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蕨麻锅巴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622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速食保健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蕨麻锅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蕨麻(potentillaanserinal.)为蔷薇科(rosacrae),委陵菜属(potentalia),鹅绒委陵菜(potentallaanserane),又叫曲尖委陵菜、延寿草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所说的蕨麻是指曲尖鹅绒委陵菜的膨大块根,又叫“人参果”,藏语名“戳玛”,藏医称“卓老沙曾”。蕨麻广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等地,但在海拔1500m以下及温暖地区其根系不膨大,常常纤维化,作为饲料来使用;以甘肃、青海、西藏的高寒地区分布区域最广,储量最高,品质最好。蕨麻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钾、钙、铁、硒等多种无机盐、矿物质;尚含有鞣质、亚油酸、多糖、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等。蕨麻块根入药,具有健脾胃、生津止咳、益气补血、滋阴养肾、内脏止血、止热泻之功效,主治营养不良、病后贫血、脾虚腹泻、肾虚气亏、黄疸性及病毒性肝炎、内出血和热泻;最新研究表明蕨麻具有显著提高机体对氧的利用率和耗氧速度作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提高心脑耐缺氧功能,具有减肥、降血脂功能。蕨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对于体质虚弱的老人,尤其先天不足、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尤为佳品。因此,蕨麻极具开发为“绿色保健品”的潜能。蕨麻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在煮粥、做八宝饭、煮牛羊肉或药膳等时做配料,也因蕨麻清洗困难、蒸煮较慢、鞣质含量较高,影响其作为保健食品的方便、经常食用。蕨麻中鞣质的含量高达10.2~16.9%,虽然具有止血、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癌变、抗心脑血管疾病、护肝益肾等多种作用,但其苦涩味影响蕨麻食品的口感、消化,有一定的阻食性,不特适应消化能力较差和有肺心病的老年人,使蕨麻速食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本发明是以蕨麻为原料,生产出满足快节奏生活人群尤其适合幼儿、及少年儿童口感的蕨麻保健食品-蕨麻锅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保健功能的回甘、香脆蕨麻锅巴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蕨麻锅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干蕨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清洗脱除污物;蕨麻表皮含有大量鞣质,严重影响蕨麻粉的口感,超声波清洗机不仅可以洗去皱缩缝隙内的顽固污物、还能降低鞣质呈现的涩味、极大缩短蕨麻吸胀的时间,球状蕨麻的清洗时间多于棒状蕨麻的清洗时间。

s2、去除蕨麻表面附着的皮屑;

s3、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蕨麻置于蒸笼进行蒸煮,保持蒸煮温度98~102℃,蒸煮时间50~60min(球状蕨麻时间需要较长、棒状蕨麻需要时间较短),以大拇指和食指夹压蕨麻时,不出现硬块且趋向粉碎状态时为宜;

s4、将熟青稞芝麻粉、水和完成蒸煮处理后的蕨麻按重量比1∶1∶1的比例混合,置于打浆机中,打成均匀、无明显颗粒的浆状,得蕨麻浆;

s5、将蕨麻浆倾倒入不锈钢盘子里摇动均匀摊薄,厚度为0.1-0.2mm,然后将不锈钢盘子置于温度为74-76℃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1h左右,使其水分含量至5%以下,降温,收集,按50g标准称量分装,即得成品蕨麻锅巴。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将干蕨麻以1.00~2.00cm的厚度浸于25~30℃的温水中,水位至少高出蕨麻面4cm,置于kq-25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中以100%的超声功率超声95min,滤出多余水分,进行吸水复胀。其中滤出的水重复用于其它蕨麻超声,既节约用水,又可减少蕨麻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优选地,所述吸水复胀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对超声过的蕨麻视其表面湿润情况、定期洒水混匀,保证蕨麻在不致营养成分过分流失的情况下充分吸水复胀,常温下平均需要时间12h左右(球状蕨麻吸水复胀时间较长、棒状蕨麻需要时间较短)。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对充分吸水的蕨麻在保持表面湿润的情况下机械搅动或手动揉搓1h左右,搅动或揉搓中不可用力过大,防止蕨麻破裂;直至表面大部分皮屑因蕨麻间相互摩擦而脱落,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捡去其中过细、无加工价值的蕨麻、未吸水复胀蕨麻、霉变蕨麻及杂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蕨麻颗粒粉保留了原蕨麻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具有益气补血、补钙健体、降脂减肥、营养机体、通便润肠的功效;

2、本发明制备的蕨麻蕨麻锅巴中丹宁含量低,减少了蕨麻的苦涩味和引起的消化不良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安全可靠;

3、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于家庭作坊和工业化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蕨麻准备:选用棒状蕨麻,筛去夹杂在蕨麻中的尘土、除去石砾等杂物;

(2)以干蕨麻为原料,先采用超声波辅助清洗脱除污物;具体的,将干蕨麻以1.00~2.00cm的厚度浸于25~30℃的温水中,水位至少高出蕨麻面4cm,置于kq-25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中以100%的超声功率超声95min,滤出多余水分,进行吸水复胀。其中滤出的水重复用于其它蕨麻超声,既节约用水,又可减少蕨麻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3)吸水复胀:将超声过的棒状蕨麻保持表面湿润8h左右,直至绝大部分蕨麻吸水饱满;

(4)搅拌、摩擦脱去皮屑:将吸水饱的蕨麻满置于适当大小的盆中,戴上橡胶手套后用手不断用力搅动约40min左右,再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未吸胀蕨麻和无加工价值的蕨麻;

(5)蒸煮:将不锈钢(容量2000ml)蒸锅置于电磁炉上加水烧开,将清洗干净的蕨麻置于瓷盆内摊薄(中间稍薄、边缘稍厚,便于均匀熟透)放在蒸锅内,隔水蒸熟至绵软,以大拇指和食指夹压蕨麻时,不出现硬块且趋向粉碎状态时为宜,取出摊开放凉,蒸煮过程中保证水温100℃左右完全沸腾,时间50-60min。

(6)将熟青稞芝麻粉、水和完成蒸煮处理后的蕨麻按重量比1∶1∶1的比例混合,置于打浆机中,打成均匀、无明显颗粒的浆状,得蕨麻浆;

(7)、将蕨麻浆倾倒入不锈钢盘子里摇动均匀摊薄,厚度为0.1-0.2mm,然后将不锈钢盘子置于温度为74-76℃的鼓风干燥箱内,干燥1h左右,使其水分含量至5%以下,降温,收集,按50g标准称量分装,即得成品蕨麻锅巴。

蕨麻锅巴产品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颜色为浅褐色、厚度1mm左右薄片,口感干、脆,风味回甘。

2.理化指标:水份<2%;蛋白质>9%;碳水化合物60%-70%;灰分<3%;粗纤维3%;脂肪<1%;鞣质<20mg/100g;游离淀粉率1.5%-2.0%;还原糖含量≤10%;全糖含量≤29.98%

3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1000个/g;大肠杆菌群<30个/100g;霉菌≤100个/g致病菌不得检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