迅速摇匀。最后将加热前和加热后的平板均在35℃条件下培养24h,计算加热前后的活菌数量。

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分别为89%、89.4%和58%。

试验例2植物酵素的活菌存活检测

1、模拟胃液及肠液的耐受试验

取100g/L的盐酸16.4mL加蒸馏水稀释,使pH值分别为1.5、2.5和3.5,取100mL稀盐酸溶液,分别加入1g胃蛋白酶,使其充分溶解,得模拟胃液,微孔滤膜除菌(0.22μm)备用。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另取胰蛋白酶10g,加水100mL使溶解,将两液混合后,加水稀释至1000ml,得模拟肠液,微孔滤膜除菌(0.22μm)备用。

取1mL保存好的保存好的实施例9和实施例14植物酵素溶液加入到9mL的模拟胃液中(即十倍逐级稀释),并迅速在振荡器上充分混匀,然后置于30-45℃静置培养2-4h。分别在1h、2h、3h、4h的时候取出培养液并立即计数残存活菌数,与原活菌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分别均为98%。然后取在人工胃液中消化不同时间的培养液各1mL,分别接种于9mL pH值为6.8的人工肠液中,置于30-45℃静置培养2-4h,并分别在0、3、6、24h取样,测定其活菌数,与原活菌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菌存活率均为99%。

试验例3植物酵素的调节脂肪肝代谢效果评价

以下试验中本发明药物均按实施例9的植物酵素作为治疗组。

本发明的药效学试验:

一、本发明对乙醇、四氯化碳(CCl4)引致大鼠脂肪肝的影响

实验方法:选SD种系大鼠48只,体重210±3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即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各一组(灌胃给予与给药组等量的1%CMC(羧甲基纤维素))、本发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0ml/kg、10ml/kg、5ml/kg灌胃给药)。从试验第1天起,每天给药一次(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除外),连续给药15天,此外,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分别按1ml/100g体重灌服30%乙醇溶液,每天一次,连续灌服15天,并于试验第1天(按0.5ml/100g体重),第5、10、15天(分别按0.3ml/100g体重)分别于大鼠后肢内侧皮下注射40%CCl4大豆油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注射后6小时,将动物称重,然后处死动物,取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取肝脏称重,测定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取脾脏和胸腺称重。

实验结果:

1、本发明对大鼠体重的影响:试验期间空白对照组动物体重持续增加,其它5组动物体重在给药后5-30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对大鼠体重的影响(g,n=8,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2、本发明对大鼠脏器的影响:模型组动物肝脏和脾脏重量显著增高,而胸腺重量则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和用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对大鼠脏器的影响(g,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3、本发明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生化及肝脏生化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含量,并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见表3-4。

表3本发明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4本发明对大鼠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4、肝脏组织切片镜检结果表明,本发明低、中、高剂量组动物肝脏脂肪变性程度都比模型组动物明显减轻。

二、本发明对乙硫氨酸引致大鼠脂肪肝的影响

实验方法:取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20±40g,分为6组,即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组(灌胃给予与给药组等量的1%CMC)、阳性对照组(东宝肝泰片按1g药粉/kg灌胃给药)、本发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0ml/kg、10ml/kg、5ml/kg灌胃给药)。从试验第1天起,每天给药一次(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除外),给药体积为1ml/100g,连续给药3天。实验第4天起,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分别按300mg/kg体重灌胃给予乙硫氨酸一次,随后,按前法每12小时给药一次,共4次。给予乙硫氨酸后48小时,取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并处死动物,取肝脏称重,测定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取脾脏和胸腺称重。

实验结果:

1、本发明对脂肪肝大鼠试验前后体重变化的影响:试验期间各组动物体重无明显差异,结果见表5。

表5本发明对脂肪肝大鼠试验前后体重变化的影响(g,x±sd)

2、本发明对脂肪肝大鼠脏器重量变化的影响:模型组动物肝脏和脾脏重量比其他组有显著增高,而胸腺重量则有所减轻,结果见表6。

表6本发明对脂肪肝大鼠脏器重量变化的影响(g,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3、本发明对脂肪肝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本发明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高剂量组能有效升高血清中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见表7-8。

表7本发明对脂肪肝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8本发明对脂肪肝大鼠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4、肝脏组织切片镜检结果表明,本发明低、中、高剂量组动物肝脏脂肪变性程度都比模型组动物明显减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