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药材去除生鲜食肉化学残留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2555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肉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中药材去除生鲜食肉化学残留物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鸡、鸭、鱼、肉等鲜活农副产品大都实现了农场化大规模人工养殖。为了提高市场供给率,缩短出栏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一般都采用人工饲料喂养。为了防止发生疫情,饲养过程中通常都要添加氯霉素、恩诺沙星、克洛特罗、地塞米松等化学药物。由于存栏时间较短,鸡、鸭、鱼、牛、羊、猪等鲜活农副产品体内的化学物质还未完全代谢排出,长期食用含有化学物残留物的肉类将会严重损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中药材去除生鲜食肉化学残留物的方法,利用本方法既可较大限度去除生鲜食肉中的化学残留物、又能够较好地保持肉类的固有特点和风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将下列同等重量的中药材切碎后混合:苏梗、留兰香薄荷、芸香柠果、鱼腥草、苦参、丁香、花椒。2)按每千克生鲜食肉添加10克中药材混合物、2千克水的比例用旺火炖煮3~20分钟,捞出食肉清水漂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生鲜食肉为家畜肉或家禽肉,炖煮时间为10~20分钟;若生鲜食肉为鱼肉,炖煮时间为3~5分钟。苏梗又称紫苏、赤苏、红苏、红紫苏、香苏,系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药食植物,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紫苏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胎。此外,紫苏又解鱼蟹之毒;还具有保肝、抗氧化、降血脂、提高视觉、抗微生物、抗炎、抗过敏等功效。民间常用紫苏去除鱼、蟹、虾等的腥味。留兰香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凉解表药,常用治风热感冒,头晕头痛,咽喉肿痛。薄荷常用疏风清热,偏入气分,富有辛凉解散作用,而且具有芳香宜人的气味。芸香柠果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果实。柠檬果皮中含多种黄酮类、有机酸、香豆精类、甾醇、挥发油等。柠檬果实中还含维生素b1、b2、c、菸酸、糖类、钙、磷、铁等成分。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咽痛口干,胃脘胀气,高血压,心肌梗塞,不思饮食之功效。烹饪有膻腥味的食品过程中,将柠檬鲜片或柠檬汁在起锅前放入锅中,可去腥除腻。鱼腥草,味辛、微温,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功效。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丁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酰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等成分。具抑菌及驱虫作用,可治疗胃病、腹痛、呕吐、神经痛、牙痛等疾病。丁香不仅为主要药用植物,也是名贵的香料植物。花椒,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的功效,花椒中含有柠檬烯、松油烯醇、芳樟醇等挥发性物质。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食肉短时炖煮或焯水过程中加入了苏梗、留兰香薄荷、芸香柠果、鱼腥草、苦参、丁香、花椒等中药材;因此上述药材中所含有的挥发性物质能够使得残留在生鲜食肉中的氯霉素、恩诺沙星、克洛特罗、地塞米松等化学药物机分子断链、自由基的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分解残留化学药物。另外,由于添加了具有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因此又能起到去除膻、腥的调味作用。第三,上述多味药材具有消炎、杀虫、抗菌作用,因此经过上述处理的生鲜食肉不易变质,易于保存。以下是对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生鲜食肉进行检测而得到的一组数据:检测物地塞米松克洛特罗氯霉素恩诺沙星单位未处理猪肉96.462.764.5μg/㎏清水处理猪肉67.243.236.6μg/㎏本发明处理猪肉50.932.432.4μg/㎏未处理鸭肉94.5271.8μg/㎏清水处理鸭肉65.8202.2μg/㎏本发明处理鸭肉51.5140.5μg/㎏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生鲜食肉,其化学残留物只有原残留物的50%左右;较采用普通处理方法,生鲜食肉中的化学残留物多下降了约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具体方法如下:实施例1)按同等重量称取苏梗、留兰香薄荷、芸香柠果、鱼腥草、苦参、丁香、花椒;2)将上述各中药材分别切碎后混合;3)按每千克生鲜食肉添加按10克中药材混合物、2千克水的比例用旺火炖煮3~20分钟,捞出食肉清水漂洗;然后可根据个人喜好制作菜肴。在上述实施例中,若生鲜食肉为家畜肉或家禽肉,炖煮时间为10~20分钟;若鲜食肉为鱼肉,炖煮时间为3~5分钟。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